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发电原理
太阳能电池发电的主要原理是半导体的光电效应。硅原子有4个电子,如果在纯硅中掺入有5个电子的原子如磷原子,就成为带负电的N型半导体;若在纯硅中掺入有3个电子的原子如硼原子,形成带正电的P型半导体。当P型和N型结合在一起时,接触面就会形成电势差,成为太阳能电池。当太阳光照射到P-N结后,空穴由N极区往P极区移动,电子由P极区向N极区移动,形成电流。 制作时,多晶硅经过铸锭、破锭、切片等程序后,制作成待加工的硅片。在硅片上掺杂和扩散微量的硼、磷等,就形成P-N结。然后采用丝网印刷,将精配好的银浆印在硅片上做成栅线,经过烧结,同时制成背电极,并在有栅线的面涂一层防反射涂层,电池片就至此制成。电池片排列组合成电池组件,就组成了大的电路板。一般在组件四周包铝框,正面覆盖玻璃,反面安装电极。有了电池组件和其他辅助设备,就可以组成发电系统。为了将直流电转化交流电,需要安装电流转换器。发电后可用蓄电池存储,也可输入公共电网。发电系统成本中,电池组件约占50%,电流转换器、安装费、其他辅助部件以及其他费用占另外50%。 太阳能电池芯片 太阳能电池芯片是具有光电效应的半导体器件,半导体的PN结被光照后产生电流,当光直射太阳能电池芯片,其中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被吸收。一部分透过电池芯片、被吸收的光激发被束缚的高能级状态下的电子,使之成为自由电子,这些自由电子在晶体内向各方向移动,余下空穴(电子以前的位置)。空穴也围绕晶体飘移,自由电子(-)在N结聚集,空穴(+)在P结聚集,当外部环路被闭合,电流产生。
太阳能发电系统由太阳能电池组、太阳能控制器、蓄电池(组)组成。如输出电源为交流220V或 110V,还需要配置逆变器。各部分的作用为: (一)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价值最高的部分。其作用是将太阳的辐射能力转换为电能,或送往蓄电池中存储起来,或推动负载工作。太阳能电池板的质量和成本将直接决定整个系统的质量和成本。
(二)太阳能控制器:太阳能控制器的作用是控制整个系统的工作状态,并对蓄电池起到过充电保护、过放电保护的作用。在温差较大的地方,合格的控制器还应具备温度补偿的功能。其他附加功能如光控开关、时控开关都应当是控制器的可选项。
(三)蓄电池:一般为铅酸电池,小微型系统中,也可用镍氢电池、镍镉电池或锂电池。其作用是在有光照时将太阳能电池板所发出的电能储存起来,到需要的时候再释放出来。
(四)逆变器:在很多场合,都需要提供220VAC、110VAC的交流电源。由于太阳能的直接输出一般都是12VDC、24VDC、48VDC。为能向220VAC的电器提供电能,需要将太阳能发电系统所发出的直流电能转换成交流电能,因此需要使用DC-AC逆变器。在某些场合,需要使用多种电压的负载时,也要用到DC-DC逆变器,如将24VDC的电能转换成5VDC的电能(注意,不是简单的降压)。 太阳能发电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如下因素: Q1、太阳能发电系统在哪里使用?该地日光辐射情况如何? Q2、系统的负载功率多大? Q3、系统的输出电压是多少,直流还是交流? Q4、系统每天需要工作多少小时? Q5、如遇到没有日光照射的阴雨天气,系统需连续供电多少天? Q6、负载的情况,纯电阻性、电容性还是电感性,启动电流多大? Q7、系统需求的数量?
