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
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2.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
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安,安闲。
3.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重,看得很重。
4.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饥饿的悲惨遭情景。嗷嗷,哀号声;哺,喂食。
5.筚(bì)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筚路,柴车。
蓝缕,破衣服。形容创作的艰苦。
6.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7.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
白驹,骏马。 8.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9.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10.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
11.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谦虚说法。
12.不足为训: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训,准则。
13.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
比喻,使明白。 14.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
胫,小腿。 15.不负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孚,使人信服。 16.不为(wéi)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已甚,过分。 17.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
即,接近。 18.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了不傲慢自大。
卑,低下;亢,高。 19.不稂(láng)不莠(yǒu):比喻人不成材,没出息。
稂、莠,田里的野草。 20.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21.不容置喙(huì):不容别人插嘴。喙,嘴。
22.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23.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意。
然,对,正确。 24.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25.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刊,削除,修改。
26.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一急促。瘟,戏曲沉闷乏味;火,比喻紧急、急促。
27.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不敢用正眼看。形容拘谨畏惧而又愤怒的样子。
28.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地。 29.城下之盟:敌军到了城下,抵抗不了,跟敌人订的盟约。
泛指被迫签订的条约。 30.诚惶诚恐:惶恐不安。
原是君主时代臣下给君主奏章中的套语。 31.曾几何时:时间没有过去多久。
32.曾经沧桑:比喻曾经见过大世面,不把平常事放在眼里。 33.蚕食鲸吞: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
(蚕、鲸,名词作状语) 34.沧海一粟(sù):比喻非常微小。粟,谷子。
35.从善如流:接受善意的规劝,如同水流向下那样迅速而自然。 36.大快人心: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37.大而无当:虽然大,但是不合用。 38.大智若愚:某些有才智有才能的人不露锋芒,表面看来好像很愚笨。
多含褒义。 39.大器晚成:指能担当大事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比较晚。
40.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勇于承担,不谦让,不推托。仁,正义,正义的事,引申为应该做的事。
41.得陇望蜀:比喻贪得无厌,含贬义。 42.登堂入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水平。
43.顶礼膜拜:比喻崇拜到极点,含贬义。 44.东山再起:东晋谢安退职后在东山做隐士,后来又出任要职。
比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 45.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语出唐代杜牧诗。 46.对簿公堂:簿,文状诉书之类。
对簿,受审问。指公堂上受审。
