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乐理知识汇总
一年级:
1、要掌握好歌曲节奏,认识五线谱或简谱音阶,要学会说唱音高,纠正走调。
2、能读出四分、和八分节奏的不同。
3、能感觉出两拍子和三拍子的不同。
4、能听辩出音的长短。
二年级:
1、要学会手势音阶,唱准,能够听唱歌曲,认识简单音符。
2、认识弱起小节。
3、认识附点
4、认识反复记号,知道其作用。
5、认识字母谱,用唱名唱出旋律。
6、认识重音记号。
三年级:
1、会识谱唱歌。
2、掌握个别音符时值。
3、认识升降记号,掌握其作用。
4、巩固弱起小节的唱法。
5、复习附点的知识,将附点音符唱准。
6、认识五线谱中的八分休止符。
四年级:
1、要进入二声部训练,能够识唱整首歌曲乐谱,能够听出敲击的节奏,并记录。可自己创编节奏。
2、认识附点四分音符、附点八分音符、顿音记号、连线、升级号、强弱记号。
3、掌握二、三、四拍子的指挥简单手势。
4、初步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并能简述音乐含义。
5、了解简单的音乐创编知识,间奏、乐器等。
五年级:
1、熟练掌握歌曲中的特殊节奏(六拍子拍号)。
2、唱准装饰音和带记号的音。
3、欣赏的音乐能够有一定自己的见解。
4、唱好二声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六年级:
1、能够很快识谱唱歌,并且可以进入三声部练习,可以很准确的演唱本学期要求掌握的戏曲片段。
2、欣赏曲目可以更加广泛,培养学生深层次欣赏能力。
3、掌握二、三、四拍子的指挥简单手势。
4、节奏摸进主要训练节奏与节拍的同时进行。
5、认识了解西洋乐器和民族乐器。
简 谱 术 语 快 速 查 询 音符 音高 节奏 调式 音阶 休止符 全音符 全音 节拍 大调 装饰音 二分音符 半音 单拍子 小调 延长号 四分音符 8度 复拍子 连音线 八分音符 变化音 2/4拍子 反复记号 十六分音符 升号 4/4拍子 重音记号 三十二分音符 降号 强 弱拍 小节线 附点音符 还原号 顿音符号 重音符号 音 符 在简谱中,记录音的高低和长短的符号,叫做音符。
而用来表示这些音的高低的符号,是用七个阿拉伯数字作为标记,它们的写法是:1 2 3 4 5 6 7 读法为:do re mi fa so la si(多 来 米 发 梭 拉 西)。 音符是和音高紧密相连的,没有一个不带音高的音符。
音 高 音符的数字符号如1 2 3 4 5 6 7就表示不同的音高。在钢琴键盘上可以很直观地理解音符和音高。
广义上说音乐里总共就有7个音符。 钢琴上的琴键由黑键和白键组成,共有88个键盘。
上图标示出这88键盘以及对应的音符和音高。现在重点看黄线框里面的音符---七个白键和五个黑键。
搞懂了这12个音符和位置规律就可以将所有88个键盘掌握了。 黄线框里面的音符上下都不带圆点的一般叫中音区音符。
如果您记忆的话先将中央1(C)牢记在心---这可以说是所有88个键盘位置的基础。至于说为什么还叫C您可以参考有关调式的解释。
这7个白键的就是如我们通常唱的1 2 3 4 5 6 7 这七个音符。那么5个黑键呢?请看下面有关半音/全音的解释。
黄线右面的音符上边出现有圆点的,则表示要将该音升高一个音组,行话说“高8度”。如出现加两个圆点就表示将该音升高两个音组,余类推。
在音符下边出现有圆点的,则表示要将该音降低一个音组,即“低8度”。如出现加两个圆点就表示将该音降低两个音组,余类推。
用手依次弹上面各组键盘,你会直观地感到音的“高低”了。音 符 的 长 短 音乐中的音符除了有高低之分外,当然还要表示长短之分。
这里引用一个基础的音乐术语----拍子。拍子是表示音符长短的重要概念。
表示音乐的长短需要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概念。简谱里将音符分为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等。
在这几个音符里面最重要的是四分音符,它是一个基本参照度量长度,即四分音符为一拍。这里一拍的概念是一个相对时间度量单位。
一拍的长度没有限制,可以是1秒 也可以市2秒或半秒。假如一拍是一秒的长度,那么二拍就是两秒;一拍定为半秒的话,两拍就是一秒的长度。
