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同志有过一个重要命题,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
当好大学生村官,做好新时期农村工作,重要的是贯彻执行好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这就必须了解,党在农村有哪些重要政策。
从2004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7年制定了7个“一号文件”,指导农村工作。 2004年制定了《关于增加农民收入若干问题的意见》,主题是“农民增收”。
主要是针对1995年至2003年农业生产经营的比较效益下降,农民纷纷弃田抛荒,收入增幅持续下滑的应急性反应。文件提出了直接增加农民收入,降低农民负担的政策措施,如减免农业税、改善就业环境、扶持农产品加工等。
2005年制定了《关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问题的意见》,主题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侧重解决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问题,关注的是农业长远的能力目标。2006年制定了《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若干问题的意见》,主题是“新农村建设”,明确了“什么是新农村建设”“为什么进行新农村建设”“怎样进行新农村建设”等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2007年制定了《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问题的意见》,主题是“建设现代农业”。以“建设现代农业”为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出台了具体的系列性政策和制度安排。
2008年制定了《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若干问题的意见》,主题是“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2009年制定了《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主题是农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共提出了28点措施促进农业稳定发展与农民持续增收,其中包括进一步增加农业农村投入、较大幅度增加农业补贴、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等。
2010年制定了《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主题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出着力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努力缩小城乡公共事业发展差距,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这些指导性文件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发展,发展战略是“统筹城乡发展”,指导方针是“多予少取放活”,着力点是“解决农村民生”。
这些文件,为更直接、更有力、更有效地支持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
公文,即公务文书,是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一切社会团体在处理公务过程中形成的有现行功用和特定格式的文字材料。
我们今天所要讲的,主要是指行政机关公文。行政机关公文(以下简称公文)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通俗的讲,就是我们平时所讲的文件,它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工具。
一、公文的种类与适用范围公文的种类主要有13个文种,包括:命令(令)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作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通告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
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会议纪要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就县、乡两级信用社而言,公文种类通常用得最多的主要是通知、请示、报告、批复、函、会议纪要等文种。
三、公文格式公文是公务人员共同使用的处理公务的重要工具,必须有统一的格式,供大家共同遵守。公文格式是指公文的外观形式,由公文的文面格式、用纸格式和排印装订格式组成。
(一)文面格式公文的文面格式是公文全部书面内容的结构,不同的机关、不同类别的公文,有不同的文面格式,如党的机关与行政机关的文面格式有所不同,但差别不大。目前,通用公文的文面格式一般包括版头、份号、密级与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名称、成文日期、印章、印发传达范围、附件、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制版记等要素。
就基层信用社而言,一般要有发文字号、标题、主送机关、正文、成文日期、印章、主题词、印制版记等。1、发文字号。
即公文代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发文年度和发文顺序号组成(如桃农信发〔2006〕1号),用3号仿宋体标注于版头下空2行红色横线之上,下行文、平行文的居中排印,上行文的在左侧排印,与右侧的“签发人”对称。其中,发文机关代字由发文机关所在行政区代字、发文机关代字和公文类别代字组成。
发文年度与发文顺序号都只能用阿拉伯数字,发文年度要用中括号“〔〕”而不能用圆括号“()”或方括号“[]”,另外发文年度应标全称,不能简写,例如〔2006〕不能简写为〔06〕。发文序号分年度从1号起,按公文签发时间的先后依次编号,不能跳号,不留空号,不随意编号(例如“1”不编为“01”或“001”),不加“第”字。
2、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名称(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公文主题和文种组成。
位于红色横线下方空2行排印。用2号小标宋体,居中排印。
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3、主送机关。
指主要受理公文的机关。应当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或同类型机关统称。
在标题下空1行,左侧顶格用3号仿宋体排印,回行时顶格,最后一个主送机关名称之后用全角冒号。4、正文。
位于主送机关下方。正文中的结构层次序数应准确掌握和使用,即:第一层用“一、”,第二层用“(一)”,第三层用“1.”,第四层用“(1)”。
第三层的“1.”不能写成“1、”,即把小圆点写成顿号。在正文层次不多的情况下,第一层用“一、”,第二层可用“1.”。
在正文中,只能用仿宋、小标宋、黑、楷4种字体,均用3号字。正文中只有一级小标题的,小标题用黑体字排印;有两级小标题的,第一级小标题用黑体字排印,第二级小标题用楷体字排印;有多级小标题的,第一级小标题用小标宋体字排印,第二级小标题用黑体字排印,第三级小标题用楷体字排印,第四级小标题用仿宋体排印。
除小标题之外的正文文字,有双文种的(既复合型公文),第一文种的正文用楷体字排印,第二文种的正文用仿宋体字排印。5、附件及附件名称附件是公文的组成部分,对主件正文起说明、解释、补充、证实、参考等作用的文字材料或图表,置于主件之后,另起一页开始排印,与主件装订在一起。
公文如有附件,要在正文最后一行后空1行的左侧空2个字,用3号仿宋体字排印“附件”2字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如有2个以上附件,用阿拉伯数字依次标注序号。
序号后面用小圆点。例如“附件:1.XXXXXXXXXX”附件的首页左上角顶格用3号黑体字排印“附件”2字及附件的顺序号。
6、成文日期。一般以领导人最后签发的日期为准,经会议讨论通过的决议、决定等以会议通过的日期为准。
用汉字标注,“。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56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