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品发生火灾时,:这样处置:(1) 爆炸品着火可以用水、空气泡沫(高倍数泡沫较好)、二 氧化碳、干粉等灭火剂施救,但是最好的灭火剂是水。
因为水能够 渗透到炸药内部在炸药的结晶表面形成一层可塑性的柔软薄膜,将 结晶包围起来使其钝感。(2) 由于炸药本身既有可燃物,又含有氧化剂,所以着火后不 需要空气中氧的作用就可以持续燃烧,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会由着 火转为爆炸,因此炸药着火不可用窒息法灭火,首要的就是用大量 的水进行冷却,禁止用砂土覆盖,也不可以用蒸汽和酸碱泡沫灭火 剂灭火。
(3) 当房间内或车厢、船舱内着火时,应当迅速将门窗、厢 门、舱盖打开,向内射水冷却,万万不可关闭门窗、厢门、舱盖室 息灭火;应当注意利用掩体,在火场上,墙体、低洼处、树枝等均 可作为掩体利用。(4) 由于有的爆炸品不仅本身有毒,而且燃烧产物也有毒,所 以灭火时应当注意防毒;当有毒爆炸品着火时,应当戴隔绝式氧气 或空气呼吸器,以防中毒。
(一)、煤炭自燃发火的预兆: 1、巷道温度、湿度增高,有时出现雾气或巷道壁出汗等异常现象。
2、巷道内出现类似松节油的气味。 3、巷道流出的水温增高。
4、人体有不舒适感,如头晕、气闷、精神疲乏、四肢无力等现象。 5、通过气体检测,巷道空气中氧气浓度降低,出现一氧化碳气体并且浓度逐渐增高。
(二)、矿井火灾的预防措施 1、杜绝引火源:预防明火(即严禁吸烟、严禁用灯炮取暧等)、放炮引火、电气引火、摩擦引火。 2、采用不燃性材料:井口房、支架和井口建筑物都应采用不燃性材料进行建筑。
3、设置防火门:进风井口必须安装防火门。 4、设置消防材料库:井口附近设置消防材料库,井下主要运输大巷和机电硐室都备有灭火器材。
5、建立井下消防系统:在地面设置消防水池和井下消防管路系统。 (三)、发生火灾处理的基本原则及注意事项 最先发现火灾的人员,必须保持镇静,除采取措施尽力灭火外,应立即向井口调度室报告,说明事故的地点、性质、范围等情况;调度室应立即通知救护队和井口领导,井口领导应迅速组织力量按矿井事故应中国求援预案进行抢救,先撤出并救护直接受害地区的人员。
井下遇险人员应迎着新鲜风流选择安全避灾路线,有秩序地撤离危险区,同时注意风流方向的变化,如遇到有毒烟雾时,应立即戴上自救器,尽快通过附近风门进入新入鲜风流中。如确实无法撤退时,应进入避难硐室;进行自救或等待救护。
如该处有压风管路,应打开阀门或切断管路,放出高压气维持呼吸。救护队到现场后,应进行侦察,抢救遇险人员并弄清火源地点、火灾范围、巷道完好情况,以便确定灭火措施。
(四)、灭火基本常识 在发生火灾时,若火势不大,可直接组织身边人员用水、砂子、干粉、化学灭火器和直接挖去火源等方法灭火。若火灾范围或火势太猛,现场人员无力抢救、自身安全受到威胁时,应迅速戴好自救器撤离灾区。
1、用水灭火应注意的安全注意事项: (1)、要确保有不间断的供应充足水量。 (2)、要监测瓦斯与一氧化碳含量,并采用正常通风,排除水蒸气与火烟。
(3)、灭火人应站在进风侧,为防止火势蔓延,回风侧应设水幕或拆除一段可燃性支架。 (4)、只能从边沿向中心地带灭火,不能一下子往中心喷水,因为水蒸气会分解为氧和氢,两者能助燃和自燃,混合体会爆炸。
(5)、用于灭油类火灾时,只能细水喷雾,把油与空气隔开,不能用射流,以防止油飞溅或飘浮于水面。 2、电气火灾灭火法。
先要断电,再用不导电器材灭火,以免漏电与杂散电流伤害。一是用砂子使燃烧与空气隔开。
二是用四氧化碳灭火器灭火。三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3、灭火过程预防一氧化碳中毒。救灾人员必须在进风流中待命,不得随意进入回风烟流中。
当人员撤离必须过烟流时,应戴自救器在救护人员带领下迅速穿过。若无自救器,应用湿毛巾堵住嘴、鼻、力求一氧化碳溶于水,减轻对人体的伤害。
一、抢救伤员坚持救人第一的原则,首先解救受到爆炸物威胁的群众。
对现场及其周边地区的易燃易爆物品要迅速转移,妥善处置。当有人受伤或有生命危险时,要设法组织抢救。
在排险救人中,要尽可能减少对现场的变动,对变动部分要做好记录。二、保护现场在排险救人的同时,要尽快封锁案件现场,防止遭到人为破坏。
