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鉴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具备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对于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增强身心健康、形成完整的个性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高中生,应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关系,进而为终身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高中生的音乐基础比较差,在音乐鉴赏方面的能力也比较弱。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是摆在每位音乐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笔者认为:只有开启学生感知音乐之门、摇动乐理之桨,学生才能具备对音乐形象的感知和理解音乐的能力。只有积极主动参与音乐鉴赏活动、增强音乐思维,学生才能真正遨游音乐的海洋。
借用天籁之音,开启感知音乐之门 所谓音乐鉴赏是鉴赏者通过聆听去感知评判音乐作品,从中获得音乐美的享受,得到精神的愉悦和认识的满足。由于学生差异很大,不少学生苦于“不懂”音乐而无法提高鉴赏能力,而学生对音乐的感受是迈进音乐殿堂的钥匙,是开拓学生思维的空间、改善思维方式的重要环节。
因此在鉴赏音乐时要注意体会声音在我们心理产生的效应。首先让学生听一些客观的声音,引导学生体会它们在心里所产生的感觉。
例如:山涧泉水的潺潺水声,叮叮咚咚……明亮的音色错落有致,给人的感觉是不是轻盈活泼、宁静又安逸?秋雨潇潇,沙沙沙沙……那均匀不断的雨声随着深秋的寒风拍打着玻璃窗,当你独处时,是否感觉到孤独寂寞,思念亲人? 随后可以有意识地选择典型短小的乐曲片断,让学生鉴赏体会。比如柔和婉转的旋律,学生是否会有静谧安逸的感觉;简洁明快的旋律是否会有欣喜欢快的感觉。
经过不断地体会,在音乐形象和学生的感受之间会建立一种比较固定的联系,积累一定的经验。学生就能逐渐从情、意、理等方面去领略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和它所产生的美。
这样,学生对音乐也就渐渐地产生了极积探知的兴趣,那么感知音乐的大门也随之敞开了。 摇动乐理之桨,畅游音乐海洋 鉴赏音乐必须先了解音乐语言,这其实就像鉴赏文学作品必须理解文学语言一样。
那么,音乐语言是如何表现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色等都是它的表现要素。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美,是通过各种要素才能表达的,只有掌握和理解音乐的表现要素,才能更好更深地鉴赏作品。
因此要鉴赏好音乐,首先要有音乐知识作为基础,(当然凭感觉的鉴赏也是有的,那只是低层次的)。如上述各种自然音响,是何节奏型构成?而人们在这些情景中其心境是欢乐,平和,还是惊恐等等……如何用曲调来表现?它的音乐背景——和声织体又如何设置?对学生来说,真正获得对音乐风格、特点、形式等要素的理性认识,才能提高学生的分析和鉴赏能力。
总之这些都离不开乐理知识,所以在教学中不能忽视乐理基础知识。特别是基层学生没有受过良好的乐理知识训练,到高中还得补这一课。
一定要教给他们畅游音乐海洋之船桨。 培养聆听音乐习惯,畅想音乐之美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聆听是鉴赏作品的关键。
聆听,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感受与体验、鉴赏与评价的能力。所以要培养学生有意识有目的,带着简单的启发性问题去聆听的习惯。
只有当学生成为自觉的有意识的聆听者,才能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想象是参与鉴赏作品的目的,“想”就是学生在聆听音乐中,根据音乐展开联想和想象。
