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 在上古时代,祖先主要依靠结绳纪事,以后渐渐发明了文字,开始用甲骨作为书写材料。
后来又发现和利用竹片和木片以及缣帛作为书写材料。但由于缣帛太昂贵,竹片太笨重,于是便导致了纸的发明。
据考证,我国西汉时已开始了纸的制作,魏晋南北朝时期纸广泛流传。普遍为人们所使用,造纸术进一步提高。
造纸原料也多样化,纸的名目繁多如竹帘纸、藤纸、鱼卵纸……蔡伦造纸的原料广泛,以烂鱼网造的纸叫网纸,破布造的纸叫布纸。 隋唐时期,著名的宣纸诞生。
(在宣纸的主要产地安徽宣州有这么一个传说:蔡伦的徒弟孔丹,在皖南以造纸为业,他一直想制造一种特别理想的白纸,用来替师傅来画像修谱。但经过许多次的试验都不能如愿以偿。
一次,他在山里偶然看到有些檀树倒在山涧旁边,因年深日久,被水浸蚀得腐烂发白。后来他用这种树皮造纸,终于获得成功。
由此可以断定:利用树皮制造宣纸,在唐朝时候就比较盛行了。) 唐代在前代染黄纸的基础上,又在纸上均匀涂蜡,使纸具有光泽莹润,艳美的优点,人称硬黄纸。
五代造纸业仍继续发展,歙州制造的澄心堂纸,直到北宋,一直被公认为是最好的纸。到了明清,造纸业又兴旺和创新。
各种笺纸再次盛行起来,在质地上推崇白纸地和淡雅的色纸地,色以鲜明静穆为主,如康熙、乾隆时期的粉蜡纸,印花图绘染色花纸等,纸的制作,到了清代,已到了完美绝伦的地步。 造纸的过程) 一般印刷纸的生产分为纸浆和造纸两个基本过程。
制浆就是用机械的方法、化学的方法或者两者相结合的方法把植物纤维原料离解变成本色纸浆或漂白纸浆。造纸则是把悬浮在水中的纸浆纤维,经过各种加工结合成合乎各种要求的纸页。
造纸厂一般需贮存足够用4~6个月的原料,使原料在贮存中经过自然发酵,以利于制浆,同时保证纸厂的连续生产。经备料工段把芦苇、麦草和木材等原料切削成料片(供生产化学浆)或木断(供生产磨木浆),再把小片原料放到蒸煮器内加化学药液,用蒸汽进行蒸煮,把原料煮成纸浆,或或把木断送到磨木机上磨成纸浆,也可经过一定程度的蒸煮再磨成纸浆。
然后用大量清水对纸浆进行洗涤,并通过筛选和净化把浆中的粗片、节子、石块及沙子等除去。再根据纸种的要求,用漂白剂把纸浆漂到所要求的白度,接着利用打浆设备进行打浆。
然后在纸浆中加入改善纸张性能的填料、胶料、施胶剂等各种辅料,并再次进行净化和筛选,最后送上造纸机经过网部滤水、压榨脱水、烘缸干燥、压光卷取,并进行分切复卷或裁切生产出卷筒纸和平板纸。如果生产要生产涂布印刷纸,则需要干燥中部或生产成卷筒纸后经涂布加工而实现。
6 除以上基本过程外,还包括一些辅助过程,如蒸煮液的制备、漂液的制备、胶料的熬制及蒸煮废液和废气中的化学药品与热能的回收等。 灞桥纸: 1957年,在西安市东郊的灞桥,出土了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古纸。
出土时,这是一叠纸片,有大有小,最大的有10*10厘米,最小的有3*4厘米,米黄色。经过反复科学检验,发现它主要是由大麻和少量苎麻的纤维制成的,也就是说,这是“植物纤维纸”。
这座古墓最迟不晚于汉武帝时,即前140年至前87年,因此可以断定,在二千多年前,即公元前2世纪,我国已经生产并使用植物纤维纸了。这种灞桥纸,是考古发掘出来的世界上最早的纸。
蔡伦纸: 蔡伦,汉代造纸术发明家,字敬仲。桂阳(今湖南郴州市)人。
明帝永平十八年(75)入宫为宦。东汉章和元年(87),任尚方令。
元兴元年(105)发明造纸术。他总结前人经验,始有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原料经过挫、捣、抄、烘等工艺造纸,称“蔡侯纸”,对改革和推广造纸术有很大贡献,后世传为造纸术的发明者。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对世界文化的传播、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 左伯纸: 在蔡伦以后,别人又不断把他的方法加以改进。
蔡伦死后大约八十年(东汉末年)又出了一位造纸能手,名叫左伯。他造出来的纸厚薄均匀,质地细密,色泽鲜明。
当时人们称这种纸为“左伯纸”。可惜历史上没有把左伯所用的原料和制造方法记载下来。
藤纸: 魏晋南北朝时期纸广泛流传,普遍为人们所使用,造纸技术进一步提高,造纸区域也由晋以前集中在河南洛阳一带而逐渐扩散到越,蜀,韶,扬及皖,赣等地,产量,质量与日俱增。造纸原料也多样化,纸的名目繁多。
