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地管理与经营 一育林 1、人工造林用人工进行植苗、播种等方法营造森林的工作。
2、立地条件是指造林地作用于森林植物的地形地势和气候、土壤等环境因子的综合。 3、适地适树就是要使造林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造林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使一定的营林地段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达到较好的生产水平。
4、全面整地全面翻耕整理造林地彻底清除杂草、灌木。 5、撩壕整地又叫抽槽或沟带整地。
是沿等高线从下而上开挖沟槽把心土堆在下坡筑成土梗的一种整地方式。 6、带状整地在所整地带之间保留一定宽度的生草带以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的整地方式。
7、块状整地在种植点小块开垦块与块的距离依造林的株行距而定。 8、植苗造林栽植苗木使它生长成林的造林方法。
是目前林业生产上最常用的造林方法。 9、初植密度也叫栽植密度。
是指人工造林和迹地更新时单位面积上最初栽植的株数。 10、直播造林是将种子直接播于造林地上使其发芽生长成林的一种造林方法。
11、封山育林封育指对具有天然下种或萌蘖能力的疏林、无立木林地、宜林地、灌丛实施封禁保护植物的自然繁殖生长并辅以人工促进手段促使恢复形成森林或灌草。
2009年林业系统普法考试试题(答案)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30分)1.林地2.三十年至七十年;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 3.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4.20个工作日5.和解,和解;和解6.60日内;30日7.幼林地、特种用途林8.木材运输证件、允许进出口证明书、直接处理9.沙化土地、防沙治沙。
10.驯养繁殖许可证11.检验、检疫12.资信情况、经营能力13.农用地、农用地14.湿地、湿地15.林场16.技术、信息17.移动18.保护资源、永续利用19.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书20.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21.中心测报点22.乡土、抗逆性强23.预防、扑救。24.植物检疫机构25.透光、生长26、口岸、期限27.注销登记。
28.试验、生产、经营29.森林资源监督专员办事处30.野外放生、县级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D)2.(A)3.(ACD)4.(AB)5.(ACD)6.(ABC)7.(ACD)8.(A)9.(D)10.(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1.(对)2.(对)3.(错,国家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用于提供生态效益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森林资源、林木的营造。2009年林业系统普法考试试题(答案)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30分)1.林地2.三十年至七十年;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 3.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4.20个工作日5.和解,和解;和解6.60日内;30日7.幼林地、特种用途林8.木材运输证件、允许进出口证明书、直接处理9.沙化土地、防沙治沙。
10.驯养繁殖许可证11.检验、检疫12.资信情况、经营能力13.农用地、农用地14.湿地、湿地15.林场16.技术、信息17.移动18.保护资源、永续利用19.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书20.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21.中心测报点22.乡土、抗逆性强23.预防、扑救。24.植物检疫机构25.透光、生长26、口岸、期限27.注销登记。
28.试验、生产、经营29.森林资源监督专员办事处30.野外放生、县级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D)2.(A)3.(ACD)4.(AB)5.(ACD)6.(ABC)7.(ACD)8.(A)9.(D)10.(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1.(对)2.(对)3.(错,国家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用于提供生态效益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森林资源、林木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4.(错,林业部门改当地政府)5.(错,承包合同自成立之日起生效。
承包方自承包合同生效时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6.(对)7.(对)8.(错,国家林业局改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9.(错,林业站的设立,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10.(错,无息贷款改财政贴息)11.(对)12.(错,公众有权查阅)13.(错,省级改县级)14.(对)15.(错,应为70年)16.(错,均为强制性标准)17.(对)18.(错,听证员和记录员由听证主持人指定)19.(错,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均有批准权) 20.(错,生产改经营)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答:条例从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三个方面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作了规定:一是,明确了行政机关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范围。规定行政机关对符合下列基本要求的政府信息应当主动公开:(一)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二)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三)反映本行政机关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情况的;(四)其他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主动公开的。
二是,确立了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制度。条例规定:除行政机关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还可以根据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向国务院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部门申请获取相关政府信息。
三是,明确了不予公开的政府信息的范围。规定:行政机关公开政府信息,不得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行政机关不得公开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2.答:下列财产不得抵押: (1)土地所有权; (2)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但法律规定可以抵押的除外; (3)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 (4)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财产; (5)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抵押的其他财产。
3.答:林业建设实行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方针。4.答:(1)因土地承包经营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也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等调解解决。
(2)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当事人对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逾期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3)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50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