一旦这个基础的一拍定下来,那么比一拍长或短的符号就相对容易了。 用一条横线“—”在四分音符的右面或下面来标注,以此来定义该音符的长短。
下面列出了常用音符和它们的长度标记:音符名称 写 法 时 值 全音符 5 — — — 四拍 二分音符 5 — 二拍 四分音符 5 一拍 八分音符 半拍 十六分音符 5= 四分之一拍 三十二分音符 八分之一拍 上例可以看出:横线有标注在音符后面的,也有记在音符下面的,横线标记的位置不同,被标记的音符的时值也不同。从表中可以发现一个规律,就是:要使音符时值延长,在四分音符右边加横线“—”,这时的横线叫延时线、延时线越多,音持续的时间(时值)越长。
相反,音符下面的横线越多,则该音符时间越短。休 止 符 音乐中除了有音的高低,长短之外,也有音的休止。
表示声音休止的符号叫休止符,用“0”标记。通俗点说就是没有声音,不出声的符号。
休止符与音符基本相同,也有六种。但一般直接用0代替增加的横线,每增加一个0,就增加一个四分休止符时的时值。
半 音 与 全 音 音符与音符之间是有“距离”的,这个距离是一个相对可计算的数值。在音乐中,相邻的两个音之间最小的距离叫半音,两个半音距离构成一个全音。
表现在钢琴上就是钢琴键盘上紧密相连的两个键盘就构成半音,而隔一个键盘的两个键盘就是全音。白键位置上的3和4音、7和音之间构成半音;而1和2之间,2和3之间,以及4和5、6和7之间构成是全音。
而1和2之间隔着一个黑键,1和2与这个黑键都构成半音。变化音 将标准的音符升高或降低得来的音,就是变化音。
将音符升高半音,叫升音。用“#”(升号)表示,一般写在音符的左上部分,如下所示:标准的音降低半音,用“ b "(降号)表示,同样写在音符的左上部分:基本音升高一个全音叫重升音,用“x"(重升)表示,这和调式有关。
基本音降低全音叫重降音。用“ bb”(重降)表示。
将已经升高(包括重升)或降低(包括重降)的音,要变成原始的音,则用还原记号“”表示 附 点 音 符 附点就是记在音符右边的小圆点,表示增加前面音符时值的一半, 带附点的音符叫附点音符。例如:四分附点音符 八分附点音符:反 复 记 号 ,表示记号内的曲调反复唱(奏)。
如果从头反复,前面的可省略。例如:A B C D E F 实际唱(奏)为: A B C A B C D E F D E F 反复跳跃记号: 记在曲调的结尾,表示这段曲调的两次结束不相同: 实际唱 (奏): A B C A B D (3)D.C.记在乐曲的复纵线下。
表示从头反复,然后到记在 Fine 或 处结束。注:“Fine”是结束。
“”是无限延长号,如果放在复纵线上则表示终止。装 饰 音 装饰音的作用主要是用来装饰旋律。
它们用记号或小音符表示,装饰音的时值很短。(1)倚音: 指一个或数个依附。
1、音乐构成的四个基本要素:音的高低、音的长短、音量、音质。
2、音符
记录音乐的符号叫做音符。而音符用七个阿拉伯数字来表示:
1 2 3 4 5 6 7
音 名: C D E F G A B
唱 名:do re mi fa so la si
3、音符的划分
在这七个音符中有一个规律,就是3(mi)到4(fa),7(si)到高音1(do)是半音。在吉他上是相邻的两个品为半音,比如一弦1品是3(mi),那么一弦2品就是4(fa);在吉他上隔一品是全音,比如一弦1品是1(do),那么一弦3品就是2(re),中间隔了1品。
4、音高
音符的数字符号如1、2、3、4、5、6、7就表示不同的音高。音乐里总共就有7个音符。
5、附点音符
写在音符右边的小圆点,叫附点,带有附点的音符叫做附点音符。无论什么音符,只要带有附点,就延长附点前面音符的一半。
6、节奏
掌握读谱,首先要掌握节奏,练习掌握 节奏要能准确的击拍。击拍的节奏方法是:手往下拍是半拍,手掌拿起有半拍,一上一下是一拍。
扩展资料:
于 1950年颁布《小学音乐课程暂行标准(草案)》,所订目标为:
1、培养儿童正确的听音、发声、歌唱、简单演奏等初步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2、培养儿童爱好音乐,以音乐陶冶身心,丰富生活,并乐为人民服务的兴趣和愿望。
3、培养儿童活泼、愉快、热情、勇敢及“五爱”国民公德和保卫祖国、保卫世界和平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感情。教学内容包括唱歌、乐谱知识、乐器、欣赏几类。