剡溪有以藤皮为原料的藤纸,纸质匀细光滑,洁白如玉,不留墨。 附:纸的历史 纸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之一,它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一起,给我国古代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技术的基础。
纸的发明结束了古代简牍繁复的历史,大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在上古时代,祖先主要依靠结绳纪事,以后渐渐发明了文字,开始用甲骨来作为书写材料。
后来又发现和利用竹片和木片(即简牍)以及缣帛作为书写材料。但由于缣帛太昂贵,竹木太笨重,于是便导致了纸的发明。
据考证,我国西汉时已开始了纸的制作。1957年陕西省博物馆在西安东郊灞桥附近的一座西汉墓中,发掘出了一批称之为"灞桥纸"的实物,其制作年代当不晚于西汉武帝时代。
之后在新疆的罗布。
1、我们办公常用的是A4纸,A4纸是我国根据国际通用纸张的尺寸而制定的标准尺寸的纸张。在这个标准中,A4纸就是A系列全开纸的16开纸。
它的大小是210*297毫米。
2、纸张有哪几种规格?常用纸张有大度和正度两种规格。
3、什么叫大度纸?规格889*1193(mm)为大度纸。
4、什么叫正度纸?规格787*1092(mm)为正度纸。
5、纸张的计量。纸张的计量单位令或卷。将整条纸卷成一个筒叫卷筒纸,通常一卷约相当于10令,一令通常是500张纸。纸张的厚薄以克重来衡量,克重表示一张纸每平方米的重量。
据考证,我国西汉时已开始了纸的制作,魏晋南北朝时期纸广泛流传。普遍为人们所使用,造纸术进一步提高。造纸原料也多样化,纸的名目繁多如竹帘纸、藤纸、鱼卵纸……蔡伦造纸的原料广泛,以烂渔网造的纸叫网纸,破布造的纸叫布纸。
隋唐时期,著名的宣纸诞生。(在宣纸的主要产地安徽宣州有这么一个传说:蔡伦的徒弟孔丹,在皖南以造纸为业,他一直想制造一种特别理想的白纸,用来替师傅来画像修谱。但经过许多次的试验都不能如愿以偿。一次,他在山里偶然看到有些檀树倒在山涧旁边,因年深日久,被水浸蚀得腐烂发白。后来他用这种树皮造纸,终于获得成功。由此可以断定:利用树皮制造宣纸,在唐朝时候就比较盛行了。)
唐代在前代染黄纸的基础上,又在纸上均匀涂蜡,使纸具有光泽莹润,艳美的优点,人称硬黄纸。五代造纸业仍继续发展,歙州制造的澄心堂纸,直到北宋,一直被公认为是最好的纸。到了明清,造纸业又兴旺和创新。
关于蔡伦与造纸术的关系,当今有两种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他是造纸术发明者,第二种意见认为西汉初已用纸代简,蔡伦只是造纸术革新者。现在看来第二种意见是正确的,因早在蔡伦200年前的西汉初即已有用于书写的麻纸。蔡伦的贡献是组织并推广了高级麻纸的生产和精工细作,促进了造纸术发展,但“造意用树肤以为纸”者,倒有可能是蔡伦或其尚方下属。皮纸用树皮纤维制成,其技术难度比麻纸更大
印刷纸的外观质量和常见纸病 纸张的外观质量,是指不用仪器设备,仅靠人的感官就能判别辨认的纸张质量状况。
它可分为纸页本身的外观质量和由一张一张的纸页或长带状纸页形成的件纸的外观质量。 无论是哪种外观质量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纸的使用。
外观质量差不但会降低纸张的使用价值和印刷成品率,严重时还会使纸张成为废品。另外,纸张中个别严重的外观纸病如硬纸块等,在印刷时还会轧坏印版和胶辊,造成对印刷设备的损坏。
纸的外观质量和物理性能也有密切的关系。例如,外观有明显泡泡纱的纸,其平滑度和不透明度等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纸张的外观质量检验应达到以下三个目的: ★ 检验清楚纸张的成件质量。主要有:件纸外形是否良好,尺寸是否合格,包装质量及破损程度等。
★ 掌握纸张的基本纸质。包括颜色、均匀平整程度、柔韧抗张性、平滑性和洁净程度等。
★ 抽检查出平板印刷纸的大致漏选率(有明显纸病的纸张占纸张总数的百分率)。 纸的含义 为了帮助读者对纸有一个概括的了解,首先将纸的常识作一个简要介绍。