太阳能(solar energy),是指太阳的热辐射能(参见热能传播的三种方式:辐射),主要表现就是常说的太阳光线。在现代一般用作发电或者为热水器提供能源。自地球上生命诞生以来,就主要以太阳提供的热辐射能生存,而自古人类也懂得以阳光晒干物件,并作为制作食物的方法,如制盐和晒咸鱼等。在化石燃料日趋减少的情况下,太阳能已成为人类使用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断得到发展。太阳能的利用有光热转换和光电转换两种方式,太阳能发电是一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广义上的太阳能也包括地球上的风能、化学能、水能等。
光伏发电系统是利用太阳能电池直接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的发电系统。它的主要部件是太阳能电池、蓄电池、控制器和逆变器。其特点是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不污染环境、能独立发电又能并网运行,受到各国企业组织的青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光伏发电系统(PV System)是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的发电系统,利用的是光生伏特效应。光伏发电系统分为独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并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和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它的主要部件是太阳能电池、蓄电池、控制器和逆变器。其特点是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不污染环境、能独立发电又能并网运行,受到各国企业组织的青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据智研咨询统计:2012年全球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达到97GW,2012年全球新增装机30GW,中国新增装机占全球总量的16%以上 ,随着国家对清洁能源产业的大力扶持,我国光伏发电系统产业将迎来发展高峰期。
是指利用光伏电池的光生伏打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发电系统,包括光伏组件和配套部件(BOS)。
第一章 太阳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特性1.1 半导体物理基础1.1.1 半导体的性质 世界上的物体如果以导电的性能来区分,有的容易导电,有的不容易导电。
容易导电 的称为导体,如金、银、铜、铝、铅、锡等各种金属;不容易导电的物体称为绝缘体,常见 的有玻璃、橡胶、塑料、石英等等;导电性能介于这两者之间的物体称为半导体,主要有锗、硅、砷化镓、硫化镉等等。众所周知,原子是由原子核及其周围的电子构成的,一些电子脱 离原子核的束缚,能够自由运动时,称为自由电子。
金属之所以容易导电,是因为在金属体 内有大量能够自由运动的电子,在电场的作用下,这些电子有规则地沿着电场的相反方向流 动,形成了电流。自由电子的数量越多,或者它们在电场的作用下有规则流动的平均速度越 高,电流就越大。
电子流动运载的是电量,我们把这种运载电量的粒子,称为载流子。在常 温下,绝缘体内仅有极少量的自由电子,因此对外不呈现导电性。
半导体内有少量的自由电 子,在一些特定条件下才能导电。半导体可以是元素,如硅(Si)和锗(Ge),也可以是化合物,如硫化镉(OCLS)和 砷化镓(GaAs),还可以是合金,如GaxAL1-xAs,其中x 为0-1 之间的任意数。
许多有机化合 物,如蒽也是半导体。半导体的电阻率较大(约10-5≤ρ≤107Ω⋅m),而金属的电阻率则很小(约10-8∼10-6Ω⋅m),绝缘体的电阻率则很大(约ρ≥108Ω⋅m)。
半导体的电阻率对温度的反应灵敏,例如锗的温度 从200C 升高到300C,电阻率就要降低一半左右。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则较小,例如 铜的温度每升高1000C,ρ增加40%左右。