通过音乐鉴赏能开阔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想象的广阔性、独立性,新颖性和创造性,这也是我们鉴赏教学的最终目的。如鉴赏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可以让学生随着恬静优美的音乐进入平静凝思,然后在丰富的内心体验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结果想象为平静的江水、朦胧的月夜、幽静的田园、仙女的舞姿……接着教师适当地介绍作品的内容,然后学生展开更深、更细致的想象,让想象更趋完美。 鉴赏经典名曲、提高音乐素养 高中生处在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阶段,我们要引导他们去发现美、认识美、接受美。
他们喜欢音乐,但大多只限于通俗音乐、流行歌曲。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和音乐鉴赏水平,就应该把高雅音乐引入课堂,用高雅、优秀的音乐作品教育、鼓舞学生。
从而陶冶其情操,美化其心灵,提高其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因此,在学生具有了初步的能力和经验后,要引导他们鉴赏完整的乐曲。
我们中华民族有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常常喊出时代的强音,展示民族大众的身影,成为一面历史的明镜。如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这部大型的声乐作品在当时演出后,成为鼓舞中国人民奋起抗敌的战斗号角。
乐曲生动描绘出黄河浩浩荡荡的壮观风貌、黄河船夫在惊涛骇浪中顽强搏战、黄河儿女在黄河两岸劳动生息的景象,同时也揭露和控诉了日本侵略者在中华大地犯下的滔天罪行,形象生动地刻画了战士们为保卫黄河、保卫国家而英勇战斗的雄伟画面。 优秀的音乐作品可以使人的精神处在积极状态下,并进一步强大、丰富、充实。
通过不断地对优秀、经典音乐作品的鉴。
首先,通过艺术概论课,我了解了很多艺术方面的知识,音乐的,绘画的,建筑的,舞蹈的……知道了像外国音乐有古典乐派、浪漫乐派、民族乐派、现代音乐等流派;中国画重写意,西方画重写实;希腊式建筑,罗马式建筑,哥特式建筑等风格上的不同……这些艺术常识。
我一直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博学的人,一个百科书式的人,这很难,所以才要更努力。多了解些知识总是好的,虽然这并不会在物质上带给我多大利益,但会让我在精神上收获颇丰。通过音乐,绘画,建筑,舞蹈都能看到一个人的小宇宙,看到芸芸众生的不同,或听或赏,便可在一个个艺术家的灵魂世界里徜徉。音乐,绘画……之所以能流传千百年,想来是真切的感动了太多人,这感动历久弥新,穿越国界,穿越种族,穿越时空,今时今日魅力依旧,并将被历史永远铭记。有时你看到一幅画,会有似曾相识的亲切,有时你听到一首歌,会有命中注定的惊叹,这就是艺术带给我们的感动。很难用言语去描述,你只是心里面无比清楚地知道就是它。我享受如此奇妙的际遇,不知道下一刻那一首歌,哪一幅画会把你的心击中,因为未知,才期待。
课堂上老师展示了很多作品的图片,我没有全部记住,但有实实在在地记住了几幅画,看到的第一眼会在心里感叹好美,就像雨后清晨的泥土芬芳,夜幕时分的灯火璀璨,这份美好千金不换。除此之外,很喜欢视频的形式,将聆听音乐和观赏建筑、名画结合起来,趣味加倍,我想这样更能调动起大家学习的积极性。
另外,更重要的是知道了应该保护古建,爱护文物,去游览观光时,作为游客不要在景点乱写乱画。把你的名字刻在建筑上,你也不会因为这样就能和它一起不朽。也真的希望各省市都能保护好当地的文化古迹。自然名胜,人文名胜都一样珍贵。现代化的快节奏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短期内来看拆了古建,建高楼大厦能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长远来看却是永久的损失。经济发展可以慢慢来,稳中求进,文化古迹没有保护好,想复原就太难了。不要让今天做的决定成为无法弥补的遗憾。我想我们能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礼物从来都不是金钱,金钱总会有花光的一天,文化才是要代代传承的。
其次,艺术,在我看来更多的是一种美的享受,美的体悟。也许你没有机会去听音乐会,去看艺术展……但一样可以追求生活细节的美,用爱美的心关照生活。木心先生曾写过一首小诗 《从前慢》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 是一句 /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我喜欢的便是旧时人的这份诚诚恳恳,用心做事的生活艺术。时光是琥珀,耐心去打磨才能呈现它的光泽。