纸是人类文明和文话科学得以记载、积累、传输和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它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纸的质量提高和新品种的不断涌现,纸的应用已扩展到文化科学,日常生活、医疗卫生、商业、国防和工农业生产等各个领域。现代社会几乎没有人不认识纸,但也可能几乎没有人认识所有的纸。
纸,几乎是每个人所司空见惯的东西。然而,究竟什么叫纸,或者说纸的确定含义是什么?恐怕许多人,包括经常于纸打交道的人不一定能准确的回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4687-84)中的规定,所谓纸,就是从悬浮液中将植物纤维,矿物纤维,动物纤维,化学纤维或这些纤维的混合物沉积到适当的成形设备上,经过干燥制成的平整、均匀的薄页。 从广义上讲,纸--可以用来包含纸张和纸板这两个术语。
按照造纸工业部门的标准, 通常把定量小于225g/m2的纸页叫做纸张或纸, 把定量大于225g/m2的叫做纸板。但是,这个界限不是绝对的,还要以纸页的特性和用途灵活掌握。
从前,我国对纸张和纸板的定量规定是:在150~200g/m2以下的叫做纸张;在150~200g/m2以上的则叫做纸板。由于纸板和纸张的界限不十分明确,加之工业部门和商业部门的不统一,常把定量在200g/m2左右的纸称为纸卡。
随着时间衍变,慢慢形成了一个规律,即把定量在200g/m2以上,而又以印刷或装璜为主要目的的纸,称为卡纸。如250g/m2铜板卡(纸),280g/m2玻璃卡(纸)等。
纸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种重要资源。从古到今,造纸所用主要原料都是植物纤维,诸如木材、芦苇、竹子、麦秸、稻草、蔗渣、树皮、面、麻等。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造纸所用纤维原料的种类和造纸产品的应用范围都在不断扩大,造纸技术的发展使其对纸张加工的深度和广度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果把以植物纤维为主构成的纸,叫做“第一代”纸的话,那么用合成纤维制成的纸和以塑料薄膜为纸胎制成的纸,则叫做“第二代”纸,又被称为合成纸。
挂历薄膜所用即为此种纸。近几年来,国内外又有了“功能纸”。
所谓功能纸,就是采用某些特殊原料,抄造出具有某些特殊功能的新纸种。报纸上报道国外的纸手表所用的纸,大概就属于这类功能纸。
有人把这类功能纸称为“第三代纸”。??普通的纸,抄成后未经再次加工,一般称为纸或原纸。
为了提供纸的表面性质和装饰效果,或者为了赋予纸面一种特别性能,对原纸进行了再加工,所得到的成品便称为加工纸(如涂布印刷纸、复写纸等)。然而,仅仅按照加工还不能满足某些特殊用途的需要,于是,采用新的纤维原料和加工措施,获得了具有某种功能的纸。
耐火纸、夜光纸、电磁波屏蔽纸以及被誉为“东方魔纸”的车用保洁纸等,均可视为功能纸。??尽管人们对功能纸的应用和了解还很少,但可以预料,不久的将来,功能纸必将更多地出现并被人们所熟悉。
用发展和进步的观点看待事物,对纸的概念和含意,切不可作狭义的理解。 印刷纸的选择与使用 恰当合理地选择和使用纸张,对于保证出版物的质量和降低出版物的成本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做为出版印刷行业从事材料管理的人员,不但要根据本部门各个年度和季度的出版计划,预先选择所需纸张的品种和规格,而且要能根据出版计划准确计算所需各种纸张的数量。还要能协调和指导印刷人员合理用纸,以便降低纸张消耗,提高经济效益。
(一)纸张的选用 纸张的选用包括选择品种、规格和质量等级等几个方面,不可只注重某一方面而忽视了其它方面。 在选择纸张品种时,主要需根据欲印制的印刷品的特征和所使用的印刷机类型进行选择。
印刷书刊中的彩色封面、插图或广告插页等,可选用双面铜版纸或双胶纸;印刷商标等单面印刷品则可选用单面铜版纸或单胶纸;印刷字典、词典、手册等工具书宜选用字典纸或薄凸版纸;印刷一般书籍则可选用胶印书刊纸或凸版印刷纸。同样是印刷一般书籍,如果欲在轮转印刷机上使用需选用卷筒纸(平台轮印机除外),若计划在一般平台上印刷则需选用平。
最早的纸在2200年前,西汉初期已有了纸,但还是很粗糙,不被广泛应用。
