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一、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1.低年级识字教学重点在学会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2.低年级识字教学主要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进行的,生字往往以词语的形式出现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识字能力,字形、字音不再是教学重点,而字(词)义教学凸显为教学的重点,这时的识字教学就和词语教学基本同步了。因此,词语教学就成为贯穿整个小学阶段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
02二、低年级词语教学的任务1.理解词义。2.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
3.感悟词语运用的准确。4.学过的词语大部分会运用。
词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应该是会运用。03三、低年级朗读指导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重视朗读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宝贵经验。
朱熹“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强牵暗记,只是要多诵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朗读的意义:1.有助于语言的吸收和积累,提高口头或书面表达能力。
2.能有效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朗读要求不停歇地读一段或一篇文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训练其注意的广度及注意力的分配,衡量学生对课文的理解,3.朗读可以使学生发音吐字清晰、正确,做到不丢读、倒读和误读文字,可以纠正学生的一些语病,养成规范的语言习惯。
4.有感情的朗读,能使学生领会作品的思想内容并受到感染和教育,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也能得到发展。04四、低年级说话能力培养低年级儿童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评价低年级语文教学的指标有二:一是识字,二是儿童语言发展。发展低年级儿童语言能力,最好的方法是结合课文教学设计各种形式的表达练习。
1.复述课文。2.创设情境说话。
即利用课文生成合适的情境,让学生说话。这是小学阅读教学中最常用的说话训练方式。
3.运用规定的词语描绘情境。4. 基于课文内容的想象说话。
习惯、拼音、笔画、识字、阅读。
一、习惯
听的习惯。
当前我国课堂教学方式,普遍以教师讲授为主。尤其是小学教育,教师讲得多,而且非常具体、细致。这就要求一年级新生首先要过“听力关”。
讲的习惯。
由于部分家长和老师不重视幼儿“讲话”能力的开发,很多孩子语言表达能力低下,不能完整、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长期下去,可能会导致孩子心理失衡,造成一定的心理封闭。
看的习惯。
这里我所强调的“看”,主要是指“看书”。现在的孩子看电视时间过多,必须加以限制;同时,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书本上来。家长要引导孩子自己看书,除了对课本进行正常的预习、复习外,还要扩大孩子的阅读面。
做的习惯。
尽管现在各学校都在努力减轻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但适度的作业是必须的。通过作业,可以及时了解、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形成一定的技能和技巧。因此,家长要让孩子严格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
二、拼音
学会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的音节;能够准确、熟练地拼读音节,有条件的可以逐步做到直呼音节。能默写声母、韵母和抄写音节,认识大写字母和隔音符号,能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
三、笔画
笔画通常是指组成汉字且不间断的各种形状的点和线,如横(一)、竖(丨)、撇(丿)、点(丶)、折(乛)等,它是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连笔单位。
笔画有时也指笔画数,如字书前有汉字笔画索引。表示这两种意思时“笔画”亦可作“笔划”,但目下规范作“笔画”。此外,笔画还指用笔绘制的图画,此义项一般用在古籍中,现时人们不常用或不用。
四、识字
认识文字,指如何把具象化的事物在脑中与抽象化的文字联系起来。识字方法主要有象形识字法,阶梯想象识字法,随文识字法等等。
五、阅读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的活动。它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视觉材料主要是文字和图片,也包括符号、公式、图表等。
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阅读可以改变思想,从而可能改变命运。
二年级还处于低年级,作为低年级的学生,正如修筑高楼大厦一样,必须要为学生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和辅导中,可以在注重学生的汉语拼音知识的掌握、写字、读书、课外阅读等方面作了努力。1、注重汉语拼音知识的掌 汉语拼音知识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又是学好语文的重点。