47.多事之秋:事变很多的时期。 48.耳濡目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濡,沾湿。 49.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都能够详尽地说出来。
50.耳提在命: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揪着耳朵叮嘱。形容恳切教导。
语出《诗经》。 51.繁文缛(rù)节:不必要的仪式或礼节繁多。
也比喻多余锁碎的手续。文,礼节,仪式;缛,繁多,烦琐。
52.匪夷所思:指言谈行动超出常情,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的。夷,平常。
53.分庭抗礼:原指宾主相见,站在庭院的两边,相对行礼。现在用来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对立。
54.纷至沓来: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55.粉墨登场:化妆上台演戏。
今多比喻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意)。 56.俯拾皆是: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
形容地上的某一些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也说“俯拾即是”。
57.感同身受:心里很感谢,如同亲身感受到恩惠一样。多用于代人向对方致谢。
58.高屋建瓴(líng):形容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形势。建,倾倒;瓴,水瓶。
59.革故鼎新:去掉旧的,建立新的。 60.各行其是:各自按照自己以为正确的一套做。
是,对,正确。 61.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多指文学作品)。
62.功亏一篑(kuì):比喻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有完成。亏,缺少;篑,土筐。
63.故步自封:比喻安于现状,不求进步。故步,走老步子;封,限制住。
“故”也作“固”。 64.光怪陆离: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
光怪,光彩奇异;陆离,色彩繁杂。 65.管窥蠡(lí)测: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窄、很片面。
蠡,贝壳做的瓢。66.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巧。
也说神工。
在高考的语文考试中,会经常考到的一些成语。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高考语文常考成语知识,相信这些文字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太多了贴不过来】
错别字
A哀声叹气(唉)爱婉动人(哀) 爱屋及鸟(乌)按步就班(部)安帮定国(邦) 安份守己(分)
暗然消魂(黯) 暗然失色(黯) 按装机器(安)
B 白璧无暇(瑕) 白雪凯凯(皑皑) 百孔千窗(疮)[百废具兴=百废俱兴=百废俱举] 裨官野史(稗)
班发奖状(颁)班门弄爷(斧)搬门弄斧(班)板上走丸(阪、坂) 包罗万项(象)
暴力恣雎(戾、保睢)残守缺(抱) 暴虎平河(冯) 碑贴临摩(帖) 卑躬曲膝(屈) 卑恭屈膝(躬)
[杯盘狼籍=杯盘狼藉] 倍受欢迎(备) 背景离乡(井) 本份老实(分) 彼彼皆是(比比)
[毕恭毕敬=必恭必敬] [荜路蓝缕=筚路蓝缕] 彼帚自珍(敝) 鞭苔三百(笞) 鞭劈入理(辟、里 )
变换莫测(幻)变本加利(厉)别出新裁(心) 标炳史册(彪) 彬彬有理(礼) 兵慌马乱(荒)
并行不背(悖) 病入膏盲(肓)波光鳞鳞(粼粼) 搏取欢心(博) 步入正规(轨) 不记其数(计)
不记前嫌(计) 不甘势弱(示) 不可思义(议)不落巢臼(窠) 不精之谈(经) 不识时物(务)
不加思索(假)不温不火(瘟)不可名壮(状)不肖一顾(屑)不辩椒麦(辨) 不求慎解(甚)
不可就药(救)不径而走(胫) 不卑不抗(亢) 不及不离(即) 不知所错(措)不枝不漫(蔓)
不同凡想(响) 不可明状(名) 布署已定(部) 步履畏艰(维)
容易读错的常用字字表
A
1.挨紧 āi 2.挨饿受冻 ái 3.白皑皑 ái
4.狭隘 ài 5.不谙水性 ān 6.熬菜 āo
7.煎熬 áo 8.鏖战 áo 9.拗断 ǎo
10.拗口 ào
B
1.纵横捭阖 bǎi hé 2.稗官野史 bài 3.扳平 bān
4.同胞 bāo 5. 炮羊肉 bāo 6.剥皮 bāo
7.薄纸 báo 8.并行不悖 bèi 9.蓓蕾 bèi lěi
10.奔波 bō 11.投奔 bèn 12.迸发 bèng
13.包庇 bì 14.麻痹 bì 15.奴颜婢膝 bì xī
16.刚愎自用 bì 17.复辟 bì 18.濒临 bīn
19.针砭 biān 20.屏气 bǐng 21.摒弃 bǐng
22.剥削 bō xuē 23.波涛 bō 24.菠菜 bō
25.停泊 bó 26.淡薄 bó 27.哺育 bǔ
这里有2个网站,都有很多类型的语文基础知识
【辽宁高考语文】
有这些类型:
·高考字音 ·高考字形 ·词语辨析 ·熟语成语 ·修改病句 ·标点符号 ·扩展语句 ·压缩语段 ·仿用句式
·变换句式 ·连贯得体 ·常见修辞 ·文学常识 ·名句默写 ·文言阅读 ·古诗鉴赏 ·现代文阅读 ·写作指导
·最新试题 ·真题汇编
【爱语文网】
题目类型如图
1 高考语文常考成语分类精编 (一)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1、耿耿于怀:心事萦绕,不能忘怀。
