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伴奏有就是做MIDI ~~~我是学吉他的 我推荐你用 guitar pro5 主要是操作简单 你可以调用里面的键盘来编曲,至于奏曲的乐器可以选择~~可以分轨录音~比如说吉他可以一个轨,鼓可以一个轨,当然还可以设置其他的乐器.你的歌可以录一个轨..然后合在一起就是首歌了.这个几乎不要什么乐理知识,靠听觉就可以了..唯一要懂的是 你要知道什么是拍子 ..既然爱音乐,乐理知识是必备的,除非你只是写词,然后把旋律自己录下来..让别人帮你谱曲. 建议你去看看类似 这样的书 对你绝对有帮助。
不一定要会五线 懂简谱就OK了。
亲是这样的。
弹钢琴如果你把一个曲子弹熟了是不用看谱子的,凭着乐感你可以把谱子背下来的。如果你确定那个人之前也没有谱子练习,那也有可能他自己即兴伴奏。
只要这个人练琴时间够久对音律的感觉够强这也不是不可能。第二个问题,伴奏绝对没有死的,你可以做和弦,也可以做单音连弹,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只是不能偏离那个基本音。
就是旋律的每一小节的伴奏都有一个基本音跟这节旋律相配,然后进行的扩展。我是这样做的。
说实话,我没有看过乐理书,靠乐感一些简单的伴奏我都会的,但是我有局限就在乐理上,我不擅长扩展。我觉得你学习伴奏多看乐理书肯定会有帮助的,但我也建议你多去弹曲子加强对音律的熟悉度,最高境界是听音写谱,你在听流行歌曲时除了主旋律你可以听到伴奏的音,然后你就能找到这个音在钢琴上的位置,到时候你不要谱子,自己也能写伴奏! 说了这么多望采纳。
应该学乐理知识吧,具体点吧,首先你得先会看谱,这个推荐你去看李重光的《五线谱入门》,个人认为李重光的书都简洁易懂,你可以多去看看她的书……然后最好再能配合电脑上的乐理教程……其实音乐就像一个万花筒,看起来五光十色、丰富多彩、千变万化、无穷无尽,但拆开来一看,原来只不过是几块彩色的玻璃碎片。
古今中外优美动听的乐曲和歌曲不计其数,可是,你知道构成这些乐曲和歌曲的高高低低,长长短短,有强有弱的各种声音仅就音高而言,一般都不超过一架钢琴所能发出声音范围,而这其中用的最多的也不过三四十个音。就起音的名称而言,基本上也只有七个,这于我们从小就学的汉字想比真是小巫见大巫了……所以说学认谱比学汉字实在是容易太多了……。
如果你会钢琴的话。
我这有一篇文章帮你(这篇文章很通俗易懂,我就是跟这个学的)。
如果你不会的话。
鄙人无能为力。
可以试着找附近的老师学习首先,要学好即兴伴奏首先要了解几个问题。
问题二、学习即兴伴奏要了解的知识1、有旋律伴奏与无旋律伴奏 有旋律伴奏也可以称之为钢琴即兴演奏,简单说来就是一只手弹旋律,另一只手弹伴奏。没有演唱者。
这种类型的即兴伴奏适用与给不专业的演唱者伴奏或为听众演奏钢琴曲。 无旋律伴奏,顾名思义就是不弹旋律,只弹伴奏。
这种伴奏类型适用与比较专业的演唱者,最起码的是要熟悉歌曲,不需要旋律就可以演唱歌曲。2、功能与织体 功能指的是你的左手即伴奏部分用什么和弦。
肢体指伴奏声部用什么类型的伴奏,如分解和弦,和弦 下面就功能和肢体详细讲解一下首先功能的设计在功能的选择上要通过以下几点进行1、选择每一小节中的重拍音。如4/4拍子中的第一拍和第三拍上的音2、选择每一小节中的正拍上的音。
如一拍中有2个音符则选择前半拍上的音3、选择每一小节中的长音。哪个音符的时值长就选择出来。
例15︱1. 35. 1︱7. 35. 5︱6. 71. 6︱5 - - -在这段音乐中第一小节中1和5是重拍音,也是正拍音同时又是长音,因此我们将这两个音选择出来。 然后我们要作的工作就是看一看这两个音能组成什么和弦。
很明显这两个音可以组成主和弦,即135 再看第2小节,我们可以选择出来的音是7和5,这两个音可以组成的和弦是Ⅲ和弦357或者是属和弦572,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作的事情很简单,在钢琴上弹一下,听一听哪个和弦更好听。 第三小节,我们可以选出的音符是6和1,他们可以组成的和弦是下属和弦461或者是Ⅵ和弦613。
同上找个钢琴弹吧。 再说第四小节,我们能找到的音符只有一个音符5。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和弦为它伴奏呢? 办法如下:1、以5为和弦的5音向下构成一个三和弦,我们得到了135。2、以135三个音分别作为和弦的根音向上构成一个三和弦,我们得到了135 357 572 这三个和弦就可以为5这个音做伴奏了!其实上面说的办法简单来讲就是把包含5这个音的和弦都找出来。
下面说一说肢体的事情肢体这个东西简单的说无非就是想办法把功能弹出来最基本的肢体有两种1、把选定的功能里包含的音符一个一个弹出来很明显这样弹出的声音比较傻,那么怎么办呢?我们先想一下为什么这样弹比较傻?很明显,过于规整。那么解决的办法就是,将其打乱有的朋友可能已经听出来了,第二种弹法是理查德同志经常使用的方法。
