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答要求的审视时间不能低于5分钟。很多考生都清楚在作答行测时是有顺序的,但申论的作答则认为看材料做题就可以了。而实践证明如果上来就不论青红皂白去看材料,那绝对不是明智的做法。那样不仅会浪费大量的时间,而且会给后面题目的作答造成不小的困难,因为你看多了,就可能会想多。大量考生的实践反复证明,考试开始时一定先看的是题目,而不是答案。如果能够有目的性的去看后面的作答要求,不仅能够提高阅读的效率,更能从根本上提升答案要点的全面性。如果我们仔细去审视每道题目的作答范围、作答对象、作答字数和具体要求,并做适当的标记,你会发现,这段时间少于五分钟是不可能完成的。所以,如果你能训练有素,那么这五分钟的时间使用绝对是物超所值的。
材料梳理的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细心的考生应该能够发现,前面的表述是梳理,而不是阅读。为什么梳理而不是阅读,其实这是申论作答中的另一个技巧,那就是说申论材料是不需要读的,它能起到的核心作用是要点来源。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直接去找要点。既然我们已经知道每一道题目在问什么,既然我们知道每道题目的答案来自于哪里,我们要做的就是直接去材料中寻找我们所需要的要点。在做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其实把每一道题目的要点寻找完毕之后,给定资料基本上就已经读完了。这里希望大家能够记住,一定是找要点,而不是阅读。当然,如果你训练有素的话,这个地方完全可以把后面作文的总分论点也找出来,做一个基本的梳理。但是切忌,这里的时间不宜过长,只要能够找出来就可以了,不需要做过多的加工。
非作文题目的作答要控制在50分钟之内。绝大多数申论做不完的同学都是前面的小题目耗费的时间过长。如果大家能够基本明确上面所述的材料梳理功效,那么这个地方的50分钟大家应该不会觉得紧张。道理很简单,答案要点我们既然已经找到,那么稍作加工后的书写时间肯定是非常迅速的。大量实践证明,训练有素的考生非作文题目的书写根本用不了50分钟。
大作文的时间不能低于60分钟。从历年公务员考生反馈的情况来看,如果申论最后的分数不是很理想,很大程度是因为作文留的时间太短所致。大家可能会想作文留这么长时间到底要做些什么。首先你要做的肯定是框架或者结构的梳理。要确定自己用一种什么样的结构逻辑去写好一篇文章。其次,必须明确自己前面所筛选出的总分论点要以什么样的表述去呈现。最后,还要基本确定文章论证部分的素材要来自于那些材料,或者自己的哪些积累。说到这里,大家不会再觉得作文的时间用不了多长时间了吧?而且可能觉得自己以前写的作文可能都是错的。因为,自己写完后也不知道到底写了些什么东西。而上面所述的三项工作从实践来看,最少需要十五分钟左右的时间。然后用自己最整洁的卷面去呈现出来即可。
可能大家都能看出来上面总时间仿佛超出了考试要求的时间范围。可是大家可能也忽视了考前写名字的那几分钟时间和中间的一些机动时间。所以,整体来看,申论科目的作答要想做到基本万无一失,时间的科学合理安排是必不可少的。当然,原则上来讲,只要你能在规定时间内高效完成作答就可以了。上面的时间分配仅供大家参考。
1、读题 浏览题目5分钟,从总体了解材料大概讲述什么内容,了解题型,从整体估算一下试卷难度。
2、带着题目读材料,梳理作答思路 这一部分大概划定40分钟时间,主要需要做2件事: 1)根据题目在材料里划要点,如果有不同题目作答范围重合,需要用不同符号或者不同颜色的笔做出标记; 2)总结在材料中出现的意义和对策; 3)对于一些写作文凑字比较困难的考生,也可以在材料里面划出一些可以在作文中用做凑字的语句。 3、小题作答 小题作答大约需要50分钟的时间,原则上按照分值分配时间,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做2件事: 1)合理划分要点层次,该总的总,该分的分; 2)规范书写,将要点呈现在答题纸上。
4、文章写作 最后50分钟要进行文章写作了,毕竟作文占到40分左右,决定着你能否通过笔试。 在这部分需要大家做3件事: 1)写提纲:题目,总论点,分论点,必须清晰的列出来,总分论点就按照之前总结的对策和意义去写即可,这一部必须写清楚; 2)将开头、分论点所需利用材料中的段落写在开头、分论点之后,方便后面的书写; 3)按照提纲去扩充内容,需要注意字迹清晰,语言流畅即可。
《公共基础》按照岗位要求为五类。综合类、专技类、教育类、卫生类、文化类。
1、综合类:包括法律、政治、历史、经济、管理、时事、公文及阅读理解等基础知识;
2、专技类:包括法律、政治、历史、经济、管理、时事、科技及阅读理解等基础知识、数学、计算机、逻辑等理工科常识;
3、教育类:包括法律、政治、历史、经济、管理、时事及阅读理解等基础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教师法相关知识;
4、卫生类:包括法律、政治、历史、经济、管理、时事、科技及阅读理解等基础知识和卫生法规;
5、文化类:包括法律、政治、历史、经济、管理、时事、人文及阅读理解等基础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主要测试应试人员对公共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履行公务员义务的必备能力和素质。
考试内容: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法律知识、语文基础知识和公文写作、经济知识和科技常识、中国近现代史、世界现代史及其他知识等。 其他知识为近年发生的国际国内重大事件等。
考试题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实务题、论述题、简析题、写作题、案例分析题、综合分析题、材料处理题等。 根据A类、B类、C类不同试卷结构的要求选取上述若干个题型。
A类、B类、C类试卷均有客观题和主观题。 考试时限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
《申论》 《申论》主要通过应试人员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等,测查应试人员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等。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能够理解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观点、事实作出恰当的解释。
贯彻执行能力——要求能够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 解决问题能力——要求运用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具体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或办法。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对事件、观点进行准确合理的说明、陈述或阐释。 《申论》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为150分钟,满分为100分。
您好,中政在线 公务员备考专家为您答疑!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笔试内容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全部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
《申论》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50分钟,满分100分。
《公共基础知识》与一般公务员考试中的行测大部分相同,相对公务员考试的行测来说要简单些。主要题型也是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
若仍有疑问,请百度 中政行测在线备考平台 与老师直接交流获得指导!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71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