2、胸无城府: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 3、炙手可热: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4、目无全牛:比喻技艺高超。也比喻洞察事理,办事精熟。
5、差强人意:(1)还能振奋人们的意志。(2)大致上还能够令人满意。
6、不刊之论:不可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7、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灾难。
8、不足为训:指不值得作为准则或典范。 9、文不加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高超。
10、罪不容诛:指杀了也抵不了其所犯的罪行。形容罪大恶极。
11、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12、万人空巷: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或新奇事物轰动一时。
13、振聋发聩:比喻高超的言论能使麻木糊涂的人觉醒。 14、涣然冰释:比喻疑虑、误会等一下子完全消除。
15、大快人心: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使人们心里感到非常痛快。 16、久假不归:长期借去,不归还。
17、身无长物:指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
18、不名一文:连一文钱都没。形容极为贫穷。
19、惨淡经营:(1)形容极端艰苦地从事诗文创作。(2)形容苦心规划和开拓某项事业。
20、侧目而视:形容敬畏、憎恨等神情。 21、明日黄花:多用来比喻过时的事物。
22、师心自用:指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23、事半功倍:形容费力小,收效大。
24、洛阳纸贵:形容好的著作,风行一时,广为流传。 25、不情之请:不合理的请求。
常用作求助于人时的客套话。 26、每况愈下:指情况越来越坏,越来越糟糕。
27、穷兵黩武:用尽全部兵力,任意发动战争。形容极端好战。
28、匪夷所思:不是平常人所能想像的。 29、七手八脚:形容很多人一起动手。
也形容人多手杂,非常忙乱的样子。 30、苦心孤诣:指尽心竭力钻研达到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
31、三人成虎: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 32、莘莘学子:众多的学子。
33、始作佣者:比喻某种坏事或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34、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
形容法纪严明,严格执行。 35、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之明白。
形容人不讲道理。 作者:moonnypiggy 2009-4-16 13:14 回复此发言 --------------------------------------------------------------------------------2 回复:高考语文常考成语分类精编 (二)褒贬易误用的成语 贬义词 1、弹冠相庆:指即将做官而互相庆贺。
2、粉墨登场:比喻登上政治舞台。 3、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做。
指什么事都干。 4、死灰复燃:比喻失势的人又重新得势。
也比喻已经消灭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 来。 5、炙手可热:比喻气炎盛,权势大。
6、上行下效:指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做。 7、亦步亦趋:比喻因缺乏主见,任何事都模仿、追随他人。
8、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相追逐、趋附。 9、处心积虑:存着某种想法,早已有了打算。
形容用尽心思的谋划。 10、评头品足:泛指对人对事等多方议论、挑剔。
11、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变形式,而内容、实质不变。 12、沆瀣一气:比喻气味相投者结合在一起。
13、摇旗呐喊:比喻为别人助长声势。 14、翻云覆雨:比喻玩弄手段,反复无常。
15、坐而论道:指空谈大道理而不见行动。 16、一团和气:指态度温和而不讲原则。
17、一唱一和:比喻相互呼应配合。 18、以邻为壑:比喻把困难、灾祸推给别人。
19、颐指气使:形容有势力的人的傲慢神情。 褒义词 1、叹为观止:赞美所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2、有口皆碑:比喻人人称颂。 3、东山再起:指隐退后复出任职。
4、雨后春笋:比喻新事物大量迅速地涌现出来。 5、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流行,行成风气。
6、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7、不刊之论:不可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8、文不加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高超。 9、耳提面命:形容严格要求殷切教诲。
10、苦心孤诣:指尽心竭力钻研达到别人所无法达到的地步。 作者:moonnypiggy 2009-4-16 13:14 回复此发言 --------------------------------------------------------------------------------3 回复:高考语文常考成语分类精编 (三)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 1、灯红酒绿:(1)形容夜饮聚会的情景。
