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快考试的话就复习一下生字词,文言文,古诗以及要记的名著阅读
有几个重点需要记住呀
在木兰诗中
描写木兰征战生活的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描写边塞艰苦战斗生活的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描写战斗激烈悲壮的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描写战功显赫: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描写木兰热爱生活,美丽可爱的儿女情态的是: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口技:
总领全文的句子是:京中有善口技者。
注意问题(1)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都为了衬托什么?
(2)文章中心应是通过对口技表演者的描写,来突出口技者的高超技艺。
狼:
过程: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文章告诉我们对像狼这样的敌人要勇于斗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注意问题:(1)文章中描写狼贪婪的句子有?描写狼狡猾的句子有?描写屠户大胆勇敢的句子有?
名著阅读:
一定会出《童年》的
回答问题时要结合书中内容,最好把《童年》这本书看一遍最保险,背熟语文书后面242页开始,书中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
请加分•第五单元珍爱生命第一课生命可贵1、生命世界重要吗?答:重要。
生命是自然界最珍贵的财富,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精彩动人。2、人类的生命有特有的价值吗?答:是的。
人类的生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与其他生命一样都以独特的方式生活着,并以特有的价值存在着、发展着。3、为什么要尊重(珍爱、善待)生命?答:(1)世界因生命而精彩,人作为生命世界的一个部分,就应该与其他生命和谐相处;(2)每一种生命的存在都有其独特的价值;(3)生命是宝贵的,也是脆弱的,人生短暂,生命弥足珍贵;4、人类的生命与大自然的关系是什么?答:(1)人类是来自于大自然,是大自然进化的结果,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大自然,我们应该对大自然抱有敬畏之心,感激之情;(2)人类在生活中存在着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种种表现,这不仅伤害了大自然,最终也威胁到我们人类自身;(3)当今人们意识到与大自然的这种密切关系,意识到应该尊重自然规律,善待大自然,与大自然共生共存,和谐相处。
5、如何尊重(珍爱、善待)生命?答:(1)要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树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道德观,并自觉养成保护自然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2)要珍爱自己的生命,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负责,面对生理和心理病患要顽强战胜,不屈服,面对困难挫折要勇敢去战胜,决不轻意放弃自己的生命;(3)要善待其他生命。 每种生命以独特的方式存在,并有其存在的价值,我们出没有权利去侵犯和危害他人的生命。
第二课人生多彩1、人与动物的最主要区别是什么?答:在于知道为什么而活着,明白人生的意义。2、如何去探索人生的意义?答:要去探索人生的意义就应该(1)要有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2)要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3)要充分利用有限的今天。
3、人生最宝贵的阶段是什么时候?答:青少年时期。4、如何实现人生的价值?答:(1)人们对人生价值的理解呈现多样性;(2)人生的价值是通过他对自我、对他人、对集体和对社会的合理需要的满足和贡献来体现的,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实现人生价值;(3)有价值人生的共同之处在于都用自己的劳动创造来实现对自我、对他人、对集体和对社会的合理需要的满足和贡献。
(4)劳动创造是人生价值的源泉,创造的成果也就成为评价人生价值的重要标准。(5)一个人实现人生价值不在于贡献的大小而在于对自我、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的发展有没有促进作用。
5、中学生如何使自己人生有价值?答:(1)中学生实现人生价值也应该在于劳动创造,(2)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今天的努力学习也是一种创造,(3)中学生正是在学习创造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4)一个人现在是什么样子是过去创造的结果,未来如何是现在创造的结果。 第三课青春闪光1、青春的重要性有哪些?答:(1)青春期是人生的一重要发展阶段,基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这一阶段开始形成。
