卫生管理准则 1.本公司为维护员工健康及工作场所环境卫生,特订定本准则。
2.凡本公司卫生事宜,除另有规定外,悉依本准则行之。 3.本公司卫生事宜,除总务及生产单位(安全卫生委员会)负责外,全体人员,须一体确实遵行。
4.凡新进入员必须了解卫生的重要与应用的知识。 5.各工作场所内,均须保持整洁,不得堆积足以发生臭气或有碍卫生之垃圾、污垢或碎屑。
6.各工作场所内之走道及阶梯,至少须每日清扫一次,并须采用适当方法减少灰尘的飞扬。 7.各工作场所内,应严禁随地吐痰。
8.饮水必须清洁。 9.洗手间、厕所、更衣室及其他卫生设施,必须特别保持清洁。
10.排水沟应经常清除污秽,保持清洁畅通。 11.凡可能寄生传染菌的原料,应于使用前施以适当的消毒。
12.凡可能产生有碍卫生的气体、尘灰、粉末之工作,应遵守下列规定: (1)采用适当方法减少此项有害物的产生。 (2)使用密闭器具以防止此项有害物的散发。
(3)于发生此项有害物的最近处,按其性质分别作凝结、沉淀、吸引或排除等处置。 13.凡处理有毒物或高热物体的工作或从事于有尘埃、粉末或有毒气体散布场所的工作,或暴露于有害光线中的工作等,须着用防护服装或器具者,应按其性质制备。
从事于前项工作人员,对于本公司设备的防护服装或器具,必须善用。 14.各工作场所的采光,应依下列的规定: (1)各工作部门须有充分的光线。
(2)光线须有适宜的分布。 (3)须防止光线的眩耀及闪动。
15.各工作场所的窗面及照明器具的透光部分,均须保持清洁,勿使有所掩蔽。 16.凡阶梯、升降机上下处及机械危险部分,均须有适度的光线。
17.各工作场所应保持适当的温度,温度之调整以暖气冷气或通风等方法行之。 18.各工作场所应充分使空气流通。
19.食堂及厨房之一切用具及环境,均须保持清洁卫生。 20.垃圾、污物、废弃物等的清除,必须合乎卫生的要求,放置于所规定的场所或箱子内,不得任意乱倒堆积。
21.公司应设置甲种急救药品设备并存放于小箱或小橱内,置于明显之处以防污染而便利取用。每月必须检查一次,其内容物有缺时应随时补充。
22.本准则经呈准后施行,修改时亦同。
食品安全知识测试题 一、单选题1、《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餐饮服务许可的有效期为几年:( )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四年2、世界上第一部关于食物成分数据的文献出自哪个国家?( ) A.美 B.英 C.法 D.中3、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制定()方案,定期检查各项食品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食品安全事故隐患。
A、食品安全事故处置 B、食品安全保障 C、食品保鲜制作 D、食品运输保障4、在中国境内市场销售的进口食品,必须使用下列哪种文字标识:( ) A、英文 B、本国文字 C、中文 D、其他文字5、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依照《食品安全法》和各级政府规定的职责,对下列哪个领域实施监督管理:( ) A、餐饮服务 B、食品生产 C、食品流通 D、食品生产和餐饮服务6、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多长时间要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 A、每半年 B、每年 C、每两年 D、每三年7、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几年:( )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五年8、生产经营的食品中不得添加下列哪种物质:( ) A、药品 B、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中药材 C、食品防腐剂 D、天然食用色素 9、食用鲜豆浆,以下哪种食用方法最安全( ) A、鲜豆浆压榨后即可食用 B、鲜豆浆压榨经过滤后即可食用 C、加入一定量的开水后便可食用 D、必须将鲜豆浆彻底煮沸并持续5分钟后再食用。10、公民发现某饭店对外销售的熟制品有食品安全问题,应当向哪个部门投诉。
( ) A、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B、食品药品监管部门 C、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D、农业部门11、为防止引发食物中毒,有关部门已多次明确餐饮服务单位不得生产加工下列哪类鱼:( ) A、河豚鱼 B、黑鱼 C、墨鱼 D、鳗鱼 12、清晨忌吃的三种食物有( ) A.饮料, 香蕉, 菠萝 B.苹果,梨,草莓 C.牛奶,肉类,番薯 D.茶,蜜糖水,面包13、下列那种豆类食品消化率最高?( ) A熟豆粒 B熟豆浆 C豆腐 D生豆芽14、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在加工制作过程中应保持个人卫生,以下哪项做法不会导致食品污染:( ) A. 戴戒指 B. 涂指甲油 C. 戴口罩 D. 抽烟15、餐饮从业人员工作服应定期更换,保持清洁。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操作人员的工作服应每天更换。