老师那天推荐的美术馆的陶器展览我去了,很巧做陶器的老先生也在。他坐在屋子的正中央,手边是一个茶壶,一边沏茶一边和桌子对面的学生聊些什么。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一个亲切随意的人,却又自成一世界,安安静静地享受和自然在一起的时光,然后用手中的泥土将内心感知到的事物从无形化为有形。而我通过他的作品感受到的是一种力,就是自然的手。最喜欢的是那组象征四季的陶器,春夏秋冬,周而复始,力的消长,浮沉。最强大的时候好像有东西会从陶罐里钻出来,迸发的生命力让人赞叹,如夏,最微弱的时候像退潮后的海滩,绝大多数贝壳,行人的足迹都被潮水带走了,但你知道它只是在酝酿下一次的爆发,似冬。我想画家在画画,音乐家在写词作曲,建筑家在雕刻,舞蹈家在编排舞蹈的时候,内心都是一样的吧,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但一定足够静,总要沉下心来细细思量。
嗯嗯,也是我想了解的问题双多听多看书 先从自己有兴趣的地方开始有所积累后就渐渐有了方向Charles Rosen推荐先看看《剑桥插图音乐指南》吧,我觉得还是很好看的,应该不难读懂。
其中也涉及到一些音乐的基本常识性问题。碰到上面提到的一些作品,可以找音响资料来听听。
再进一步,可以看看《西方文明中的音乐》,然后基本就对音乐学中的西方音乐史学有个大致的认识了……然后基本可以去看看一些Dahlhaus写的《音乐史学原理》或者其他这类更宏观的理论书了。菜菜音乐学里头还有很多门类呐··看你兴趣哪方面啊?美学?中、西音史?传统?心理学?等等···小飞侠看看陈鸣道的【音乐学——历史、文献与写作】写得通俗易懂,恰到好处,点到为止,很适合初入门者~说不定能引起你的兴趣:)食希望以后能和各位多交流!陈鸣道的【音乐学——历史、文献与写作】哈哈,这本书也能教教学术潜规则。
小面包音乐这个,要慢慢渗透才行的!Miss.夏晓雪学音乐学没捷径。
注定要淹没在各种书里你想好了?入门第一本可以先看《音乐学基础知识问答》八分音符您可以多听一些经典的音乐,先要寻找到自己喜欢的风格,然后在欣赏的同时通过书籍普及有关音乐的知识,单从新手来说,想要深入进去,不能只通过书籍来强压于自己,毕竟这是听的多看的少的艺术,也是帮您提高音乐修养的方式,音乐的魅力在于总会有几段旋律能让你动容,并且从我个人角度来说,我觉得每个人是离不开音乐的,不要盲目去寻找,音乐是一门有组织的语言,有骨架支撑,也有不同的手法,首先需要您能听懂,说简单点,当您听音乐时会随着她的音律情不自禁地想去动身体,或者有几个音能让你产生情绪等等,这就说明您可以听懂音乐。
先学习基本乐理,然后再学习音乐的四大件,之后可以向你自己所感兴趣的方向发展。
音乐学习中所谓的四大件是指和声、曲式、复调与赋格、配器。而基本乐理一般是在音乐学习的初级阶段所学的,视唱练耳则是应该和基本乐理同时进行。
相对的,专业的乐理是音乐学院的学生在入学前和一年级所学习的,但同时也分别花一年的时间学习四大件。 四大件的顺序最好不要颠倒,因为四门科目都是在前一门知识基础上的再深入。
推荐你一些书籍,基本乐理选择李重光先生的书,和声选择斯克里亚宾的《和声学教程》,视唱练耳可以选择《中国艺术教育大系音乐卷——视唱练耳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
然后推荐你个好网站:中国音乐学网
干脆你加我QQ吧,那不会我告诉你,我就是学音乐的,呵呵,不信别加 445415096
你好,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
1.问:王力宏的《花田错》(花田里犯了错,说好破晓前忘掉)改编自什么中国剧种?答:京剧《花田错》
2.问:《小河淌水》(月亮出来亮汪汪亮汪汪;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是哪个民族的歌曲?答:云南白族
3.问:《青藏高原》(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什么风格的歌曲?答:山歌风格
4.问:《青春舞曲》(太阳下去明天依旧爬上来)是哪个民族的民歌?答:维吾尔族民歌
5.问: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主题曲是什么?答:《手拉手》(手拉手向前,四海齐呼唤)
6.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由田汉作词还是聂耳作词?答:由田汉作词。
7.问:《十面埋伏》属于琵琶曲中的文曲还是武曲?答:属于武曲。