1、顿音:以圆点、三角及圆点弧线来标记,表示某些音或和弦要断续地弹奏,成为断音奏法,也成为顿音或跳音奏法。
2、重音:重音是一种语音现象,指在多音节单词中将某个音节读的特别明显,音调较高,音量较大,读的时间较长。相对的其他的音节就弱、短。
单音节单词没有重音。 3、波音:两个相同音高的主音之间加入邻音而形成一种装饰音。
根据波音的行进方式分为上波音和下波音。上波音的行进方式是从主音符行进到主音符的上方音,再回到主音符。
下波音是由主音符行进到主音符的下方音,再回到主音符。上波音和下波音占用主音符的时值是一样的,都是总时值的1/4。
4、下滑音:,当此记号 记在某个音的后面时,从这个音开始做半音阶快速向下进行。 5、上滑音:当此记号 记在某个音的后面时,从这个音开始做半音阶快速向上进行。
马克思说:“对于非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是没有意义的。”
缺乏音乐审美能力的人对音乐美的感觉是木呐的,迟钝的。音乐审美能力是指人以审美方式把握音乐世界的特殊能力。
包括对音乐审美的知觉力、感受力、记忆力、判断力、理解力、想像力和创造力、表现力、意志力等等。音乐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使人在音乐美的愉悦和陶冶过程中,情感得以升华,心灵得以净化,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给学校的音乐教学带来了新的春天, 也给音乐教师们带来了新的挑战。课标明确提出,音乐课程以审美为核心,音乐教学必须强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教学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感情,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音乐教师是审美教育的实施者,不仅仅单纯向学生传授音乐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审美的音乐能力。听过无数堂的音乐课,精彩的课,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悦,关键是学生学到了有用的音乐知识,音乐审美能力得到了提高;反之,或热闹或乏味,关键是学生没有学到知识,能力还在原地踏步。
本文试从音乐基本技能出发,就音乐教学改革中如何发掘音乐教学的审美价值,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的途径做一个浅显的阐述。 一、听:会听、要听、听出美的色彩 (一)安静聆听,让心静下来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传入人的耳膜,刺激大脑中枢神经,能够使人体分泌多种有益的生化物质,从而达到净化心灵,陶冶性情的作用。
按理说,人只要有健全的听觉,就能够听音乐,但人仅有健全的听觉,却不一定能听懂音乐。马克思说:“对于非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是没有意义的。”
古人云:“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因此,首先就要培养学生专心聆听的好习惯,才能使孩子们逐渐拥有音乐的耳朵。
无论学唱歌曲或是欣赏乐曲,学生都要用耳用脑专心聆听,去除任何杂音,让心安静下来。当然,这些习惯不是一日所能养成,需要在音乐教师精巧的设计之下,悉心培养才能完成。
