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经济学
第一章 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第二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三章 生产和成本理论
第四章 市场结构理论
第五章 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
第六章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第七章 宏观经济运动分析
第八章 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和手段
第九章 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
第二部分 财政
第十章 公共财政职能
第十一章 财政支出概述
第十二章 财政收入概述
第十三章 政府预算和财政管理体制
第十四章 财政政策
第三部分 货币与金融
第十五章 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
第十六章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第十七章 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
第十八章 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第十九章 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
第四部分 统计
第二十章 统计与统计数据
第二十一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第二十二章 数据特征的测度
第二十三章 时间序列
第二十四章 统计指数
第二十五章 国民经济主要统计指标
第五部分 会计
第二十六章 会计概论
第二十七章 财务会计报告
第二十八章 财务报表分析
第六部分 法律
第二十九章 物权法律制度
第三十章 合同法律制度
第三十一章 公司法律制度
第三十二章 其他法律制度
初级和中级经济师考试均为2个科目,具体是:《经济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与实务》。
所以报考中级经济师需要看《经济基础知识》和自己选择的《专业知识与实务》。
注:中级《专业知识和实务》科目分为工商管理、农业、商业管理、商业营销、税务、物资、财政、金融、保险、运输(水路、公路、铁路)、人力资源、邮电、房地产、旅行社、价格管理、饭店管理、工商行政、建筑经济等18个专业。
考试专业设置及题型、题量与去年相同。考试均为客观题,在答题卡上作答。参考人员应考时,应携带黑色墨水笔、2B铅笔、橡皮、无声无编辑功能的计算器。各科试卷卷本可作草稿纸使用,考后收回,不再另发草稿纸。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主要考查哪些内容?
根据往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试教材及大纲情况可知,《中级经济基础知识》主要测查应试人员是否理解和掌握经济学基础、财政、货币与金融、统计、会计、法律等相关的原理、方法、技木、规范(规定)等,以及是否具有从事经济专业工作的基础知识和能力。具体如下:
第一部分 经济学基础
1.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2.消费者行为分析。
3.生产和成本理论。
4.市场结构理论。
5.生产要素市场理论。
6.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
7.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8.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
9.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
10.国际贸易理论。
第二部分 财政
11.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
12.财政支出。
13.财政收入。
14.税收制度。
15.政府预算。
16.财政管理体制。
17.财政政策。
第三部分 货币与金融
18.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
19.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20.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
21.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22. 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
第四部分 统计
23. 统计与统计数据。
24.描述统计。
25.抽样调查。
26.回归分析。
27.时间序列分析。
第五部分 会计
28.会计概论。
29.会计循环。
30.会计报表。
31.会计报表分析。
32.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第六部分 法律
33.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
34.物权法律制度。
35.合同法律制度。
36.公司法律制度。
37.其他法律制度。
特别推荐:2019年经济师全科零基础通关课程,零基础入门必修 考点覆盖率90%,:备考阶段:考题预测班+内部精华资料+1v1直播答疑+高频真题及考点总结资料+仅限全科含题库(手机及电脑版)
咨询详情立即报名
2019年经济师考试怎么报名?最新资讯信息欢迎加入:QQ群号:652856903 ,也可手机QQ扫码快速加群
中级经济师我朋友最近考过。
“中级经济师”是我国职称之一,属于经济师类别。要取得“中级经济师”职称,需要参加“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按专业可分为农业经济、商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水路、运输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民航、人力资源管理、邮电经济、房地产经济、旅游经济、建筑经济等。 经济专业技术资格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由全国统一组织、统一大纲、统一试题、统一评分标准。
资格考试设置两个级别:经济专业初级资格、经济专业中级资格。参加考试并成绩合格者,获得相应级别的专业技术资格,由人事部统一发放合格证书。
[1] 1993年1月,人事部下发了《人事部关于印发及其的通知》(人职发[1993]1号),决定在经济专业人员中实行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制度。 考试工作由人事部和部分专业主管部门负责,日常工作由人事部人事考试中心负责。
考试每年举行一次,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11月初。原则上只在地级以上城市设置考场,必要时可在县设置考场。
考试科目 两门课程:《经济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与实务》 其中《专业知识和实务》科目分为工商管理、农业经济、商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水路)、运输(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民航)、人力资源管理、邮电经济、房地产经济、旅游经济和建筑经济等15个专业。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78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