(2)多用来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 2、苦心孤诣:(1)指尽心竭力钻研,达到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
(2)指为了达到目的而费尽心思。 3、想入非非:(1)指意念进入玄妙虚幻的境界。
(2)形容脱离实际,幻想不能实现的事 。 4、按图索骥:(1)比喻做事死守教条,而不懂得变通。
(2)比喻依据一定的线索去寻找事物。 5、左右逢源:(1)比喻做事很顺利。
(2)比喻办事圆滑。 6、不绝如缕:(1)形容形势十分危急。
(2)形容声音微弱而悠长。 7、暗送秋波:(1)比喻美女暗中以眉目传情。
(2)比暗中讨好别人或暗中勾搭。 8、行云流水:(1)形容诗文书法等自然流畅,不受拘束,就像飘浮着的云和流 动着的水一样。
(2)形容事物流传不远,易于消失。 9、feng花雪月:(1)指华丽空洞的诗文或言论。
(2)比喻男女欢爱的风流事。 10、瞻前顾后:(1)形容做事谨慎。
(2)形容顾虑太多,处。
个人认为语文的基础知识还是通过作题来积累效果比较好,自己不会的查出来你会记得很牢,长久后你会发现,你用字典的次数越来越少~~~希望能对你有点帮助! 转]成语辨析301例 1、目无全牛:《庄子•养生主》中说,一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看见的是全牛,三年以后,技术纯熟了,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
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本词易误用为贬义。
2、天花乱坠:指说得极为动听,多指夸大或不切实际。本词只能用来形容说。
3、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多指男女间幼时的亲密感情。
4、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
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易误用为贬义。
5、差强人意:差,稍微地。愿意是很能振奋人,现多用来表示比人预想的好一些,还算让人满意。
易误解为“不如人意”。 6、弹冠相庆:《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取舍同也。”
弹冠,掸去帽子上灰尘准备做官。后来用“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用作贬义。
使用时易弄错感情色彩。 7、汗牛充栋:汗牛,用牛运输,使牛累得出汗;充栋,堆满了屋子。
形容书籍极多。形容的对象仅指书。
8、明日黄花:苏轼诗《九日次韵王巩》中有“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句。原指重阳节过后,菊花即将枯萎,便再也没什么好玩赏的了。
后来用“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此成语易被想当然地误写成“昨日黄花”。
9、深孚众望:孚,使人信服。意思是深得众人的信赖和尊重。
易误用成“不负众望”。 10、重整旗鼓:指失败后重新集后力量再干。
也可写作“重振旗鼓”。此词不能用作贬义。
11、信口雌黄:指不顾事实地随意乱说。注意与“信口开河”区别开来,“信口开河”也有随口乱说的意思,但“信口雌黄”词义更重。
12、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用贬义。
13、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的盛况。不能误解为“人们都集中在家里,故万巷皆为空之意。
14、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本词应与“不约而同”也只能做状语不能做谓语。
15、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应与“无可厚非”区别开来,“无可厚非”意为不可过分指责。
前者表示言行完全合乎情理,后者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原谅。 16、莫衷一是:指大家看法不同,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使用时要注意主语不能是某一个人。 17、鞭辟人里:里,里头;辟,透彻。
形容能透彻说明问题。使用时要注意语境,不要随便滥用。
如:“他对这个问题的分析很全面,可谓鞭辟入里。”这一句就因误用成语犯了前后不一致的毛病。
18、刮目相看:《三国志•吕蒙传》记载,吴国大将吕蒙听从孙权劝告,在繁忙的军务中抽出时间读书,学问大进,取得令人惊奇的成绩。鲁肃说:“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看。”
说明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别人。注意本成语一般用来指看待别人取得的进步和成绩。
19、不足为训:训,准则。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
如:“他这种做法实在不足为训。”注意不能将这里的“训”理解为“教训”。
20、莘莘学子:众多的学子。该词前面不能再加任何的数量词。
21、好整以暇:形容虽在百忙之中仍然从容不迫。不能误用作贬义。
22、仁者见仁:指对同一问题,各人观察的角度不同,见解也不相同。本词使用也要注意语境。
