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识记下列字音、字形 复习提示:词语的掌握,要音、形、义三者结合,请你把下面的词语认真抄写下来,对于不熟悉的词语可以在右边的空白处多抄几遍。
【第一单元】赍发(jī) 迤逦(yǐ lǐ) 玷辱(diàn) 酒馔(zhuàn) 休恁地说(nèn) 口呐(nè) 髭须(zī) 提防(dī) 庇佑(bì) 央浼(měi) 搠倒(shuò) 朔风(shuò) 彤云(tóng) 洗漱(shù) 沽酒(gū) 模样(mú) 必必剥剥(bō) 削铅笔(xiāo) 祈祷(qǐ) 讥诮(qiào)辖制(xiá) 胆怯(qiè) 憎恶(zēng) 滑稽(jī) 阗(tián) 谗言(chán) 撮合(cuō) 泅水(qiú) 茶峒(dòng) 傩送(nuó) 氽着(tǔn) 鞶鼓(pán) 碧溪岨(jū) 悖时(bèi) 怏怏(yàng) 睥睨(pì nì) 糍粑(cí bā) 角隅(yú) 嗤笑(chī) 埋怨(mán) 【第三单元】倒涎(xián) 岑寂(cén) 锱铢(zī zhū) 没镞(mò zú) 付梓(zǐ)殚(dān)精竭虑 咀嚼(jué) 晕车(yùn) 一蹴而就(cù) 尺牍(dú)慰藉(jiè) 歧路(qí) 拈轻怕重(niān) 桅杆(wéi) 窸窣(xī sū) 颦蹙(pín cù) 江浦(pǔ) 铁砧(zhēn) 创痛(chuāng) 不落言筌(quán) 汗涔涔(cén) 单薄(bó) 枭雄(xiāo) 精髓(suǐ) 千里迢迢(tiáo) 纸鸢(yuān) 叫嚣(xiāo) 撩人(liáo) 哈(hǎ)巴狗 数见不鲜(shuò) 斟酌(zhēn zhuó) 杀一儆百(jǐng) 矫揉(jiǎo róu) 蜿蜒(wān yán) 【第四单元】墁地(màn) 房檩(lǐn) 接榫(sǔn) 柁墩(tuó) 随声附和(hè) 屋脊(jǐ) 额枋(fāng) 穹窿(qióng) 戗兽(qiàng) 繁文缛节(rù) 椽子(chuán) 蚁冢(zhǒng) 毗邻(pí) 阈值(yù) 高潮迭起(dié) 苜蓿(mù xu) 胚细胞(pēi) 混沌(hùn dùn) 倚重( yǐ) 告罄(qìng) 坍缩(tān) 隘道(ài) 诘问(jié) 蜂窠(kē) 模棱两可(mó léng)二、了解下列熟语的含义 【第一单元】逼上梁山:逼:被迫,不是自愿。比喻被迫起来反抗。
现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安然无恙:安然:平安;恙:疾病,伤害之类的忧伤的事。
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后泛指平平安安没有受到任何伤害。天理昭然:昭然:明显。
旧称天能主持公道,善恶报应分明。【第二单元】迷途知返:返:返回。
迷失了道路后知道返回来。人们经常用这个词引申为犯错后知道改正。
欣欣向荣:欣欣:形容草木生长旺盛;荣:茂盛。形容草木长得茂盛。
比喻事业蓬勃发展,兴旺昌盛。倦鸟知还:疲倦的鸟知道飞回自己的巢。
比喻辞官后归隐田园;也比喻从旅居之地返回故乡。息交绝游:屏绝交游活动。
多指隐居生活。趋之若鹜(wù):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
多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务。好高骛远(wù):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
‘骛'也作务。暴戾恣睢(zì suī):形容残暴凶狠,任意胡为。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比喻这个时候失败了,另一个时候得到了补偿。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西方日落处,日落时太阳的余光照在桑树榆树之间,指傍晚。
涸辙之鲋:涸:水干,枯竭。辙:车辙。
鲋:鲫鱼。干枯的车辙里的鲫鱼。
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救援的人。10) 高山流水:原指含蓄在古琴曲里的两种喻意。
后用以比喻知音或知己。也用以形容乐曲的高雅精妙。
11) 萍水相逢:萍:在水面上浮生的一种蕨类植物,随水漂泊,聚散不定。浮萍在水里偶然相遇。
比喻 从来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12) 饮鸩止渴:用毒酒解渴。
比喻只求解决目前困难而不计后果。 13) 鹊巢鸠占:比喻强占别人的房屋、土地、产业等。
14) 游刃有余:厨师把整个的牛分割成块,技术熟练,刀子在牛的骨头缝里自由移动着,没有一点阻碍。 比喻做事熟练,轻而易举。
15) 鹏程万里:鹏:传说中的大鸟。鹏鸟向南海飞去,水击三千里,乘着旋风一下子就飞出九万里。
后 来比喻前程远大。 16) 扶摇直上:扶摇,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
乘着暴风一直上升。形容快速上升。
17) 夏虫朝菌:夏虫活不到冬天,菌类朝生暮死。比喻极短的生命。
【第三单元】咬文嚼字: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死抠字眼儿而不领会精神实质)。锱铢必较:锱、铢,都是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
形容非常小气,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也比喻气量狭小,很小的事也要计较。
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问大(五车:指五车书)。才高八斗:形容人的文才高,知识丰富。
("才"指文才、才华)自鸣得意:自己表示很得意(多含贬义)。不即不离:既不亲近也不疏远。
点铁成金:神仙故事中说仙人用手指一点使铁变成金子,比喻把不好的作品改好。买椟还珠:楚国人到郑国去卖珍珠,把珍珠装在匣子里,匣子装饰得很华贵。
