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机后坐式----枪机和枪管在发射时不扣合,依靠枪记得惯性关闭枪膛,枪机在膛内火 药气体作用下后坐,而枪管则不动。
这种自动方式的最大优点是结构简单,经济性好; 缺点是不能调整火药气体能量的需用量,而且有枪管尾部排出的有害烟雾,对射手有害 。 自由枪机式----枪机和枪管完全无扣合,只能靠枪机较大的质量和复进簧力阻止发 射后弹壳过快的向后运动。
这种自由方式仅适用于小威力自动武器,如手枪,冲锋枪等半自由枪机式----半自由枪机实是枪机上有某些附加机构以大延迟开锁的目的。它 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当膛内压力很高时这些附加机构能够提供相当大的阻力,使发射后的 弹壳不致退出弹膛过多,以免炸壳。
随着膛压降低,阻力亦下降。如德国的G3自动步枪 就采用这种自动方式。
半自由枪机与自由枪机相比的一大优点是闭锁机构大大减轻了。 枪管后坐式(退管式)----当弹头在膛内运动时,枪机和枪管牢固的扣在一起,共 同后坐,制至弹头飞离枪膛,膛内火药与体压力降低后才完成开锁动作。
这种自动方式 的武器特别是用于配备装甲车辆内,因为它可以使膛压相当低时再开锁,这样车体内不 致遭受更多的火药气体污染。枪管和枪机在发射后共同后坐的距离等于或大于该枪所使 用的枪弹长,称为枪管长后坐,如射击后;枪管和枪机共同后坐一段距离,然后开锁, 枪机靠惯性继续后坐完成退壳,拱弹,闭锁,击发等动作称为枪管短后坐。
导气式----利用膛内导出的火药气体推动活塞,带动枪机框,枪机等后坐,完成自 动动作。导气式武器的最大优点是可以根据需要借助气体调整器调整导出的火药气体量 ,这样可以减少射击时的故障率。
目前我国轻武器广泛采用这种自动方式。 导气管式----属于导气类型,但不使用活塞。
火药气体由导气孔逸出后流经导气管 ,将其能量直接传给枪机框,然后带动枪机开锁后坐。美国的M16步枪,我国的改进型1 2.7mm大口径机枪,都是采用这种发式。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可以减轻活动机件的重量。弹 道气管在射击一段时间后容易产生污垢,残渣,如不及时擦拭,可能发生故障。
口径----枪,炮管的内直径。线膛武器指两条相对阳膛线之间的距离。
口径通常以 毫米计算,20毫米以下的称枪,20毫米以上的称炮。 膛线----亦称来复线,枪膛内呈螺旋形凹凸的线。
凹下的部分称为阴膛线,凸起的 部分称为阳膛线。膛线的作用是使弹头旋转运动,以保持飞行稳定,提高命中精度和增 大侵彻力。
我军现有武器的膛线都是有旋线。 滑膛----不刻制膛线的光滑身管内壁,滑膛武器可以射击霰弹,箭形弹和尾翼稳定 弹等。
火身轴线----通过火身(如枪管)中心的设想的直线。 缠角----在膛线上的任意一点的切线与枪管轴线的平行线的夹角。
我国1954年式手 枪,1956年式突击步枪和1953年式重机枪等枪的缠角均为5度42分。 缠度----膛线按缠角在枪管内缠绕一周前进的缠度称为导程。
导程对口径的倍数称为缠 度。我国步枪机枪的堂线的导程为240毫米,约为枪口的3.15倍,即缠度为3.15。
枪机机构----轻武器的枪机机构通常可用来完成送弹,闭锁,击发,开锁,退壳等 动作。 加速机构----在某种类形的自动武器中,使其机构动作加速运动的一种机构,如在 枪管短后坐式武器中,除手枪外,一般都采用加速机构将枪管的一部分能量传给枪机。
闭锁机构----闭锁机构的主要作用,是在武器发射时闭锁枪膛,顶住弹壳,防止火药气体向后逸出并保证准确可靠的发射。 扳机引力----武器成待发状态后,扣压扳机使之击发所需之力。
扳机引力要适中, 太大,易变更瞄准位置;过小,则易偶发。 扳机护圈----一般位于机匣下方,半圆形或半卵形,其作用时保护扳机,防止偶发 。
闭锁间隙----又叫弹低间隙。武器闭锁后,当枪机与机匣上的闭锁支撑面紧贴,枪 弹以斜肩或底沿与枪管紧贴时,枪弹底面与枪机弹底窝平面之间的距离称为弹底间隙。
