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习惯上合称常减压蒸馏,常减压蒸馏基本属物理过程。
原料油在蒸馏塔里按蒸发能力分成沸点范围不同的油品(称为馏分),这些油有的经调合、加添加剂后以产品形式出厂,相当大的部分是后续加工装置的原料,因此,常减压蒸馏又被称为原油的一次加工。 包括三个工序:原油的脱盐、脱水 ;常压蒸馏;减压蒸馏。
原油的脱盐、脱水 又称预处理。从油田送往炼油厂的原油往往含盐(主要是氯化物)、带水(溶于油或呈乳化状态),可导致设备的腐蚀,在设备内壁结垢和影响成品油的组成,需在加工前脱除。
常用的办法是加破乳剂和水,使油中的水集聚,并从油中分出,而盐份溶于水中,再加以高压电场配合,使形成的较大水滴顺利除去。 催化裂化 催化裂化是在热裂化工艺上发展起来的。
是提高原油加工深度,生产优质汽油、柴油最重要的工艺操作。原料范主要是原油蒸馏或其他炼油装置的350 ~ 540℃馏分的重质油,催化裂化工艺由三部分组成:原料油催化裂化、催化剂再生、产物分离。
催化裂化所得的产物经分馏后可得到气体、汽油、柴油和重质馏分油。有部分油返回反应器继续加工称为回炼油。
催化裂化操作条件的改变或原料波动,可使产品组成波动。 催化重整 催化重整(简称重整)是在催化剂和氢气存在下,将常压蒸馏所得的轻汽油转化成含芳烃较高的重整汽油的过程。
如果以80~180℃馏分为原料,产品为高辛烷值汽油;如果以60~165℃馏分为原料油,产品主要是苯、甲苯、二甲苯等芳烃,重整过程副产氢气,可作为炼油厂加氢操作的氢源。重整的反应条件是:反应温度为490~525℃,反应压力为1~2兆帕。
重整的工艺过程可分为原料预处理和重整两部分。 加氢裂化 是在高压、氢气存在下进行,需要催化剂,把重质原料转化成汽油、煤油、柴油和润滑油。
加氢裂化由于有氢存在,原料转化的焦炭少,可除去有害的含硫、氮、氧的化合物,操作灵活,可按产品需求调整。产品收率较高,而且质量好。
延迟焦化 它是在较长反应时间下,使原料深度裂化,以生产固体石油焦炭为主要目的,同时获得气体和液体产物。 延迟焦化用的原料主要是高沸点的渣油。
延迟焦化的主要操作条件是:原料加热后温度约500℃,焦炭塔在稍许正压下操作。改变原料和操作条件可以调整汽油、柴油、裂化原料油、焦炭的比例。
炼厂气加工 原油一次加工和二次加工的各生产装置都有气体产出,总称为炼厂气,就组成而言,主要有氢、甲烷、由2个碳原子组成的乙烷和乙烯、由3个碳原子组成的丙烷和丙烯、由4个碳原子组成的丁烷和丁烯等。 它们的主要用途是作为生产汽油的原料和石油化工原料以及生产氢气和氨。
发展炼油厂气加工的前提是要对炼厂气先分离后利用。炼厂气经分离作化工原料的比重增加,如分出较纯的乙烯可作乙苯;分出较纯的丙烯可作聚丙烯等。
以上是我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在炼油工业中,热加工是指主要靠热的作用,将重质原料油转化成气体、轻质油、燃料油或焦炭的一类工艺过程。
热加工过程主要包括:热裂化、减粘裂化和焦化。 热裂化是以石油重馏分或重、残油为原料生产汽油和柴油的过程。
减粘裂化的目的是将重油或减压渣油经轻度裂化使其粘度降低以便符合燃料油的使用要求。 焦化是以减压渣油为原料生产汽油、柴油等中间馏分和生产石油焦。
在这些过程中,热裂化过程已逐渐被催化裂化所取代。不过随着重油轻质化工艺的不断发展,热裂化工艺又有了新的发展,国外已经采用高温短接触时间的固体流化床裂化技术,处理高金属、高残炭的劣质渣油原料。
