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最低峰出现在生后3-4天小儿生长发育的两个高峰时婴儿期和青春期学龄期生长发育相对缓慢,智力发育更为成熟,除生殖系统外各系统器官外形均已接近成人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性事指个系统器官发育的不平衡性上部量与下部量相等的年龄是12谁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乳牙出齐的时间是2.5岁小儿开始出现恒牙的时间是6岁小儿头围和胸围大致相等的月龄是12个月小儿前囟闭合的时间是1-1.5岁听觉发育完善的年龄是4岁训练小儿定时小便的习惯开始的时间宜为3个月小儿最易发生意外事故的阶段是幼儿期婴儿输液常选择头皮静脉低体重儿是指出生一小时内体重低于2500g者早早产儿是指胎龄小于32周的早产儿新生儿产热主要依靠棕色脂肪新生儿正常的呼吸频率是40-45次/分新生儿出生后开始排胎便的时间是出生后12小时内引起新生儿败血症的常见原因是葡萄球菌新生儿出生后感染性肺炎常见的病原菌是革兰阳性球菌新生儿肺炎中最严重病死率最高的是胎粪吸入性肺炎引起新生儿宫内感染性肺炎常见的病毒是巨细胞病毒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一般不超过10%营养不良是指缺乏热量和蛋白质营养不良的常见病因不包括先天不足导致婴儿营养不良的最主要病因是喂养不当小儿肥胖称为成人多种疾病的诱因 包括 冠心病 糖尿病 胆石症 痛风可引起手足抽搐的血钙数值时1.75-1.88mmol/l(7-7.5mg/dl)维生素D缺乏引起手足抽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甲状旁腺反应迟钝诱发血钙降低的原因包括 日照时间增多 使用维生素D治疗未补钙,使用含磷过高的奶制品,发热感染出现生理性流涎的年龄是3-4个月胃食管反流消失的年龄是8-10个月婴儿发生溢乳的原因是贲门肌发育差,幽门括约肌发育好母乳喂养儿肠道主要的细菌是双歧杆菌疱疹性口腔炎的致病菌为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母乳中含有巨噬细胞 乳铁蛋白 低聚糖 溶菌酶婴幼儿肝的位置是右肋下缘1-2cm新生儿胃内容量是30-60ml新生儿食管长度是8-10cm上下呼吸道的分界标志是环状软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是病毒属于典型肺炎常见病原体的是肺炎链球菌小儿肺炎目前处于小儿死亡第一位发达国家小儿肺炎主要为病毒小儿易发生肺部感染的解剖特点是肺间质发育旺盛腭扁桃体发育的高峰年龄是4-10岁上呼吸道包括鼻咽喉会厌婴儿正常的心率是110-130次/分学龄前儿童正常心率是80-100次/分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是先天性心脏病,以室间隔缺损多见病毒性心肌炎最常见的病因是柯萨奇病毒感人正常小儿白细胞分类出现两次交叉的年龄是4-6天及4-6岁胚胎期造血最早月开始于胚胎的第三周骨髓外造血是指肝脾淋巴结参与造血小儿长骨干中开始出现黄骨髓的年龄是5-7岁胚胎期最早造血的血细胞是红细胞胚胎五个月开始造血的器官是骨髓小儿贫血常见的原因是造血物质缺乏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最多见于6个月-2岁6个月-6岁小儿血红蛋白正常值的低限是110g/l小儿泌尿系统感染的病菌常是大肠杆菌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原体是链球菌。
属于感染后免疫反应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在疾病早期突然出现惊厥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高血压脑病小儿泌尿系统最多见的疾病是急性肾小球性肾炎引起肾病综合征的最根本的病理生理改变时蛋白尿小儿出生时大脑占体重的比值是1/8-1/9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病毒性脑膜炎最常见的病毒是肠道病毒新生儿脑压的正常值是30-80mmH2O小儿出生时的大脑重量为370克五岁小儿腰穿部位正确的是3-4腰椎间隙脑型瘫痪按运动障碍性质分类 痉挛性 肌张力低下型 