隙。 导气管----连接于导气式武器身管上的管筒,内有活塞,活塞杆的一端连于活动机 件上,发射时,弹头在堂内通过导气孔,火药气体由此孔逸出,推动活塞完成自动循环 动作。
导气孔----导气式武器枪管上开的小孔,火药气体经由此孔流入导气管,推动活塞 完成各种动作。 机械瞄准具----泛指机械上用的金属瞄准具,如表尺,准星和规孔等。
英语术语字 面是“铁锚具”,是相对与光学瞄准具而言的。 砚孔瞄准具----一种金属制瞄准具,通常这种瞄准具的表尺上有一小圆砚孔,通过 它和准星配合瞄向目标。
光学瞄准具----又称光学瞄准镜,利用光学原理制成的瞄准装置,又镜头,镜体和 照明装置组成。 红外线瞄准镜----用近红外光源照射目标,目标反射红外光,使光电变换成像而进 行夜间瞄准的仪器。
由红外线探照灯,光电变压器,瞄准镜和电源等组成。 枪用高射瞄准具----一种环形缩形瞄准具,主要用于对空中目标射击,由机坐和前 后照准器组成。
微光夜间瞄准器----以像增强器为核心器件的夜间外瞄准具,其工作时不用红外探 照灯照明目标,而利用微弱光照下目标所反射的光线通过像增强器在荧光屏上增强为人 眼可感受的可见图像来观察和瞄准目标。 照门式瞄准器----由照门和准星构成,射击。
1.AK-47突击步枪 世界十大名枪 1.当今世界使用最广.数量最多的突击步枪要属苏俄AK系列(包括AK47.AKM.AK74.等多种型号的突击步枪和变形枪)2001年5月世界著名轻武器杂志《枪的世界》曾公布:截止2001年月,AK系列突击步枪的总数在全世界已超过5000万支,排在第一;排第二位的是美国的M16突击步枪,总数为750万支;排第三位的是奥地利的AUG步枪,总数为50万支。
该杂志还把AK47评为二十世纪“世界六大名枪”之首,足见AK系列突击步枪在世界各国受欢迎的程度。 但在远距离射击时精准差,但是漫天飞弹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可靠性却是无与伦比,远超不可靠的M-16。
在越南战争期间,越共配备AK47较多。由于作战环境恶劣,美军步兵标配的M16相比AK47,零件间隙较小,也就是说精密性高于AK47,但就是由于环境问题,导致M16的实际作战型稍差于AK47,经常出现由沙子等原因卡壳。
于是出现了这样一幕——美军纷纷扔下手中的M16而去捡越共的AK47. 有一句话评价AK47最不为过了:便宜,工艺简单,进水进沙照样能用。 PS:AK是俄语Автомат Калашникова的缩写,所以不能用英文"AK"发音,读作"阿卡“是正确的。
编辑本段2.M16突击步枪 作为世界上第一支军用小口径步枪,M16的出现对二十世界后期世纪上掀起的小口径浪潮起到了示范和带动的作用。但实事求是的说M16口碑远不及AK47,主要毛病是射击时经常卡壳,越南潮湿的作战环境和恶劣的战斗条件加大了故障率。
时至今日,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仍坚持认为小口径武器远距离威力太小,步枪小口径化的道路并不可取。 编辑本段3.G36突击步枪 德 HK G36步枪国的G36突击步枪于1995年才开始列装,属于第三代突击步枪,其名声远不及M16.AK47.AUG等突击步枪,何况没有经过实战检验。
但是绝妙的构思,看似常规却有处处透出的非常规之举,以及优良的战技术性能,使之公开亮相不久,便引起世界枪坛的广泛关注,并在短短数年间,排在了世界小口径名枪之列。 编辑本段4.FAMAS突击步枪 1 FAMAS突击步枪971年法国设计成功了世界上第一种无托突击型小口径步枪FAMAS.该枪曾经在乍得战争和海湾战争中经受战火考验,以其优良的性能,赢得了参战士兵的喜爱。
作为“世界六大名枪”之一,该枪在非洲许多国家和亚洲一些地区的军队中装备。 编辑本段5.FN SCAR突击步枪 特种部队战斗突击步枪(SOF Combat Assault Rifle,SCAR) ,是Fabrique Nationale(FNH)制造的现代步枪为了满足美军特战司令部(US SOCOM的SCAR标案而制造,此枪族有两种主要版,一种是使用5.56 NATO的SCAR-L(轻型版),和使用7.62 NATO的SCAR-H(重型版),两种都可以改装成“狙击型态”或“近战型态”(Close Quarters Combat),FN SCAR首次于2007年7月开始小批量量产和有限配往部队。