一、热加工过程的基本原理 石油馏分及重油、残油在高温下主要发生两类化学反应:一类是裂解反应,大分子烃类裂解成较小分子的烃类,因此从较重的原料油可以得到汽油馏分,中间馏分,以至小分子的烃类气体;另一类是缩合反应,即原料和中间产物中的芳烃、烯烃等缩合成大分子量的产物,从而可以得到比原料油沸程高的残油甚至焦炭。 利用这一原理,热加工过程除了可以从重质原料得到一部分轻质油品外,也可以用来改善油品的某些使用性能。
下面从化学反应角度说明热加工过程裂解反应的基本原理。 ㈠ 烷烃 烷烃在高温下主要发生裂解反应。
裂解反应实质是烃分子C-C链断裂,裂解产物是小分子的烃类和烯烃。 反应式为: CnH2n+2 –––––> CmH2m + CqH2q+2 ( n = m + q ) 以十六烷为例:C16H34 ––––––>C7H14 + C9H20 生成的小分子烃还可进一步反应,生成更小的烷烃和烯烃,甚至生成低分子气态烃。
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大分子烷烃比小分子烷烃更容易裂化。 温度和压力条件对烷烃的分解反应有重大影响,当温度在500℃以下,压力很高时,烷烃断裂的位置一般发生在碳链C-C的中央,这时气体产率低,反应温度在500℃以上,而压力较低时,断链位置移到碳链的一端。
气体产率增加,气体中甲烷含量增加,这是裂解气体组成的特征。正构烷烃裂解时,容易生成甲烷、乙烷、乙烯、丙烯等低分子烃。
㈡ 环烷烃 环烷烃热稳定性较高,在高温(500℃~600℃)下可发生下列反应: 1、单环烷烃断环生成两个烯烃分子,如: 在700~800℃条件下,环己烷分解生成烯烃和二烯烃。 2、环烷烃在高温下发生脱氢反应生成芳烃,如: 双环的环烷烃在高温下脱氢可生成四氢萘。
3、带长链的环烷烃在裂化条件下,首先侧链断裂,然后才是开环。 ㈢ 芳烃 芳烃是对热非常稳定的组分。
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以氢气为主的气体,高分子缩合物和焦炭。 低分子芳烃,例如苯、甲苯对热极为稳定,温度超过550℃时,苯开始发生缩合反应,反应产物为联苯、气体和焦炭,当温度达到800℃以上时,苯裂解生成焦炭为主要反应方向。
多环芳烃,如萘、蒽等的热反应和苯相似,它们都是对热非常稳定的物质,主要发生缩合反应,最终导致高度缩合稠环芳烃¾–– 焦炭的先驱物的生成。 二、减粘裂化 减粘裂化是一种浅度热裂化过程,其主要目的在于减小原料油的粘度,生产合格的重质燃料油和少量轻质油品,也可为其它工艺过程(如催化裂化等)提供原料。
减粘裂化只是处理渣油的一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原油浅度加工和大量需要燃料油的情况。 减粘的原料可用减压渣油、常压重油、全馏分重质原油或拔头重质原油。
减粘裂化反应在450℃~490℃,4MPa~5 MPa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产物除减粘渣油外,还有中间馏分及少量的汽油馏分和裂化气。
在减粘反应条件下,原料油中的沥青质基本上没有变化,非沥青质类首先裂化,转变成低沸点的轻质烃。 轻质烃能部分地溶解或稀释沥青质,从而达到降低原料粘度的作用。
裂化反应后的混合物送入分馏塔。为尽快终止反应,避免结焦,必须在进分馏塔之前的混合物和分馏塔底打进急冷油。
从分馏塔分出气体、汽油、柴油、蜡油及减粘渣油。上述流程可按两种减粘类型操作。
加热炉后串联反应塔,则为塔式减粘;不串反应塔,则为炉管式减粘。 根据热加工过程的原理,减粘裂化是将重质原料裂化为轻质产品,从而降低粘度,但同时又发生缩合反应,生成焦炭,焦炭会沉积在炉管上,影响开工周期,且所产燃料油安定性差,因此,必须控制一定的转化率。
目前,国内减粘裂化装置的主要任务是降低燃料油粘度,即不是以生产轻质油品为主要目的,所以对反应深度要求不高,适宜采用塔式减粘工艺。 三、焦炭化过程(延迟焦化) 焦炭化过程(简称焦化)是提高原油加工深度,促进重质油轻质化的重要热加工手段。
