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共基础知识主要就是做题目,做题要把握四个原则:第一,真题一定要做。
第二,其它模拟题做练手之用。第三,定期进行实战演练。
第四,关注时事。2、公共基础知识的考试内容一般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时事、科技人文、行政管理、公文等。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考试综合知识就是公共基础知识,要根据具体的考试而看,例如福建与四川的综合知识考试内容既包括公共基础知识又包括职业能力测试。3、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题型一般包括单选、多选、判断等客观题型为主,但是目前很多省份公基的考试形式已不再是单纯的客观题型,多数倾向于公基+材料写作的形式,像湖北、江苏、河北等地的考试中,公基里政治、法律等内容也出现了主观题的形式,比如案例分析、简答、简析等题型。
我不知道你们考的是不是就只有公共基础知识(内含单选、多选、不定项选择和写作)这一门,如果是的话,我可以以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你,用公务员复习的行测和申论应付足矣,最多加上一点省情知识。我当初就是靠着这份准备的底子,在1000多人笔试中排第六的(包括前面两个村官,他们的笔试成绩加了5分)
山东的,是省属事业编吗?那年我考的时候,题量并不大,做题时间也很充足,但是由于有不定项选择题,所以难度挺高,基本上60分就算很高了,同一职位上千人报考,最高分也就64分左右。
山东的省考自从不参加联考之后,题目难度下降了,并且由于无法横向比较,分数的参考价值降低了。
在事业单位考试中,时政作为公共基础知识的一部分,是必不可少的常考点,但2017年到2018年的时事政策和时事新闻,如果全部都详细地牢记将是一件非常艰巨的任务,对大多数人来说很难做到。鉴于此,本篇文章主要针对时政当中需要牢记的部分时政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
一、部分时政知识点梳理
1.四个新型关系
新型国际关系: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
新型的政党关系:求同存异、相互尊重、互学互鉴
新型的工农城乡关系: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
新型的政商关系:亲、清
2.新增设四大机构
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
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
组建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构
组建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
3.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
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4.三大贡献
为世界和平安宁做贡献
为世界共同发展做贡献
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做贡献
5.三大历史任务
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
完成祖国统一
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6.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
生态保护红线
永久基本农田
城镇开发边界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结合事业单位的工作特点,主要考察应试者所掌握2113的法律基础知识、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科技基础知识、公民道德建设和时事政治方面的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总分5261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题型为单向选择题、多向选择题、是非判断题等客观性试题。
试题中法律、应用文写作、科技基础、公民道德建设、时事政治各部分所占比例约为30%、25%、25%、10%、10%。2、建议根据公告考试内容选择相关的教材,掌握基础4102知识,多做一些模拟试题,参考一下做题方向及题型、题量等,如果经济条件允许1653的话,建议可以报个比较适合自己的班次系统学习提升一下,视自己的学习掌握来看吧。
3、公共基础知识考试我觉得最好是看书+做真题结合,书一定要看熟,记得住内回容,特别是应用文那部分,考的几率较大而且容易混淆。买真题,保证把真题做完,找到题感,能背的题和答案更好。
最后就是时事的分,建议你考前一个月内每天看新闻联播,对领导人会见以及国内重要事件记清楚。还有这个公共基础答知识精髓要点总结,这样的话我想公共基础知识应该能考70分以上。
事业单位考试怎样提分一、全面复习,扎实基础。