例如,管弦乐《乘雪橇》,教师先在初听前给学生抽马鞭的音响,学生一下安静了,马儿开始奔跑,教师设计了提问,请学生带着问题初听(乐曲中有些什么特别的音响,仿佛看到了什么场景),学生有了目的后,仔细在音乐中捕捉,于是他们听到了马蹄,听到了铃铛,听到了马鞭,听到了欢笑等等,然后,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出示图片引入乐曲名称进行更深层次的听赏。 (二)想像情境,让思维飞起来 丰富的想象力是听赏音乐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音乐是抽象的艺术,这一点是它与绘画、雕塑等艺术门类最大的区别,但音乐也不是不可感知的,它可以通过各种音乐要素使模糊的东西具体化和造型化。同一首作品,不同的人的感受必定是不同的,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里对同一首作品的感受也可能是不同的。
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音乐听赏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鼓励学生自由想象,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思维,通过“音乐的耳朵”感受不同情境的音乐作品。
例如,在欣赏陈纲编曲的小提琴独奏曲《苗岭的早晨》时,启发学生注意聆听乐曲中模仿鸟鸣的声音和力度的变化,引导他们自然地联想到这是描写早晨的音乐,进一步引导学生想象出不同的早晨的景象,再通过分析乐曲的旋律素材运用苗族音乐的特点,最终联想到这是苗岭的早晨,学生的想像随着音乐似乎“飞”到了苗岭。 (三)走进音乐,让身体动起来 在听赏教学中,还可以发挥其它各个器官,积极地参与到音乐之中,如拍手、点头、跺脚、晃身、演唱、舞蹈等与听觉相结合,让“音乐的耳朵”和运动的身体建立起密切的合作关系,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尽情的表现,发挥各个感官之间的通感作用,促进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音乐,发展他们的艺术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再现美妙的音乐。
例如二年级的《龟兔赛跑》,教师制作了有声有色的课件,在音乐的伴奏下根据解说有步骤地点击出示“树林”、小鸟、小猴、骄傲的小白兔和勤恳的乌龟等进行演示,解说中生动而富有情感的语言和老师的情境演示都随着音乐的展开而同步进行,听赏过程中,教师不能要求学生安静聆听,而是要启发学生和音乐同步动起来。小兔的音乐出现了,凭着孩子们的生活经验,每个学生想要表现的是自己心中的小兔,千姿百态;接着,乌龟出现了,孩子们马上又随音乐走起了慢吞吞的步伐,学生的注意力全被吸引到故事中,仿佛已置身于树林中参与了这次紧张而又愉快的比赛。
又例如一年级的《口哨与小狗》,曲中的小男孩和小狗都贴近生活,所以教师采用模拟手法引导学生进入角色走进音乐,凭着对音乐的直观听觉感受,很多学生和着那诙谐、活。
笛二胡扬琴琵琶云锣,又叫九音锣以上百度都能找到 下面是一些乐器介绍,想看就看下,不想就算了民族乐器介绍民族乐器中的拉弦乐器,主要是指弓弦磨擦发音的乐器,这类乐器发音优美,有极为丰富的表现力,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在独奏、重奏、合奏和伴奏中被广泛使用。
1、二胡二胡又称胡琴、南胡,约有一千二百年的历史,是各地普遍流行的拉弦乐器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琴筒用木或竹制成,一端蒙以蟒皮,张两根琴弦。
由琴筒、蟒皮、琴杆、弦轴、琴弦(丝弦或金属弦)、千斤(也称腰马)、琴马以及琴弓等组成。用高音谱表记谱。
二胡按五度关系定弦,内弦“d(上标1)”,外弦“a(上标1)”,音域从“d(上标1)—e(上标4)”达三个八度,常用音域为“d(上标1)—e(上标8)”。二胡的低音区厚实、不很明亮;中音区柔和、圆润、较明亮,音色很美;高音区发音纤细、稍紧张,尚美;极高音区尖锐、纤细,不能强奏,少用。
二胡可以自如地演奏音阶和音程的跳动,也可以演奏各种装饰音、滑音和泛音。常用的演奏技巧有二分弓、连弓、顿弓、连顿弓、跳弓、抖弓、颤音、滑音、快弓、拔奏等。
二胡没有固定品位,转调自如,常用D、G、F、C等调,必要时移动千斤,可改变音列的音高。二胡的音色柔和,表现力丰富,擅长于表现细腻的抒情乐段,还可演奏技巧性很高的华彩性乐段。
二胡还可以模仿人声、鸟声、甚至打击乐器的音响。二胡可用于独奏、亦可参加重奏或合奏。