它又是唯一能生产石油焦的工艺过程,是任何其它过程所无法代替的,焦化在炼油工业中一直占居着重要地位。 焦化是以贫氢重质残油(如减压渣油、裂化渣油以及沥青等)为原料,在高温(400℃~500℃)下进行的深度热裂化反应。
通过裂解反应,使渣油的一部分转化为气体烃和轻质油品,由于缩合反应,使渣油的另一部分转化为焦炭。 一方面由于原料重,含相当数量的芳烃;另一方面焦化的反应条件更苛刻,因此缩合反应占很大比重,生成焦炭多。
炼油工业中曾经用过的焦化方法主要是釜式焦化,平炉焦化、接触焦化、延迟焦。
安全基础知识1. 临时用火作业主要包括哪些内容?1)电焊、气焊、钎焊、塑料焊等焊接及切割作业;2)电热处理、电钻、砂轮、热煨管和风镐等临时用电作业;3)喷灯、火炉、电炉、喷砂、熬沥青、炒沙子和黑色金属撞击等明火作业;4)机动车进入正在生产的炼化装置、在生产区域内设置自带动力源的发电机和自带动力源的空气压缩机。
2.日常安全教育的内容? (1)安全思想和安全意识教育。 (2)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有关法律、法规及上级公司有关的规章制度教育。
(3)安全技术和安全知识教育。 (4)事故案例的学习与事故预案的演练。
(5)消防、气防知识教育。(6)危险化学品及职业健康安全知识教育。
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所称危险化学品,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等。部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
4、常见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触电事故主要原因有:电气线路、设备检修中措施不落实;电气线路、设备安装不符合安全要求:非电工任意处理电气事务;接线错误;移动长、高金属物体触碰高压缉;在高位作业(天车、塔、架、梯等)误碰带电体或误送电触电并坠落;操作漏电的机器设备或使用漏电电动工具(包括设备、工具元接地、接零保护措施);设备、工具己有的保护线中断:电钻等手持电动工具电源线松动;水泥搅拌机等机械的电机受潮;打穷机等机械的电源线磨损;浴室电源线受潮;带电源移动设备时因损坏电源绝缘;电焊作业者穿背心、短裤、不穿绝缘鞋、汗水浸透手套、焊钳误碰自身;湿手操作机器按钮等;因暴风雨、雷击等自然灾害导致;现场临时用电管理不善导致;人蛮干行为导致(包括盲目闯入电气设备遮栏内、搭棚、架等作业中,用铁丝将电源线与构件绑在一起、遇损坏落地电线用手拣拿等)。5、干粉灭火剂适用于扑救哪些物质的火灾?主要适用于扑救易燃液体、可燃气体和电气火灾,有的还适用于扑救木材、轻金属和碱金属火灾。
6、二氧化碳灭火剂主要适用于扑救哪些物质的火灾?主要适用于扑救电器、精密仪器、贵重生产设备、图书档案火灾以及-些不可用水扑救的物质的火灾。7、常见物体打击事故主要有哪几类?常见物体打击事故主要有以下六类:1)在高空作业中,由工具零件、砖瓦、术块等物从高处掉落伤人;2)人为乱扔废物、物伤人;引起重吊装、拆装、拆模时,物料掉落伤人;4)设备带病运行,设备中物体飞出伤人;5)设备运转中,违章操作,用铁棍捅卡料,铁棍飞弹出伤人;6)压力容器爆炸的飞出物伤人;7)放炮作业中乱石伤人等。