郑国人就买下匣子,把珍珠退还了(见于《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穷兵黩武:使用全部武力,任意发动侵略战争。箪食(sì)壶浆:古时老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后用来形容军队受欢迎的情况。
不落于言筌:不在语言运用上留下用工的痕迹。筌,捕鱼的竹器。
望文生义:不懂某一词句的正确意义,只从字面上去附会,做出错误的解释。同仇敌忾:全体一致的仇恨敌人。
同仇:共同对敌;敌:对抗,抵拒;忾:愤怒。喧宾夺主。
一、识记下列字音、字形 复习提示:词语的掌握,要音、形、义三者结合,请你把下面的词语认真抄写下来,对于不熟悉的词语可以在右边的空白处多抄几遍。
【第一单元】赍发(jī) 迤逦(yǐ lǐ) 玷辱(diàn) 酒馔(zhuàn) 休恁地说(nèn) 口呐(nè) 髭须(zī) 提防(dī) 庇佑(bì) 央浼(měi) 搠倒(shuò) 朔风(shuò) 彤云(tóng) 洗漱(shù) 沽酒(gū) 模样(mú) 必必剥剥(bō) 削铅笔(xiāo) 祈祷(qǐ) 讥诮(qiào)辖制(xiá) 胆怯(qiè) 憎恶(zēng) 滑稽(jī) 阗(tián) 谗言(chán) 撮合(cuō) 泅水(qiú) 茶峒(dòng) 傩送(nuó) 氽着(tǔn) 鞶鼓(pán) 碧溪岨(jū) 悖时(bèi) 怏怏(yàng) 睥睨(pì nì) 糍粑(cí bā) 角隅(yú) 嗤笑(chī) 埋怨(mán) 【第三单元】倒涎(xián) 岑寂(cén) 锱铢(zī zhū) 没镞(mò zú) 付梓(zǐ)殚(dān)精竭虑 咀嚼(jué) 晕车(yùn) 一蹴而就(cù) 尺牍(dú)慰藉(jiè) 歧路(qí) 拈轻怕重(niān) 桅杆(wéi) 窸窣(xī sū) 颦蹙(pín cù) 江浦(pǔ) 铁砧(zhēn) 创痛(chuāng) 不落言筌(quán) 汗涔涔(cén) 单薄(bó) 枭雄(xiāo) 精髓(suǐ) 千里迢迢(tiáo) 纸鸢(yuān) 叫嚣(xiāo) 撩人(liáo) 哈(hǎ)巴狗 数见不鲜(shuò) 斟酌(zhēn zhuó) 杀一儆百(jǐng) 矫揉(jiǎo róu) 蜿蜒(wān yán) 【第四单元】墁地(màn) 房檩(lǐn) 接榫(sǔn) 柁墩(tuó) 随声附和(hè) 屋脊(jǐ) 额枋(fāng) 穹窿(qióng) 戗兽(qiàng) 繁文缛节(rù) 椽子(chuán) 蚁冢(zhǒng) 毗邻(pí) 阈值(yù) 高潮迭起(dié) 苜蓿(mù xu) 胚细胞(pēi) 混沌(hùn dùn) 倚重( yǐ) 告罄(qìng) 坍缩(tān) 隘道(ài) 诘问(jié) 蜂窠(kē) 模棱两可(mó léng)二、了解下列熟语的含义 【第一单元】逼上梁山:逼:被迫,不是自愿。比喻被迫起来反抗。
现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安然无恙:安然:平安;恙:疾病,伤害之类的忧伤的事。
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后泛指平平安安没有受到任何伤害。天理昭然:昭然:明显。
旧称天能主持公道,善恶报应分明。【第二单元】迷途知返:返:返回。
迷失了道路后知道返回来。人们经常用这个词引申为犯错后知道改正。
欣欣向荣:欣欣:形容草木生长旺盛;荣:茂盛。形容草木长得茂盛。
比喻事业蓬勃发展,兴旺昌盛。倦鸟知还:疲倦的鸟知道飞回自己的巢。
比喻辞官后归隐田园;也比喻从旅居之地返回故乡。息交绝游:屏绝交游活动。
多指隐居生活。趋之若鹜(wù):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
多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务。好高骛远(wù):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
‘骛'也作务。暴戾恣睢(zì suī):形容残暴凶狠,任意胡为。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比喻这个时候失败了,另一个时候得到了补偿。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西方日落处,日落时太阳的余光照在桑树榆树之间,指傍晚。
涸辙之鲋:涸:水干,枯竭。辙:车辙。
鲋:鲫鱼。干枯的车辙里的鲫鱼。
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救援的人。10) 高山流水:原指含蓄在古琴曲里的两种喻意。
后用以比喻知音或知己。也用以形容乐曲的高雅精妙。
11) 萍水相逢:萍:在水面上浮生的一种蕨类植物,随水漂泊,聚散不定。浮萍在水里偶然相遇。
比喻 从来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12) 饮鸩止渴:用毒酒解渴。
比喻只求解决目前困难而不计后果。 13) 鹊巢鸠占:比喻强占别人的房屋、土地、产业等。
14) 游刃有余:厨师把整个的牛分割成块,技术熟练,刀子在牛的骨头缝里自由移动着,没有一点阻碍。 比喻做事熟练,轻而易举。
15) 鹏程万里:鹏:传说中的大鸟。鹏鸟向南海飞去,水击三千里,乘着旋风一下子就飞出九万里。
后 来比喻前程远大。 16) 扶摇直上:扶摇,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
乘着暴风一直上升。形容快速上升。
17) 夏虫朝菌:夏虫活不到冬天,菌类朝生暮死。比喻极短的生命。
【第三单元】咬文嚼字: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死抠字眼儿而不领会精神实质)。锱铢必较:锱、铢,都是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
形容非常小气,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也比喻气量狭小,很小的事也要计较。