编辑本段6.AUG突击步枪 “世界六大名枪”之一,总数量居第三位的AUG突击步枪,除装备奥地利军队外,还装备阿根廷.澳大利亚.新西兰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 AUG突击步枪1991年海湾战争中,沙特阿拉伯和阿曼的参战部队就使用该枪,赢得了士兵好评。
编辑本段7.FNC突击步枪 比利时 FN FNC突击步枪FNC侥幸抢占了“世界六大名枪”的一席之地。该枪最早是为了参加1977年北约小口径步枪选型而研制的,但在评比中因出来了枪机突笋裂缝等故障,最终竞争失利。
蒙羞的赫斯塔尔公司针对参选时暴露出的问题,进行了至少十处改进,FNC终于在1979年以新面目出现在了世人的面前。此后的二十多年中,该枪以其良好的战术技术性能,逐步被世界各国所认同,不仅一跃成为公认的世界名枪,而且远销多个国家和地区,创造了世界枪械史上劣变优的佳话。
编辑本段8.FN FAL自动步枪 FN FAL步枪 FAL自动步枪由比利时枪械设计师迪厄多内·塞弗(Dieudonne Saive)设计,在比利时国营赫斯塔尔公司(FN法文全称为“Fabrique Nationale d'Armes de Guerre,Herstal lez Liége”)研制、生产,FAL是法文Fusil Aotomatique Légère的首字母缩写,意为轻型自动步枪,相对应的英文名称是Light Automatic Rifle,简称LAR。 编辑本段9.SG550突击步枪 SG551突击步枪 SG550突击步枪实际上有三种型号:SG550是标准型,供步兵使用;SG551式步枪是短枪管型,供坦克和车辆乘员使用。
SG552是突击 型,供空投士兵或发动“闪电战”时使用。瑞士SG550/SG551的确是一型设计比较成功的小口径步枪,但如果与俄.美.英.法.德等老牌国家相比,认可度还有一定差距,出口量自然不及M16系列,AK系列等武器。
10.L85A1突击步枪 L85A2突击步枪 L85A1突击步枪又称恩菲尔德SA80步枪。L85A1步枪采用无托结构,即机匣为枪托,这种直抢托结构采取自动机后移至通常枪托所处的位置。
该枪是一支设计独特.加工精细.便携平稳的武器。不幸的是制造该枪的恩菲尔德轻武器厂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关闭了,并且该枪在英军的口碑并不好,该枪从此由其他厂家生产。
L85A1远不及“世界六 大名枪”的名声那样响亮,目前也仅销售到莫桑比克一个国家。
SOF可以称得上是世界级武器的“贮藏室”,世界上任何一种武器,特种部队都要让其队员进行了解和熟悉,他们个人的武器配备足以令他们的对手既畏惧又羡慕:M16A2来复枪和H&K SOCOM MK23手枪,但这远远不是他们的全部武器,SOF具有世界上最精良的武器库,下面将对这支部队主要的武器装备系统进行介绍。
空军特别行动司令部 AC-130H/U“鬼性”、“幽灵”战斗机 外型:机长:97英尺9英寸;翼长:132英尺7英寸;机高:38英尺6英寸 最大载重:155000磅。 动力系统:4台阿里讯(Allison)T56-A-15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单台推力4300马力。
技术数据:速度:20000英尺高度每小时374英里;100000磅载重时最高限度33000英尺。飞行距离:最大载重时为2356英里,载重25000磅时为2500英里,无载重时为5200英里。
无空中加油。作战半径:500海里。
机组人员:最多21人;最少机组人员:AC-130U“幽灵”为13人,AC-130H“鬼性”为14人。 AC-130是在C-130飞机的基础上改建而成的,为适应特别行动的高要求,对原有的火力系统和传感器作了较大的改进,它能够在不同的情形下进行连续、如外科手术般纵深的精确的空中打击。