工作服(包括衣、帽、口罩)宜用以下那种颜色:( ) A、蓝色 B、黑色 C、绿色 D、白色或浅色16、下列哪种水果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 ) A橘子 B葡萄 C鲜枣 D苹果17、下列哪种情况,蔬菜中维生素B1损失影响最大?( ) A 烹调的温度 B水浸泡的时间 C 烹调前放置的时间 D烹调时翻动的次数18、需要熟制加工的食品应烧熟煮透,其加工时食品中心温度应不低于多少度:( )。 A、65℃ B、70℃ C、75℃ D、80℃ 19、生食海产品放置在食用冰中保存时,加工后至食用的间隔时间不得超过:( ) A、1小时 B、1.5小时 C、0.5小时 D、2小时20、下列哪种物质在高温加热时最易产生有害蛋白质劣变产物? ( ) A 面包 B鱼 C大米 D 马铃薯21、熟食品保存温度低于60℃或高于10℃、存放时间超过多少小时的,需再次利用的应充分加热,加热前应确认食品未变质:( ) A、1小时 B、2小时 C、3小时 D、4小时22、下列哪个物料应专人采购、专人保管、专人领用、专人登记、专柜保存:( ) A、食品 B、调味品 C、洗涤用品 D、食品添加剂23、下列哪个物品是食品添加剂: ( ) A、豆酱 B、鱼露 C、鸡粉 D、小苏打24、蔬菜要急火快炒的目的?( ) A 减少蔬菜中矿物质的破坏 B 减少蔬菜中水溶性维生素的流失 C减少温度对营养素的破坏 D.防止蔬菜感官性状变差25、留样食品应按品种分别盛放于清洗消毒后的密闭专用容器内,并放置在专用冷藏设施中,在冷藏条件下应存放多少小时以上:( ) A、12小时 B、24小时 C、36小时 D、48小时26、中国居民膳食结构变迁带来的主要问题?( ) A、脂肪过高 B、钙过多 C、蛋白质过多 D、碳水化合物过多27、多吃蔬菜水果是为了获得( ) A、丰富的蛋白质 B、充足的能量 C、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 D、充足的碳水化合物28、下列动物性食品中,哪种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最高?( ) A牛肉 B鸡肉 C鸡蛋 D鸭肉 29、批量采购进口食品、食品添加剂,应当索取口岸进口食品法定检验机构出具的与所购食品、食品添加剂相同批次的哪个文件的复印件:( ) A、进口许可证 B、海关单据 C、食品检验合格证明 D、进口合同30、到超市选购放心肉,正确的做法是:( ) A、查看索要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 B、察看肉的颜色 C、查看肉的表面状态 D、以上做法都正确 二、多选题1、餐饮服务提供者是指:( ) A、从事餐饮服务的单位 B、食品半成品单位和个人 C、食品摊贩 D、从事餐饮服务的个人2、下列哪些活动应遵循《食品安全法》的规定:( ) A、食品生产和加工 B、食品流通和餐饮服务 C、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 D、食品包装材料的生产经营3、有下列哪些病症的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应立即离开工作岗位,待查明原因并将有碍食品安全的病症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 A、发热 B、腹泻 C、皮肤伤口或感染 D。
《食品安全法》知识竞赛题目答案 一、判断题(共20题,每题1分)1、食品生产者,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标准对所生产的食品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或者销售。
(√)2、进口的有包装的食品应当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3、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4、食品经营者采购食品,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5、设立食品生产企业,应当预先核准企业名称,依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后,办理工商营业执照。
(√)6、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个人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食品,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与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7、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应当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8、回收食品只要能保证微生物合格和各项指标合格可以作为食品原料进行生产。(*)9、广告的内容应当真实合法,不得含有虚假、夸大的内容,可以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
