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考试共考两个科目,一个科目为《经济基础知识》,另一个科目为《专业知识与实务》,在一天内考完,上下午各考一科。
其中《专业知识与实务》有15个专业可选,包括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农业、商业、财政税收、金融、保险、邮电、房地产、旅游、建筑、运输等专业,其中运输又分为水路、公路、铁路、民航4个子专业,考生可根据自身工作行业、性质自主选择报考其中一个专业。
中国经济师考试为全国统一考试,官方指定用书为中国人事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全套共16本,一科为为《经济基础知识(中级)》,另一科为《专业知识与实务》,15个专业各一本。各位考生可以只选择购买公共科目《经济基础知识(中级)》和自己所报专业的实务教材。
导论 1
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
第二节 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6
第三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8
本章小结 12
思考与练习 13
技能训练 14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15
第一节 需求理论 15
第二节 供给理论 20
第三节 均衡价格 24
第四节 弹性理论及其应用 30
本章小结 38
思考与练习 41
技能训练 42 消费者行为理论 43
第一节 基数效用论 43
第二节 序数效用论与无差异曲线 48
第三节 消费者行为理论的运用 53
本章小结 57
思考与练习 59
技能训练 60 生产理论 62
第一节 生产要素的最适投入 63
第二节 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70
本章小结 75
思考与练习 76
技能训练 77 成本与收益 78
第一节 成本 78
第二节 短期成本分析 81
第三节 长期成本分析 85
第四节 收益与利润最大化 89
本章小结 91
思考与练习 92
技能训练 93 市场结构理论 94
第一节 市场结构 95
第二节 完全竞争市场 97
第三节 完全垄断市场 103
第四节 垄断竞争市场的厂商行为 109
第五节 寡头垄断市场的厂商行为 112
本章小结 120
思考与练习 121
技能训练 122 分配理论 123
第一节 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 123
第二节 工资、地租、利息、利润 126
第三节 洛伦斯曲线与基尼系数 134
第四节 收入分配平等化政策 138
本章小结 141
思考与练习 143
技能训练 144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145
第一节 市场失灵 145
第二节 垄断及反垄断措施 151
第三节 外部性及其解决 155
第四节 公共物品 159
本章小结 163
思考与练习 163
技能训练 164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165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总量及其相互关系 166
第二节 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 169
第三节 国民收入中的恒等关系 172
本章小结 178
思考与练习 179
技能训练 181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82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及其关系 183
第二节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185
第三节 IS-LM模型 188
第四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193
本章小结 199
思考与练习 199
技能训练 200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201
第一节 失业理论 202
第二节 通货膨胀理论 209
第三节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215
本章小结 220
思考与练习 221
技能训练 222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223
第一节 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类型 224
第二节 经济周期的成因理论 227
第三节 经济增长及其决定因素 230
本章小结 239
思考与练习 239
技能训练 240 宏观经济政策 242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概述 242
第二节 财政政策 248
第三节 货币政策 253
第四节 相机抉择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局限性 256
本章小结 260
思考与练习 260
技能训练 261
参考文献 262
教材中这一部分包括5章的内容,我们将分四讲为大家进行讲解。
第一讲讲解市场营销的概述,
第二讲讲解市场营销管理的任务与步骤,
第三讲讲解市场营销的环境,
第四讲讲解市场营销策略和品牌决策。
市场营销这一部分涉及的内容是一些最基本和最基础的知识,和我们的现实日常生活有很大的联系,理解起来比较容易,本部分在考试的时候也采用和实际相结合的方法来考察。与其他部分相比,市场营销所涉及内容内在逻辑比较清晰。
本章的整体框架是这样的:首先介绍了市场营销的基础知识,包含一些基本的概念和营销思想的产生和发展;然后从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的角度出发来分析营销过程中营销管理的任务和实施营销管理的步骤;紧接着引入了对企业微观市场营销环境和宏观市场营销环境的分析;在介绍了市场营销的环境、良好的管理方式之后,再分析市场营销的策略,介绍了目标营销策略和营销组合策略两个方面;最后在市场营销的决策中重点介绍了品牌策略。市场营销这一部分所占分值的比例近两年来一直为16%左右,比较稳定
第一章 经济学概述 1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一、经济学的定义 2二、欲望与稀缺性 2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3第二节 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4一、微观经济学 4二、宏观经济学 6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 8四、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8第三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9一、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9二、均衡分析和非均衡分析 10三、边际分析 11四、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11五、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12本章小结 13思考与练习 13第二章 需求与供给 16第一节 需求理论 17一、需求、需求表与需求曲线 17二、影响需求的因素与需求函数 18三、需求定理 