2、高胡高胡亦称粤胡,原流行于广东地区,不仅粤剧音乐使用,而且现也在各类民族乐队中普遍使用。琴筒木制,张两根金属弦。
其外形、弓法、指法、符号、把位与二胡相同。高胡用高音谱表记谱,可按实际音高记谱,也可作低八度记谱。
高胡按纯五度关系定弦(内弦“a(上标1)”、外弦“e(上标2)”)。音域从“a(上标1)—g(上标3)”。
高胡没有明显的音区差别,b(上标3)以上的音尖锐、纤细,不宜多用。高胡的音质清亮、透明、华美、飘逸,声音穿透力强,它既可以演奏缓慢、抒情、华丽的旋律又能演奏活泼、轻快的技巧性乐段。
高胡可独奏,也可用于重奏、合奏。3、中胡中胡即中音二胡的简称,是在二胡的基础上创制的中音拉奏乐器,多用于合奏中。
形状比二胡大些,张两根金属弦。中胡用高音谱表记谱。
中胡按纯五度关系定弦,内弦“g”(或“a”),外弦“d(上标1)”(或“e(上标1)”)。常用音域“g—g(上标2)”,共两个八度。
中胡没有明显的音区区别。中胡音色丰满、宽厚,在民族乐队中是重要的中音乐器,常常担负中音声部的演奏。
中胡也可独奏或参加重奏。中胡的演奏技巧与二胡相同,由于左手按音的指距较宽,演奏起来不如二胡灵活4、低胡民族拉弦乐器组的低音乐器尚在发展和制造过程中,现今各地区各个乐队所使用的低音拉弦乐器各有不同。
我们这里讲的低胡是指低音二胡,形状和构造与二胡、中胡基本相同,定弦比中胡低四度或五度,演奏方法同中胡。5、板胡板胡又称秦胡、梆子胡、大弦等,是流行于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的拉奏乐器,板胡琴筒为椰壳,以桐木为板面,琴杆较粗,张两根金属弦(或丝弦),弓毛多而拉得紧,夹在两弦之间。
用高音谱表记谱。板胡定弦不统一,两弦按纯五度或纯四度定弦。
里弦可为“g(上标1)—d(上标2)”,外弦可为“d(上标2)—a(上标2)”。板胡的演奏技巧很丰富,除一般的拉奏乐器常用的弓法和指法技巧外,还有自己独特的演奏技巧。
如甩弓、跳弓、击弓、点音(多用于戏曲音乐)、勾弦、弹弦、双音等。板胡没有固定品位,转调自如。
板胡发音清脆、嘹亮、高亢、刚健、热情而豪放,特别富有乡土气息,具有穿透力,技巧灵活,是我国许多地方戏曲音乐(如梆子戏、哈哈腔、吕剧、秦腔、蒲剧、郿鄂、陇剧等)的主要伴奏乐器。板胡多用于独奏,演奏欢快、奔放、明朗、炽热的旋律最为合适。
亦可参加重奏或合奏。因板胡的发音色彩性强,音量大,合奏中使用较谨慎。
民族乐器中的拨(击)弦乐器除扬琴是击弦发音外,都是用指甲或拨子弹拨琴弦发音的。常见的有琵琶、柳琴、阮、三弦、筝、古琴等。
1、琵琶琵琶最早流行于波斯、阿拉伯等地,公元五世纪传入我国。隋、唐时代在我国已相当流行。
现行制已趋统一,成为六相二十四品(最多可达二十五品)的琵琶,张四根金属弦。琵琶相邻的相或品均为半音,音域有三个八度多,可转十二个调。
琵琶四弦由粗到细分别称为缠弦、老弦、中弦、子弦,定音为“A、d、e、a”。演奏时左手各指按弦于相、品位处,右手戴假指甲拨弦发声。
左手有吟、带起,打、推、煞、绞、伏等技法,右手有弹、挑、轮、滚、勾和拂等技法。一般用大谱表记谱,也可用高间谱表或低音谱表记谱。
琵琶音域宽广,低音区深沉、浑厚,余音较长。中音区明朗、圆润、柔美,高音区清脆、明亮,极高音发音清晰、纤细,较紧张。
琵琶是十二平均律乐器,转调不困难。琵琶演奏有各种风格和流派之分。
左右手演奏技巧繁多,基本指法左右手各有二十种,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既可以演奏慷慨激昂、威武悲壮的武曲,又能演奏柔美。
三年级(上)音乐试题
班级: 姓名:
一、写出下列音乐记号的名称(30分)
X (十六分音符 ) f ( 强) p ( 弱) mf(中强)mp(中弱)
v(呼吸记号) /\/\/ ( 波音记号)▼(顿音记号) (反复跳跃记号)
(延长记号)↘ ( 下滑音 ) ↗( 上滑音 )
X(四分音符)X-(二分音符)0(四分休止符)
二、填空(40分)
1、《我们多么幸福》是(金帆)作词,(郑律成)作曲。
2、《放牛山歌》是(四川)儿歌。
3、《桔梗谣》是(朝鲜)民歌。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田汉)作词,(聂耳)作曲。
三、写出下列拍号的含义(30分)
拍号 含 义
