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 上册:《夜书所见》叶绍翁,《九月九忆山东兄弟》王维,《望天门山》李白,《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下册:《咏柳》贺知章,《春日》朱熹,《乞巧》林杰,《嫦娥》李商隐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九月九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释]1.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2.忆:想念。3.山东:指华山以东作者家乡蒲州。
4.异乡:他乡、外乡。5.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6.逢:遇。7.倍:格外。
8.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9.茱萸(zhū yú ):一种香草。
古时重阳节人们插戴茱萸,据说可以避邪。望天门山李 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注释]1.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
两山隔江对峙,形同门户,所以叫“天门”。 2.楚江:即长江。
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3.至此回:长江东流至天门山附近回旋向北流去。
4.回:回旋。5.出:突出。
6.日边:天边。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注释]1。
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2。
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3。
奇:奇妙。4。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女。咏 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1.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2.妆:装饰,打扮。3.丝绦:丝线编成的带子。
这里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枝。春 日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注释]1。
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2。
寻芳:游春,踏青。3。
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4。
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5。 东风:春风。
《乞巧》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嫦娥》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江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注释】1、深:暗。2、长河:银河。
3、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见到碧色的海,深蓝色的天。4、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望楼主采纳。
必备: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望天门山》 李白 《别董大》 高适(唐) 《绝句》(其三) 杜甫(唐) 《春夜喜雨》 杜甫 《绝句》(其一) 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枫桥夜泊》 张继(唐) 《游子子吟》 孟郊(唐) 《江雪》 柳宗元(唐) 《渔歌子》 张志和(唐) 《塞下曲》 卢纶(唐) 《望洞庭》 刘禹锡(唐) 补充; 1 《江南》 乐府民歌 2 《敕勒歌》 北朝民歌 3 《咏鹅》 骆宾王(唐) 4 《风》 李峤(唐) 5 《咏柳》 贺知章(唐) 6 《凉州词》 王之涣(唐) 7 《登鹳雀楼》 王之涣(唐) 8 《春晓》 孟浩然(唐) 9 《凉州词》 王翰(唐) 10 《出塞》 王昌龄(唐) 11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唐) 12 《鹿柴》 王维(唐) 13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唐) 14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唐) 15 《静夜思》 李白(唐) 16 《古朗月行》李白 17 《望庐山瀑布》 李白 18 《赠汪伦》 李白 19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
20 《早发白帝城》 李白 21 《望天门山》 李白 22 《别董大》 高适(唐) 23 《绝句》(其三) 杜甫(唐) 24 《春夜喜雨》 杜甫 25 《绝句》(其一) 杜甫 26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27 《枫桥夜泊》 张继(唐) 28 《游子吟》 孟郊(唐) 29 《江雪》 柳宗元(唐) 30 《渔歌子》 张志和(唐) 31 《塞下曲》 卢纶(唐) 32 《望洞庭》 刘禹锡(唐) 33 《浪淘沙》(其一) 刘禹锡(唐) 34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唐) 35 《池上》 白居易(唐) 36 《忆江南》 白居易(唐) 37 《小儿垂钓》 胡令能(唐) 38 《悯农》(其一) 李绅(唐) 39 《悯农》(其二) 李绅(唐) 40 《寻隐者不遇》 贾岛(唐) 41 《山行》 杜牧(唐) 42 《清明》 杜牧(唐) 43 《江南春》 杜牧(唐) 44 《乐游原》 李商隐(唐) 45 《蜂》 罗隐 46 《江上渔者》 范仲淹(北宋) 47 《元日》 王安石(北宋) 48 《泊船瓜洲》 王安石(北宋) 49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北宋) 50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北宋) 51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52 惠崇《春江晓景》 苏轼 53 《题西林壁》 苏轼 54 《夏日绝句》 李清照(宋) 55 《示儿》 陆游(南宋) 56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南宋) 57 《四时田园杂兴》(一) 范成大(南宋) 58 《四时田园杂兴》(二) 范成大(南宋) 59 《小池》 杨万里(南宋) 60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南宋) 61 《春日》 朱熹(南宋) 62 《题临安邸》 林升(南宋) 63 《游园不值》 叶绍翁(南宋) 64 《乡村四月》 翁卷(juǎn)(南宋) 65 《墨梅》 王冕(元) 66 《石灰吟》 于谦(明) 67 《竹石》 郑燮(清) 68 《所见》 袁枚(清) 69 《村居》 高鼎(清) 70 《己亥杂诗》 龚自珍。
上册:1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2九月九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3望天门山 (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4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下册:1咏柳 (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2春日 (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3乞巧 (唐)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4嫦娥 (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落日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第五册
5、江畔独步寻花(唐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树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菊花 (唐 元 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遍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21、鹿柴 (唐 王 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得照青苔上。