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问大(五车:指五车书)。才高八斗:形容人的文才高,知识丰富。
("才"指文才、才华)自鸣得意:自己表示很得意(多含贬义)。不即不离:既不亲近也不疏远。
点铁成金:神仙故事中说仙人用手指一点使铁变成金子,比喻把不好的作品改好。买椟还珠:楚国人到郑国去卖珍珠,把珍珠装在匣子里,匣子装饰得很华贵。
郑国人就买下匣子,把珍珠退还了(见于《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穷兵黩武:使用全部武力,任意发动侵略战争。箪食(sì)壶浆:古时老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后用来形容军队受欢迎的情况。
不落于言筌:不在语言运用上留下用工的痕迹。筌,捕鱼的竹器。
望文生义:不懂某一词句的正确意义,只从字面上去附会,做出错误的解释。同仇敌忾:全体一致的仇恨敌人。
同仇:共同对敌;敌:对抗,抵拒;忾:愤怒。喧宾夺主。
一. 虚词 1. 以 (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连词,因为) (2)猥以微贱,当侍东宫(介词,凭借) (3)臣具以表闻(介词,用) (4)谨拜表以闻(连词,表目的) (5)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介词,用) 2. 于 (1)急于星火(介词,比) (2)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介词,对,向) 3. 之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助词,的) (2)臣之进退(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二. 实词 1. 通假字 (1)夙遭闵凶(通“悯”,怜悯) (2)零丁孤苦(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3)常在床蓐(通“褥”,草席) (4)四十有四(通“又”) (5)五尺之僮(通“童”,童仆) 2. 古今异义 (1)九岁不行 古义:不能走路 今义:不可以或能力不够 2)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古义:优秀人才 今义:明清两代生员的通称 (3)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古义:报答 今义:向上级报告或刊登在报纸上 (4)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古义:成人自立 今义:(组织、机构等)正式建立 (5)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古义:申诉,诉说 今义:说给别人听,让人知道 (6)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古义:辛酸苦楚,苦衷 今义:身心劳苦 (7)臣欲奉诏奔驰 古义:赶快往前 今义:很快地跑 (8)拜臣郎中 古义:尚书部的属官 今义:中医医生 3. 词类活用 (1)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 (2)臣具以表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知道) (3)且臣少仕伪朝(名词作动词,做官) (4)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5)夙遭闵凶(形容词作名词,忧患不幸的事) (6)臣之进退(动词作名词,是否出来做官之事) (7)举臣秀才(名词作动词,做秀才,为秀才) (8)察臣孝廉(名词作动词,做孝廉,为孝廉) (9)猥以微贱(形容词作名词,微贱的身份) (10)沐浴清化(形容词作名词,清明的政治教化) (11)凡在故老(形容词作名词,年老之人) (12)少多疾病(名词作动词,患疾病) (13)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名词作状语,像犬马一样) 4. 一词多义 矜 犹蒙矜育(动词,怜惜) 小矜名节(动词,自夸) 悯 夙遭闵凶(名词,通“悯”,指可忧患的事) 悯臣弧弱(动词,悲痛,怜惜) (3)薄 门衰祚薄(形容词,浅薄) 日薄西山(动词,靠近) 三. 文言句式 1. 判断句 (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用“非”表否定判断) (2)今臣亡国贱俘(直接表判断) (3)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非”表否定判断) 2. 变式句 (1)急于星火(于星火急,介宾后置) (2)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臣于陛下尽节之日长,介宾后置) 3. 被动句 而刘夙婴疾病(动词“婴”本身具有被动语态) 四. 重点语句翻译 1.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译文:臣子因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遇到了不幸。 2.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译文:我进退两难,处境十分狼狈。 3.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译文:因为这些,我的内心实在是不忍离开祖母而远行。 4.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译文:我怀着乌鸦反哺的私情,企求能够准许我完成对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 5.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译文: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实在卑微到不值一提, 承蒙得到提拔,而且恩命十分优厚,怎敢犹豫不决另有所图呢? 6.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译文:臣下我怀着牛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以求闻达。