2/4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两拍。
3/4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三拍。
4/4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四拍。
三年级(上)音乐试题
班级: 姓名:
一、写出下列音乐记号的名称(30分)
X ( ) f ( ) p ( ) mf( ) mp( )
v( ) /\/\/ ( )▼( ) ( )
( )↘ ( ) ↗( )
X( ) X-( ) 0( )
二、填空(40分)
1、《我们多么幸福》是( )作词,( )作曲。
2、《放牛山歌》是( )儿歌。
3、《桔梗谣》是( )民歌。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作词,( )作曲。
1、《春到沂河》是( )独奏曲。
2、《赛马》是( )独奏曲。
3、《春》的曲作者维瓦尔第是( )人。
4、《嘹亮歌声》的演唱形式是( )。
5、《我是小音乐家》是( )歌曲。
6、人声的分类有( )( )( )( )( ) ( ) ( ).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作词,( )作曲。
三、写出下列拍号的含义(30分)
拍号 含 义
2/4
3/4
4/4
根据地方教材均有差异~~
乐理知识作者:风的去向 文章来源:北京影音俱乐部论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3-3记谱法记录乐曲的方法叫做记谱法。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乐曲的不同内容和需要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记谱方法。如为古琴用的古琴谱,为锣鼓用的锣鼓谱,以及我们现在普遍应用的五线谱、简谱和在我国民间应用的工尺谱等便是。
各种记谱法虽然在其发展中不断地趋向完善,但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种记谱法能够完美无缺地记录音乐。如音高、力度、速度上的细微差异,许多装饰音的奏法等,都还需要演奏者凭其各自不同的理解来加以具体的分析和处理。
正确的记谱对创作和表演都是十分重要的,每个学音乐的人应该很好地掌握记谱法,特别是对学作曲的人来说,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基础乐理--谱号前面已经讲过,在五线谱上音的位置愈高,音也愈高,反之音的位置愈低,音也愈低,但到底高多少?低多少?却无法确定。在五线谱上要确定音的高低,必须用谱号来标明。
这种谱号记在五线谱的某一条线上,便使这条线具有了固定的音级名称和高度,同时也确定了其他各线上或间内的音级名称和高度。通常用的谱号有三种:G谱号 表示小字一组的g,记在五线谱的第二线上,叫高音谱号;另外有记在第一线上的,叫古法国式高音谱号。
F谱号 表示小字组的f,记在五线谱的第四线上,叫低音谱号;另外还有记在第五线上的,叫倍低音谱号。C谱号 表示小字一组的c,可记在五线谱的任何一线上。
目前被采用的C谱号有C三线谱号(中音谱号)为中音提琴所用,有时也长号所用。C四线谱号(次中音谱号)为大提琴、大管和长号所用。
其他C谱号一般较少应用。使用许多谱号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过多的加线,以使写谱和读谱更加方便。
各种谱号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连接起来使用,如高、低音谱号所组成的大谱表便是。基础乐理--音的分组前面已经讲过,钢琴上五十二个白键循环重复地使用七个基本音级名称,因此,在音列中便产生了许多同名的音,为了区分音名相同而音高不同的各音,我们将音列分成许多个"组"。
在音列中央的的一组叫做小字一组,它的音级标记用小写字母并在右上方加数字1来表示,如c1d1e1等。比小字一组高的组顺次定名为:小字二组、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小字五组。