对爆炸时从炸点散向周围的抛出物,对爆炸后散落在现场上的导火索、雷管、脚线、火柴、打火机、碎纸屑、铝盒、铜盒、玻璃瓶、布片、塑料、电池、绳索等残留物,要明确标示,妥善保护。对现场上的尸体,要观察并记录其位置、姿势,等待勘查。
抢救排险,维护秩序。
(一)在医护人员的陪同下抢救受伤的被害人、证人。(二) 如爆炸引发火灾,应通知消防部门灭火。
(三) 疏散围观群众,封锁危险地域,禁止一切人员靠近。(四) 通知专业排爆人员处置未引爆的爆炸物、爆炸装置。
二、进行现场询问。(一) 询问爆炸案件现场的目击者,了解发现爆炸的时间、具体的部位,爆炸时看到的火光、烟雾的颜色,当时的气味,听到的爆炸声响等情况。
(二) 询问在场的群众,了解参加抢救排险工作的人员情况,如人员的姓名、住址、工作单位等,在民警到达现场之前现场的状态及变动情况,在抢救排险过程中发现的可疑人、可疑事、可疑物。(三) 询问事主及知情人,了解现场内部的原始状况,如物品的摆设,堆放的易爆物品的种类、数量、部位、存放的方法等,在社会上有无各种纠纷、矛盾,有无怀疑对象以及怀疑对象的具体情况。
三、保障警卫对象的安全在临场处置中如发现爆炸是针对党政军首脑或国家的重要设施时,应使用交通工具迅速掩护警卫对象脱离危险区域或组织力量在重要设施外围进行严密警戒,禁止无关人员靠近。
爆炸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1事故类型 1.1.1项目部小型油库由于人员吸烟、车辆加油未熄火等违章行为,遇蒸发油气及油泄漏可能发生火灾爆炸。
1.1.2爆炸物品临时存放点由于违规存放、爆炸物品质量不合格、闪电击中、外火引燃等原因可能发生火灾爆炸。 1.1.3项目部使用爆炸物品不当,运送人员在中途吸烟,或运送过程中剧烈颠簸等原因可能发生爆炸事故。
1.2危害程度分析 以上爆炸事故的发生,都会引发严重的社会影响,造成人员伤亡、财产破坏损失、环境破坏等严重后果。 2.爆炸事故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2.1迅速通知附近人员撤离该危险区域; 2.2根据爆炸事故的特点,应立即指挥现场全部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以避免中毒、伤亡事故发生; 2.3现场救护应佩戴好防中毒防护用品; 2.4选用合适的灭火器材和灭火方式,结合工艺技术措施,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3.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项目部应急组织体系有: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应急响应组(调度室)、现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安全生产技术科、办公室、应急救援技术组、医疗卫生组等。
3.1项目部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职责 接受乡镇及县、市政府应急救援中心领导,请示并落实指令;下达应急预案启动和终止指令;在应急处置过程中,负责向乡镇应急救援中心及县、市有关部门求援或配合地方政府开展应急工作。处理和应急救援;及时通知各职能部门和相关单位进行救援; 3.3现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职责: 负责爆炸事故现场应急指挥工作;整合、调配现场应急资源;核实应急终止条件并向项目部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请示应急终止。
3.4应急救援技术组职责 对爆炸事故的发展趋势及影响及时进行分析与评估;提出应急处置方案、建议和技术支持。 3.5医疗救援组职责 做好现场医疗器械准备及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工作,防止抢救过程中发生二次伤亡;对受伤人员及时有效进行现场急救,合理安排转院治疗。
3.6安全科职责 协调指挥技术方案的实施和抢险救援工作的指挥。 3.7生产技术科职责 承担与安全科结合应急救援技术方案的编制协助抢险指挥调度。