强直型 混合型小儿出生时脊髓是成人脊髓长度的1/4-1/5新生儿时期脊髓末端的位置是第三腰椎引起风湿热的常见菌是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的主要病理改变时变态反应性全身小血管炎传染病病原体侵入人体的主要表现形式有 病原体被清除 隐性感染(最多见) 病原携带状态 潜伏性感染 其中显性感染最为少见影响流行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乙类传染病包括麻疹,传染源是病人,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水痘的传染源是病人,飞沫传播猩红热的主要传染源是病人及带菌者患儿被结核细菌感染后,如病灶内结核菌多,毒力打,变态反应强时表现为结核播散小儿肺结核中最常见的 类型是原发性肺结核,转归最常见的是钙化,如结核菌进入肺静脉经血型播散至全身可引起急性全身性粟粒性结核最易诱发急性粟粒性结核的是HIV感染结核性脑膜炎的主要播散方式是血型播散小儿结核病种最严重的是结核性脑膜炎高热惊厥热退后一周脑电图正常小儿心功能分为四级小儿热性惊厥最常见的原因是上呼吸道感染引起中枢性呼吸衰竭最常见的原因是颅内感染婴儿能叫爸爸妈妈月龄一般约为8个月2岁小孩应该能双脚跳会用勺子吃饭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可导致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头围与胸围相等的年龄是一岁前囟闭合的年龄是1-1.5岁开始出恒牙的年龄是6岁九个月能听懂如再见等简单的词12个月能说出物品的名字2岁能说简单的句子胎龄39周出生时足月儿出生时胎龄36周时早产儿出生时体重4500g是巨大儿骨样组织增生所致方颅血清钙降低所致手足抽搐牛乳从胃中排空所需的时间是。
1.护理程序包括哪几个步骤? 护理程序包括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五个步骤。
2.资料收集的方法有哪些? ①观察;②交谈;③体格检查;④查阅相关资料。 3.病室适宜的温度、湿度应保持在多少? (l)病室温度一般保持在18—22℃为宜。
新生儿及老年患者,室温保持在22—24℃为宜。 (2)病室湿度一般保持在50%一60%为宜。
4.常用卧位有哪几种?各适用于哪些患者? (1)去枕仰卧位:适用于昏迷或全麻未清醒的患者;椎管内麻 醉或脊髓腔穿刺后的患者。 (2)中凹卧位:适用于休克患者。
(3)屈膝仰卧位:适用于腹部检查或接受导尿、会阴冲洗的 患者。 (4)侧卧位:适用于灌肠、肛门检查及配合胃镜、肠镜检查的 患者;臀部肌内注射的患者。
(5)半坐卧位:适用于心肺疾病所引起呼吸困难的患者;胸、腹、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患者;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的患者;恢复期体质虚弱的患者。 (6)端坐位:适用于心力衰竭、心包积液、支气管哮喘发作的患者。
(7)俯卧位:适用于腰背部检杳或配合胰、胆管造影检查时的患者;脊椎手术后或腰、背、臀部有伤口,不能平卧或侧卧的患者;胃肠胀气导致腹痛的患者。 (8)头低足高位:适用于肺部分泌物引流的患者;行十二指肠引流术的患者;妊娠时胎膜早破的患者;跟骨或胫骨结节牵引的患者。
(9)头高足低位:适用于颈椎骨折作颅骨牵引的患者;颅脑手术后的患者。 (10)膝胸卧位:适用于肛门、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及治疗的患者;需矫正胎位不正或子宫后倾的患者;促进产后子宫复原。
(11)截石位:适用于会阴、肛门部位检查、治疗或手术的患者,产妇分娩。 5.特殊患者更换卧位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1)对有各种导管或输液装置者,l应先将导管安置妥当,翻身后仔细检查,保持导管通畅。
(2)颈椎或颅骨牵引者,翻身时不可放松牵引,并使头、颈、躯干保持在同一水平位翻动;翻身后注意牵引方向、位置以及牵引力是否正确。 (3)颅脑手术者,应该取健侧卧位或平卧位,在翻身时要注意头部不可剧烈翻动,以免引起脑疝,压迫脑干,导致患者突然死亡。
(4)石膏固定者,应该注意翻身后患处位置及局部肢体的血 运情况,防止受压。 (5)一般手术者,翻身时应该先检查敷料是否干燥、有无脱 落,如分泌物浸湿敷料,应先更换敷料并固定妥当后再行翻身,翻身后注意伤口不可受压。
