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心情话语
劳保用品培训内容:
一. 目的
1. 防止生产过程中的粉尘、噪音、化学气体、危险物品等有害因素危害员工的安全和身体健康;
2. 熟悉劳保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
二. 适用范围:
此程序适用于本公司个人防护装置使用及保管。
三. 职责
1、人事部根据劳动安全卫生法规及EHS标准,对个人防护用品实施情
况进行帮助、指导、监督与检查。
2、生产部各级主管负责培训督促员工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并做好劳动保护用品的领用及培训记录。
四. 运作程序
1. PPE:个人防护用品或劳保用品的英文缩写;
A. 劳动防护用品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为免遭或减轻事故伤害或职业危害所配备的个人防护装备;
B. 个人防护装备的主要作用,在于将使用者的身体部位与可能接触的危害隔离,而不是将危害消除,认识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的重要性,它提供保护员工之最后防线。
2. 个人防护用品的采购:
A. 人事部后勤处针对工作场所可能发生的危害选择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
B. 为确保劳保用品的质量,应到持有合格经营劳保用品许可证之公司购买。
3. 个人防护用品的验收:新买的劳保用品要进行验收,经劳保管理员
签名确认后方可入库(此工作由仓库主管负责)。
B.
安全生产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安 排用于配备劳动防护用品、进行安全生产培训的经费。”
安全生产法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 国家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 育和培训。要具体落实这些要求,一个重要保障就是生产经 营单位必须投入一定数量的经费。
用于配备劳动防护用品和 进行安全生产培训的经费,是保障安全生产所需的必要资金 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经营单位有义务予以保障。实践 中,往往有一些生产经营单位出于减少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的考虑,只愿在一些能直接产生经济回报的生产经营性事务上投资,而在诸如配备劳动防护用品、进行安全生产培训 等不能直接带来经济利益的事务方面尽可能压缩开支,甚至 根本不予考虑。
有的虽然在规章制度中也会做相关规定,但 只是装点门面,搞搞形式主义,并未转化为实际行动;有的 生产经营单位即使搞了一些教育培训,也由于资金不到位, 而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效果。针对上述情况,这一条在 其他有关条文规定配备劳动防护用品、进行安全生产培训义 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保障相关经费的义务以法律规定的方 式加以明确,有助于从根本上保障这些规定的实效,增强相 关制度的可操作性。
1、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包括思想认识教育和劳动纪律教育。思想认识教育主要是通过职业健康安全政策、法规方面的教育,提高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的政策水平,正确理解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严肃认真地执行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做到不违章指挥,不违章作业。
劳动纪律教育主要是使管理人员和职工懂得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对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提高遵守劳动纪律的自觉性,保障安全生产。
2、职业健康安全技术知识教育
职业健康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包括生产技术知识、基本职业健康安全技术知识和专业职业健康安全技术知识。
生产技术知识是指企业的基本生产概况、生产技术过程、作业方法或工艺流程、产品的结构性能,所使用的各种机具设备的性能和知识,以及装配、包装、运输、检验等知识。
基本职业健康安全技术知识是指企业内特别危险的设备和区域及其安全防护的基本知识和注意事项;有关电器设备的基本安全知识;有毒、有害的作业防护;一般消防规则;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以及伤亡事故的报告办法等。
专业职业健康安全技术知识是指某一特殊工种的职工必须具备的专业职业健康安全技术知识,包括锅炉、压力容器、电气、焊接、起重机械、防爆、防尘、防毒、瓦斯检验、机动车辆驾驶等专业的安全技术及工业卫生技术知识。
3、典型事故教育
典型事故教育是结合本企业或外企业的事故教训进行教育,通过典型事故教育可以使各级领导和职工看到违章行为、违章指挥给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造成的损失,提高安全意识,从事故中吸取教训,防止类似事故发生。
扩展资料:
安全培训教育计划安全生产教育,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教育工作是贯彻单位的方针,目标,实现安全生产、文明生产,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防止不安全行为,减少人为失误的重要途径。
安全生产教育制度作为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进行事故预防的重要而且有效的手段,其重要性首先在于提高本单位管理者及员工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帮助其正确认识和学习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基本知识;其次是能够普及和提高员工的安全技术知识,增强安全操作技能,懂得自己在安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广泛应用,特别是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新的劳动组织形式不断出现,给社会带来了知识结构、技术结构、管理结构等方面的深刻变化,对安全劳动教育体系和培训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重视和加强安全劳动保护教育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随着社会在不断前进,企业在发展,安全生产管理更要上一层台阶。
