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要求掌握拼音的运用,难点把字母表背熟,重点字母的运用】
二年级【要求认识简单的字,学习阅读文章,重点多音字的运用,还有字的认识,难点区别多音字】
三年级【要求认识多字,学习作文,难点联系上下文,解决课后问题,重点回答问题】
四年级【要求学习作文,写作文,难点把课文理解,重点作文,阅读的掌握】
五年级【要求掌握许多多音字,字词,会写好作文 难点作文,重点阅读与作文】
六年级【要求认识很多字,区别很多读音,字词,写好作文,难点阅读,重点作文与阅读,通常占整张试卷的60分】
相关知识点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O除以任何不是O的数都得O。
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O的乘法,可以先把O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7、什么叫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8、什么叫方程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式?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
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18、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1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0、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21、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22、什么叫比:两个数相除就叫做两个数的比。
如:2÷5或3:6或1/3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23、什么叫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如3:6=9:18 24、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25、解比例: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如3:χ=9:18 26、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的比值(也就是商k)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正比例关系。如:Y/X=k( k一定)或kx=y 27、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反比例关系。
如:x*y = k( k一定)或k / x = y 28、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29、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其实,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这个小数乘以100%就行了。
30、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31、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其实,把分数化成百分数,要先把分数化成小数后,再乘以100%就行了。32、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33、要学会把小数化成分数和把分数化成小数的化发。34、最大公约数:几个数都能被同一个数一次性整除,这个数就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或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最大公约数。)
35、互质数: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36、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37、通分:把异分母分数的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的分数,叫做通分。(通分用最小公倍数)38、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约分用最大公约数)39、最简分数: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40、分数计算到最后,得数必须化成最简分数。
41、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即能用2进行42、约分。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能被5整除,即能用5进行约分。
在约分时应注意利用。43、偶数和奇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
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44、质数(素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
对于“小学教师要让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这一问题,应当如何正确理解?这无疑也是关系到学生日后成长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这也就成为小学教师所需要重点考虑,并予以有效解决的问题之一。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谈谈这个问题,以期对这个问题获得统一的认识。