电阻率受杂质的影响显著。金属中含有少量杂质 时,看不出电阻率有多大的变化,但在半导体里掺入微量的杂质时,却可以引起电阻率很大 的变化,例如在纯硅中掺入百万分之一的硼,硅的电阻率就从2.14*103Ω⋅m 减小到0.004Ω⋅m 左右。
金属的电阻率不受光照影响,但是半导体的电阻率在适当的光线照射下可以发生显著 的变化。1.1.2 半导体物理基础1.1.2.1 能带结构和导电性 半导体的许多电特性可以用一种简单的模型来解释。
硅是四价元素,每个原子的最外 壳层上有4 个电子,在硅晶体中每个原子有4 个相邻原子,并和每一个相邻原子共有两个价 电子,形成稳定的8 电子壳层。自由空间的电子所能得到的能量值基本上是连续的,但在晶体中的情况就可能截然不 同了,孤立原子中的电子占据非常固定的一组分立的能线,当孤立原子相互靠近,规则整齐 排列的晶体中,由于各原子的核外电子相互作用,本来在孤立原子状态是分离的能级扩展,根据情况相互重叠,变成如图2.1 所示的带状。
电子许可占据的能带叫允许带,允许带与允 许带间不许可电子存在的范围叫禁带。太阳能电池培训手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图2.1 原子间距和电子能级的关系 在低温时,晶体内的电子占有最低的可能能态。
但是晶体的平衡状态并不是电子全都 处在最低允许能级的一种状态。基本物理定理——泡利(Pauli)不相容原理规定,每个允 许能级最多只能被两个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所占据。
这意味着,在低温下,晶体的某一能级 以下的所有可能能态都将被两个电子占据,该能级称为费米能级(EF)。随着温度的升高,一些电子得到超过费米能级的能量,考虑到泡利不相容原理的限制,任一给定能量E 的一个 所允许的电子能态的占有几率可以根据统计规律计算,其结果是由下式给出的费米-狄拉克 分布函数f(E),即( ) ( ) KT E EF e f E −+=11 现在就可用电子能带结构来描述金属、绝缘体和半导体之间的差别。
电导现象是随电子填充允许带的方式不同而不同。被电子完全占据的允许带(称为满 带)上方,隔着很宽的禁带,存在完全空的允许带(称为导带),这时满带的电子即使加电 场也不能移动,所以这种物质便成为绝缘体。
允许带不完全占满的情况下,电子在很小的电 场作用下就能移动到离允许带少许上方的另一个能级,成为自由电子,而使电导率变得很大,这种物质称为导体。所谓半导体,即是天然具有和绝缘体一样的能带结构,但禁带宽度较小 的物质。
在这种情况下,满带的电子获得室温的热能,就有可能越过禁带跳到导带成为自由 电子,它们将有助于物质的导电性。参与这种电导现象的满带能级在大多数情况下位于满带 的最高能级,因此可将能带结构简化为图2.2 。
另外,因为这个满带的电子处于各原子的 最外层,是参与原子间结合的价电子,所以又把这个满带称为价带。图中省略了导带的上部 和价带的下部。
半导体结晶在相邻原子间存在着共用价电子的共价键。如图2.2 所示,一旦 从外部获得能量,共价键被破坏后,电子将从价带跃造到导带,同时在价带中留出电子的一 个空位。
这个空位可由价带中邻键上的电子来占据,而这个电子移动所留下的新的空位又可 以由其它电子来填补。这样,我们可以看成是空位在依次地移动,等效于带正电荷的粒子朝 着与电子运动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称它为空穴。
在半导体中,空穴和导带中的自由电子一 样成为导电的带电粒子(即载流。
太阳能是一种干净的可再生的新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亲睐,在人们生活、工作中有广泛的作用, 其中之一就是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太阳能电池就是利用太阳能工作的。而太阳能热电站的工作原理则是利用汇聚的太阳光,把水烧至沸腾变为水蒸气,然后用来发电。
照射在地球上的太阳能非常巨大,大约40分钟照射在地球上的太阳能,便足以供全球人类一年能量的消费。可以说,太阳能是真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而且太阳能发电绝对干净,不产生公害。所以太阳能发电被誉为是理想的能源。
从太阳能获得电力,需通过太阳电池进行光电变换来实现。它同以往其他电源发电原理完全不同,具有以下特点:①无枯竭危险;②绝对干净(无公害);③不受资源分布地域的限制;④可在用电处就近发电;⑤能源质量高;⑥使用者从感情上容易接受;⑦获取能源花费的时间短。不足之处是:①照射的能量分布密度小,即要占用巨大面积;②获得的能源同四季、昼夜及阴晴等气象条件有关。但总的说来,瑕不掩瑜,作为新能源,太阳能具有极大优点,因此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要使太阳能发电真正达到实用水平,一是要提高太阳能光电变换效率并降低其成本,二是要实现太阳能发电同现在的电网联网。