20四、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20第二节 供给理论 21一、供给、供给表与供给曲线 21二、影响供给的因素与供给函数 22三、供给定理 23四、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24第三节 均衡价格理论 25一、均衡价格的决定 25二、需求与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27三、均衡价格理论的应用 28第四节 弹性理论 30一、需求价格弹性 31二、需求收入弹性 34三、供给价格弹性 36四、弹性理论的应用 37本章小结 39思考与练习 40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 44第一节 效用论 44一、效用 45二、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 45第二节 基数效用论与边际效用分析法 46一、总效用、平均效用与边际效用 46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48三、消费者均衡 48四、边际效用理论的运用 50第三节 序数效用论与无差异曲线 52一、无差异曲线 52二、预算线 55三、消费者均衡 57第四节 效用理论的应用 58一、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58二、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58三、消费者行为对企业决策的启示 60本章小结 62思考与练习 63第四章 生产与成本 67第一节 生产要素与生产函数 67一、生产与生产要素 67二、生产函数 68第二节 短期生产函数 71一、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71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间的关系 72三、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73四、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 74第三节 长期生产函数 75一、规模经济 75二、内在经济与内在不经济 76三、外在经济与外在不经济 77四、适度规模 78第四节 成本函数 78一、成本的概念 78二、短期成本函数 81三、长期成本函数 84第五节 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86一、等产量线 86二、边际技术替代率 87三、等成本线 87四、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88本章小结 91思考与练习 92第五章 市场理论 95第一节 市场结构概述 95一、划分市场结构的标准 96二、市场结构的类型 96第二节 完全竞争市场 99一、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 100二、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 101三、完全竞争市场的均衡条件 101第三节 完全垄断市场 103一、完全垄断市场的需求曲线、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 103二、完全垄断市场的厂商短期均衡 104三、完全垄断市场的厂商长期均衡 107四、垄断厂商的价格歧视 108第四节 垄断竞争市场 109一、垄断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 109二、垄断竞争市场上厂商的短期均衡 110三、垄断竞争市场上厂商的长期均衡 110第五节 寡头垄断市场的厂商均衡 111一、寡头垄断理论 111二、寡头市场的价格决定 114三、寡头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 115本章小结 116思考与练习 117第六章 分配理论 120第一节 收入分配的原理 120一、生产要素的需求 121二、生产要素的供给 122三、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123第二节 工资、利息、地租、利润理论 123一、工资理论 123二、利息理论 126三、地租理论 128四、利润理论 130第三节 社会收入分配 131一、洛伦茨曲线与基尼系数 132二、引起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原因 134第四节 收入分配平等化政策 135一、过程公平论与结果公平论 135二、收入再分配政策 136三、永恒的难题-平等与效率 137本章小结 139思考与练习 139第七章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143第一节 市场失灵 143一、市场失灵的含义 143二、市场失灵的原因 144三、市场失灵中的政府职能和微观经济政策 145第二节 垄断及反垄断措施 147一、垄断造成的损失 147二、反垄断措施 148第三节 外部性 150一、外部性的含义、分类及特点 150二、纠正外部性的方法 153第四节 公共物品 154一、公共物品的内涵、特点及分类 155二、公共物品的供给 157本章小结 160思考与练习 160第八章 国民收入核算 163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指标体系 164一、国内生产总值 164二、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 166三、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他总量指标 167第二节 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 170一、支出法 170二、收入法 171第三节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 173一、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恒等关系 173二、两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174三、三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175四、四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176本章小结 178思考与练习 178第九章 国民收入决定 182第一节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83一、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 183二、消费倾向与储蓄倾向 184三、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186四、乘数原理 187第二节 IS-LM模型 189一、IS曲线 190二、LM曲线 191三、IS-LM模型 192第三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194一、总需求曲线 194二、总供给曲线 194三、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196本章小结 198思考与练习 199第十章 失业。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75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