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师是护理人员的初级技术职称,相当于住院医师或助理工程师,可以是大中专学历的护士工作三/五年后通过考试获得,也可以是护理本科生在毕业后工作满一年后通过考试获得。
初级护师考试设置为“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等4个科目。
护理学专业(初级护师)考试科目与内容:
基础知识的考试内容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专业知识的考试内容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护理问题、护理措施。
相关专业知识的考试内容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辅助检查、治疗要点。
专业实践能力的考试内容是:护理学基础的有关理论与操作技术。
初级护师各考试科目考的内容是:
1、基础知识: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例如内、外、妇、儿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少数分类和病理。
2、相关专业知识: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辅助检查、治疗要点,例如内、外、妇、儿疾病的辅助检查和治疗要点。
3、专业知识: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护理问题、护理措施,例如内、外、妇、儿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个别护理评估。
4、专业实践能力:护理学基础的有关理论与操作技术。
扩展资料:
2020初级护师考试备考有哪些技巧?
建议每天都分配给不同课程一些时间,多做练习题,在做题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以保持最佳的应试状态,而记忆分析类科目的复习则可集中在最后两个月进行。专业课可在仔细研究往届考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在掌握基本原理和知识的基础上,深入思考和分析现实问题,这样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备考时,第一阶段采用各个击破法,第二阶段采用全面推进法。无论哪种学习方法,有两点非常有效:一是反复,温故而知新;二是做好笔记,使各知识点脉络清晰。在优势科目上多下功夫,力争取得好成绩,也不要忽视自己的弱项。一定要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保证各科分数均达到国家标准,总分上一个新台阶。复习过程中,针对不同学科的特点,相应采取不同的复习方法。譬如,一些基础科目考试,对基础和应用的熟练性要求很高,如果一段时间不复习,其成绩下降就非常明显。
据国家的相关规定,一般情况下初级护师考试每年考4门,科目分别设置为分为“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四个科目。
根据专业不同,又分为儿科、妇科、内科、外科。 初级护师考试每一个科目的考试范围亦是不相同的,比如说:基础知识主要考察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少数分类和病理,相关专业知识主要考察疾病的辅助检查和治疗要点,专业知识主要考察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个别护理评估。
专业实践能力考察基础护理学的内容。 初级护师资格考试成绩管理采用两年滚动制,在连续两年之内,通过所报考的四个科目,即为考试合格,则可以拿到资格证书。
落实报名工作之后,选择最新配套教材,逐步进行复习,掌握知识是关键。 每一个大纲及教材会有一定调整,一定根据新大纲新教材进行复习,这样才不会出现偏差。
博傲过关精点、懒人必记,配套书籍包含内容相当不错,配合金题进行练习,巩固掌握知识点,强化练习,突破的可能性则会更大。(文章内容由人民医学网通过互联网整理)。
初级护师考试设置为“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等4个科目,分四个半天进行。
每个科目题量为100题,全部为选择题,有A1、A2、B1、A3、A4型题。护理学专业(初级护师)考试科目内容如下:1.基础知识考查内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儿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医疗从业人员行为规范与医学伦理学 2.相关专业知识考查内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辅助检查、治疗要点——儿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 3.专业知识考查内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护理问题、护理措施——儿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 4.专业实践能力考察内容:护理学基础的有关理论与操作技术——基础护理学。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77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