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坚持测血糖,尤其是糖化血红蛋白测试,可以检查你整体血糖的控制情况,并帮助医生给你设定一个合理的血糖水平目标。 2。
每年至少量一次血压并记录下来,设定个人血压控制目标。 3。
每年测一次胆固醇,同时也设定一个适合自己、并可以达到的目标值。 4。
每年查次眼睛。眼科医生可以用一种专用仪器,给双眼各拍一张照片,然后寻找视网膜上是否有病变痕迹。
5。每年检查腿脚的皮肤状况、循环情况和神经状况,以及时发现是否存在足部疾病,或者对疾病发展程度做到心中有数。
6。有两个肾脏检查是每年必做的:查尿蛋白,因为这是很多肾脏疾病的征兆,以及查血来衡量肾脏功能。
7。定时称体重、量腰围,以获知是否需要减肥。
8。帮助吸烟糖友戒烟。
糖友患心脏病和中风的几率已经大大增加,抽烟会让这个几率进一步上升。 9。
一定要制订适合自己的、个人化的护理方案。每个人的方案都应该是和医生一起讨论出来的结果,病人有权提出自己的需要,并为自己设定目标。
10。参加介绍糖尿病的课程,了解这个疾病。
11。如果你尚未成年,你应该接受专业儿科护理。
12。无论你是因为糖尿病还是其他病住院,都应有专业的糖尿病护理给你提供高质量的专业护理。
13。如果计划怀孕,从备孕开始到分娩后,都需要专科医生的指导,因为怀孕意味着你需要更加严格、频繁地监控自己的各项身体指标。
14。糖尿病会影响全身,应找眼科、足部等专科医生为你治疗。
15。获得情感和心理支持。
患上糖尿病,你应该有机会向专业人士倾诉你的问题和担心。 以上是我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糖尿病的护理常规
1给予精神安慰,解除患者思想顾虑,保持情绪稳定。
2保持皮肤清洁,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
3保持规律的生活,适当运动。
4给予高纤维的缓慢性吸收的碳水化合物,易少量多餐。
5指导病人正确测血糖、尿糖及血糖仪的使用方法。
6选择宽大舒适、透气的鞋袜,用温水洗脚,不宜用热水袋,防止烫伤。
7随时监测血糖的变化。
8应用降糖药注意有无心悸、多汗、饥饿感等低血糖的表现。有上述症状时立即测血糖,确定低血糖后,口服糖类食品、糖水,严重者静退50%葡萄糖。
9应用胰岛素皮下注射,部位经常更换,以防注射部位组织硬化、脂肪萎缩。
10密切观察有无感染、恶心、呕吐、嗜睡、呼吸深快,呼气有烂苹果味及脱水等酸中毒表现,应立即通知医生,备好抢救药品配合抢救。
复制过来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糖尿病—【对症护理】
1.饮食护理
(1)让患者明确饮食控制的重要性,从而自觉遵守饮食规定。
(2)应严格定时进食,对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尤应注意。
(3)检查每次进餐情况,如有剩余,必须计算实际进食量,供医师作治疗中参考。
(4)控制总热量,当患者出现饥饿感时可增加蔬菜及豆制品等副食。
(5)有计划地更换食品,以免患者感到进食单调乏味。
2.应用胰岛素的护理
(1)胰岛素的保存:中效及长效胰岛素比普通胰岛素稳定。同样在5℃情况下,前两者为3年而后者为3个月,使用期间宜保存在室温20度以下。
(2)应用时注意胰岛素的换算。
(3)剂量必须准确,抽吸时避免振荡。
(4)两种胰岛素合用时,先抽吸正规胰岛素后抽吸鱼精蛋白胰岛素。
(5)胰岛素注射部位选择与安排,胰岛素常用于皮下注射,宜选皮肤疏松部位,有计划按顺序轮换注射。每次要改变部位,以防注射部位组织硬化,脂肪萎缩影响胰岛素的吸收,注射部位消毒应严密以防感染。
(6)低血糖反应:表现为疲乏,强烈饥饿感,甚至死亡,一旦发生低血糖反应,立即抽血检查血糖外,可口服糖水或静注 50%葡萄糖 40m,待患者清醒后再让其进食,以防止再昏迷。
[一般护理]
1.生活有规律,身体情况许可,可进行适当的运动,以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利用,减少胰岛素的需要量。
2.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糖尿病常因脱水和抵抗力下降,皮肤容易干燥发痒,也易合并皮肤感染,应定时给予擦身或沐浴,以保持皮肤清洁。此外,应避免袜紧、鞋硬,弓愧血管闭塞而发生坏疽或皮肤破损而致感染。
3.按时测量体重以作计算饮食和观察疗效的参考。
4.必要时记录出入水量。
5.每日分3—4段留尿糖定性,必要时测24h尿糖定量。
在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当中饮食是非常重要的,能够作为基础的治疗方法,饮食当中要注意保证自己的体重不再上升,要注意血糖和血脂的升高,正确地控制好自己的饮食,避免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
饮食当中需要注意的是保证我们的营养的摄入,但是一定要注意,最好是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根据个人的口味去调整好自己的饮食习惯,不要吃高热量的食物高胆固醇的食物,以免会造成血压,血糖的升高。 通过饮食的控制,我们发现自己的血糖尿糖和学者都会,接近正常的数值,而且还能够去防止和延缓我们心血管出现并发症的出现,维持好我们正常的身体健康,能够正常的去减少脂肪的摄入。
我们上面所讲述的是关于糖尿病患者在生活当中的护理常识,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体重,因为肥胖患者特别容易造成糖尿病的出现。
浅谈糖尿病的护理措施[摘要]针对糖尿病的特点,选择高质量、适宜的护理方法,使糖尿病患者可以有效的控制血糖,防治或延缓并发症,延缓寿命,降低病死率。