6.约束具使用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1)严格掌握应用指征,注意维护患者自尊。 (2)向患者及家属说明使用约束具的目的、操作要点及注意 事项,以取得理解和配合。
(3)约束具只能短期使用,并定时松解,协助患者经常更换体位。 (4)使用时肢体处于功能位置;约束带下需垫衬垫,松紧适宜;密切观察约束部位的皮肤颜色,必要时进行局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5)记录使用约束具的原因、时间、观察结果、护理措施及解除约束的时间。 7.疼痛的评估内容有哪些? ①疼痛的部位;②疼痛的时间;③疼痛的性质;④疼痛的程 度;⑤疼痛的表达方式;⑥影响疼痛的因素;⑦疼痛对患者的影 响,有无伴随症状等。
8,常用的疼痛评估工具有哪些? ①数字式评定法;②文字描述式评定法;③视觉模拟评定 法;④面部表情测量图。 9.如何应用0—5文字描述法评估疼痛? 0级无疼痛。
1级轻度疼痛:可忍受,能正常生活睡眠。 2级中度疼痛:轻度干扰睡眠,需用止痛药。
3级.重度疼痛:干扰睡眠,需用麻醉止痛药。 4级剧烈疼痛:干扰睡眠较重,伴有其他症状。
5级无法忍受:严重千扰睡眠,伴有其他症状或被动体位。 10.压疮分为哪几期?简述其发生的原因。
依据其严重程度和侵害深度,可以分为四期:①淤血红润期; ②炎性浸润期;③浅度溃疡期;④坏死溃疡期。 发生原因: (1)局部长期受压力、摩擦力或剪切力的作用。
(2)局部经常受潮湿或排泄物刺。 (3)石膏绷带和夹板使用不当。
(4)全身营养不良或水肿。 11.简述机体活动能力的分度。
0度:完全能独立,可自由活动。 1度:需要使用设备或器械(如拐杖、轮椅)。
2度:需要他人的帮助、监护和教育。 3度:既需要有人帮助,也需要设备和器械。
4度:完全不能独立,不能参加活动。 12.简述肌力的分级。
0级:完全瘫痪,肌力完全丧失。 1级:可见肌肉轻微收缩但无肢体运动。
2级:可移动位置但不能抬起。 3级:肢体能抬离但不能对抗阻力。
4级:能做对抗阻力的运动,但肌力减弱。 5级:肌力正常。
13.如何为脉搏短的患者测量脉率? 为脉搏短绌患者测量脉率,应由两人同时测量,一人听心率, 另一人测脉率,两人同时开始,由听心率者发出“起”“停”口令,计时l分钟。 14.测里血压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定期检测、校对血压计。
(2)对需密切观察血压者,应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 (3)发现血压听不清或异常,应重测。
(4)注意测压装置(血压计、听诊器)、测量者、受检者、测量环境等因素引起血压测量的误差,以保证测量血压的准确性。 15.测最血压时袖带缠得过松和过紧对血压有何影响? (1)袖带缠得过松,可使气袋呈气球状,有效的测量面积变窄,测得的血压值偏高。
(2)袖带缠得过紧,可使血管在未注气前已受压,测得的血压 值偏低。 。
1.皮肤护理 在护理小儿时 , 成人动作要轻柔 、敏捷 , 指甲要剪短 , 以免损伤小儿皮肤 , 为了减少对小儿皮肤的刺激 , 应使用中性肥皂洗澡 。
勤换尿布 , 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并吸干 , 以防发生臀红 。 2.心理护理 (1) 影响患儿适应住院的因素 : ① 陌生的环境与人导致缺乏安全感 ; ② 日常生活方式的改变引起不适应 ; ③ 各项治疗及检查 , 尤其是一些侵入性医疗用具会使小儿感到害怕 ; ④ 患儿疾病的严重程度可影响其住院后的适应过程 。
年幼体弱患儿适应较难 ; ⑤ 家长对患儿疾病所持的态度会影响住院患儿的心理稳定 ; ⑥ 因病使患儿身体形象改变 , 也给患儿带来适应困难 。 (2) 患儿住院的身心反应 : ① 身体上的攻击行为 ; ② 言语上的攻击行为 ; ③ 退化性行为 ; ④ 态度及情绪上的改变 ; ⑤ 焦虑 。
3.儿科住院护理常规 (1) 入院护理 : ① 迎接新患儿 , 进行入院护理评估 ; ② 进行清洁护理 , 并作环境介绍 。 (2) 住院护理 : ① 清洁卫生护理 :定时通风换气 , 每日 3 次 , 每次半小时 , 一般患儿每日晨 、晚间护理各 1 次 , 每次给患儿换尿布后 , 应注意臀部清洁 , 每周给患儿修剪指甲 1次 ; ② 饮食护理 :保证营养 、进行治疗性饮食 ; ③ 给药护理 :采用恰当方式保证小儿药物摄入 ; ④ 基础护理 :新入院患儿 3 天内每日测 3 次生命体征 ; 一般患儿每日测 2 次 ; 危重(心脏病 、重症肺炎等) 、发热 、低体温者则每 4 小时测 1 次 ; 给予退热处理后半小时重测体温 1 次 。