江上渔者 (宋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第六册
3、四时田园杂兴(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小儿垂钓 (唐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座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17、独坐敬亭山(唐 李 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宿建德江 (唐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舟夜书所见 (清 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登高》唐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惠崇春江晚景》 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关山月》 唐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乐游园》 唐 李商隐 向 晚 意 不 适, 驱 车 登 古 原。
夕 阳 无 限 好, 只 是 近 黄 昏。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塞下曲》 唐 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送朱大人入秦》 唐 孟浩然 游人五陵去, 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 平生一片心。 《无题》 唐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望月》 唐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秋词》 唐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潮。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乌衣巷》 唐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送友人》 唐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送别》 唐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月下独酌》 唐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书湖阴先生壁》 北宋 王安石 茅檐常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感遇》 唐 陈子昂 微月出西海。
幽阳始化升。 圆光恰东满。
阴魄已朝凝。 太极生天地。
三元更废兴。 至精谅斯在。
三五谁能征。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碎骨粉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3.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5.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6.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7.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8.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邑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9.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0. 悯农(其一)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1.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2.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3. 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 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水 半夜鲤鱼来上滩 14.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5. 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6. 花影 【宋】谢枋得 重重叠叠上瑶台 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 却教明月送将来 17. 江上 【宋】王安石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18.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9. 衢道中 【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20.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一、.给下面这些诗句补上相应的地名: (1)、不识( )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遥望( )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3)、( )边野草花,( )口夕阳斜。
(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 )。二.写出古诗词的题目跟作者. (1)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 ) ( )(2)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 )(3)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 )(4)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 )(5)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 )( )(6)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 )(7)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 )(8)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 )(9)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 )( )(10)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 )三.读诗句,猜猜谜: (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猜一建筑材料( ) (2)、“一朵芙蓉顶上栽,彩衣不用剪刀裁。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唱千门万户开。” 猜一动物( )四、请与古人对诗句。
1、东边日出西边雨,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飞入寻常百姓家。
3、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
5、童孙未解供耕织,________________。6、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______7、________________,没在石棱中。
8、______________,北风吹雁雪纷纷。9、______________,树阴照水爱晴柔。
10、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_________。五、解释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渭城朝雨浥轻尘,( )(2)、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3)、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 )(4)、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 )(5)、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七、常识、诗文理解填空:1、唐代诗人______在诗《乐游原》中以一句“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表现出对美好而又行将消逝的事物的留恋和惋惜,极具人生哲理,堪称千古绝唱。