(2)青春期是人生的朝阳期,(3)青春期是人生的转折期;(4)青春期是人生事业的奠基期,凡事业有成者,都是在青春期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如何把握青春?答:(1)每个人都拥有青春,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很好地把握青春,(2)要把握青春就要倍加珍惜青春,要珍惜青春期的美好时光。
3、珍惜青春,我们应该如何做?答:(1)要树立奉献意识。树立对自我、对他人、对集体和对社会作贡献的意识,当代青年要把为祖国现代化伟业奉献自己青春作为人生的志向。
(2)要努力充实自己。要提高自己素质、要勤奋学习、提高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珍惜时间,青春期是学习成才的最佳时期,我们要做时间的主人。(4)要从小事做起,我们要善于发现、敢于实践,从平凡中创造出伟大。
•第六单元自强不息第一课直面挫折1、什么是挫折,挫折对人的影响具有两重性吗?答:(1)挫折是人们在追求目标行动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 (2)此时所产生的不愉快的心理状态叫做挫折感。
(3)挫折对人的影响是双重性的既会给我们身心造成打击和压力,带来精神上的烦恼和痛苦,也能使我们经受考验,得到锻炼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从而成为我们走向成功的转折。2、为什么说挫折是普遍存在的?答:(1)挫折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
(2)现实生活中由于自然灾害或社会和个人条件等限制等原因,人们随时都有可能会遇到大小轻重不同的挫折。(3)人生路上的挫折是正常现象,无法避免的。
3、面对挫折人们的态度相同吗?答:面对挫折人们的态度是不相同的。消极态度的人会因挫折陷入焦虑不安、悲观失望中不能自拔、甚至自暴自弃,向挫折屈服。
积极态度的人是面对挫折冷静思考,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分析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屈不挠,最终走出困境,成为生活的强者。4、要战胜挫折,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心理素质?答:(1)要认识到挫折是不可避免的,遭到挫折不要惊惶失措,(2)认识到一个人经受一些挫折并不完全是坏事,它可以提高我们的扭转逆境、克服困难、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3)我们应当自觉、有意识的锻炼和培养自己面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当挫折来临时。
一、叙述人称(三种人称):1、第一人称(“第一人称”能给人亲切自然、真实的感受。
用“第一人称”写“我”,最适宜于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都可以通过心理活动描写表现出来的。用第一人称写“他”时,最适宜写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因为用“我”的观感来写“他”的这些,较为客观。
“第一人称”写“我”的外貌,写“他”的心理活动,必须加上摹拟的话,才能让读者心悦诚服。写“我”的外貌,可以这样写:“你们可以想象,我那时的脸是多么红。”
写“他”的心理活动,可以这样写:“心里很轻松似的。”)2、第二人称(作用: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作用: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二、叙述方式(或者说“记叙的顺序”)(三种):1、顺叙——按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所作的叙述。
顺叙型的结构模式是:总叙+分叙(分叙1+分叙2+分叙3+分叙n)+结尾。作用:条理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其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重要断面提到文章前面,写完结局或断面,然后才按时间顺序写。作用:这种笔法能造成悬念,吸引读者。
3、插叙( 补叙属于插叙一种)——对全文来说,插叙仅是一个片断,插叙完后,文章仍回到原来的事件叙述上来。这种插叙不是叙述的主体部分,一般不发生在主流的时间范围内。
若把这种插叙删去,虽会削弱主体的深刻性,但不明显影响主要情节的完整性。作用: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补叙作用: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有一种不常用的,叫“平叙”,即: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三、描写: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
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1、五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作用: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等等。具体回答的时候要说明白是什么性格、什么心理等。
2、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等。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时代)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3、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4、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四、修辞:1、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形象。