一般患儿每周称体重 1 次 , 早产儿每周称体重 2 次 ; ⑤ 病室消毒护理 :一般病室每周用紫外线照射消毒1 次 , 新生儿室 、重症病室每日 1 次 , 治疗室则每日 2 次 ; ⑥ 特殊护理 :见疾病专科护理 。 (3) 出院护理 :向患儿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指导 , 使其了解在家中的一般护理知识 。
护理学专业(中级)包括: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社区护理学六个亚专业。
基础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考核内容相同;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按能力根据报考亚专业的不同,所考核的内容不同。其中护理学专业(368)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所要考察的内容间大纲中标注“*”部分。
专业实践能力主要考核考生的实践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强调知识的综合应用,因此考生应全面复习相关学科内容。护理学专业(中级)考试科目与内容对应关系见下边,详细内容请参见考试大纲。
基础知识 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 内科35%、外科35%、妇产科15%、儿科15% 相关专业知识 护理健康教育学、医院感染护理学、护理管理学 护理健康教育学30%、医院感染护理学35%、护理管理学35% 护理学 内、外、妇、儿各专业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内、外各占30%,妇、儿各占20%) 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综合护理内容(内、外科各占30%,妇、儿各占20%) 内科护理学 内科专业疾病的临床表现、治疗要点、用药原则 内科护理学内容 外科护理学 外科专业疾病的临床表现、治疗要点、用药原则 外科护理学内容 妇产科护理学 妇产科专业疾病的临床表现、治疗要点、用药原则 妇产科护理学内容 儿科护理学 儿科专业疾病的临床表现、治疗要点、用药原则 儿科护理学内容 社区护理学 社区护理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等内容 社区护理学内容。
1、基础护理学重点:无菌技术操作、各种注射方法、各种药物过敏抢救方法、导尿术、灌肠术、鼻鉰法、口腔护理、会阴擦洗、压疮等的预防与护理。
2、基础护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护理学以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与护理相关的社会、人文科学理论为基础,形成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应用技术和护理艺术,为人们生老病死这一生命现象的全过程提供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服务。
3、护理的内涵随着医学科学的日益发展而不断拓展,狭义的护理是指护理工作者所从事的以照料病人为主的医疗、护理技术工作,如对老幼病残者的照顾,维护患者的身心健康,满足人类生、老、病、死的护理需求等。广义的护理,是指一项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专业。护理专业是在尊重人的需要和权力的基础上,改善、维持或恢复人们所需要的生理、心理健康和在社会环境变化中的社会适应能力,达到预防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的目的。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73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