8.问:笛子有七个孔还是八个孔?答:八个孔
9.问:中国民族乐器分为弹拨乐器,拉弦乐器,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请个举一例。答:弹拨乐器:古筝,琵琶,柳琴,古琴等;拉弦乐器:二胡,马头琴等;吹奏乐器:唢呐,萧,笙,笛子,埙等;打击乐器:堂鼓,大锣,小锣梆子,大镲,小镲等
10.问:《命运交响曲》是莫扎特的作品还是贝多芬的作品?答:贝多芬
11.问:《沂蒙山小调》是什么地方的民歌?答:山东民歌
我想到的就是这么多了,希望有所帮助。
音乐小常识什么是圆舞曲? 圆舞曲起源于奥地利北部的一种民间三拍子舞蹈,分快、慢步两种。
舞时两人成对旋转,十七、十八世纪流行于维也纳宫廷后,速度渐快,并始用于城市社交舞会。十九世纪起风行于欧洲各国。
现在通行的圆舞曲,大多是维也纳式的圆舞曲,速度为小快板,其特点为节奏明确,旋律流畅;伴奏中每小节常用一个和弦。,每一拍重音较突出,著名的圆舞曲有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等。
什么是回旋曲式? 回旋曲式起源于欧洲民间的轮舞曲,十八世纪初叶法国古钢琴曲多用之。以一再反复的基本主题与若干各不相同的“插段”交替出现为原则。
其图式为:A(基本主题)+B(第一插段)+A+C(第二插段)+A…。这种曲式适宜于表现活跃欢腾的情景,奏鸣曲、交响曲等大型乐曲的末乐章常用之,以热烈的气氛结束。
音乐在歌曲中也有回旋曲式性质的作品,如冼星海的《到敌人后方去》等。什么是变奏曲式? 先奏出一自成段落的主题,然后以一系列的主题变形(即变奏),使主题通过多次不同的变奏而得到多方面的发挥。
其图式为:主题 - 变奏1 - 变奏2 - 变奏3……少则三五次,多则数十次。变奏之主题,大都较优美动人。
常有用变奏曲式写成的独立乐曲,也有用于奏鸣曲等大型乐曲中(通常用于慢乐章)的,如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什么是小夜曲? 小夜曲是音乐体裁的一种,是用于向心爱的人表达情意的歌曲。
起源于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学,流传于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国家。size=3>最初,小夜曲由青年男子夜晚对着情人的窗口歌唱,倾诉爱情,旋律优美、委婉、缠绵,常用吉他或曼陀林伴奏。
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形式也有所发展。什么是轻音乐?轻音乐是音乐范畴里的一个品种。
它具有轻便、通俗、易懂和易被人接受的特点,因此在人民群众中十分普及。轻音乐的种类较多,包括一般的生活歌曲、抒情歌曲、诙谐歌曲、讽刺歌曲,还包括一些轻歌剧、圆舞曲、小型管弦乐序曲、小夜曲,以及部分管弦乐曲小品、电影歌曲、舞蹈音乐等。
什么是标准音高? 1993年伦敦国际会议决定 “标准A”的音高为440Hz,此后成为国际上普遍使用的规则。什么是合唱 很多人对什么是合唱都有误解。
从广义上说,合唱是包含同声的、混声的齐唱、轮唱、领唱、对唱、重唱以及和声的、支声的、复调的、有伴奏的或无伴奏的一种集体歌唱艺术。而齐唱和重唱或几个人为某一首歌曲做的和声,都不属合唱的范畴。
什么是固定调唱名法不管什么调性,C永远唱1(多)。谱子把音符、节奏、情绪弹对就可以了。
但是谱子记忆很麻烦(硬记),因为调性一变旋律唱名全变了,还出了一大堆变化音,初学者很容易记错不同调性升降音位置(线间)而弹错音,而且音程关系、和声功能进行体现不明显(隐性,需推算)。另外其它的器乐作品用得也比较多。
什么是首调唱名法不管是什么调性,什么就唱1(多)。比如G调性,G就唱1,bB调性,bB就唱1。
如果自己随便弹流行、弹即兴伴奏或自己弹唱,建议用首调唱名法,但前提是必须懂得点调性、调式、和声。它的好处是:弹久了,随便什么曲子,只要自己能用嘴哼哼出来,不用什么谱子,基本就能在不同的调性上都弹个八九不离十。
一般即兴伴奏或即兴演奏、自弹自唱等用得比较多,好处是移调方便,因为在移调的过程中和声功能、和弦级数、谱子的唱名是不变的,一首曲子,只要记住主旋律和相对应的和声功能进行就可以了,而且旋律唱名几乎都是自然音程,基本不出现变化音,因而记忆、默奏方便。我国第一所音乐学校 我国第一所音乐学校 - “国立音乐院”,它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家、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蔡元培先生和音乐教育家萧友梅博士于1927年11月27日共同创办的。