首先,需要我们弄清楚这样一个概念:什么是基础知识?或者说,难道学生在小学阶段所学习的知识不是基础知识吗?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需要我们进行一番深入思考的。所谓基础知识,简单地说就是那些将会对以后的学习起到很大作用的,更进一步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帮助的知识,再打个比方来说,这样的知识就好像是建筑楼房时的地基一样,离开了这样的知识,学生的后续学习就会异常艰难甚至根本不可能进行。而且,要认识到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中的确是存在着这样一部分知识的。
其次,需要我们面对的问题是,要确定出什么样的知识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基础知识。显然,从上述观点以及我们当前的教学实际来看,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不全是基础知识,同样,也存在着还有一些基础知识被我们忽略的现象。当然,科学而又准确地筛选出某一学科的基础知识是一项非常专业的工作,要求相关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还需要付出大量的艰苦劳动,因此需要集中教师集体的智慧与力量,并应在实践中不断予以修改完善,这应另当别论。不过,大师苏霍姆林斯基的研究与做法,还是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
确定某一学科基础知识的基本原则,是在对该学科知识体系全面而深刻把握的基础上,深入领会该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更进一步再拓展到其他学科。“譬如你正准备教一年级。那就请你看看四年级的教学大纲--首先看语文和数学教学大纲,也要看看五年级的数学教学大纲。”(P12)对于我们来说,要确定一年级语文学科基础知识,就要了解整个语文、数学、科学以及其他品德与生活 (社会)等学科的课程标准,更进一步还要了解初中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了解其他一些与上述学科学习有关的教学材料,有了这样广阔的知识背景做基础,才可以来确定一年级语文的基础知识了。比如,一年级究竟需要掌握哪些汉字?而不仅仅是书写,还需要深入理解并做到运用自如。同时需要考虑的还有,这些汉字的掌握将会对学生的后续学习起到怎样的帮助,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基础知识层面的思考。苏霍姆林斯基为此确定了小学三年时间学生需要掌握的部分语文基础知识为:2500个词、400个修辞性的成语和600个“童话用的”词。
在学科基础知识确定之后,便是如何有效让学生牢固地掌握的问题,这其中自然是需要一定的教育技巧了。苏霍姆林斯基提供的案例中所叙述的“使用记忆的技术”也是值得我们予以借鉴的。为了让学生掌握那2500个词,他要求学生每天记住3 个。具体做法是,教师将词抄写在黑板上,再由学生把词抄写在各自的词汇本上;接下来,让学生在回家的路上回忆词的写法;第二天早上再将这些词默写在练习本上面。而且教师要注意做到这件事不要给学生造成负担,而是努力让他们体验到其中的乐趣,为此,大师将这种学习词的方式称作是“游戏”。他说,“如果这种游戏从一年级就开始,如果教师相信这件事情一定成功,如果他一生中从来没有对学生所做的任何事情感到过厌烦,那么就不会有任何一个儿童不对这项游戏着迷的。”(P13~14)也必须承认,这其中蕴含着高度的教育学素养,也就是使随意注意、随意识记跟不随意注意、不随意识记结合起来,而相对于随意注意、随意识记来说,靠不随意注意、不随意识记获取的知识更加持久和深刻。
学生学习基础知识最终达到的效果,就是“学生到了中年级和高年级时,不要再让单调的运算塞满他们的头脑,而应当把尽可能多的智慧精力用到创造性劳动上去。”(P14)数学学科如此,而语文学科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学生在小学阶段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也就意味着为一座万丈高楼打下了坚实的地基。待他们升入中、高年级时,老师们便可以按照他们的既定计划来为这座高楼添砖加瓦,而不必担心大楼因为地基不牢固会随时倒塌的情况发生。
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
供材料作文
根据提供书面材料作文时,要注意三点:一、认真审题,明确要求。二、紧扣主题,决定取舍。三、活跃思路,发挥想象。
(一)缩写 注意:①不能改变原文的中心思想和体裁,甚至连人称也不能变。②不能改变原文的记叙顺序和主要内容,保留主干。
③概括复杂的内容要全面,语言要简明扼要。④改后的短文要衔接过渡自然,首尾连贯。⑤合理安排各部分之间的大致比例。
(二)扩写 注意:①不能改变原文的中心思想、体裁、人称、叙事方法和顺序。②不能改变原文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③扩充的内容只能根据原文情节合理地发展,不能任意增加。
(三)改写 改写,就是改变原文的体裁与人称、结构及语言等,写出与原文形式不同的文章。一是改变体裁。把原文从一种体裁改写成另一种体裁。二是改变人称。常见的是把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或把第三人称改变第一人称,内容不作变动。
(四)续写 注意:①续写时一定要认真阅读原文,弄清原文所写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②要根据题目要求,大胆想象。③不能改变原文的体裁,续写中可以增添次要人物,但主要人物不能改变。
④续写部分的语言特点和风格要尽量与原文保持一致。