公元105年,东汉蔡伦改进后,被认为是现代造纸术的鼻祖。造纸的原料主要是植物纤维,原料中除含有纤维素、半纤维素、木素三大主要成分外,尚有其他含量较少的组分,如树脂、灰份等。
此外还有硫酸钠等辅助成分。纸一般分为平板和卷筒两种。
平板纸主要用于逐张使用,如供平台印刷机印刷和书写、绘画等用纸。卷筒纸主要供连续性加工机械使用,如供轮转机印刷,制袋机连续制袋,卷烟机连续包制卷烟等。
扩展资料纸的分类:1、按生产方式分为手工纸和机制纸。2、按纸张的厚薄和重量分为纸和纸板。
3、按用途可分为:包装用纸、印刷用纸、工业用纸、办公,文化用纸、生活用纸和特种纸。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纸。
纸在文房四宝中,较之笔、墨、砚晚出。
古今中外,公认为东汉初期的宦官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人。据范晔的《后汉书》记载:“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
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
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这是历史文献中最早的关于造纸术的记载。
扩展资料:公元8世纪,我国已经广泛使用纸,之后的几个世纪中,我国将纸出口到亚洲各个地方,并严保造纸秘密。公元751年,唐朝和阿拉伯帝国发生冲突,阿拉伯人俘获几个中国造纸工匠。
没过多久,造纸业便在撒马尔罕和巴格达兴起。就这样,造纸技术便逐渐在世界各地传开,那里开始广泛使用纸张,后又经阿拉伯诸国传到北美和欧洲。
据史书记载,在蔡伦发明造纸术后的1000多年,欧洲才建立第一个造纸厂。
平面设计常用尺寸平面设计常用尺寸。
设计前要先选定纸张尺寸,因为印刷的机器只能使用少数几种纸张(通常是全开、菊全开),一次印完后再用机器切成所需大小,所以没事不要用下表以外的特殊规格,以免纸张印不满而浪费版面。由于机器要抓纸、走纸的缘故,所以纸张的边缘是不能印刷的,因此纸张的原尺寸会比实际规格要来得大,等到印完再把边缘空白的部分切掉,所以才会有全尺寸跟裁切后尺寸的差别。
a)书籍的开本、版心和图片尺寸是否协调; 印刷全面知识(认真看完必然成为后期高手)nashun 2.纸的规格及名称: A.纸最常见有四种规格: (1).正度纸:长109.2厘米.宽78.7厘米 (2).大度纸:长119.4厘米.宽88.9厘米 (3).不干胶:长765厘米.宽535厘米 (4).无碳纸:有正度和大度的规格,但有上纸.中纸.下纸之分,纸价不同(见纸价分类)。(6).新闻纸:55-60g滚筒纸.正度纸.报纸选用。
9.如何学会开纸和选用大度.正度纸:定律:客户印刷规格长.宽尺寸.用大度和正度纸尺寸除以客户规格长.宽尺寸二次,选最多的积数,就是开数。 公文格式2007-12-13 大章对于上报的公文,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80mm。
公文生效标识有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单一发文机关如何标识公文生效标识,另一种是联合行文的机关如何标识公文生效标识。5.2 公文页边与版心足寸 公文用纸天头(上白边)为:37mm+lmm 公文用纸订口(左白边)为:28mm+1mm 版心尺寸为:156mm*225mm(不含页码) 本标准改变了我国公文用纸长期以来一直沿用的16开型,而将公文用纸的幅面尺寸改为国际标准纸型A4型。
印刷用纸2005-07-01 paulinexu 添加填料可使纸张的平滑度增加、提高不透明度和白度、增加厚度和重量、改善纸张的吸墨能力及印刷适应性等。上胶程序主要是使纸张具有抵抗水分渗透的能力,而且可加强纸张的硬度、坚韧性、抗张力、抗湿性、提升纸张表面平滑度及减少起毛现象,同时也改善纸张的印刷适应性。
纸张的表面强度是指纸张表层的纤维、填料、颜料等与纸张结合,连接的牢靠结实程度,即指纸张表层物质互相结合的强度。纸张的规格包括纸张的尺寸和纸张的重量。
书籍版式设计的基本常识 - 一片云2005-11-16 apollo426 印刷纸张规格。设计前要先选定纸张尺寸,因为印刷的机器只能使用少数几种纸张(通常是全开、菊全开),一次印完后再用机器切成所需大小,所以没事不要用下表以外的特殊规格,以免纸张印不满而浪费版面。