自1949年至1984年,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贺绿汀任院长(后为名誉院长),自1949年至1984年,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贺绿汀长期担任院长(后为名誉院长)。该校成立以来,为我国培养了很多在国内外有影响的著名音乐家。
歌曲是先作词还是作曲? 一般来说,是先写出歌词,然后作曲家根据歌词的特点、风格来谱曲。也有根据已有的曲子“填词”的,但原来的曲子一般也是先有词的。
还有一种情况是,作曲家出于某种需要写出了曲子,但不是用来填词的,而是为了演奏,后来有人给该曲填了词,这只是特殊情况。什么是交响曲 交响曲这个名词是希腊语中“齐鸣”的意思。
古代也将它泛指为一切多声部的声乐曲和器乐曲。 交响曲在欧洲是从古典奏鸣曲、协奏曲、室内乐和歌剧序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从巴洛克时代到古典乐派时代这两百多年里,有许多音乐家在器乐曲的改革,创新上作了大量工作,为交响乐的形成,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随着欧洲产业革命的兴起与完成,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大变革,音乐艺术也有了大发展;世纪初维也纳古典乐派及其代表人物,更为交响乐开辟了新纪元。
被誉为“交响乐之父”的海顿,写了部交响曲,在他的作品中,总结了前人的成就,确立了交响曲四个乐章的规范形式,奠定了交响乐的体裁,并在创作手法上有。
【音乐定义】
广义的讲,音乐就是任何一种艺术的、令人愉快的、审慎的或其他什么方式排列起来的声音。所谓的音乐的定义仍存在着激烈的争议,但通常可以解释为一系列对于有声、无声具有时间性的组织,并含有不同音阶的节奏、旋律及和声。
在所有的艺术类型中,比较而言,音乐是最抽象的艺术。
音乐可以通过几种途径来体验,最传统的一种是到现场听音乐家的表演。现场音乐也能够由无线电和电视来播放,这种方式接近于听录音带或看音乐录像。有些时候现场表演也会混合一些事先做好的录音,如DJ用唱片做出的摩擦声。当然,也可以制作自己的音乐,通过歌唱,玩乐器或不太严密的作曲。
甚至耳聋的人也能够通过感觉自己身体的震动来体验音乐,最著名聋音乐家的例子便是贝多芬,其绝大部分著名的作品都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后创作的。
人们想学习音乐的时候会去上音乐课。音乐学是一个历史的科学的研究音乐的广阔领域,其中包括音乐理论和音乐史。
音乐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各文化也都有其独特的音乐系统,民族音乐学是一门以该领域为讨论对象的学科。
【音乐要素】
声音四要素是:音强、音高、音色和波形包络。现将它们的含义分述如下:
1.音强
音强就是人们在听闻时感到的响度,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声音的强弱或大、小,重,轻。它是人耳对声音稳弱的主观评价尺度之一。其客观评价尺度——也即物理量的测量,是声波的振幅。音强与振幅并不完全一致或成正比,在声频范围的低频段相差很大,高频段也有相当的差别。
2.音高
音高或称音调,是人耳对声音调子高低的主观评价尺度。它的客观评价尺度是声波的频率。和音强与振幅的关系不一样,音高与频率基本上是一致的。
3.音色
人们除对响度、音高有明显的都别力外,还能准确地判断声音的“色调”。单簧管、圆号虽然演奏同一音高(基频)的音符,但人们能够明确分辨出哪个是单管管,哪个是圆号,而不会混淆。这是由于它们的音色、波形包络不同。音色决定于乐音的泛音(谐波)频谱,也可以说是乐音的波形所确定的。因为乐音的波形(可由电子示波器上看到〉绝大多数都不是简单的正弦波,而是一种复杂的波。
4.形包络
乐音的波形包络指乐音演奏(弹、吹、拉,拨)每一音符时,单个乐音振幅起始和结束的瞬态,也就是波形的包络。有些乐器,在弹、吹、拉、拨的开始一瞬间,振幅马上达到最大值,然后振幅逐步衰减,有的乐器则相反,在开始的瞬间振奋较小,然后逐渐加大,再逐渐衰减。这些波形包络变化也影响乐器的音色。 显然重放设备也要求有较好的瞬态跟随能力,不然就会引起乐音自然包络的畸变。
来自【知道学院】团队提供
___________解答:伯乐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59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