2、唐代三大诗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初唐四杰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三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三曹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诗仙是__________,诗圣是__________。7、大李杜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小李杜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8、写出思念家乡的诗一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写出珍惜时间的诗一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岁寒四友是指________________。 分别写出描写这四友的古诗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体现爱国情感的古诗文(一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句(各一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描写花草的古诗句(一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描写山水的古诗句(一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古人常睹物吟诗,盛赞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
像这样的咏物诗你能写出多少呢?请任选下面这些景物中的3样赋诗,注意把诗名和作者写清楚:柳树、月亮、梅花、荷花、瀑布、雪、枫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西湖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引得多少人吟诗赞美。
请默写一首赞美西湖的诗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泊船瓜洲》是______代诗人______写的,这首诗表达诗人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八、引用古诗名句,往往能起到很好的劝诫效果。当遇到下列情景,用上哪一句诗最为恰当呢?1、教育人要积极向上,好上加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明生命力顽强,用来礼赞百折不挠、蓬勃向上、积极有为的顽强精神和人生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教育节约粮食,珍惜农民劳。
《咏鹅》 (唐)骆宾王
鹅 鹅 鹅, 曲 项 向 天 歌。
白 毛 浮 绿 水, 红 掌 拨 清 波。
《春晓 》 (唐)孟浩然
春 眠 不 觉 晓, 处 处 闻 啼 鸟。
夜 来 风 雨 声, 花 落 知 多 少。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 在 异 乡 为 异 客, 每 逢 佳 节 倍 思 亲。
遥 知 兄 弟 登 高 处, 遍 插 茱 萸 少 一 人。
《静夜思》 (唐)李 白
床 前 明 月 光, 疑 是 地 上 霜。
举 头 望 明 月, 低 头 思 故 乡。
《绝 句》 (唐)杜 甫
两 个 黄 鹂 鸣 翠 柳, 一 行 白 鹭 上 青 天,
窗 含 西 岭 千 秋 雪, 门 泊 东 吴 万 里 船。
《枫桥夜泊》 (唐) 张继
月 落 乌 啼 霜 满 天, 江 枫 渔 火 对 愁 眠。
姑 苏 城 外 寒 山 寺, 夜 半 钟 声 到 客 船。
《游 子 吟》 (唐)孟 郊
慈 母 手 中 线, 游 子 身 上 衣。
临 行 密 密 缝, 意 恐 迟 迟 归。
谁 言 寸 草 心, 报 得 三 春 晖。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 离 原 上 草, 一 岁 一 枯 荣。
野 火 烧 不 尽, 春 风 吹 又 生。
远 芳 侵 古 道, 晴 翠 接 荒 城。
又 送 王 孙 去, 萋 萋 满 别 情。
《悯 农》 (唐)李 绅
锄 禾 日 当 午, 汗 滴 禾 下 土。
谁 知 盘 中 餐, 粒 粒 皆 辛 苦。
《山 行》 (唐) 杜牧
远 上 寒 山 石 径 斜, 白 云 生 处 有 人 家。
停 车 坐 爱 枫 林 晚, 霜 叶 红 于 二 月 花。
《村 居》 (清) 高鼎
草 长 莺 飞 二 月 天, 拂 堤 杨 柳 醉 春 烟,
儿 童 散 学 归 来 早, 忙 趁 东 风 放 纸 鸢。
长歌行 汉乐府
qīng qīng yuán zhōng kuí
青 青 园 中 葵 ,
zhāo lù dài rì xī
朝 露 待 日 晞 。
yáng chūn bù dé zé
阳 春 布 德 泽 ,
wàn wù shēng guāng huī
万 物 生 光 辉 。
cháng kǒng qiū jié zhì
常 恐 秋 节 至 ,
kūn huáng huā yè shuāi
焜 黄 华 叶 衰 。
bǎi chuān dōng dào hǎi
百 川 东 到 海 ,
hé shí fù xī guī
何 时 复 西 归 ?
shào zhuàng bù nǔ lì
少 壮 不 努 力 ,
lǎo dà tú shāng bēi
老 大 徒 伤 悲 。
题 解
此诗选自汉乐府。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构,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地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后人通称之为“汉乐府”。之后,乐府也便成了一种体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本诗是其中一首。
注词释义
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
晞:晒干。
阳春:生长茂盛。
布:散布,洒满。
德泽:恩泽。
焜黄:枯黄。颜色衰老的样子。
华:同“花”。
衰:为了押韵,这里可以按古音读作cuī。
徒:白白地。
古诗今译
园中有碧绿的葵菜,晶莹的朝露在阳光下晒干。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大地,所有生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只担心瑟瑟的秋天来到,树叶儿枯黄而漂落百草凋零衰亡。千万条大河奔腾着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重西流?少年时不努力,到老来只能是空空悔恨了。
名句赏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本诗借物言理,以园中青青的葵菜作比喻。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因为它们都怕秋天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的厉害。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一个人少年时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之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努力向上,牢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警训,催人奋进。
咏 鹅 骆宾王
é é é
鹅 , 鹅 , 鹅 ,
qū xiàng xiàng tiān gē
曲 项 向 天 歌 。
bái máo fú lǜ shuǐ
白 毛 浮 绿 水 ,
hōng zhǎng bō qīng bō
红 掌 拨 清 波 。
作者背景
骆宾王(约640-684),唐代诗人,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人小受过良好的教育,少年时就有诗名,擅长七言歌行和五言律诗,是“初唐四杰”之一。
注词释义
咏鹅:用诗词来赞美鹅。
项:颈的后部。这里代指脖子。
拨:划。
古诗今译
鹅,高昂着头颈朝着天,唱着歌。白色的羽毛悠悠浮动在绿水上,红色的鹅掌划动着清清的水波。
名句赏析
据说这首小诗是骆宾王七岁时所作。头一句三个鹅字,写出了孩子们初见鹅时的惊喜。接下来的三句话,写活了鹅的神态。那一群白鹅悠闲地游来,正昂着颈高叫着,像是在谈天,像是在以唱,更像是在向天歌唱。它们在水中游来游去,洁白的身体浮在绿水中,红红的鹅掌向后轻轻拨动着清清的河水,荡起一片涟漪。这是一幅多么轻松、快乐、自由,多么纯真美丽的画面啊!这是孩子们眼中的世界,是他们认识生活的开始,尤如小鸟冲向大自然,多么欢畅。它让我们体会到了童心的童趣,纯洁了我们的心灵。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18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