8、特种作业人员指哪些人员?(1)电工作业;(2)锅炉司炉;(3)压力容器操作;(4)起重机械作业;(5)爆破作业(6)金属焊接(气割)作业;(7)机动车驾驶;(8)建筑登高架设作业9、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的点火源有哪几种?一般情况下有下列八种点火源:明火、自然、高温表面、辐射热、冲击和磨擦、绝热压缩、电火花、静电火花。10、班后防火“五不走”的内容是什么?(1)交接班不交待清楚不走;(2)用火设备火源不熄灭不走;(3)用电设备不拉闸不走;(4)可燃物不清理干净不走;(5)发现险情不报告、不处理好不走。
11、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1)设计上的不足;(2)设备上的缺陷;(3)操作上的错误;(4)管理上的漏洞;(5)不遵守劳动纪律。12、常用的防毒面具有哪些?(1)简易防毒面具;(2)橡胶防毒口罩;(3)过滤式防毒面具;(4)二小时氧气呼吸器;(5)化学生氧式防毒面具自吸式长管防毒面具;(6)送风式长管防毒面具。
13、发生硫化氢中毒事故较多的地方有哪些?(1)脱水、排污;(2)油罐检尺;(3)采样;(4)清污、油罐清洗;(5)回收污油;(6)进入废水井;(7)误入毒区;(8)抢救他人。14、在易燃易爆场所检修应注意什么?进入地沟或容器进行施工、检修时,应先检查清楚其中有无易燃、易爆、有毒气体,并经分析合格、配备足够的照明方可进入。
作业时,应有三人以上同时作业并设专人监护。地沟或容器内外应保持密切联系,防止中毒、爆炸事故发生。
15、对操作有旋转的机械设备人员穿戴的工作服有何要求?工作服要三紧(袖口、领口、下摆)。不许戴手套、围巾、不许穿凉鞋、高跟鞋。
女工长发和发辫不准露出帽外。静电和雷电防护及接地常识 一、静电的产生及危害 静电是指绝缘物质上携带的相对静止的电荷,它是由不同物体接 触摩擦时在物质间发生了电子转移而形成的带电现象。
随着炼油工业的不断发展,我们逐渐认识到静电的危害,认识到炼油工业技术不能随意越过静电所加给的各种限制。静电之所以能够造成危害,主要由于它能聚集在物体表面上而达到很高的电位,并发生静电放电。
静电放电有三种形式,⑴电晕放电,⑵刷形放电,⑶火化放电。爆炸和火灾是静电危害中最为严重的危害。
静电电量虽然不大,但因其电压很高而容易发生火花放电。若静电火花放电能量等于或超过易燃易爆物质的最小静电点能量时,就可能引起燃烧爆炸事故。
二、防止静电危害的措。
石油化工的基础原料有 4 类:炔烃 ( 乙炔 ) 、烯烃 ( 乙烯、丙烯、丁烯和丁二烯) 、芳烃 ( 苯、甲苯、二甲苯 ) 及合成气。
由这些基础原料可以制备出各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产品和合成材料 天然气化工 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学工业简称天然气化工。 其主要内容有: 1 )天然气制碳黑; 2 )天然气提取氦气; 3 )天然气制氢; 4 )天然气制氨; 5 )天然气制甲醇; 6 )天然气制乙炔; 7 )天然气制氯甲烷; 8 )天然气制四氯化碳; 9 )天然气制硝基甲烷; 10 )天然气制二硫化碳; 11 )天然气制乙烯; 12 )天然气制硫磺等。
100104 t 原油加工的化工原料 据资料统计, 100104 t 原油加工可产出:乙烯 15104 t ,丙烯 9104 t ,丁二烯 2。5104 t ,芳烃 8104 t ,汽油 9104 t ,燃料油 47。
5104 t 。 炼油厂的分类 可分为 4 种类型。
1 )燃料油型生产汽油、煤油、轻重柴油和锅炉燃料。 2 )燃料润滑油型除生产各种燃料油外,还生产各种润滑油。
3 )燃料化工型以生产燃料油和化工产品为主。 4 )燃料润滑油化工型它是综合型炼厂,既生产各种燃料、化工原料或产品同时又生产润滑油。