[关键词]糖尿病 护理 胰岛素 糖尿病的临床类型主要包括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II型)和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I型),其中NIDDM病例约占90%以上。糖尿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有遗传倾向,其基本病理为绝对或相对胰岛素分泌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所引起的代谢紊乱,包括糖、蛋白质、脂肪、水及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严重时常导致酸碱平衡失调,其特点为高血糖、糖尿、葡萄糖耐量减低及胰岛素释放试验异常。
临床表现为多食、多尿、消瘦、疲乏无力等,即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常伴发心血管、肾、眼及神经等病变。护士应根据糖尿病的特点,进行适当的护理措施,如饮食护理,运动锻炼,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及适当的局部护理。
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饮食护理 1.1热量分布 三餐分配 将上述热量换算成食谱,三餐分配一般为早餐1/5,中餐2/5,晚餐2/5,或1/3、1/3、1/3,或分成四餐为1/7、2/7、2/7、2/7,三餐或四餐饮食内容要搭配均匀,每餐均有谷类、肉类、油类,且要定时定量,这有利于减缓葡萄糖的吸收,增加胰岛素的释放。一段时间以后,若血糖仍然不降,则饮食应作调整。
1.2食物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分配。碳水化合物约占食物总热量的50%~60%;蛋白质和脂肪:蛋白质约占总热量的12%~15%,按成人每日每公斤标准体重0.8~1.2g计算,儿童、孕妇、乳母、营养不良者可增加至1.5~2.0g,脂肪占总热量的30%~35%左右。
2运动锻炼和休息2.1体育锻炼的方式 以步行锻炼为主,包括慢跑、骑自行车、健身操、打太极拳、游泳及家务劳动等活动。2.2运动的适应证与禁忌证2.21适应证:II型糖尿病肥胖者和血糖11.1~16.7mmol/L(200~300mg/dl)以下者,以及I型糖尿病稳定期病人。
2.22禁忌证:并发急性感染,活动性肺结核病人;严重急慢性并发症病人,如心、肾并发症,酮症素酸中毒者;严重糖尿病病人。2.3运动原则 根据年龄、性别、体力、病情及有无并发胰岛素治疗及饮食治疗等情况决定,循序渐进、逐步增加运动量,持之以恒,切记随意中断。
2.4休息 虚弱的病人应增加卧床时间,同时可指导病人进行床上肢体活动,促进病人肢体血液循环。3.使用药物治疗3.1使用口服降糖药治疗3.11口服降糖药的方法 磺脲类药D860、优降糖及达美康等药物宜在餐前半小时口服,双胍类药物宜在饭前或进餐时间用。
副作用:磺脲类副作用主要为低血糖反应,肝肾功能损坏。双胍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为食欲减退,呕吐,口干苦,金属味,腹泻等。
3.2使用胰岛素治疗3.21胰岛素注射的方法 选择部位为上臂三角肌、前臂外侧、大腿外侧方、腹部、后背,一般用1ml注射器抽取药液以保证剂量准确,首先抽好药液,用碘伏消毒后与皮肤呈45°角皮下注射,推完药液停留10s,使针栓内药液全部注入,注射完毕后用干棉签按压半分钟,防止液体溢出,降低药效。注意事项:(1)剂量必须准确。
(2)普通胰岛素应在饭前1/2h皮下注射,鱼精蛋白锌胰岛素应在早餐前注射,注射完毕后,必须进餐,以防低血糖。(3)短效和长效胰岛素混合使用时应先抽短效,再抽长效,不可颠倒,以免长效混入短效内,影响疗效。
(4)经常更换注射部位,以防注射部位产生硬结,吸收不良,影响疗效。(5)胰岛素应放在4℃冰箱内保存,避免剧烈晃动。
(6)对于患者采用胰岛素笔注射的病人,应教会病人如何使用。3.22胰岛素的过程中,应监测血糖的变化,以免发生低血糖反应 4.局部护理 4.1皮肤护理 鼓励病人勤洗澡,勤换衣服,保持皮肤清洁,以防皮肤化脓感染;指导病人选择质地柔软、宽松的衣服,避免使用松紧带和各种束带;4.2呼吸道、口鼻腔的护理 指导病人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做到睡前、早起后刷牙,饭后要漱口;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与呼吸道感染者接触,如肺炎、感冒、肺结核等;4.3足部护理4.31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 冬天注意足部的保暖,避免长期暴露于寒冷或潮湿环境;每天进行适度的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经常按摩足部,按摩方向由趾端往上;积极戒烟;4.32保持足部清洁,避免感染 每天用中性肥皂和温水清洁足部,水温与体温相近即可,脚趾缝之间要洗干净,洗净后应以清洁、柔软的毛巾轻轻檫干;指甲不要剪的太短,应与脚趾齐平。
4.33预防外伤 教育病人不赤脚走路,以防刺伤。冬天使用电毯或烤灯时谨防烫伤。
5.潜在并发症 酮症酸中毒5.1病情监测5.11监测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记录神志状态、瞳孔大小和反应,记录液体出入量。5.12监测病人的临床症状 有无口渴、多饮、多尿、饮欲减退、恶心、呕吐、头痛、烦躁、嗜睡、呼吸深快有烂苹果味、昏迷等,发现病情变化立即通知医师处理及配合抢救。
5.13监测并记录尿糖、血糖和血、尿酮水平。遵医嘱监测动脉血气分析。
监测血钾水平,注意有无低血钾症状,如意识障碍、震颤、虚弱、出汗等,根据病人症状遵医嘱给予步钾处理。5.2一旦发生酮症酸中毒,则立即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补液,给予有。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08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