3.8办公室职责 为公众咨询、接待、安抚受伤害人员家属做出安排,统一对外联系;承担新闻发言人的职责;确保通讯畅通。 4.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监控 防止局部爆炸后火源入库或周边易燃易爆物品二次爆炸。
危险品仓库要加强安全检查,及时清理库区内外杂草及易燃易爆物品。 4.2预警行动 要及时了解天气情况、空气干燥度,与公安消防部门联系、防患于未然。
5.应急报告 5.1发现爆炸事故人员立即电话上报公司应急响应组(电话:******),并同时通知附近人员撤离该区域; 5.2项目部应急响应组的调度员要立即报告值班公司领导;5.3值班领导根据事故达到级别情况,指示应急响应组的值班调度员要及时报乡镇县、市政府及有关部门。 6.应急处置方案 6.1应急处置 6.1.1发现爆炸事故人员立即电话上报项目部应急响应组,并同时通知附近人员撤离该区域; 6.1.2应急响应组的调度员要立即报告值班领导,领导接报后要按事故状态立即决定启动相应救援预案,组织相关单位、应急救援分队成员按预案进行救援。
6.1.3根据情况变化,当事故发生时,项目部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在事故现场成立现场指挥中心,并指挥抢险,同时报乡镇、县、市政府及有关部门。 6.2处置方案 6.2.1油库发生火灾爆炸现场处置方案 6.2.1.1采取隔离和疏散措施,避免无关人员进入事故发生区域,并合理布置消防和救援力量; 6.2.1.2根据油库救护特点及风向,合理组织扑救工作,防止火势蔓延; 6.2.1.3当爆炸失控,危及爆炸现场人员生命安全时,应立即指挥现场全部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 6.2.1.4立即组织医务人员对受伤、中毒人员进行抢救,必要时协调县医疗机构给予医护援助; 6.2.1.5在抢险过程中,要尽量保持事故现场原样,确需移动的要画出原样图或进行拍照录象,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以便于事故调查。
6.2.2爆炸品仓库发生火灾爆炸现场处置方案 6.2.2.1一旦库内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必须及时通知组织周边人员撤离危险区域; 6.2.2.2采取隔离和疏散措施,协同地方政府封锁事故现场和危险区域,设置警示标志,避免无关人员进入事发区域,并合理布置消防和救援力量; 6.2.2.3事故现场如有人员伤害,立即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医疗救治,必要时立即动员协调县医疗机构丌展医疗救治;6.2.2.4当火灾失控,危及灭火人员生命安全时,应立即指挥现场全部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 6.2.2.5人员撤离应远离爆炸后浓烟波及的方向及区域向上风方向撤离,以避免中毒事件发生。
6.2.2.6现场救护应佩戴好防中毒防护用品和急救药品。 6.2.2.7选用合适的灭火器材和灭火方式,结合工艺技术措施,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6.2.2.8在抢险过程中,要尽量保持事故现场原样,确需移动的要画出原样图或进行拍照录像,以便事故调查。
6.2.2.9经应急处置后,现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确认满足应急终止条件时,向项目部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报告,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可下达应急终止指令。 7.应急物资与保障措施 7.1应急物资 项目部在火灾爆炸危险源配备二氧化碳、四氧化碳、二氟一氯。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66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