7.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译文: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
《项脊轩志》 一. 虚词 1. 以 (1)娘以指叩门扉曰(介词,用) (2)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连词,表承接,可译为“来”) (3)能以足音辨人(介词,凭借,根据) (4)以手阉门(介词,用) 2. 而 (1)而庭阶寂寂(连词,表并列) (2)墙往往而是(连词,表修饰) (3)客逾庖而宴(连词,表修饰) (4)而母立于兹(代词,你,你的) (5)呱呱而泣(连词,表修饰) 3. 之 (1)顷之,持一象笏至(语助词,调整音节) (2)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语助词,调整音节) (3)他日汝当用之(代词,代象笏) (4)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助词,的) 二. 实词 1. 通假字 某所,而母立于兹(通“尔”,你的) 古今异义 (1)人至不去 古义:离开 今义:前往 (2)吾妻来归 古义:女子出嫁 今义:返回、还给 (3)墙往往而是 古义:处处 今义:常常 (4)比去,以手阉门 古义:及、等到、并排的 今义:较量、紧靠 2. 一词多义 得 不能得日(动词,得到,获得) 得不焚(助动词,能,能够) 日 日过午已昏(动词,指时间超过) 不能得日(名词,阳光) 过 大母过余曰(动词,探望,看望) 人往,从轩前过(动词,经过) 归 吾妻来归(动词,女子出嫁) 吾妻归宁(动词,返回。归宁,出嫁的女儿回娘家探望) 书 借书满架(名词,书,书籍) 或凭几学书(名词,字,文字) 从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介词,自,由) 从余问古事(介词,向) 自 余自束发(介词,从,由) 自语曰(代词,。
必修一:沁园春-长沙,劝学(节选: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师说,赤壁赋,始得西山宴游记。必修二:六国论,阿房宫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必修三:指南录后续,离骚(节选:帝高阳之苗裔兮——来吾导夫先路。),烛之武退秦师,谏太宗十思疏,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鸿门宴,秋水(节选: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非攻(节选:今有一人,入人园圃——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必修四: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黄花岗烈士事略》序,蜀道难,登高,琵琶行(并序),锦瑟,虞美人,蝶恋花,雨霖铃,声声慢,滕王阁序(并诗),秋声赋。必修五:陈情表,项脊轩志,长亭送别,报任安书(节选: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谨再拜。),渔父,逍遥游(节选:北冥有鱼,其名为鲲——故曰: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兰亭集序。
亲,望采纳。
语文必修五基础知识梳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赍发( ) 赏赉( ) 盘缠( )投奔( )救济( )济济一堂( ) 迤逦( )逶迤( )喝彩( )亲眷( )玷辱( ) 沾光 拈花惹草( ) 髭须( ) 发髻( )訾议( )饶恕骁勇翘楚( )恁地( )租赁( )浑家 模样( ) 模棱两可( )酒馔( )不尴尬 不省得( )连累( )妨碍提防( )吃饭防噎( ),走路防跌( )解腕尖刀( ) 剜却( ) 豌豆( )蜿蜒( )婉约( )小街夹巷( )巷道( )洗漱( )看管( )絮烦朔风( )追溯( ) 塑造 横槊赋诗 搠倒( )仓廒( )鏖战( )钥匙( )碗碟谍战通牒 喋血沽酒震撼火炭反拽摇曳 碎琼乱玉庇佑( )怀揣( ) 篱笆天理昭然寻思( ) 浸灭( )入侵( )掇将( )辍学点缀啜泣( ) 央浼( ) 分娩( )冠冕肐察( ) 窍门( )装在套子里的人即使( )暖和( )削铅笔( )壳子( )躯壳( )惊吓( )恐吓恫吓威吓( )胆怯( )憎恶( )充分( )俱乐部规矩( )闷闷不乐( )闷热( ) 祈祷慎重( )纯粹淬火( )萃取( ) 荟萃猝不及防( )妥当( )唉声叹气他俩( )陶冶( )辖制( )荤菜( )插科打诨( )浑家瑷珲( )珲春( )战战兢兢噩梦没精打采孤僻( )癖好( ) 譬如( ) 撮合( ) 一撮胡须( )怂恿游说( ) 筋疲力尽精疲力尽兴高采烈平心静气 哆嗦( ) 一桩心事讥诮( )逍遥销声匿迹宵衣旰食( )喉咙消遣涨红( )谗言 声明 申明 安然无恙( ) 怔住( ) 摔断( )滑稽 稽首( )结束( ) 不速之客( )边城接壤( )攘除穰穰( )安辑保守开门揖盗( )修葺( )似乎( )似的( )兴奋( )蘸酒( )茶峒( )干燥急躁洞穴( )翘起翘楚( )翘首以望( )呐喊木讷( )方枘圆凿( )擂鼓( )打擂( )戊戌戍守戎马生涯戒骄戒躁束缚( )溥仪( )户口簿( ) 