2、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3、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4、夸张: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6、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注意、思考。
7、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有音乐感;抒情酣畅;便于吟诵,易于记忆。8、反复: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
注:上面只是简要给出各种修辞手法(方法)的作用,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内容具体来回答,避免空洞。五、结构安排:布局谋篇的技巧: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度铺垫、设置线索;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
材料和中心的关系的处理,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记叙文常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情景变化、思维逻辑顺序等来安排层次。
散文构思的线索,一般常见的有如下几种:以情为线索;以理为线索;以物为线索;以空间位置为线索。从结构上明确不同位置的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1、首句——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2、尾句——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
3、转承句——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4、中心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5、点睛句——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6、情感句——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7、矛盾句——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
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1)记叙文(散文)的结构特点①按时间顺序或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组织材料。
②按观察点的变换安排材料,如《我的空中楼阁》。③按场面的安排安排材料,如《内蒙访古》。
④按材料性质归类安排结构,如《琐忆》。⑤按作者认识的过程或感情的变化安排材料。
如《荔枝蜜》。⑥按作者的所见。
三、复习目的: 1,巩固基本知识点,让知识点构成线,织成网,形成知识系统。
2,引导学生认识中学语文试题的结构与模式,学会如何积极应对。 3,训练应试的技能技巧,如阅读题答案如何措词、如何完成应试作文等。
4,在对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会语文复习方法。四、复习重难点:1、基础知识的识记不牢固,部分学生考试作答不理想 2、课外文言失分严重,关键不能学以致用3、阅读理解没有做题方法,不能以课文为例灵活应用4、作文流水帐,没有自己的真情实感。
五、复习提纲:(一)基础知识和语言运用考察项目考 察 重 点复 习 内 容1.字音生字、多音字的读音,辨别习惯性误读。读一读,写一写,书下注释中的注音、词语。
2.字形掌握生字词的写法、辨别形近字、同音字,注意书写美观,注意字的识记方法。同上3、字义1、现代文中的加点字解释,四字词语解释2、文言加点字解释书下注释文言文还包括补充的解释4.文学常识文章出处,重要作家及其国别、时代,朝代,重要代表作品。
1、中国现代作家:鲁迅、朱自清、老舍、郭沫若、冰心2、所有课文涉及的中国古代作家3、所有课文涉及的外国作家5.背诵默写上下句默写、理解性默写、课外古诗积累。 1、课内外古诗2、《童趣》、《论语》十则3、《春》、《诗两首》、《郭沫若诗两首》6.语言运用⑴语病、成语的使用⑵仿句、言外之意⑶排序、寓意启示类、诗词鉴赏⑷对联、修辞、名著导读⑸情境说话题书中相关资料;平时检测卷中涉及的题目复习卷题目7.综合性学习语文综合性学习1-6单元综合性学习中的相关资料 (二)阅读理解 考察项目考 察 重 点复 习 内 容1.课外文言文阅读 A.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意图B.词语注音。
C.常用实词的意思;重点句子的翻译。D.课内重点实词词义迁移,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外文言文文章基本内容。
a课内文言注释b 平时检测练习卷c学会运用文言工具书2.现代文阅读(课外文章阅读)A.能够读懂文章,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B.理解重点词句,领会作者的情感C.品味和分析文章的语言D.写法分析E.感悟评价、拓展迁移 a教材重点课文中涉及到的知识点(例如说明文的常识) b平时检测、复习中的阅读选段涉及到的知识点 (三)作文 考察项目考 察 重 点复 习 内 容 记叙文 能运用材料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感情;能运用描写凸现景物特征、丰富叙事内容;中心突出、描写到位。 平时的大作文练习课外阅读中。