小字二组的标记用小写字母并在右上方加数字2来表示,如c2d2e2等。其他各组依次类推。
比小字一组低的组,依次定名为小组、大字组、大字一组及大字二组。小字组各音的标记用不带数字的小写字母来表示,如cde等。
大字组用不带数字的大写字母来标记,如CDE等。大字一组用大写字母并在右下方加数字1来标明,如C1D1E1等。
大字二组用大写字母并在右下方加数字2来标明,如A2B2等。基础乐理--十二平均律将八度分成十二个均等的部分-半音-的音律叫做十二平均律。
十二平均律早在古代希腊时便有人提出了,但并未加以科学的计算。世界上最早根据数学来制订十二平均律的是我国明朝大音乐家朱载(土育)(1854年)。
半音是十二平均律组织中最小的音高距离。两音间的距离等于两个半音的叫做全音。
八度内包括有十二个半音,也就是六个全音。在音列的基本音级中间,除了E到F、B到C是半音外,其余相邻两音间的距离都是全音。
在钢琴上,相邻的两个琴键(包括黑键)都构成半音,隔开一个琴键的两个音则都构成全音。基础乐理--音律乐音体系中各音的绝对准确高度及其相互关系叫做音律。
音律是在长期的音乐实践发展中形成的,并成为确定调式音高的基础。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曾采用过各种各样的方法来确定乐音体系中各音的高度,其中主要的、为大家所熟知的有"纯律"、"五度相生律"和"十二平均律"三种。
目前被世界各国所广泛采用的是"十二平均律"。但"纯律"和"五度相生律"在音乐生活中仍继续发生着影响并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于音级的介绍音级是乐音体系中的各音,它有基本音级和变化两种。前者在乐音体系中具有七个独立的名称,钢琴键盘上白键所发出的音是与基本音级相符合的。
后者是将基本音级加以升高或降低而得来的。基本音级的名称,用字母体系和唱各体系两种方式来标记:字母体系:c、d、e、f、g、a、b唱各体系:do、re、mi、fa、sol、la、xi目前国内的音乐基础知识业余考级里所指的音级是调式音级。
调式音阶中的各音就叫做调式音级。每个音阶中的主音也就是调式音阶中的I级音。
每个调式音阶的主音不同但标记永远以主音为I级。do、re、mi、fa、sol、la、xi、do例:C自然大调标记:la、xi、do、re、mi、fa、sol、laa自然小调标记:i ii iii iv v vi vii i大调音阶用大写字母标记,小调音阶用小写字母标记。
练习提示:1.弹出标准音用来听辩主和弦和主音,把主和弦和主音听辩正确后即能确定你所做的题应是什么调式。2.弹奏题目中的调式音,用第一步确定好的调试音阶来判断此调式音的音阶。
乐理知识-音及音高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在自然界中能为我们人的听觉所感受的音是非常多的,但并不是所有的音都可以作为音乐的材料。
在音乐中所使用的音,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中为了表现自己的生活和思想感情。
序 音乐基本理论也称基本乐理,是学习音乐的入门课程。
它要解决的问题 是有关声音的性质、律制、怎样记谱(也就是怎样读谱)、音乐的基本要素、音与音之间结合的基本规律等等,而记谱(和读谱)的方法是其中很重要的 一个部分,这本书将以这部分内容为重点,兼及其它。 记录音乐的方法有很多种,在中国古代曾经使用过的就有文字谱、工尺 谱等几大类别,用于不同的乐器时又有琴谱、琵琶谱之分。
同文字类似,乐 谱就是人们规定的一套符号体系,不管使用什么样的记谱法,其目的都是准 确地将音乐记录下来,以便根据这个记录来传播和再现(表演)。 目前五线谱是国际通用的记谱方法,我们当然将它作为主要的介绍对 象,本书在讲基本理论的部分亦用五线谱来表达;然后再简单地谈一下简谱 知识。
在掌握了五线谱之后,学习简谱将会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为了方便起见,在有关音阶、调式等内容的章节将用首调唱名法来说明。
考虑到绝大多数学校的音乐课是用首调唱名法教学的,这种写法或许更容易 为读者接受。 限于篇幅,本书只介绍乐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无法兼顾基本技能 的训练。