(*)10、生产经营的食品中不得添加药品,但是可以添加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11、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12、保质期,指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13、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可以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14、食品微生物检测中所说的无菌,是指没有活的微生物存在。( √ )15、集中交易市场的开办者、柜台出租者和展销会举办者未履行所规定义务,在本市场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应当承担相应责任。
(*)16、从事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应当取得食品生产许可、食品流通许可、餐饮服务许可。(√)17、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18、大多数病原菌生长的最适宜温度为37℃。(√)19、进口食品应当经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检验合格。
海关凭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签发的通关证明放行。(√)20、食品生产者发现其生产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除了应当立即停止生产外,还应召回已经上市销售的食品。
(√) 二、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1.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出厂检验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B)年。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四年2.《食品安全法》规定,制定、修订食品安全标准和对食品安全实施监督管理的科学依据是( B )。
A、食品安全调研报告 B、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 C、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 D、食品安全国际标准3.《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检验实行( D )负责制。 A、食品检验机构 B、检验人 C、质量监督部门 D、食品检验机构与检验人4.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地方标准的,( C )制定企业标准。
A、可以 B、不可以 C、应当 D、视情况而定5、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应自事故发生之时起( A )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A、2小时 B、6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6、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
从事食品生产应当依法取得食品(A)。A、生产许可 B、流通许可 C、餐饮服务许可 D、卫生许可7、《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分别自( A )起施行。
A、2009年6月1日 2009年7月20日 B、2009年6月1日 2009年8月1日 C、2009年7月1日 2009年7月20日 D、2009年7月1日 2009年9月1日8、进口的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及食品相关产品,应当符合( B )。 A、出口国食品安全标准 B、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C、国际食品安全标准 D、合同约定的食品安全标准9、被吊销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单位,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自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D)年内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A、2 B、3 C、4 D、510、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要求支付价款(C)倍的赔偿金。A、2 B、5 C、10 D、2011、国务院( C )部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标准制定、食品安全信息公布、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的制定,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
A、商务 B、工商行政 C、卫生行政 D、质量监督12、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和出口食品原料种植、养殖场应当向国家( A )部门备案。 A、出入境检验检疫 B、工业和信息化 C、工商行政 D、卫生行政13、《食品安全法》规定的食品生产领域监督管理部门为(A)。