目前,太阳能电池主要有单晶硅、多晶硅、非晶态硅三种。单晶硅太阳电池变换效率最高,已达20%以上,但价格也最贵。非晶态硅太阳电池变换效率最低,但价格最便宜,今后最有希望用于一般发电的将是这种电池。一旦它的大面积组件光电变换效率达到10%,每瓦发电设备价格降到1-2美元时,便足以同现在的发电方式竞争。估计本世纪末便可达到这一水平。
当然,特殊用途和实验室中用的太阳电池效率要高得多,如美国波音公司开发的由砷化镓半导体同锑化镓半导体重叠而成的太阳电池,光电变换效率可达36%,快赶上了燃煤发电的效率。但由于它太贵,目前只能限于在卫星上使用。
太阳能电池是一对光有响应并能将光能转换成电力的器件。能产生光伏效应的材料有许多种,如: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砷化镓,硒铟铜等。它们的发电原理基本相同,现以晶体硅为例描述光发电过程。P型晶体硅经过掺杂磷可得N型硅,形成P-N结。 当光线照射太阳能电池表面时,一部分光子被硅材料吸收;光子的能量传递给了硅原子,使电子发生了越迁,成为自由电子在P-N结两侧集聚形成了电位差,当外部接通电路时,在该电压的作用下,将会有电流流过外部电路产生一定的输出功率。这个过程的实质是:光子能量转换成电能的过程。
太阳能基础知识
要求:制热快、保温好、价格适中
太阳能热水器通常由集热器、链接管道、支架和控制系统组成
太阳能按使用分类一般分为:普通式太阳能热水器、全天候太阳能热水器、全自动太阳能热水器
按集热原理一般分为:平板型热水器和真空管热水器
按工质流动方式分为:闷晒型、循环型和直流型
按结构分:一体式、分体式
按制作工艺分:承压式、非承压式
普通式太阳能热水器:普通的太阳能热水器
全天候太阳能热水器:装有电加热的太阳能热水器,配一个小型的电热水效果更好
全自动太阳能热水器:能够对热水器顺利进行简单管理的热水器,装有定时电加热和定时上水装置,打开既有热水
太阳能热水器的温度一般能达到50-70度
太阳能水管最好使用优质铝塑管,交联聚乙烯管(PEX)
上水时间一般为早晨日出前或晚上太阳落山两小时以后
第一章 太阳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特性1.1 半导体物理基础1.1.1 半导体的性质世界上的物体如果以导电的性能来区分,有的容易导电,有的不容易导电。
容易导电的称为导体,如金、银、铜、铝、铅、锡等各种金属;不容易导电的物体称为绝缘体,常见的有玻璃、橡胶、塑料、石英等等;导电性能介于这两者之间的物体称为半导体,主要有锗、硅、砷化镓、硫化镉等等。众所周知,原子是由原子核及其周围的电子构成的,一些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能够自由运动时,称为自由电子。
金属之所以容易导电,是因为在金属体内有大量能够自由运动的电子,在电场的作用下,这些电子有规则地沿着电场的相反方向流动,形成了电流。
太阳能电池是一对光有响应并能将光能转换成电力的器件。
能产生光伏效应的材料有许多种,如: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砷化镓,硒铟铜等。它们的发电原理基本相同,现以晶体为例描述光发电过程。
P型晶体硅经过掺杂磷可得N型硅,形成P-N结。 当光线照射太阳能电池表面时,一部分光子被硅材料吸收;光子的能量传递给了硅原子,使电子发生了越迁,成为自由电子在P-N结两侧集聚形成了电位差,当外部接通电路时,在该电压的作用下,将会有电流流过外部电路产生一定的输出功率。
这个过程的实质是:光子能量转换成电能的过程。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制作过程: 硅”是我们这个星球上储藏最丰量的材料之一。
自从19世纪科学家们发现了晶体硅的半导体特性后,它几乎改变了一切,甚至人类的思维。20世纪末,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硅”的身影和作用,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是近15年来形成产业化最快的。
生产过程大致可分为五个步骤:a、提纯过程 b、拉棒过程 c、切片过程 d、制电池过程 e、封装过程。 太阳能电池的应用: 上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就已经将太阳电池应用于空间技术——通信卫星供电,上世纪末,在人类不断自我反省的过程中,对于光伏发电这种如此清洁和直接的能源形式已愈加亲切,不仅在空间应用,在众多领域中也大显身手。