我们姑且借来用用,不过副作用是不论弹什么歌都有一股理查德味。2、用你的左手演奏和弦的根音,右手弹柱式和弦。
(所谓柱式和弦就是把和弦的三个音一起弹出来。) 为了更好听一点的话我们可以将左手演奏的和弦的根音的节奏加以变化.如果觉得这样还是不够好听的话我们就干脆让低音跑动起来好了掌握这些和声进行,即兴伴奏任你弹常用公式 公式一:[1] [4] [5] [1] (和声王国的支柱和弦)公式二:[1] [6] [4] [2] [5] [1] 公式三:[1] [6] [2] [5] [1] 公式四:[6] [2] [3](3、#5、7)[6] 公式五:[6] [4] [2] [3](3、#5、7)[6] 公式六:[2] [5] [1] [4] [7] [3](3、#5、7)[6] 公式七:[6] [2] [5] [1] [1、2] [3](先是3、6、7、3/后是3、#5、7、3) 公式八:[1] [5] [6] [3] [4] 公式九:[1] [3] [6] [3] [4] [3] [2] [5] [1] 公式十:[1] [3] [4] [5] [1] 公式十一:[1] [7](7、2、5) [6] [5](5、1、3) [4] [3](3、5、1) [2] [5] [1] 注:如没有特殊说明,如[3](3、#5、7)或[7](7、2、5)。
则[1]=1、3、5; [2]=2、4、6; [3]=3、5、7…….以此类推。注:公式中,以[1]开始的为大调;以[6]开始的为小调具体练习方法:A:每条公式先分别练习几遍,然后窜起来练习,也就是从第一条到第十一条直接连下来练习。
B:把十一条公式打乱顺序练习,想弹哪弹哪条,公式一接公式五、公式八 等等。C:(重点)把公式拆开任意组合练习,如:把公式九[1] [3] [6] [3] [4] [3] [2] [5] [1]和公式十[1] [3] [4] [5] [1]拆开任意组合以后,又可能形成新的组合[1] [3] [6] [3] [4] [5] [1]。
也就是公式九的前四个和弦,直接接到公式十的后四个和弦,连接的原则,就是公式中的共同和弦,把这个和弦当作一个连接点,一个桥梁。只要注意以下两种情况就可。
(1)不要反功能进行,(就是[5]级不能到[4]级,这一点很重要!)。(2)无论前面和弦是怎样进行的,大调的最后三个和弦,必须是[2] [5] [1]或[4] [5] [1],以[2] [5] [1]为最主要的进行;小调的最后三个和弦最好为[2] [3] [6]或[7] [3] [6],这一点要切记。
这样就能最大限度的让练习者熟悉各种和弦组合。在这三种练习方法中,第三中较为重要。
另外,大家也可以从实践中自己总结出一些常用进行,可长可短。我想说明的一点是,我不太喜欢用公式这个词,好像有种固定不便的感觉,其实它是非常非常灵活的,它有各种各样的变体的可能,不是什么固定不便的东西,也许把公式这个词改成常用进行更为合适,实际上根本没有什么公式,这些所谓公式,也只不过是我粗略归纳出来的,它可以是十一个,也可以是十五六个,甚至可以浓缩为三、四个,这些都不重要,只要它能帮助你更好的学习就行。
另外,建议开始和。
1、卖本《基本乐理》(国家九五计划的那本最好),系统学习
2、《和声学》《配器法》《复调》《曲式分析》4本书是音乐创作必备的教程,另外看看《音乐字典》,尤其是讲乐器的音域和最佳音色的部分,对于吉他和弦,建议买本《吉他自学三月通》,哪怕是盗版的也可以用
3、刚刚开始的的时候建议写点小歌,一段体,二段体,三段体之类的,然后再写难度比较大的奏鸣曲,回旋曲,交响曲等,也可以写些小型器乐体裁的,例如室内乐中的三重奏,四重奏,夜曲等等
4、想写很容易,想写好的话还是得付出很多的精力和时间去琢磨的,经常听听别人的配器,对自己也会有很大提高
有些这类的事情是要靠乐感的,有的人天生有着很强的乐感,所以对于这些事情无师自通。但是大部分人需要靠后天的努力练习才能达到听音乐后马上就能掌握节拍的境界。
我的推荐是打节拍。其实说白了主要还是多听伴奏。不要全神贯注的盯准每个小节的节拍,就像平时K歌似的感觉就可以了。
千万不要紧张,不然音准会偏高或歌唱的整体节奏加快,最终导致节拍错乱。
但是再用轻松地心态掌握伴奏的节拍和韵律后一定要舍弃K歌时的心态,要以认真的感觉对待。建议亲在比赛前一个半星期开始认真唱。
不知道亲的家里有没有钢琴、电子琴、手风琴一类的乐器?其实可以在完全熟悉伴奏的旋律以后用乐器把主旋律弹奏出来,遇到瓶颈的时候就停下来重新练,这样练的最大的好处就是,不会紧张,不会害怕因为一小个音符没卡准而整体节奏对不上,伴奏带不会减速,但是人是活的,如果可以弹奏乐器的话,可以在不熟的地方减速。
不知道有没有用,不过祝你比赛成功~~O(∩_∩)O~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42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