当环境允许时,AC-130能有效执行以下任务:近距空中支援(CAS)、间接行动、武装侦察、战斗防御、护送(军队、海军、火车、旋转翼飞机)、监视、作战侦察与营救、空降服务、一定的空降指挥与控制。 这些重型飞机的侧翼武器与精密的传感、导航和火力控制系统相联接,能够在夜间和恶劣的天气条件下进行作战,它在平等飞行和盘旋时都能开火,对地面部队进行空中支援时特别有效。
地形、防空情况和天气情况决定开火的高度,根据所攻击的目标、要达到的效果来选择使用哪一种炮火。这类飞机对装甲车、碉堡等军事掩体没有硬杀伤力,它们装备先进的炮火系统,105毫米榴弹炮具有超级敏感的点爆导火线和相邻导火线,而且,20毫米、25毫米、40毫米火炮都具有点爆导火线。
虽然AC-130H和AC-130U使用不同的电子系统及其他系统,但在对地面的火力支援方面,它们所起的作用是一样的。 对AC-130飞机来说,任务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敌方的地面防空能力。
AC-130最占优势的是夜间行动,在白天,它的弱点非常明显,当地面防空能力弱时,它的威力极其明显。选择在阴天行动,可以削弱地面防空对它的威胁,但它必须依靠雷达作为惟一的传感器。
雷达引导的防空高射炮、地对空导弹等可以严重削弱它的空中打击能力。如果预先了解、掌握敌方的雷达系统,可以在飞机出动前先进行雷达干扰或SEAD(抑制敌方空中防御),SEAD更为重要。
如果要在防空能力明确的敌对领空进行行动,可以采取提高飞行高度的方法,但是,传感器的性能会随着高度的增加而下降,而且因为地面范围的增加,火力的精确程度也会有所下降,使飞机打击点目标的能力下降。在防空能力强的领空行动时,因为要限制使用激光照明,因为这种照明使地面更容易发现飞机。
2001年度,共有13架AC-130U飞机投入使用。目前美国还在对AC-130H/U飞机进行改进,要进一步提升了它们的攻击能力,使其能在防空武器的有效射程以外,对敌人发动致命攻击。
“鬼性”飞机具有骄人的历史,在多次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越战期间,它摧毁了10000多辆军用卡车,数次完成近距离火力支援任务。
在格林纳达的“紧急复仇行动”时,AC-130飞机压制了敌方的防空系统,猛烈攻击敌方的地面部队,确保其他美军部队顺利实施空降,完成战略计划。在巴拿马的“正义之师行动”中,AC-130飞机是攻打巴拿马国防部大楼及其他军事指挥设施的“闪亮角色”,它是那次战役中惟一担负近距离火力支援的飞机,它们准确凶猛的火力,使多支在地面行动的美军部队转危为安。
MC-130E/H“战爪Ⅰ”、“战爪Ⅱ” 技术数据:基本与AC-130飞机相同,武器与装备稍有不同。 这种飞机的装备包括空中加油、不受地形条件影响的雷达、惯性和GPS导航系统和高速空中转运系统。
一些MC-130E还装备有地对空“优顿”系统和直升机空中加油系统。 MC-130E“战爪Ⅰ”和MC-130H“战爪Ⅱ”的任务,是在全球范围内,在白天、夜晚,在恶劣的天气情况下,为美国和盟军的特别行动部队提供空降、空中着陆服务或空中补充供给。
它们的行动包括:渗透、撤出、供给、心理战,在敌对或复杂地形利用空降或空中着陆进行侦察。这两种飞机都可能进行空中加油,帮助其他飞机在不返航的情况下继续执行任务。
MC-130E“战爪Ⅰ”能够为直升机空中加油。MC-130飞机既能单独执行任务,也可以与其他飞机联合行动,能够在标明、未标明区域对行动人员和装备供给实施空降或空中着陆。
MC-130飞机所执行的秘密任务,要求它们通常在夜间飞行。当它们进入或离开目标区域时,通常选择高空飞行,在这段距离,它们以每小时260英里的速度飞行,以避免油料过度消耗以及被敌人发现。
而当进入、穿越敌对领空时,它们降低到能见地面的高度进行飞行。行动的成功与否,在于它们能否安全地以每小时220-260英里的速度保持在最低高度飞行。
在夜间。
手枪?54 77 92式 (陆军军官标配)
步、机枪枪族就多了
解放军目前多数装备的九五枪族。全身塑钢材料 采用无托设计 弹夹后置
5.8mm口径 子弹初速度910m/s可配备白光、微光瞄准具 弹夹容量30 机枪75 枪重3.5KG 机枪4.1KG 有效射程600 对空集火有效射程500.