(五)看图作文第一,看单幅图作文。第二,看多幅图作文。看图作文的一般步骤是:看、说、写。
小学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
四、应用文
(一)便条 格式:①“请假条”三个字要写在第一行正中。②另起一行顶格写上称呼,后面用冒号。
③第三行空格写正文,要写清请假的原因和起止时间。④正文写完后要写上祝语。 ⑤署名要另起一行靠后写。⑥日期要另起一行写在署名的下方。另外:留言条、托事条格式与请假条相同。
(二)通知 格式:①在第一行正中写上“通知”二字,或“紧急通知”或“关于**的通知”,以引起读者注意。
②正文要另起一行空格写,写清时间、地点、事情、请谁参加、应注意什么。但一定要简明扼要。
③正文写完后,另起一行空格写上“特此通知”。④在正文的右下方分两行写出发通知的单位和日期。
⑤被通知的单位或有关人员,可以出现在正文中,也可以在第一行顶格写上,后加冒号。
(三)日记格式:一般在第一行居右写清某年某月某日,星期几,也可以写上当天的天气情况,然后第二行开头空两格写正文,有时也可以给日记加个标题,点明主要内容。
注意:(日记只能是一天中发生的事)。
(四)写读后感或观后感 方法:一般是先引,开头写读了什么(可包括书名、作者、内容梗概等),并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总的感受;接着是议(感),这是重点,在引述有关重点内容或主要语句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联系自己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实际谈感想;最后是结,即总结全文,总谈感想、体会,结束全文,简洁有力。观后感的写法跟读后感一样。
(五)书信 一般书面的内容由称呼、问候、正文、祝颂语、署名、日期六部分组成,基本格式是:
1、称呼。称呼要独立成行,顶格写,后面加冒号。2、问候。问候的话要另起一行空两格写,单独成行。问候语不宜长,使收信人感到亲切,礼貌即可。3、正文。要另起一行空格写,写你对收信人说的话,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等。4、祝颂语。要单独起一行,空两格写上“祝”或“此致”等,再另起一行顶格相应写上“身体健康”或“敬礼”等。5、署名。要单独成行写在信的右下方。6、日期。要另起一行写在署名下方。
(五)表扬稿表扬稿分三部分:1、名称。在第一行正中间写上“表扬”二字。2、正文。要把这件事真实、完整、简明扼要地写清楚。3、落款。在右下角分两行写上写稿人的姓名和写稿日期。
(六)建议书 格式:先写上标题,再写清楚建议书是给谁写的,具体建议是什么,最后写上提建议人的姓名和写作日期。
1、阅读技能需要教导小学生的,所以你作为老师一定要提前把要上课的文章通读了解,才能更好的更透彻的解释给学生听。
2、说话技能因为是小学的而且是语文老师,所以说话很重要,在很多人的小学时代语文老师都是一个天使的形象,而保持就需要做到:说话轻柔,有耐心,可以一句句的说明学生不懂的问题。还有就是对待家长,也一定要耐心在耐心 3、书面表达能力一定要有好的书面表达能力,因为小学是基础,基础打好了什么都会很容易的,所以在给学生布置写作或者阅读理解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说明每个地方的不懂的问题,在修改学生作业的时候也要把每一个错的点都写清楚写明白。
4、设计和组织教学的能力在每次上课前一定要做好该课程如何讲解的教案,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到方法,不能只是死学,课堂气氛也很重要,所谓寓教于乐。
对于那些成绩较差的小学生来说,学习小学数学都有很大的难度,其实小学数学属于基础类的知识比较多,只要掌握一定的技巧还是比较容易掌握的.在小学,是一个需要养成良好习惯的时期,注重培养孩子的习惯和学习能力是重要的一方面,那小学数学有哪些技巧?
一、重视课内听讲,课后及时进行复习.
新知识的接受和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的,所以我们必须特别注意课堂学习的效率,寻找正确的学习方法.在课堂上,我们必须遵循教师的思想,积极制定以下步骤,思考和预测解决问题的思想与教师之间的差异.特别是,我们必须了解基本知识和基本学习技能,并及时审查它们以避免疑虑.首先,在进行各种练习之前,我们必须记住教师的知识点,正确理解各种公式的推理过程,并试着记住而不是采用"不确定的书籍阅读".勤于思考,对于一些问题试着用大脑去思考,认真分析问题,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二、多做习题,养成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如果你想学好数学,你需要提出更多问题,熟悉各种问题的解决问题的想法.首先,我们先从课本的题目为标准,反复练习基本知识,然后找一些课外活动,帮助开拓思路练习,提高自己的分析和掌握解决的规律.对于一些易于查找的问题,您可以准备一个用于收集的错题本,编写自己的想法来解决问题,在日常养成解决问题的好习惯.学会让自己高度集中精力,使大脑兴奋,快速思考,进入最佳状态并在考试中自由使用.
三、调整心态并正确对待考试.
首先,主要的重点应放在基础、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因为大多数测试出于基本问题,较难的题目也是出自于基本.所以只有调整学习的心态,尽量让自己用一个清楚的头脑去解决问题,就没有太难的题目.考试前要多对习题进行演练,开阔思路,在保证真确的前提下提高做题的速度.对于简单的基础题目要拿出二十分的把握去做;难得题目要尽量去做对,使自己的水平能正常或者超常发挥.
由此可见小学数学的技巧就是多做练习题,掌握基本知识.另外就是心态,不能见考试就胆怯,调整心态很重要.所以大家可以遵循这些技巧,来提高自己的能力,使自己进入到数学的海洋中去.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49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