六、《狼》 1.出处:选自《聊斋志异》 2.作者: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所著。
详情见7年级上册《山市》。 3.字词句: A. 字音:缀〔li〕行 苫蔽〔shan bi〕 尻〔kao〕尾 B. 词义: ⑴.通假字:“止”通“只”,只有,eg:止有剩骨。
⑵.古今异义: ①.耳:古文言文中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eg:只增笑耳。今为耳朵。
②.股:古义为大腿,eg:身已半入,只露尻尾;今为屁股。 ⑶.一词多义: ①.止:a.只有,eg:止有剩骨;b.停止,eg:一狼得骨止。
②.敌:a.动词,敌对,文中是胁迫、攻击,eg:恐前后受其敌;b.名词,敌人,eg:盖以诱敌。 ③.之:a.补充音节,无义,eg:久之,目似瞑,意暇甚;b.代词,指狼,eg:又数刀弊之。
④.意:a.神情、态度,eg:意暇甚;b.动词,企图,打算,eg: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⑤.前:a.前面,eg:其一犬坐于前;b.动词,上前,eg:狼不敢前。
⑥.恐:a.担心,eg:恐前后受敌;b.恐怕,eg:不治将恐深。 ⑷.词语活用: ①.其一犬坐于前(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②.一屠晚归(屠,动词作名词,指屠户,一个屠户傍晚回家。)
③.一狼洞其中(洞,名词作动词,“打洞”的意思。另一只狼正在那里打洞。)
④.恐前后受其敌(敌,名词做动词,攻击,胁迫的意思) ⑤.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名词作动词状语,“钻洞”的意思,企图打穿柴草堆钻过去…) ⑸.重点词语翻译: ①.顾:回头看,文中指往旁边看;eg:顾野有麦场。 ②.苫蔽:覆盖、遮蔽。
③.少〔shao〕时:一会儿。 ④.弛:放松,文中指卸下;eg:弛担持刀。
⑤.久之:过了一会儿。 ⑥.暴:突然;屠暴起。
⑦.意暇甚:神情很悠闲。意,神情、态度;暇,空闲。
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①.倒装句:投以骨(是“以骨投”的倒装;“以”介词,译为“把”介词结构后置。) ②.省略句:a.投以骨(应“投以骨”,之,代狼。)
把骨头投向(狼)。 b.场主积薪其中(应积薪其中,省略介词“于”。)
场主在那里堆积了柴草。 c.一狼洞其中(一狼洞其中 ,省略介词“于”。)
另一只狼正在那里打洞。 d.屠户乃奔倚其下(屠户乃奔倚其下,省略介词“于”。)
屠户就跑过去背靠在柴草堆下面。 ③.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骨头已经(扔)光了,而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④.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像狗一样蹲坐在(屠户的)前面。 ⑤.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屠户)才明白前面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对方的。
七、文言文中的时间短语 表示突然发生:忽 忽然 表示同时发生:一时 表示相继发生:既而 表示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是时 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少顷 未几 俄而 少时 久之。
第1课时: 考试范围及要求、一单元基础知识 复习目标:了解考试范围及要求、一单元基础知识测查梳理。
复习方式:讲清要点、学生自己总结复习。 复习重点:一单元基础知识。
文言文 复习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课前考察字词复习1——1—2课字词46个 二、默写《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三、展示考试范围及要求 “积累与运用”16分——考察内容、形式及要求: 1、注音———书上、书后、目标册中(平时出练习课前考察,占1课时配题检测) 2、形似字——3---4组,目标、书后(注意成语) 3、修改错别字———从一段话中找出并修改。
(教材中) 4、词语的运用———(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5、填空题(新加题型)——出自教材,基础积累与运用,侧重词汇。 6、综合能力考察———学科间的渗透,一句话中,画图辨别。
7、文学常识—————请写出你学过的一篇小说标题并写心得体会。 —— 一句话,考察出处。
“默写”(课前默写)与阅读共14分———文言文中的精读篇目,5、10、20课。 文言文阅读——精读课文篇目,5、10、20课。