枪管可加挂刺刀及榴弹发射筒
或者国外的AK枪族,恩。。这个就自己百度吧
猎枪? 什么东西。鄂伦春的抬牙子么?。
88狙。有效射程800M 同样使用5.8mm机枪弹 另配穿甲弹 燃烧弹 曳光弹
子弹初速970m/s
重武器 12.7mm重机枪。说多了没用 自己查吧
性能诸元就时枪的某些性能,比如长度、重量、口径、弹容量、初速、射程等等。
口径 是指枪口的大小,比较常见的有9毫米、5.45毫米、5.56、5.8、7.62、12.7、14.5、15等等
导气式,是枪的一种自动化方式,通俗的讲就是利用火药气体压力及弹簧的作用力完成推弹、闭锁、击发、退壳和供弹。现在的半自动步枪比本上都时采用这种方式。
枪的种类,有手枪、冲锋手枪、步枪、半自动步枪、突击步枪、霰弹枪、冲锋枪、狙击步枪等等。具体的你可以去百度百科上搜一下
我来说的简单明了一些吧!
枪是单兵最基本的武器装备,来复线也叫膛线。是在枪管里刻上几条螺旋线,发射时弹头在火药燃气的推动下在枪管里按照膛线的轨迹转动,这样飞出枪口后能保持很好的稳定性。从而保证精度和飞行距离。来复线的发明改变了枪械的历史。使其更具威力和精度。没有来复线的枪叫滑膛枪,现在的霰弹枪就是滑膛枪的一种!
然后再来简单说说枪的发射原理,发射时扣动扳机,释放了枪里面的击针,击针撞击子弹的底火引起子弹内部火药的燃烧。由于子弹壳是个封闭的环境,瞬间产生的火药燃气具有很大的能量。火药燃烧释放的能量将弹头推出枪管发射出去!然后枪机在火药的后推力的影响下想后滑动,同时把发射完的子弹壳抽出枪膛并从抛壳窗扔出去,从而完成一发子弹的发射工作。如果是连发射击,则会反复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弹夹里的子弹打光为止!
子弹的内部结构:一般子弹分为底火、弹壳、弹内装药(火药)、弹头。
64式手枪64式手枪性能参数:口径:7.62mm全长:155mm重量:560g弹容:7发64式手枪(64式7.62mm手枪),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种手枪,1964年设计定型,1980年生产定型。
配备于部队中高级指挥员及公安干警,是较理想的单兵自卫武器。64式手枪由枪管、套筒、复进簧、套简座、击发机和弹匣六大部分组成。
64式手枪的自动方式采用自由枪机式,设有联动击发、空仓挂机、弹匣回闩和弹膛有弹指示等机构;保险机构有安全保险、到位保险、自动保险和射击保险等多种功能。该枪用以杀伤50米内的目标,在25米距离上,能射穿2毫米厚的钢板、7厘米厚的木板、4厘米厚的砖墙、25厘米厚的土层。
54式手枪54式7.62毫米手枪是我国仿制前苏联TT1930/1933式手枪的产品,于1954年定型,至今仍装备部队,是我国生产和装备量最大的手枪。54式手枪的自动方式采用枪管短后座式,闭锁方式采用枪管摆动式,保险装置为击锤保险,该枪还设有空仓挂机机构。
该枪虽然是仿制品,但对原枪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改进,使新产品的性能更加完善。这是我军在新中国成立后列装的第一种手枪。
枪管短后座自动方式,枪管摆动式闭锁装置,该枪发射51式7.62毫米手枪弹,初速度420~440米/秒,装备于部队基层指挥员,54手枪在我军制式装备中数量最多,服役时间最长。口径:7.62毫米全长:196毫米枪宽:30毫米枪高:128.5毫米枪管长:116毫米全重:0.85千克瞄准基线长:156毫米初速:420-440米/秒射速:30发/分射程:50米枪弹:51式手枪弹7.62*25毫米弹匣容量:8发沙漠之鹰3esertEagle.50AE这是CS中威力最大的手枪,但也是装弹量最小的手枪,这支枪彻底改变了手枪不能同冲锋枪近距离搏火的状况,3250焦耳的枪口动能使得沙漠之鹰具有超凡的杀伤力,只要一发子弹命中敌人的头部,你就可以看到你又多了300大元,而中胸也只要2发子弹就可以致人死命,但是,如果你一时鲁莽,轻易就把弹夹内所有的子弹用完,那你的下场也是可想而知的.