当真( )傩送( ) 闭气氽( ) 牛犊买椟还珠案牍棕榈( )粽子( )蚱蜢( )舴艋( )围绕( )打扰( )人民( )抿嘴( )占据占卜( )答应( )答案( )踪迹淙淙( )嘱咐 候车室吊脚楼鞶鼓( )湖泊( )停泊( ) 粗鄙( )踹一脚( )挣揣( )湍急( )祥瑞( )碧溪岨( )撑船悖时( )欺侮( )放肆( )伙计( )埋怨( )埋单( )喧阗( )镇筸( )赤裸( )脚踝( )镂空( )洞硝磺炭钢砂一千槌吼啸俨然( )角隅( )喽罗=喽啰沅水( )拮据( )眺望 瞭望( )检点怏怏( )缆绳 一揽子 呼吁( )长吁短叹( )强横( )拢岸( )笑眯眯 嗤的笑了 睥睨( )唢呐( )糍粑( )呜呜喇喇( )掂着( )分量( ) 堡子( )睡着( )第三单元基础知识梳理 8 咬文嚼字裨益( )裨将( )婢女( )稗官野史( )俾众周知( )咬文嚼字( )倒嚼( )咀嚼( )潜移默化( ) 婵娟 貂蝉 殚精竭虑( )肆无忌惮( )蝉联倒涎( )铤而走险( )憎恶( )深恶痛绝( )适宜( )友谊( )逻辑( )缉私( )作揖( )舟楫( ) 锱铢必较( )涵义=含义凝练=凝炼斟酌( )勘误( )戡乱( )箭镞( )花团锦簇( )斩钉截铁漂亮( )漂染( )漂白粉( ) 漂泊=飘泊 因缘姻缘氤氲( )窨井( )鲁莽贸然冷寂寂寞孤零零( ) 胸襟( )拘礼( )拘泥( )剥啄( )岑寂( )汗涔涔( )平添搅扰比较( )骨子里( )花骨朵( )琢磨( ) 琢磨( ) 捉摸( )晕厥( )晕外霞光( )晕车( )蕴藉慰藉枕藉( )狼藉( )书籍支离破碎烹饪( )泡茶( )泡桐( )月亮泡( ) 清沁肺腑( )泌阳( ) 秘鲁( )流弊 凋敝引诱( )良莠不齐( )锦心绣口( )俗滥( )滥竽充数( )监生( )倚靠( )辞藻=词藻铅字 沿袭( )付梓( )莘莘学子( )尺牍( )长篇累牍舐犊情深买椟还珠穷兵黩武( )上乘( )千乘之国( )欣赏( )颀长( )精炼=精练 唯(惟)陈言之务去9 说“木叶”袅袅( )凫水( )枭雄( ) 木叶( )叶韵( ) 吟唱( )大放厥词( )浦江( )哺育( ) 年甫二十( )辅车相依( ) 果脯( )胸脯( )褒贬裹足不前食不果腹钟爱钟灵毓秀( )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橘啊,你这天地间的佳树,生下来就适应当地的水土。
招徕( )劳徕( ) 赏赉( )青睐( )邛崃( )皎洁( )姣好( )佼佼者( )狡黠( )灼灼( ) 洗练=洗炼尽早( )尽快( )尽人皆知( )得陇望蜀( ) 柳恽( )寒砧( )粘贴( )觇视( )黏性( )苫布( )蛊惑( )酒盅( )精彩奥妙萧萧 潇潇庾信( )贵庚( )气概( )慷慨( )差一点( ) 差强人意( )差使( )参差( )宁靖( )宁馨儿( )宁可( )宁愿( )历来淅沥厉行磨砺励志 研究( )场院( )场合( )万应锭( )碇石( )绽放( )沉淀( )触及触类旁通( ) 不落于言筌 得鱼忘筌 诠释 铨叙 痊愈褐色( )拜谒( )碣石( )遏制( )按揭( )偈语( )门栓=门闩窸窣( )飘零飘泊=漂泊歧路歧视( )岐黄之术( ) 跂望( )蒙蒙亮( )蒙骗( )细雨蒙蒙( ) 蒙古包( )疏朗绵密绵里藏针 迢远( )召唤( ) 昭示( )沼泽( )诏书( )《说“木叶”》中的名句撷华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 《九歌》屈原)2、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谢庄《月赋》)3、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4。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 一.一词多义 “之” ①公从之 (代佚之狐的建议) ②许之 (人称代词,郑文公) ③将焉取之 (增加的土地,代词) ④子犯请击之 (秦国,代词) ⑤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⑥邻之厚,君之薄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⑦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以”“而” ①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之,是寡人之过也(连词,表承接) ②敢以烦执事 (介词,拿) ③越国以鄙远 (连词,表承接)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 (连词,表转折) ⑤以乱易整,不武 (介词,拿、用) “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何) ③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在那里) ④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 “其” ①以其无礼于晋(代词,郑国) ②君知其难也(代词,这件事) ③吾其还也(表商量或希望语气) 注:思考练习三中“若、说、辞、鄙、微”自己整理到积累本上。