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岗主要考查的还是公共基础知识,涉及到法律、国情省情、时事政治、历史人文、事业单位和道德以及公文等内容。这些学科看似平常,实际上内容相当多,甚至很难划重点,只能根据近五年考试真题来判断出题比重,考试内容相对固定和出题量比较大的法律和历史人文等多下功夫,其他知识点也要统筹兼顾,学会全面撒网,重点复习。
这样全面复习教材至少需要半个月时间才能牢固基础,提高做题的基本分数。二、多做习题,查漏补缺。
经过一遍全面复习之后,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需要做题来检测看书的效率,同时也能起到调节作用。考生可以考虑选择正规机构编制的习题册,最好的效果是选择按知识模块编制的习题,集中一段时间巩固某一块知识点,效率会更高。
三、重点复习,有的放矢。多做练习题是检验看书效果的重要标准,经过大量练习之后,学会总结、发现自己复习的漏洞,对于做题错误率高的知识板块要再次复习,比如说相对难度较大的经济和抽象、难以记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遍看书如果还是理解有问题,可以考虑通过专家视频或者音频的讲解来加深理解,通过专业讲解和分析,能够帮助考生有效理解,从而避免死记硬背,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也是提高分数的重要法宝。
四、考前冲刺,真实模拟。临近考试的前一周是考前冲刺的重要阶段,历年真题是大家复习最好的选择,做到早睡再起,在早上九点到11点,模拟真实的考试环境,做到一鼓作气、做完一整套真题,直到考试前一天。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复习建议:
1. 了解公共基础知识题型及考试范围
1)考试内容涉及:法律基础知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公民道德建设、科技基础知识、国情及省情(地理历史、人文社会、政治经济等基本概况)、市情、事业单位和时事政治(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时事)方面的知识等。
2)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实务题、论述题、简析题、写作题、案例分析题、综合分析题、材料处理题等。
2. 制定复习提纲
分类复习,了解每个大类考察的重点与特点,考察什么题型。
3. 复习与练习相结合
结合教材复习的同时,可准备配套的练习题进行检测,及时了解复习效果,以便查漏补缺。
公共基础知识,曾是公务员笔试考试科目之一,后来招录机关对考试科目和考核内容作了调整,取消了公共基础知识作为独立的考试科目,其内容压缩作为常识判断在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中加以考察。
但是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中,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则作为必考项延续至今,有一统天下的趋势,从考题分析来看,考的范围越来越广,难度也越来越高。这让广大考生复习起来也越来越不容易。
公共基础知识属于综合性考试,考试大纲要求的内容涵盖了时事政治、法律、政治、经济、管理、科技、历史人文、生活常识、公文写作等诸多方面,范围广泛,内容庞杂,当然各个地区的考试侧重点也不尽相同,甚至有的省市将行政能力测验的部分题目也放到公共基础知识里面。所以说,掌握一套科学的复习方法尤为重要。
一、因地制宜。复习公共基础知识考试一定结合当地实际,出题规律。
仔细阅读招考简章,根据以往真题总结知识结构、体型、分值,然后有目标有重点的学习,千万不可随便找一本教材,结果复习的没考,考的没复习,甚至不少考生每年都是这样,也是醉了。 二、打牢基础。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你看还是不看,法律就在那里,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就会了。今天不看,明天就得加班看。
很多考试快考试了,买的书也就前几页有些褶皱的样子,后面跟全新的一样,考上了只能说踩狗屎的本领强。法律、政治都是可以通过学习掌握的必拿分,一个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能,每年能难倒70%+的考生,是不会吗,是因为不学吧。
很多考生考公基,每次都是三十、四十,答对纯粹靠蒙。没有基础是万万不能的,而且一年又一年,刷下来的学霸已经很多了,一年的竞争压力大过一年。
三、没事刷题。现在手机、pad、电脑都这么普及,下个刷题的app,没事刷一刷,刷完了加强题目的整理。
讲义-题-再到讲义-再到题,真正学到手中,掌握到心里。见得题目多了,虽然你怎么考呗。
四、贵在坚持。学一天容易,做100道题简单,一直学到考试不容易,做10000题太难。
不少考生学到最后一个月,最后一周,坚持不住了,有的甚至要放弃了,那么你的竞争对手真是高兴极了。就好像跑1000米,前两圈都跟上趟了,最后半圈你走着,能上岸吗?在大家都坚持不住的时候,你坚持了,就离成功更近了一步。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70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