——加点词语理解相同的是 ——翻译课文 ——对课文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课外2篇20分 ——理解内容,写了什么人,什么事 ——概括中心 ——把握文章思路,伏笔、呼应 ——概括情节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文中的作用 ——领悟作品内涵,自己获得启示 ——自己的感悟体会(情境和形象) ——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写作50分——会写记叙文,——半命题,必须补充完整——写人写事均可 四、复习一单元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整理 要求: (1)、出处、作家(时代或国别——地位——籍贯等——以书下为主) (2)、写心得 2、解释词语22个: 第1课16个 1、确凿 2、长吟 3、轻捷 4、攒 5、机关 6、敛 7、鉴赏 8、人迹罕至 9、秕谷 10、书塾 11、方正 12、消释 13、宿儒 14、同窗 15、人声鼎沸 第2课 17、骊歌 第3课 18、木屐 目标册第6页4个:19、讪笑 20、沮丧 21、简陋 22、来势汹汹 3、形似字归纳 (1)辩 辨 辫 瓣 (2)蓬 篷 逢 缝 (3)肿 仲 钟 种 冲 (4)惧 沮 俱 狙 阻 组 五、文言文阅读《伤仲永》 1、词语积累31个 2、词类活用6个 异 书 奇 宾客 利 日 3、通假字1个 扳 4、“之”的用法 忽啼求之(代词,指书具) 借旁近与之(代词,指方仲永) 邑人奇之(代词,他) 或以钱币乞之(代词,指仲永做的诗) 余闻之也久(代词,指这件事) 5、翻译 6、理解(目标) 文言文练习1 六、作业: 解释词语22个,每个一遍,文学常识一遍。 文言文解词30个,词类活用6个,通假字1个。
第2课时 二单元基础、文言文阅读一篇 复习目标:复习二单元基础知识,阅读背诵《木兰诗》 复习方式:讲清要点、学生整理。 复习重点:二单元基础知识,文言文基础。
复习用具:多媒体。 一、常规字词复习2——40个3—6课 二、默写《木兰诗》1---3段 三、复习二单元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整理 要求: (1)、出处、作家(时代或国别——地位——籍贯等——以书下为主) (2)、写心得 2、解释词语12个: 第7课 1、征发 2、哽 第9课 3、炽痛 4、标直 5、嗥鸣 6、谰语 7、亘古 8、污秽 目标册:崎岖 阻抑 回环曲折 亦复如是 3、目标册重点 四、《木兰诗》 1、词语解释22个 2、通假字2个 1、帖 2、火 3、翻译、理解 4、默写 见文言文练习2 五、作业: 注音40个,解释词语12,每个一遍,文学常识一遍。
文言文解释词语22个,通假字2个 第3课时 三单元基础、现代文阅读一篇 复习目标:复习三单元基础知识,阅读现代文 复习方式:讲清要点、学生整理,理解。 复习重点:三单元基础知识,现代文概括、理解。
复习用具:多媒体。 一、常规字词复习3——53个7—10课 二、默写《木兰诗》4---7段 三、复习三单元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整理 要求: (1)、出处、作家(时代或国别——地位——籍贯等——以书下为主) (2)、写心得 2、解释词语15个:书上14个 1、马革裹尸 2、弥高 3、锲而不舍 4、兀兀穷年 5、沥 6、群蚁排衙 7、迥乎不同 8、气冲斗牛 9、杂乱无章 10、含蓄 11、踌躇 12、巴望 13、磐石 14、义愤填膺 目标册上1个: 12课: 救济 3、目标册重点练习 4、形似字归纳: (1)筹 踌 畴 稠 惆 绸 (2)慕 墓 暮 幕 募 (3)愧 魂 魄 魁 傀 (4)锲 契 楔 揳 (5)迭 选 跌 (6)炯 迥 (7)籍 藉 四、现代文阅读《你必须有一样是出色的》 完成练习,进行概括训练,理解文意。
五、作业: 注音53个 解词15个,文学常识5个,各一遍。 阅读《笨男孩和钮扣》,完成练习。
第4课时 四单元基础、文言文阅读《口技》 复习目标:复习四单元基础知识,阅读文言文《口技》 复习方式:讲清要点、学生整理,理解。 复习重点:四单元基础知识,文言文词语积累、翻译、理解。
复习用具:多媒体。 一、常规字词复习4——46个11—12课 二、默写《口技》1--3段 三、复习四单元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整理 要求:(1)、出处、作家(时代或国别——地位——籍贯等——以书下为主) (2)、写心得 2、解释词语36个: 书上34个: 1、归省 2、乐土 3、行辈 4、犯上 5、惮 6、絮叨 7、礼数 8、撺掇 9、委实 10。
初一语文期中考试复习指南 说明:孩子们刚进入初一,还不知初中语文考什么,如何复习迎接考试。为了帮孩子们更好地复习,现将考试的基本题型与复习内容整理好,打印出来供参考。其中,加“横线”的“加粗”的内容,表示这是课内知识,必须下工夫去读去背去理解。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考查内容:字音
复习内容:整理好的邮箱资料里“字音与字形” 2、下列成语使用正确或错误的一项: 考查内容:成语使用
复习内容:平时的作业纸或同步导学中涉及课文的成语解释部分。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或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考查内容:修改病句
复习内容:平时的作业纸及课堂记录
4、下列关于课文的内容说法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是: 考查内容:文学常识
复习内容:整理好的邮箱资料里中“文学常识”部分。 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或错误的一项: 考查内容:标点符号
复习内容:平时的作业纸及课堂记录 6、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 考查内容:
复习内容:平时的作业纸及课堂记录 7、根据拼音写汉字: 考查内容:字形
复习内容:整理好的邮箱资料里“字音与字形” 8、默写:
复习内容:整理好的邮箱资料重点背诵内容 9、名著专题和口语交际
复习内容:《汤姆索亚历险记》邮箱资料
口语交际:见教材的P68页中的知识短文和课堂记录。 10、诗歌赏析:
复习内容:邮箱整理的关于诗歌赏析资料 11、古文阅读:
复习内容:⑴《古代寓言二则》和《幼时记趣》的邮箱资料 ⑵书下注释。 12、现代文阅读:
复习内容:平时的作业纸 13、作文: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25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