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写和多画。
人脑乐于接受记忆思路、图之类的图文并茂、式样新鲜且暗蕴规律的信息。所以平时记忆的时候,最好能一边记忆,一边写和画,这样可提高记忆效率。
2,分类记忆。
分类的方法,你也知道了,我就不多说了。
3、学与致用。
单纯的记忆很容易忘记,特别是大规模记忆的时候。不过一旦运用出来,记忆的内容会与真实的情景行为相结合,从而使内容加深。这就是高中学习的时候,为什么要做练习,就是为了加深记忆。大学学习的话,一般没有练习来加深记忆。建议就是平时生活中,多运用所学知识。
你是学医的,平时用得到的地方还是蛮多的,把知识和平时生活结合。比如,自己感冒了,就回忆医书上与感冒相关的内容。
还有就是,背书背累了的话,可以在百度上回答一些问题。你是学医的,相信有很多问题适合你回答。找与自己所学的内容相关的问题,既帮助了别人,又加深了记忆。最主要的是,提高了你学习的兴趣
《医学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病理学和诊断学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生物学。生命的特征、构成生命的基本单位和生命的遗传与变异。
第二部分:人体解剖学。主要包括: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感觉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第三部分:生理学。主要包括: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血液循环、呼吸和消化、能量代谢和体温、尿的生成和排出、感觉器官、神经系统的功能、内分泌及生殖等。
第四部分:药理学。主要包括: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以及常用药物的药理、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禁忌症。
第五部分:病理学。主要包括: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血液循环障碍,炎症,肿瘤,心血管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乳腺及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常见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概念、类型、病理变化和病因等。
第六部分:诊断学。主要包括:发热、呼吸音、黄疸、腹水、意识障碍和头痛等38种病理现象的发生机制、常见原因和临床表现等。
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采取先笔试后面试或先面试后笔试的方式进行。
(一)先笔试后面试 1、笔试 笔试科目。笔试科目有《公共基础知识》和《医学基础知识》,每科笔试时间为120分钟,每科满分为100分。
笔试科目只考《公共基础知识》一科的,笔试总成绩为《公共基础知识》笔试成绩; 笔试科目考《公共基础知识》和《医学基础知识》两科的,笔试总成绩=《公共基础知识》*50%+《医学基础知识》*50%。 2、面试 面试方式和主要内容。
面试方式有公共面试、专业面试和现场讲课。 (二)先面试后笔试 1、面试 (1)面试比例为5:1,达不到面试比例的,在征得招聘单位或主管部门同意,并经组织人事部门批准后可适当降低面试比例或取消该招聘岗位招聘计划。
2、笔试 笔试资格人员确定。笔试开考比例为3:1,根据招聘岗位面试人员成绩和招聘名额,从高分到低分按3:1的比例确定笔试资格人员。
最后一名面试成绩相同的人员,可一并确定为笔试资格人员。 考试的具体方式及总成绩公布 考试总成绩按100分计算,考试结束后3个工作日内在眉山人才网上公布考生的考试总成绩(含笔试总成绩、政策性加分、面试成绩和考试总成绩及排名)。
考试的具体方式及考试总成绩的计算按以下类别进行: 1、先笔试后面试 (1)管理岗位 A类:考试总成绩=(公共基础知识+政策性加分)*60%+面试*40%; (2)专业技术岗位 B类:考试总成绩=(公共基础知识+政策性加分)*50%+面试*50%; C类:考试总成绩=(公共基础知识*50%+医学基础知识*50%+政策性加分)*60%+面试*40%; D类:考试总成绩=(公共基础知识+政策性加分)*40%+面试*60%。 2、先面试后笔试 E类:考试总成绩=(公共基础知识+政策性加分)*40%+面试*60%。
这是我从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专用教材上摘录下来的,不知是你想要的不?
第一部分 医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 医学基础知识概述
第一节 医学概述与模式
第二节 医学的分类
第二章 生物学与生理学概述
第一节 生物学概述
第二节 生理学概述
第三章 病理学基础
第一节 病理学的任务与地位
第二节 病理学的研究与观察方法
第四章 药理学基础
第一节 药理学概述
第二节 药物效应动力学
第三节 药物代谢动力学
第四节 合理用药原则
第五章 人体解剖学
第一节 解剖学姿势和常用的方位术语
第二节 人体结构概况
第六章 诊断学基础
第一节 临床常见症状
第二节 问诊
第三节 体格检查
第四节 实验室检查
其实大学的科目和中学的直接关联不是太多,你英语得好好学,要过四六级,考研也要考,以后上班了还得考 还有基础课里学了基础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医学物理,算和高中有那么点联系 还学了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解剖学分局部解剖学和系统解剖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细胞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医学影像学,传染病学,卫生统计学,药理学,临床药理学,医学心理学,诊断学,核医学,皮肤病学,中医学,精神病学,神经内科学,医学伦理学,内外妇儿。
外科我们都是分好几门考的,其它还有政治,计算机,以及选修课。
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病理学、预防医学、免疫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中医学。
第1年 基础学科,包括医学物理 基础化学 细胞生物学 高等数学 英语 系统解剖学 组织胚胎学 有机化学
第2年 生物化学 计算机c语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医学心理学 中国近现代史 免疫学 生理学 英语
第3年 药理学 病理学 病理生理学 局部解剖学 思想概论 专业英语 医学微生物学 中药学 诊断学
第4年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第5年 主要是实习。
根据学校不同,专业不同,但主干学科主要课程都要学的
望采纳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00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