如:太阳能庭院灯、太阳能发电户用系统、村寨供电的独立系统、光伏水泵(饮水或灌溉)、通信电源、石油输油管道阴极保护、光缆通信泵站电源、海水淡化系统、城镇中路标、高速公路路标等。欧美等先进国家将光伏发电并入城市用电系统及边远地区自然界村落供电系统纳入发展方向。
太阳电池与建筑系统的结合已经形成产业化趋势 。
太阳能发电系统由太阳能电池组、太阳能控制器、蓄电池(组)组成。如输出电源为交流220V或110V,还需要配置逆变器。各部分的作用为:
(一)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价值最高的部分。其作用是将太阳的辐射能力转换为电能,或送往蓄电池中存储起来,或推动负载工作。太阳能电池板的质量和成本将直接决定整个系统的质量和成本;
(二)太阳能控制器:太阳能控制器的作用是控制整个系统的工作状态,并对蓄电池起到过充电保护、过放电保护的作用。在温差较大的地方,合格的控制器还应具备温度补偿的功能。其他附加功能如光控开关、时控开关都应当是控制器的可选项;
(三)蓄电池:一般为铅酸电池,小微型系统中,也可用镍氢电池、镍镉电池或锂电池。其作用是在有光照时将太阳能电池板所发出的电能储存起来,到需要的时候再释放出来。
(四)逆变器:在很多场合,都需要提供220VAC、110VAC的交流电源。由于太阳能的直接输出一般都是12VDC、24VDC、48VDC。为能向220VAC的电器提供电能,需要将太阳能发电系统所发出的直流电能转换成交流电能,因此需要使用DC-AC逆变器。在某些场合,需要使用多种电压的负载时,也要用到DC-DC逆变器,如将24VDC的电能转换成5VDC的电能(注意,不是简单的降压)。
太阳能发电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如下因素:
Q1、太阳能发电系统在哪里使用?该地日光辐射情况如何?
Q2、系统的负载功率多大?
Q3、系统的输出电压是多少,直流还是交流?
Q4、系统每天需要工作多少小时?
Q5、如遇到没有日光照射的阴雨天气,系统需连续供电多少天?
Q6、负载的情况,纯电阻性、电容性还是电感性,启动电流多大?
Q7、系统需求的数量。
太阳能发电系统主要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控制器、蓄电池、逆变器、负载等组成。
其中,太阳能电池组件和蓄电池为电源系统,控制器和逆变器为控制保护系统,负载为系统终端。1.太阳能电池组件太阳能电池组件是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其作用是将太阳的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直流电,供负载使用或存贮于蓄电池内备用。
一般根据用户需要,将若干太阳能电池板按一定方式连接,组成太阳能电池方阵(阵列),再配上适当的支架及接线盒组成太阳能电池组件。2.充电控制器在太阳能发电系统中,充电控制器的基本作用是为蓄电池提供最佳的充电电流和电压,快速、平稳、高效的为蓄电池充电,并在充电过程中减少损耗、尽量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同时保护蓄电池,避免过充电和过放电现象的发生。
高级的控制器可以同时记录并显示系统各种重要数据,如充电电流、电压等。控制器主要功能如下:1) 过充保护 避免蓄电池因充电电压过高而造成损坏。
2) 过放保护 避免蓄电池因放电到过低的电压而损坏。3) 防反接功能 避免蓄电池及太阳能电池板因正负极接反而不能使用甚至酿成事故。
4) 防雷击功能 避免因雷击而损坏整个系统。5) 温度补偿 主要针对温差大的地方,保证蓄电池处于最佳的充电效果。
6) 定时功能 控制负载的工作时间,避免能源浪费。7) 过流保护 当负载过大或短路时,自动切断负载,保证系统的安全运。
8) 过热保护 当系统工作温度过高时,自动停止给负载供电,故障排除后,自动恢复正常工作。9) 自动识别电压 对于不同的系统工作电压,自动识别,无须另外设置。
3.蓄电池蓄电池作用是将太阳能电池方阵发出直流电贮存起来, 供负载使用。在光伏发电系统中, 蓄电池处于浮充放电状态。
白天太阳能电池方阵给蓄电池充电,同时方阵还给负载用电,晚上负载用电全部由蓄电池供给。因此, 要求蓄电池的自放电要小, 而且充电效率要高, 同时还要考虑价格和使用是否方便等因素。