由于机器要抓纸、走纸的缘故,所以纸张的边缘是不能印刷的,因此纸张的原尺寸会比实际规格要来得大,等到印完再把边缘空白的部分切掉,所以才会有全尺寸跟裁切后尺寸的差别。6.书面纸 书面纸也叫书皮纸,是印刷书籍封面用的纸张。
纸张常识[转帖] - 一剑封喉 - 网易博客2008-10-25 格格巫 1.按照用途大体分为:书画纸、印刷纸、复写纸、复印纸、打印纸、传真纸、制版纸、封面纸,当然还有设计绘图用纸、档案保管用纸、包装用纸、生活用纸和其它用纸等。全张纸幅面规格可分为正度纸(787*1092mm)、大度纸(一边或者两边大于正度纸)和特度纸(一边或者两边小于正度纸)。
按理化性能可分为普通纸、热敏纸(如热敏传真机、热敏收银机用的纸张等)、光敏纸(如相片纸、晒图纸)、压敏纸(又叫压感纸、无碳纸)等。 邮寄QA2009-05-26 唯易信函及信函型印刷品(能装入GB厅1416-2003《信封》标准中规定的BL、DL、ZL型号[老GB厅1416-93标准中的3、5、6]信封内的印刷品),书写位置应在离信封正面的上边30mm以下,离信封底边20mm以上的名址书写区域内,邮政名址应自左向右横写。
1、名址签条的尺寸规格 (1)信函及信函型印刷品名址签条的尺寸 信函名址签条适用于GB厅1416中所有国内信封。(2)信函及信函型印刷品名址签条的粘贴位置 名址签条应贴在名址书写规定的区域内。
纸张的规格:A3.A4.A5.A6纸的尺寸大小2009-02-20 初见纸张尺寸介绍: a2纸的尺寸(大4开) 594mm*420mm a3纸尺寸(大8开) 420mm*297mm a4纸尺寸(大16开) 297mm*210mm b4纸尺寸(16开) b5纸的尺寸(32开) 8开纸尺寸 纸张按种类可分为新闻纸、凸版印刷纸、胶版纸、有光铜版纸、哑粉纸、字典纸、地图纸、凹版印刷纸、周报纸、画报纸、白板纸、书面纸、特种纸等。普通纸张按克重可分为60gsm、80gsm、100gsm、105gsm、120gsm、157gsm、200gsm、250gsm、300gsm、350gsm、400gsm。
设计中一些常用的小知识2007-11-21 阿堵名片 横版:90*55mm 85*54mm 竖版:50*90mm 54*85mm 方版:90*90mm 90*95mm.挂旗 标准尺寸:8开 376mm x 265mm 4开 540mm x 380mm.信纸 便条 标准尺寸:185mm x 260mm 210mm x 285mm.大度纸张: 850*1168mm 开数(正度) 尺寸 单位(mm) 全开 844*1162 2开 581*844 3开 387*844 4开 422*581 6开 387*422 8开 290*422 注:成品尺寸=纸张尺寸-修边尺寸。新闻纸尺寸有:547mm*392mm、545mm*370mm. 设计常用尺寸2010-02-21 solunar 5寸照片(3X5),采用800X600分辨率就可以了 6寸。
纸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初期的纸是利用败丝破网制成,产量不 大,质量较差。
西安东郊的灞桥地区的考古发掘资料表明,早在蔡伦之前的西汉时期就出现了植物纤维纸。东汉蔡伦采用多种原料和改进制纸方法,利用树皮、麻类等材料造纸,使纸的质量和产量都大为提高。
由于纸的广泛使用,晋安帝才下令废除了自古沿用下来的竹木简,以纸取代竹木简,纸张产量大增,质量提高,并出现了藤纸、苔纸、竹纸等 新产品。把历史推进到全面用纸的时代。
隋唐时期是造纸业的全盛时期,纸中之王的“宣纸”,就是这一时期产生和兴盛起来的。宣纸产地在安徽宣州泾县一带,故治宣纸。
千百年来, 宣纸以其质地绵软、百搓不折、纹理紧密、光洁如玉、不腐不蛀等特点, 享有“寿纸”千年的美誉,成为中国书両的必需品。明代纸类齐全,凡以前名纸,均能仿造。
到了清代,造纸业的发展已 经有了规模,有专门为宫廷用纸、一般用纸、仿古纸、外来纸等。 纸的发明为文化的繁荣和传播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即使在机制纸盛行的今天, 某些传统的手工纸依然体现着它不可替代的作用,焕发着独有的光彩。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8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