二.通假字 ①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 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通“供”,供给) ③秦伯说 (同“悦”) ④失其所与,不知 (同“智”,明智) 三.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②既东封郑(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使……成为疆界) ③若不阙秦 (使动用法,使……削减)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⑤越国以鄙远 (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 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动用法,使……灭亡) ⑦烛之武退秦师 (使动用法,使……撤兵) 四.古今异义 ①夫人(古义为“那个人”,今义为“妻子”的尊称) ②行李(古义为“出使的人”,今义为“出门时所带包裹”) 五.特殊句式 (1)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A.以其无礼于晋 B.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C.佚之狐言于郑伯 (2)省略句 A.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 (省略介词“于”) B.(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省略主语) C.敢以(之)烦执事 (省略介词宾语,以之) (3)宾语前置 夫晋,何厌之有 (“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点小结 一、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yuè,高兴。
2.日以尽矣 以,通“已”,已经。 3.今日往而不反者 反,通“返”。
4.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5.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奉,通“捧”,捧着。 6.图穷而匕首见 见,通“现”,出现。
7.秦王还柱而走 还,通“环”,绕。 8.卒起不意 卒惶急无以击轲 卒,通“猝”,仓促,突然。
二、古今异义 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2.仰天太息流涕 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今义:年长之人。
4.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古义:可以用它来……。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5.持千金之币物 古义:礼物 今义:钱币。 6.秦王方还柱走 古义:跑 今义:步行。
7.诸郎中执兵 古义:宫廷侍卫 今义:指中医。 8.左右既前,斩荆轲 古义:周围侍从。
今义:表方向或大约。 三、词类活用现象: 名词作状语 1.进兵北略地 2.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3.函封之 4.发尽上指冠 名词作动词 1.樊於期乃前曰 又前而为歌曰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左右既前,斩荆轲 2.皆白衣冠以送之 3.乃朝服,设九宾 使动用法 1.使使以闻大王 2.使毕使于前 3.自引而起,绝袖 意动用法 1.太子迟之 2.群臣怪之 四、文言句式: 判断句 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3.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省略句 1.秦王购之 ( 以 ) 金千斤 2.欲与 ( 之 ) 俱 3.见燕使者(于)咸阳宫 4. 而(群臣)卒惶急无以击轲 被动句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2.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介宾短语后置 1、常痛于骨髓 ( 介宾短语后置 ) 2、嘉为先言于秦王 ( 介宾短语后置 ) 3、燕王拜送于庭 ( 介宾短语后置 ) 4、使毕使于前 ( 介宾短语后置 ) 定语后置 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2.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五、重点实虚词 1、发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 打开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出发 发尽上指冠 头发 2、顾 顾计不知所出耳 只是,不过 荆轲顾笑武阳 回头 3.为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被 为之奈何 对付,处理 乃为装遣荆轲 准备 乃令秦武阳为副 做为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因为 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发出 4.而 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 并且,表递进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因而,表因果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却,表转折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就,或不译,表承接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相当于“地”或不译,表修饰 六、固定用法 1.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 “有以”,意为:有用来……的办法 ) 2.然则将军之仇报 (既然这样,那么) 3. 荆轲有所待( 有……的) 4.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复音虚词“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译为:……的原因。)