这把枪远距离的准星也较好,虽然准星较大,但是比较准确,一般来说,瞄准敌人胸部,4发子弹之后,一般就会爆头,但是不要刻意追求沙鹰爆头,毕竟这属于重武器.沙鹰是AWPER的最好伴侣,原因:1:可以克服近战不足2:可以用沙鹰和AWP互换来提高AWP不开镜射击的准确度关于第二点,我要说的是,大家都知道,AWP不开镜是无论如何也打不准的,但是,如果你在用沙鹰对敌人打几下之后在切回AWP,并在切回的瞬间开枪,那么这发子弹不开镜打死人的概率极高,而且你甚至可以这样,作一个开镜的动作(按下右键)但是开镜后立刻射击,也就是不瞄准,你会发现子弹居然把敌人爆头了…虽然这在远距离战斗中是不必要的,但是近距离狙击这一招就是很必要的了,当然,还有一个前提,你的心理素质要好.而且你最好用的是甩枪.单纯的预瞄是没前途的.提起大威力的半自动手枪沙漠之鹰(Desert Eagle),很多人都知道是以色列军事工业公司(IMI)的产品,但实际上它是明尼亚波尼斯市的马格南研究公司(Magnum Research Inc.)研制的。
1979年,在马格南研究公司有三个人想要研制出一种发射.357马格南左轮手枪弹的半自动手枪,当时他们的研制计划名称为“马格南之鹰”(Magnum Eagle)。这三个人是J. Lindig、J. Skildam和H. Z. Skildam,而马格南研究公司的创办人——B. White负责技术的细节和开发。
马格南之鹰的设计目的是作为靶枪和狩猎手枪。第一把原型枪在1981年完成,并在1982年公布,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回响,这种.357马格南口径的半自动手枪巨大的威力和漂亮的外形引起很多射手的极大兴趣。
然后,马格南研究公司需要寻找一家大公司来生产这种手枪,不久就找上了IMI。为什么是IMI?目前还缺乏这方面的资料。
总之,这种手枪在1983年开始以IMI生产的“沙漠之鹰”的形式开始生产和销售,不过直到1985年,.357口径的沙漠之鹰才正正式式出现在美国手枪市场的售货架上。为了追求比.357马格南更大的威力,因此在1987年推出.41马格南型,不久又推出了.44马格南型,在1994年又推出了.50AE口径,而在1998年又推出了不太有前途的.440 Cor-Bon口径。
大家注意到了,上面就是武器栏的属性,在无双OL中武器的强化是很重要的,平时的强化只是增加武器在战斗中能够强化的次数,武器的属性也只有靠在战斗中清小兵打到的葫芦进行提升,如上图中扑刀最左边的数字是武器的初始属性,绿框中的是武器对该属性强化一次的增加值,黄框中的2颗星表示该武器攻击可以在战斗中强化2次,最右边蓝框中的数字表示强化该属性所需要的葫芦数,如上图,要强化一次攻击则要收集5个葫芦,强化之后葫芦全部消失,再强化需要重新收集。
大家再看到图中的白框,刻印是无双OL中比较有特色的设计,不同的刻印对应不同的招数,刻印分为突、盾、阵、碎、卫、霸六种。 突: 对前方进行突出攻击 盾:对前方180度的攻击 阵: 对周围360度的攻击 碎: 对前方和后方的攻击 卫: 对前方180度内突出攻击 霸: 对周围360度吹飞攻击 但这里要注意的是不要光认为阵或者霸好,因为刻印的效果不同武器也不一样,短的武器比如双锤用霸所攻击的范围及小,而且刻印1的攻击力不高,刻印6需要战斗中连击强化才使的出来,所以大家开始不用太在意刻印。
由于游戏开始所送的武器都有1点的攻击和防御强化,所以选择第一把武器很是重要,强化的石头开始并不是很好打。现在我通过测试,对新人选择武器提些建议: 新人分两种,一是完全没有玩过真三国无双或者其他类试游戏的,二是对这种游戏有一定经验的。
对前一种新人,由于没有经验,大概一进游戏就会有头被转晕的感觉,为了对游戏进行适应,我推荐你们使用攻击范围大的武器:直枪、长棍: 这两种武器的攻击范围都比较大,而且攻击强化相当靠前,只用2个葫芦就可以强化了,对新手开始很实用。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4.22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