如何让学生能把这看似枯燥的知识学得生动有趣,又能很好地掌握,我与学校里的老师经常交流,并向她们学习教学经验,以使自己能让学生学的轻松,学得扎实。同时,在开学前一个半月教学拼音的时间里,我针对学生因材施教,每天鼓励学生读课外书,并经常引导学生对已经学过的拼音进行活学活用,通过儿歌、“摘苹果”等游戏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每隔两星期就进行一次回顾、梳理,不断的复习巩固,让学生将拼音知识牢牢掌握,这将为今后查字典,学英语打下扎实的基础。
2、认真抓好识字这一关 低年级是小学阶段识字最多的。我教学生学习运用识字方法,自学生字的音、形、义。
学习辨析形近字,用熟字去学生字,根据形象会意,利用形声字的特点,帮助学生记住生字的音形义。在教每一课的生字之前我都要求学生用音序查字法查出生字的音节,用同一个生字去组多个词。
学生字时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把词语放到句子中去理解,课文中识字也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借助拼音会读句子,并弄懂句子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3、抓好写字训练 写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工作的难点。能让每一个学生写一手好字,是我最大的心愿。
所以,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注重学生的写字训练。首先,要让学生写好字,作为他们的语文老师,我更注重自己的在课堂是的板书,给学生的留言条等方面给学生做一个很好的示范。
其次,我充分利用写字课,引导学生学会读帖、描红,这样从技能方面要求学生,从习惯方面培养学生。特别是习惯方面的培养,如怎样握笔,保持怎样的写字姿势,这些往往容易忽视,而恰恰正是这些影响了学生的写字质量的提高,我更注重学生有良好的写字习惯。
同时把写字和识字紧密联系,每周利用写字课训练学生写铅笔字,开展写字比赛,对写得好的贴出来表扬鼓励。学生的作业中出现的错别字及时进行纠正,要求学生补写。
每课的词语都要听写或看拼音写词语的练习,对字词不过关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补做。4、抓好读书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学生正确地理解、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也有助于发展思维,丰富想象,激发情感,增强理解力和记忆力。农村的小学生,朗读的最大缺点就是爱“唱读”。
对于他们来说,似乎一字一停,拖声呀气地“唱”那才叫“读书”。特别是集体齐读时,全班几十个学生一起“唱”,所有的课文几乎都用同样的腔调。
其“唱”完的结果是:虽然会唱,但不能身临其境地理解课文中的思想感情,不能深刻体会课文中的生动字词和优美句子,甚至个别跟唱的“南郭先生”生字生词都不认识。如何让学生从“唱”读变为“悦读”呢?我想:首先,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利用晨读让学生多读。
每一课我都要求学生背诵,在讲读课文时加强朗读的训练,课堂上,我经常设立各式各样的读书比赛,小组读、男女读、抽生读、教师范读等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其次,我注重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尽量引发学生能打开想象的翅膀,读出自己的感受来。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还要注意引导,保护学生的创新能力。
再次,开展读后评论,促进学生在经验教训中提高,在朗读中,常有“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现象,为了让学生们知道自己的朗读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可让学生们围绕字音、停顿、表情、流利、有感情等方面进行评价评议。一方面学生们在评议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体会了课文表达的情感;另一方面,学生们在评议中认识到自己朗读的成功和不足之处,有利于总结经验,提高朗读能力。
由于低年级的学生模仿性较强,所以在教学生读课文之前,我都要特别注意之篇课文的字音、语速、语调、语感等方面,尽可能地为学生作出很好的示范。5、提高学生看图说写能力 看图说话和写话是小学生写作训练的入门阶段,也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看图说话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写话可以培养学生用恰当的词句表达图意。
在训练中我主要抓住以下几点:(1)教会学生观察图画的方法。 在学生一句一句说出图意后,怎样才能让学生将句子组成一段通顺的话呢?我觉得首先要教会学生懂得怎样按一定顺序来观察图画。
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由远到近等观察方法。分辨出图中所描绘的人物,时间,地点,引导学生把每句话说清楚,会选择图中的主要人物事物说。
(2)指导学生把说的话写出来,并做好批改,评讲工作。 对写得好的学生加以表扬,并拿他们的范文读给大家听,对差的学生多鼓励。
(3)坚持多说多写。 学生只有多写多练积累词语,才能把句子写好。
我安排每一次写话,有时是一幅画有时是多幅画。开始说写一段话时,不强迫学生。
一年级【要求掌握拼音的运用,难点把字母表背熟,重点字母的运用】
二年级【要求认识简单的字,学习阅读文章,重点多音字的运用,还有字的认识,难点区别多音字】
三年级【要求认识多字,学习作文,难点联系上下文,解决课后问题,重点回答问题】
四年级【要求学习作文,写作文,难点把课文理解,重点作文,阅读的掌握】
五年级【要求掌握许多多音字,字词,会写好作文 难点作文,重点阅读与作文】
六年级【要求认识很多字,区别很多读音,字词,写好作文,难点阅读,重点作文与阅读,通常占整张试卷的60分】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03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