如:“在要不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大是大非面前,大家要仁者见仁,以便达成协议共识。”这句中的成语属于误用,在原则性的问题上当然不能“仁者见仁”,否则就不能“达成共识。”
23、曾几何时: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或不久以前。不能误解为不久的将来。
24、不稂不莠:稂,狼尾草。全词比喻人不成才,没有出息。
不能望文生义误用作褒义。
1 高考语文常考成语分类精编 (一)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1、耿耿于怀:心事萦绕,不能忘怀。
2、胸无城府: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 3、炙手可热: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4、目无全牛:比喻技艺高超。也比喻洞察事理,办事精熟。
5、差强人意:(1)还能振奋人们的意志。(2)大致上还能够令人满意。
6、不刊之论:不可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7、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灾难。
8、不足为训:指不值得作为准则或典范。 9、文不加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高超。
10、罪不容诛:指杀了也抵不了其所犯的罪行。形容罪大恶极。
11、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12、万人空巷: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或新奇事物轰动一时。
13、振聋发聩:比喻高超的言论能使麻木糊涂的人觉醒。 14、涣然冰释:比喻疑虑、误会等一下子完全消除。
15、大快人心: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使人们心里感到非常痛快。 16、久假不归:长期借去,不归还。
17、身无长物:指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
18、不名一文:连一文钱都没。形容极为贫穷。
19、惨淡经营:(1)形容极端艰苦地从事诗文创作。(2)形容苦心规划和开拓某项事业。
20、侧目而视:形容敬畏、憎恨等神情。 21、明日黄花:多用来比喻过时的事物。
22、师心自用:指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23、事半功倍:形容费力小,收效大。
24、洛阳纸贵:形容好的著作,风行一时,广为流传。 25、不情之请:不合理的请求。
常用作求助于人时的客套话。 26、每况愈下:指情况越来越坏,越来越糟糕。
27、穷兵黩武:用尽全部兵力,任意发动战争。形容极端好战。
28、匪夷所思:不是平常人所能想像的。 29、七手八脚:形容很多人一起动手。
也形容人多手杂,非常忙乱的样子。 30、苦心孤诣:指尽心竭力钻研达到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
31、三人成虎: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 32、莘莘学子:众多的学子。
33、始作佣者:比喻某种坏事或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34、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
形容法纪严明,严格执行。 35、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之明白。
形容人不讲道理。 作者:moonnypiggy 2009-4-16 13:14 回复此发言 -------------------------------------------------------------------------------- 2 回复:高考语文常考成语分类精编 (二)褒贬易误用的成语 贬义词 1、弹冠相庆:指即将做官而互相庆贺。
2、粉墨登场:比喻登上政治舞台。 3、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做。
指什么事都干。 4、死灰复燃:比喻失势的人又重新得势。
也比喻已经消灭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 来。 5、炙手可热:比喻气炎盛,权势大。
6、上行下效:指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做。 7、亦步亦趋:比喻因缺乏主见,任何事都模仿、追随他人。
8、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相追逐、趋附。 9、处心积虑:存着某种想法,早已有了打算。
形容用尽心思的谋划。 10、评头品足:泛指对人对事等多方议论、挑剔。
11、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变形式,而内容、实质不变。 12、沆瀣一气:比喻气味相投者结合在一起。
13、摇旗呐喊:比喻为别人助长声势。 14、翻云覆雨:比喻玩弄手段,反复无常。
15、坐而论道:指空谈大道理而不见行动。 16、一团和气:指态度温和而不讲原则。
17、一唱一和:比喻相互呼应配合。 18、以邻为壑:比喻把困难、灾祸推给别人。
19、颐指气使:形容有势力的人的傲慢神情。 褒义词 1、叹为观止:赞美所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2、有口皆碑:比喻人人称颂。 3、东山再起:指隐退后复出任职。