5.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 “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 6.以故荆轲逐秦王 (因此) 鸿门宴知识点归纳 一、通假字 1.距①。
以: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身份”等。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用)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拿)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凭借) 余船以次俱进。
(《赤壁之战》按照 )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凭……身份) (2)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曹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 (《赤壁之战》 ) (4)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 (《登泰山记》在)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
(《汉书·西南夷传》从) (5)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跟)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率领)2、用作连词。
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似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2)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游褒禅山记》) (3)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而) 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来) 不宜妄自菲薄…… 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以致)(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因:1.用作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由于”,“趁着”“凭借”,“经过”“通过”。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2.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例如: 因拔刀斫前奏案……(<>) 相如因持璧却立……(<>)与:“与”在很多情况下作实词: 1.给予,授予 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与尔三矢(《伶官传序》) 2.结交,亲附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yǔ 3. 对付。 庞暖易与耳《史记·燕召公世家》) 4.赞许。
朝过夕改,君子与之。(《汉书·翟方进传》) 引申为“帮助” 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 《战国策·齐策一》) 5. yù 参加。
蹇叔之子与师。( 《崤之战》)作虚词主要有下列用法: 1介词,“和”“跟”“同”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yǔ 2连词,“和”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伶官传序》) 3 yú 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同“欤”。
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于 介词,总是跟名 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 从”、“跟” 、“同”、“对”、“对于、” “给”、“由于” 等 . 得复见将军于此( 《鸿门宴》 在)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 在……方面)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赤壁之战〉向)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到) 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左忠毅公逸事》 从、自)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跟、同)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对、对于》 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给) 2 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良曰:“长于臣”(《鸿门宴》)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劝学》)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 可不译。