在工作场所必须按照要求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劳动防护用品是根据生产工作的实际需要发给个人的,每个职 工在生产工作中都要好好地应用它,以达到预防事故、保障个 人安全的目的。使用劳动防护用品要注意的问题有: 选择防护用品应针对防护目的,正确选择符合要求的用品,绝不能选错或将就使用,以免发生事故。
对使用防护用品的人员应进行教育和培训,使其能充分了解使用目的和意义,并正确使用。对于结构和使用方法较为复杂的用品,如呼吸防护器,应进行反复训练,使人员能熟练使用。
用于紧急救灾的呼吸器,要定期严格检验,并妥善存 放在可能发生事故的地点附近,方便取用。 妥善维护保养防护用品,不但能延长其使用期限,更重要的是能保证用品的防护效果。
耳塞、口罩、面罩等用后应用肥皂、清水洗净,并用药液消毒、晾干。过滤式呼吸防护器的滤料要定期更换,以防失效。
防止皮肤污染的工作服用后应集中清洗。 防护用品应有专人管理,负责维护保养,保证劳动防护用品充分发挥其作用。
集中精力搞好安全生产,平稳操作,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和工作流程,认真做好各种记录。
1、在所属部门、管理处负责人的带领下开展安全生产工作,对部门和属地管理处负责。做好日常防火安全检查、巡查工作,积极配合管理处对内对外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搞好群防群治工作。
2、积极参与部门、管理处组织的安全生产知识培训教育,参与每半年组织实施的应急救援演练。发现事故苗头和安全隐患要及时消除和控制,能力范围内无法消除的要向直接上级报告,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3、认真贯彻执行安全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岗位操作程序。认真学习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指示,规定和安全规程,熟练掌握本岗位操作规程。上岗操作时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正确使用和妥善保管各种防护用品和消防器材。
4、严守本岗位操作规程和安全制度。
用人单位采购、发放、培训职工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应注意以下事项:(1)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者工作场所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种类及危害程度、劳动环境条件、劳动防护用品有效使用时间制定适合本单位的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
(2)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制定采购计划,购买符合标准的合格产品。(3)用人单位应当查验并保存劳动防护用品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的原件或复印件。
(4)用人单位应当确保已采购劳动防护用品的存储条件,并保证其在有效期内。(4)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本单位制定的配备标准发放劳动防护用品,并作好登记。
(5)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维护等专业知识的培训。(3)用人单位应当督促劳动者在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前,对劳动防护用品进行检查,确保外观完好、部件齐全、功能正常。
(6)用人单位应当定期对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劳动者正确使用。
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应注意以下几点方面的问题:(1)选择防护用品应针对防护要求,正确选择符合要求的用品,决不能选错或将就使用,以免发生事故。
(2)对使用防护用品的人员应进行教育和培训,使其能充分了解使用的目的和意义,认真使用。对于结构和使用方法较为复杂的用品,如呼吸防护器,宜进行反复训练,使其能迅速使用。
用于紧急救灾的呼吸器,要定期严格检查,并妥善存放在可能发生事故的邻近地点,便于及时使用。(3)妥善维护保养防护用品,不但能延长其使用期限,更重要的是能保证用品的防护效果。
耳塞、口罩、面具等用后应以肥皂、清水洗净,并以药液消毒,晾干。净化式呼吸防护器的滤料要定期更换,以防失效。
防止皮肤污染的工作服用后应集中洗涤。(4)劳动防护用品应有专人管理,负责维护保养,以保证其充分发挥作用。
根据《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的规定,劳动防护 用品,是指由用人单位为从业人员配备的,使其在劳动过程 中免遭或者减轻事故伤害及职业危害的个人防护装备。
劳动防护用品分为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和一般劳动防护用品,其 中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目录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确 定并布,未列入目录的劳动防护用品为一般劳动防护用 品。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 (GB11651)和国家颁发的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以及有关 规定,为从业人员配备劳动防护用品。
用人单位为从业人员提供的劳动防护用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不 得超过使用期限。不得采购和使用无安全标志的特种劳动 防护用品;购买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须经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技术部门或者管理人员检查验收。
不得以货币或者其他物品替代应当按规定配备的劳动 防护用品。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97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