4、雨后春笋:比喻新事物大量迅速地涌现出来。 5、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流行,行成风气。
6、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7、不刊之论:不可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8、文不加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高超。 9、耳提面命:形容严格要求殷切教诲。
10、苦心孤诣:指尽心竭力钻研达到别人所无法达到的地步。 作者:moonnypiggy 2009-4-16 13:14 回复此发言 -------------------------------------------------------------------------------- 3 回复:高考语文常考成语分类精编 (三)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 1、灯红酒绿:(1)形容夜饮聚会的情景。
(2)多用来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 2、苦心孤诣:(1)指尽心竭力钻研,达到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
(2)指为了达到目的而费尽心思。 3、想入非非:(1)指意念进入玄妙虚幻的境界。
(2)形容脱离实际,幻想不能实现的事 。 4、按图索骥:(1)比喻做事死守教条,而不懂得变通。
(2)比喻依据一定的线索去寻找事物。 5、左右逢源:(1)比喻做事很顺利。
(2)比喻办事圆滑。 6、不绝如缕:(1)形容形势十分危急。
(2)形容声音微弱而悠长。 7、暗送秋波:(1)比喻美女暗中以眉目传情。
(2)比暗中讨好别人或暗中勾搭。 8、行云流水:(1)形容诗文书法等自然流畅,不受拘束,就像飘浮着的云和流 动着的水一样。
(2)形容事物流传不远,易于消失。 9、feng花雪月:(1)指华丽空洞的诗文或言论。
(2)比喻男女欢爱的风流事。
1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作为学生和语文知识之间的一座桥梁,中学语文教师如果能够充分运用兴趣原理,提 高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必然可以收到事半功倍 。
. 的效果。 B .中央电视台的 " 实话实说 " 栏目,确实办得妙趣横生,每当我陶醉其中,就真有点乐不 .. 思蜀。
。 C .有些同学在写作议论文时,遇到理论的阐发便感到理屈词穷 。
. ,无话可说。 D .独俏寒枝的梅花曾经触动多少文人墨客的审美心灵,吸引他们诗兴大发,吟风弄月 。
. 。 A ( B 乐不思蜀:乐而忘返。
中性词。如:这个地方太美了,我都有点乐不思蜀了。
或指 乐而忘本。贬义词。
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C 理屈词穷:理由已被驳倒,无话可说。
D 吟风弄 月:指喜欢用风花雪月做题材来写作。含贬义。
)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司马迁推崇孔子,却没把孔子的每句话都当作清规戒律 。. ,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
B .他见老领导工作十分辛苦,而生活条件也很差,不禁动了恻隐之心 。. ,忙到商店买了一 些果品回来。
C . 以每个人分发一百元钱然后遣散的方式来应付民工集中追索欠款, 这种作为只能是扬 . 汤止沸 。 ,对解决问题毫无帮助。
D .某局长前不久因违纪受到处分,最近又因腐败丑行而被停职,真是雪上加霜 。. 。
C (清规戒律:泛指规章制度,多指束缚人的死板的规章制度。扬汤止沸:比喻办法不 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恻隐之心:对受苦难的不幸的人表示同情。雪上加霜:比喻 一再遭受灾难,损害愈加严重(不用于指坏人) 。
) 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仿佛昨天才踏进校门,谁料倏忽之间,高中三年已经过去,吉光片羽 。. ,都为陈迹,令 人唏嘘不已。
B . " 表现 " 在美国大概是万能的,作秀在咱们中国似乎也是万能的,作秀现象铺天盖地, 作秀之说甚嚣尘上 。. 。
C .泸州老窖以 "1573 年始酿 " 为噱头,结合其一贯的传媒优势大力撞击市场,在去年的 媒体上一鸣惊人 。. ,掀起了一股飓风。
D .迅速反映现实生活,高奏时代主旋律,为人民群众提供最好的精神食粮,这是文艺工 作者责无旁贷 。. 的职责。
B(A 吉光片羽:吉光,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名;片羽,一片毛。比喻残存的珍贵文物。
此 处宜用 " 雪泥鸿爪 " 。雪泥鸿爪:雪泥,融化着雪水的泥土。
鸿爪,大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 爪印。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
B 甚嚣尘上:甚:很;嚣:喧嚷。人声喧嚷,尘土飞扬。
原形 容军中正忙于准备的状态。后来形容消息普遍,议论纷纷。
现多指反动言论十分嚣张。 C 一 鸣惊人:鸣,鸟叫。
一叫就使人震惊。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D 责无旁贷:贷,推卸。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
与 " 职责 " 语义重复。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90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