A、质量监督部门 B、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C、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D、卫生行政部门14、违法《食品安全法》规定,未经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或未经许可生产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可并处(B)罚款。A、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 B、2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 C、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 D、50000元以上15、食品广告内容应当真实合法,不得含有虚假、夸大的内容,不得涉及(D)。
A、保健功能 B、口感内容 C、包装内容 D、疾病预防、治疗功能16、(A)是保证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A、食品生产者 B、各级政府 C、监管部门 D。
第三届全国食品安全知识竞赛参考答案 (2009-02-10) 点击数:607注意:此答案非标准答案,仅供参考。
一、单选题 1、B、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2、A、《餐饮企业经营规范》 3、B、2 4、A、25℃ 5、D、冰淇淋 6、C、3 7、B 、剩饭在感官上正常,也必须加热后食用 8、C、蔬菜、水果 9、B、贫血 10、C、4℃ 11、D 甲状腺和淋巴结 12、D、苏丹红 13、B、亚硝酸盐 14、B、食醋 15、B、维生素,维生素C 16、B、维生素B1 17、、捣碎成泥且放置10-15分钟 18、A、组胺 19、A、红糖或白糖 20、C、加重肾脏负担,出现蛋白尿 21、B、标准粉 22、B、羊肝与枸杞共食,引起中毒 23、B、死猪肉 24、A、蛋白质和脂类 25、C、5年 26、C、“蓝帽子” 27、B、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28、B、3-5 29、A、2008年9月1日 30、D、1毫克 二、多选题 1、沙门菌主要存在于动物排泄物中,可致使____类食品由于存放不当或食用前未煮透引起食物中毒。 A、肉类 B、蛋类 D、奶类 2、熏烤食物,常在植物燃烧的熏烟中带有____等致癌物质的固体颗粒,与食品接触后粘附在食物表面。
C、苯并芘 D、二苯并蒽 3、以下哪些是消费者在进行食品卫生投诉时的正确做法____。 A、保存好所购买的食品、剩余食物、包装容器以及购物小票 B、反映的问题尽量清楚准确,如被投诉单位的名称、地点、可疑卫生问题等 D、说清楚自己的姓名、联系方式 4、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是____。
A、促进肠道蠕动 B、低血胆固醇 C、改善糖代谢 D、减少摄入热量 5、食品在运输时需要采取防护措施,其目的是____。 A、保护食品不受潜在污染源的危害 B、保护食品不受可能使食品变得不适于消费的损伤 C、有效控制食品中病源和致病微生物的滋生以及毒素的产生 D、防止在达到目的地后,食品的状况已不适于消费 6、下列关于保健食品注册申请规定中正确的是____。
A、保健食品的注册申请包括产品注册申请、变更申请、技术转让产品注册申请。 B、申请人申请保健食品注册应当按照规定如实提交规范完整的材料和反映真实情况,并对其申报资料实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C、需要补充资料的注册申请,其审查时限在原审查时限的基础上延长30日,变更申请延长10日。 7、保健食品的命名应包括____。
A、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的规定 B、反映产品的真实属性,简明、易懂,符合中文语言习惯 C、通用名不得使用已经批准注册的药品名称 8、购买化妆品时必须注意以下哪些标识__________ 。 B、生产批号 C、卫生许可证批号 D、生产许可证批号 9、化妆品需具有“三性”____。
A、功能性 B、安全性 C、稳定性 10、特殊用途的化妆品相对于普通化妆品是指用以改变人体局部状态,或是促进人体美,或是消除人体美不利因素的一类化妆品。下列属于特殊用途化妆品的有____。
A、染发产品 C、防晒产品 三、判断题 1、紫菜中富含EPA和DHA,有利于提高孩子的机体免疫力,促进孩子大脑及视网膜的发育,增强记忆力。 A、对 2、糖尿病病人吃碳水化合物越少越好。
B、错 3、少吃或不吃油能减少高血压、高胆固醇、高血脂,从而预防或控制“三高”。 B、错 4、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已经发生或者发现可能引起突发事件的情形时,应当及时向毗邻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通报。
B、错 5、含鞣酸的水果不宜与海味同食。 A、对 6、任何食品,不论什么环境下,不加防腐剂的食品是最好的食品。
B、错 7、口蹄疫爆发流行,对畜牧业生产造成极大损失,口蹄疫病毒可通过低温冷冻消灭。 B、错 8、保健食品的名称应当由品牌名、通用名、属性名几个部分组成。