إ 原油评价试验 当加工一种原油前,先要测定原油的颜色与气味、沸点与馏程、密度、粘度、凝点、闪点、燃点、自燃点、残炭、含硫量等指标,即是原油评价试验。إ 炼厂的一、二、三次加工装置 把原油蒸馏分为几个不同的沸点范围 ( 即馏分 ) 叫一次加工;将一次加工得到的馏分再加工成商品油叫二次加工;将二次加工得到的商品油制取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的工艺叫三次加工。
一次加工装置;常压蒸馏或常减压蒸馏。二次加工装置:催化、加氢裂化、延迟焦化、催化重整、烃基化、加氢精制等。
三次加工装置:裂解工艺制取乙烯、芳烃等化工原料。إ 辛烷值 辛烷值是表示汽油在汽油机中燃烧时的抗震性指标。
常以标准异辛烷值规定为 100 ,正庚烷的辛烷值规定为零,这两种标准燃料以不同的体积比混合起来,可得到各种不同的抗震性等级的混合液,在发动机工作相同条件下,与待测燃料进行对比。 抗震性与样品相等的混合液中所含异辛烷百分数,即为该样品的辛烷值。
汽油辛烷值大,抗震性好,质量也好。 十六烷值 十六烷值就是表示柴油在柴油机中燃烧时的自燃性指标。
常以纯正十六烷的十六烷值定为 100 ,纯甲基萘的十六烷值定为零,以不同的比例混合起来,可以得到十六烷值 0 至 100 的不同抗爆性等级的标准燃料,并在一定结构的单缸试验机上与待测柴油做对比。
一次加工过程 是将原油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成轻重不同馏分的过程,常称为原油蒸馏,它包括原油预处理、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一次加工产品可以粗略地分为:①轻质馏分油(见轻质油),指沸点在约370℃以下的馏出油,如粗汽油、粗煤油、粗柴油等。②重质馏分油(见重质油),指沸点在370~540℃左右的重质馏出油,如重柴油、各种润滑油馏分、裂化原料等。③渣油(又称残油)。习惯上将原油经常压蒸馏所得的塔底油称为重油(也称常压渣油、半残油、拔头油等)。
二次加工过程 一次加工过程产物的再加工。主要是指将重质馏分油和渣油经过各种裂化生产轻质油的过程,包括催化裂化、热裂化、石油焦化、加氢裂化等。其中石油焦化本质上也是热裂化,但它是一种完全转化的热裂化,产品除轻质油外还有石油焦。二次加工过程有时还包括催化重整和石油产品精制。前者是使汽油分子结构发生改变,用于提高汽油辛烷值或制取轻质芳烃(苯、甲苯、二甲苯);后者是对各种汽油、柴油等轻质油品进行精制,或从重质馏分油制取馏分润滑油,或从渣油制取残渣润滑油等。
三次加工过程 主要指将二次加工产生的各种气体进一步加工(即炼厂气加工)以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组分和各种化学品的过程,包括石油烃烷基化、烯烃叠合、石油烃异构化等。
原油加工流程 是各种加工过程的组合,也称为炼油厂总流程,按原油性质和市场需求不同,组成炼油厂的加工过程有不同形式,可以很复杂,也可能很简单。如西欧各国加工的原油含轻组分多,而煤的资源不多,重质燃料不足,有时只采用原油常压蒸馏和催化重整两种过程,得到高辛烷值汽油和重质油(常压渣油),后者作为燃料油。这种加工流程称为浅度加工。为了充分利用原油资源和加工重质原油,各国有向深度加工方向发展的趋势,即采用催化裂化、加氢裂化、石油焦化等过程,以从原油得到更多的轻质油品。
各种不同加工过程在生产上还组成了生产不同类型产品的流程,包括燃料、燃料-润滑油和燃料-化工等类产品的典型流程(见石油炼厂)。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58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