有兴趣的读者应该在懂得了这些知识之后通过学习唱歌或某种乐器 来进一步地掌握,以达到熟练地视唱或视奏的目的。 中小学乐理知识:音—声音的基本性质 一、音 1、声音的基本性质 在自然界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声音,从表面看来,产生声音的办法有很 多,可能由摩擦产生(比如用钉子划玻璃)、由碰撞产生(比如用锤子敲铁 板)、由气息的流动产生(比如风刮过树梢),但追根究底,声音的发生有 三个必须条件:一是振动体、二是传播媒介、三是动力。
振动体刚才已经提 到了,如果没有玻璃、铁板,自然发不出声音;传播媒介就是将振动体产生 的振动传到我们的耳朵中的渠道,假设使一个物体在真空中振动,我们将会 听不到任何声音,这个传播媒介是什么就无需证明了;动力的意思更容易理 解,如果玻璃和铁板静静地躺在那里,谁也不去碰它,它是绝不会发出声音 的,只有通过摩擦、打击使它振动,才会响起来。 声音有四个方面的性质:高低、长短、音色和强弱,这四个性质说明了 一个音的全部特征。
音的高低是由振动体的振动频率决定的,在单位时间(每秒)里振动的 次数越多,发出的声音就越高。计量音高的单位是“赫兹”,如果一个音是440 赫兹,就意味着它的频率为每秒钟振动 440 次。
人类的耳朵能够感受到的频率范围大约是每秒 16 次至 20000 次,但音乐中使用的范围远没有这么 宽,其最高音只到 4000 赫兹左右,其中人声能够唱出的范围更窄,大约从60 赫兹到 1000 赫兹。音的长短取决于振动的持续时间,强弱取决于振动的幅度,这两点容易理解,无需多加解释,比较复杂的是音色的差异。
音色的 区别产生于泛音成份和振动波形的不同,波形的发生原理又牵扯到振动体的 形状、材料及共鸣条件等等。关于泛音我们将做一些介绍,而波形的分折已 经完全属于声学和电子学的范畴,与基本乐理关系不是很大,就不在这本书 中介绍了。
对于音乐学习者来说,需要做到的是能够分辨不同的音色,而不 是从物理的角度进行研究。中小学乐理知识:音—乐音、噪音和泛音 乐音、噪音和泛音 由于形状和质地的差别,使得有的物体产生规律的、频率相对固定的振 动,可以明确地分辨其音高,这样的音叫做“乐音”。
如果振动的成分很复 杂,就会同时产生许多不同的频率,无法分辨其音高,这样的音叫做“噪音”。 在音乐中,当然是以乐音为主要成分,但噪音也被广泛地使用,比如说鼓、镲、沙锤就是噪音乐器。
即使乐音也包含着许多不同的频率,这些次要的频 率称为“泛音”。 以一条弦为例: 当全部弦长振动时,发出一个主要的音,即“基音”,弦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等各部分同时也在振动,发出频率各不相同的泛音。
只 有专门仪器才能发出不含泛音的单一频率,我们听到的乐音都是包含许多泛 音的。 练习: 1.什么叫乐音?什么叫噪音? 2.在音乐中用不用噪音? 3.泛音是怎样产生的? 4.观察一个乐队,指出里面的噪音乐器。
中小学乐理知识:音—乐音体系 乐音体系 音乐中使用的全部音高合在一起称“乐音体系”。之所以说全部“音高”, 是因为在研究这方面的内容时不考虑音的其它三种性质(长短、强弱和音 色)。
乐音体系中的每一个音都有固定的音高和固定的名字。钢琴键盘是乐 音体系的非常直观的体现,它包含的 88 个键基本上就是乐音体系中的全部音 级,其白键和黑键的排列方式又与音名完全一致。
这 88 个音分作若干组,每组称为一个“八度”。相差一个八度的两个音之间频率比正好是二比一,假定有一个音的频率是 440 赫兹,那么比它高一 个八度的音就是 880 赫兹。
当两个音的频率比是这样的关系时,它们发出的 声音非常协调,听来就象一个音一样,这个现象叫做“八度相似性”。八度 相似性为乐音体系的分组提供了物理依据。
将一个八度按照振动数平均分成 十二等份,就产生了十二个音。其中每两个音之间的距离叫做一个“半音”, 或者“小二度”;每两个半音构成一个“全音”,或称“大二度”。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83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