4.逆变器绝大多数用电器,如日光灯、电视机、电冰箱、电风扇和绝大多数动力机械等都是以交流电工作,要想这类用电器能正常工作,太阳能发电系统需要将直流电变换成交流电,具有这种功能的电力电子设备称作逆变器。逆变器还具有自动稳压功能,可改善光伏发电系统的供电质量。
下面以100W输出功率,每天使用6个小时为例,介绍一下计算方法:1.首先应计算出每天消耗的瓦时数(包括逆变器的损耗):若逆变器的转换效率为90%,则当输出功率为100W时,则实际需要输出功率应为100W/90%=111W; 若按每天使用5小时,则耗电量为111W*5小时=555Wh。2.计算太阳能电池板:按每日有效日照时间为6小时计算,再考虑到充电效率和充电过程中的损耗,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功率应为555Wh/6h/70%=130W。
其中70%是充电过程中,太阳能电池板的实际使用功率。3.充电控制器的选择:130W的太阳能电池板它的最大输出电流是7.7A。
因此应该选取充电电流至少为8A的充电控制器。4.蓄电池的选择:若采用12V的蓄电池,其放电深度为50%,则应使用555Wh/12V/50%=90Ah的蓄电池;若选择24V的蓄电池,则蓄电池的容量应为555Wh/24V/50%=45Ah。
太阳能电池的额定输出功率与转换效率有关,一般来讲,单位面积的电池组件,转换效率越高,其输出功率越大。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一般在14~17%之间,每平方厘米的电池片,其输出功率在14~16mW,每平方米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输出功率约120WP.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测试,需用专门的检测设备,在标准的条件下检测。
由于检测设备非常昂贵,一般的检测方法是:利用碘钨灯或白炽灯,模拟太阳光,比较样品作对比测试,主要检测其开路电压与短路电流,检测的时候注意控制温度,不能超过25℃。 太阳能光伏发电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只有掌握了准确的资料后,才能确定电池板的安装方式、最低功率、规格(太阳能电池板每天的有效发电量必须太于负载的用电量)及蓄电池的容量、性能及控制方式。
使产品达到最佳性价比。如果对相关因素的估算失误,就会直接影响到独立光伏发电系统性能和造价。
(1)现场的地理位置.。包括:地点、纬度、经度、海拔等。
(2)安装地点的气象条件。包括:逐月太阳能总辐射量,直接辐射量(或日照百分比),年平均气温,最长连续阴雨天数,最大风速及冰雹、降雪等特殊气象情况。
(3)最大负载量。包括:负载每天工作时间及平均耗电量,连续阴雨天需工作的时间。
(4)负载用电特性由于太阳能电池阵列输出的电流是直流,如果负载是交流的话,需要经过逆变器的转换,才能正常工作,这样太阳能最终供给负载的能量损耗就增大,从而所需太阳能电池就会增大,导致太阳能供电系统造价增大。(5)交流负载对电源的要求交流负载除了需要更大的太阳能电池板外,对逆变器的要求也会因负载的不同而不同。
一般来讲纯电阻性质的负载例如电热丝,对逆变器要求不高,可用普通的修正波逆变器。而电视、电动机对电源要求相对要高,需要的逆变器功率及输出特性都要高,需用大功率的正弦波的逆变器,才能保证负载能正常工作,不受干扰。
负载要求不同,造价也不。
我就是做光伏发电了,基本常识太多了 我就列举几个:1.光伏指的是光生伏特效应,一定条件下光能产生电压,从而产生电流,电能2.光伏发电是发的是直流电,一般都需要逆变器转化才能并到国家电网或者自己使用3.太阳能电池板主流的分为 晶硅和薄膜两大类,薄膜以汉能为代表,晶硅的有多晶硅和单晶硅之分,目前市场的太阳能电池板以晶硅类的为主,厂家较多,在此不列举了4,光伏发电主要有 :组件(太阳能电池板),逆变器,支架,三大部分组成5,光伏发电效率受 光照强度和温度影响很大,温度过高过低都会影响发电效率 25度为宜6,前几年做光伏的企业都赚翻了,但是今年受政策影响,会死一批光伏企业,7,光伏发电有很多形式,户用分布式,工商业屋顶,集中地面电站,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等等8.光伏发电的电价全国不一样,太多了,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有问题,欢迎加关注,私信我。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30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