A、对 9、特殊用途化妆品投放市场前必须进行产品卫生安全性评价。 A、对 10、化妆品的试用装或赠品上可以不用明示生产日期、保质期或使用期限。
B、错。
药品GMP培训考试
cGMP Mintau Testing System
服务对象:广大医药生产企业,广大医药人才,医药生产人员及想在GMP方面发展的人员。
服务目的:提高个人GMP认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
系统区分:在线版、单机版。(公司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购买)
考试类别:药品、兽药、保健品。
综合优势
第一优势:全心为了提高员工素质,最终为求保证产品质量的过关。通过系统,可以掌握员工的基础知识水平,在提高员工素质的同时对产品质量来说是个重要保证。
第二优势:降低人力资源培训管理成本。不用再为了考试题而聘请专家,不用为了改试题而组织人力,无形中减免的是工资的输出和公司资源的耗损。
第三优势:免去传统考核模式。员工随时随处上机考试,可以利用工作间隙甚至是任何时间完成考试。能掌握好员工完成的时间,免去了集中统考的不科学性。
第四优势:综合管理。随时查阅员工成绩了解员工水平。分析总体人员素质层次,实现横向对比,了解员工间的差距和各层次的优劣。
第五优势:免去文档的积累。该系统在使用中没有了纸质文档的积累,免去了专人负责文件的工作负担。快速提取历史资料。运用中能达到考核时间的精简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关于卫生方面的规定 根据国家《食品卫生法》、《保健食品通用卫生要求》、《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MP)《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等规定,为保证产品质量、对人民健康负责,每位员工必须遵守如下卫生要求: 1、个人卫生 (1) 随时注意保持个人清洁卫生,做到“四勤”——勤剪指甲、勤理发剃须、勤换衣服、勤洗澡洗头。
(2) 上岗期间不准化妆(包括化妆、染指甲、洒香水等)、不准佩戴饰物(包括耳环、戒指、手镯、项链、脚链等)、不准戴手表。 (3) 不准携带个人物品进入生产区,禁止在生产区内吃东西、吸烟。
(4) 上岗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工作服、鞋、帽,(从上往下穿——帽子要包盖全部头发——口罩要遮住口鼻、胡须——衣服要拉好或扣好,裤边要束在衣服外面——鞋要系好不准拖踏——对着镜子查看),按照规定的程序进入车间。 (5) 离开生产场地(包括吃饭、上卫生间)必须脱掉工作服及换鞋,重新进入仍按规定程序。
(6) 洁净室内随时注意保持手的清洁,手在消毒之后,不准再接触与生产无关的物品。 (7) 手接触脏物(包括拿脏东西、擤鼻涕、抠鼻孔、挠头发等)、上卫生间、吸烟、吃饭后都必须把双手洗干净才能进行工作。
(8) 必须养成饭后涑口的习惯。 (9) 直接接触产品的生产及内包装员工(配料、制粒、压片、套囊、泛丸、包衣、灌装、铝塑包装及泡罩包装、数片、内洗衣等)必须严格按照GMP要求进行两次更衣、洗手、手消毒等程序。
洁净工作服必须按规定周期和方法进行洗涤。 (10) 所有员工必须取得县级以上卫生防疫部门的健康证明才可以上岗。
患有传染病、皮肤病、精神病及皮肤有伤口的员工一律不准直接接触产品。 (11) 凡是进入车间的人员(包括员工、领导、客人)都必须按规定更换相应的工作服。
2、工艺卫生 (1) 物料(原料、辅料、包装材料)进入车间前应在外包清洁室脱外包(除去第一层外包装,不能除去外包装的应对外包装抹擦、吸尘或采取其他办法使清洁。 (2) 各车间、工序、岗位、容器、工具、地漏、更衣室、缓冲室、设备等必须保持清洁并按照清洁操作规程进行清洁。
(3) 每批及每个品种生产完毕后都必须按照规定进行清场(清场制度另定)。 (4) 设备清洁要求做到设备主体清洁,无跑冒滴漏现象,轴见光、设备见本色,设备周围无油污、无污水、无杂物,与物料、产品直接接触的部位无物料和产品的残留痕迹。
(5) 经常使用的工具、备件、模具等必须存放于指定地点并保持使用时的清洁。需要到指定地点清洗的,在指定地点清洗。
(6) 需要用紫外线消毒的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应在上班前半小时开启。需要用化学方法消毒的工具、设备、容器、地漏等,由车间统一配制消毒剂,各工序专人负责并记录。
(7) 3、环境卫生 (1) 生产中的废弃物及垃圾必须存放于密闭容器或袋子内,每天定时送到规定地点,不得过夜。 (2) 按规定对生产场地、更衣室、卫生间、操作台、椅、洗手池、器具、洗涤池、洁具洗涤池、地漏、更衣柜、鞋柜、门窗、管道、灯具、风口、走廊等处进行清洗。
(3) 缓冲室、传递窗等缓冲设施的两扇门不得同时打开,在不生产时传递设施的门必须关闭。 (4) 进入洁净区域的人数应严格限制,仅限于该区域生产人员和经公司批准的人员进入。
(5) 洁净区域操作时,动作要稳、轻、少、不做与操作无关的动作及不必要的交谈。 (6) 使用后的清洁工具要及时清洗干净、需要消毒的须消毒,并置于洁具清洗间或规定的位置。
(7) 同一操作间不得而知同时操作两种产品,以避免混淆和交叉污染。 (8) 每天下班及交接班时必须打扫好卫生(包括本岗位卫生及公共场所卫生)。
/sifa/。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63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