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 ”;有时动词前还有“见” “受”等字和它相应。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口技》知识点梳理集粹(整理者:王明珍) 清林嗣环一、原文 ①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②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③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④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⑤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二.实词翻译:第一段:善:善于,擅长 者:……的人 会:适逢,正赶上宴:举行宴会 于:在 厅事:大厅,客厅施:设置,安放 屏障:指屏风,围帐一类用来挡住视线的东西抚尺:艺人表演用的道具,也叫“醒木”。 而已:罢了 团坐:围绕而坐少顷:一会儿 但:只 闻:听见 坐:通“座”座位第二段:犬吠:狗叫声 便:就 觉:睡醒 欠伸:打呵欠,伸懒腰呓语:说梦话 既而:不久,紧接着 啼:出声地哭 抚:抚摸,安慰乳:喂奶 儿含乳啼:乳头 呜:指轻声哼唱着哄小孩入睡絮絮:连续不断地说话 当:在 是:这 初:刚刚一时:同时 妙:妙处 毕:全,都 侧目:偏着头看,形容听得入神默叹:默默地赞叹 以为妙绝:精妙 绝:达到极点第三段:未几:不久 齁:打鼾 渐:逐渐 作作索索:模拟老鼠活动的声音倾侧:翻倒倾斜 意:心情 少:稍微 舒:伸展,松弛 稍稍:渐渐第四段:呼:呼叫 俄而:一会儿 中间:其中夹杂 力拉:拟声词 崩倒:(房屋)倒塌曳:拉 许许:拟声词 虽:即使 一端:一种名:说出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 色:脸色 席:座位 奋:扬起,举起股:大腿 战战:打哆嗦,打战 几:几乎 欲:想 走:跑第五段:群:众多的 毕:全,都 绝:消失 三、翻译语句:京中有善口技者。
京城里有一个善于表演口技的人。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一天,正好碰上有一家大摆酒席请客,在客厅的东北角上安放了一座八尺宽的围幕,这位表演口技的艺人坐在围幕中,里面只放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客人们围坐在一起。
过了一会儿,只听到围幕里醒木一拍,全场都安静下来,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的。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只听到远远的深巷里的一阵狗叫声,就有一个妇人被惊醒,打着哈欠,伸着懒腰,她丈夫说着梦话。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一会儿小孩子醒了,大声哭着。
丈夫也被吵醒了。妇人拍着孩子,给他喂奶,孩子口里含着奶头还是哭,妇人一面拍着孩子,一面呜呜地哼唱着哄他睡觉。
又有一个大孩子也醒了,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地齐发,众妙毕备。
这时候,妇人用手拍孩子的声音,口中呜呜地哼唱的声音,小孩子含着奶头啼哭的声音,大孩子刚刚醒来的声音,丈夫大声呵斥大孩子的声音,同时响了起来,各种声音都表演得维妙维肖。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全场的客人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偏着头凝神地听着,微笑着,暗暗地赞叹,认为妙极了。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没隔多久,丈夫的鼾声响起来了,妇人拍孩子的声音也渐渐地拍一会儿停一会儿。9、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隐隐约约地听到老鼠安全窸窸窣窣的声音,盆碗等器物打翻的声音,妇人在梦中的咳嗽的声音。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身子渐渐坐正了。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忽然有一个人大声喊道:“起火啦!”丈夫起身大叫,妇人也起身大叫。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两个小孩子一齐哭了起来。
霎时间,成百上千人大喊起来,成百上千的小孩哭了起来,成百上千的狗叫了起来。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中间夹杂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烈火燃烧而发出爆裂声,呼呼的风声,千百种声音一齐响了起来;还夹杂着成百上千人的求救声,救火的人们拉倒燃烧着的房子时一齐用力的呼喊声,在火中抢夺物件的声音,泼水的声音。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29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