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内容:根据往年真题的分析可以得出,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学基础、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学、教师职业道德。
其中,教育学基础所占分值最高,其次是教育心理学。而教育法学一般只占试卷总分的百分之10至15,职业道德所占比例最少。
2.题型、题量及分值(以2015年4月教招考试为例):判断题40个,每个1分,共40分;单选题40个,每个1分,共40分;判断简析题3大道。一共给出三句话或三段小材料,每句话或每段材料后面跟随两道题,即先判断再简析。
问题分为两个部分,一般第一问是判断,第二问是不定项选择。一共是6道题,3个判断,每个1分,另外3个不定项选择题,每个2分。
一共9分。案例分析题4大道,考察形式类似判断简析,同样是给出四段材料或小案例,每一段案例后面跟随两道题,每道题都是不定项选择,每个2分,共8道题,共16分。
总计100分。
课观教师派为您解答
四川教师招聘考试主要考察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职业能力倾向测试、学科知识和心理素质。各地区会在以上考试科目里选择1-3种考察。各地区具体考察内容如下
了解完考试科目,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怎么准备
(1)了解考试大纲,熟悉重点考情
在备考阶段,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四川各省市区的报名官网进行查询,全面查看关于考试大纲的重点内容。首先购买正确的教材,根据考试大纲对教材的知识内容进行通看。大体了解之后,针对教材中的重点章节、重点段落进行理解并背诵记忆。可以先按照每个章节依次进行,用思维导图巩固加深记忆,达到双重复习效果。若感觉自己复习效果不佳,也可约同伴一起交流,相互监督,共同进步。
(2)分阶段进行有序备考
在笔试的备考阶段,准备考试时,建议按阶段进行。事先制定好复习计划,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以及每个阶段的复习特点有序备考。最好给自己规划一个时间表,按照你每天的计划进行。如果有一些突发计划导致未完成当天的学习安排,在后面一定要补上。有时间的话,可以进行多轮复习,便于进行查漏补缺。
(3)端正复习态度,克服紧张情况
在备考的过程中,许多考生会过分紧张,这些都是正常现象。面对情绪波动,紧张、不自信甚至出现自负的敏感心理。这也可能是太过于关心成绩,备考过度疲劳导致的。在做好备考计划的前提下,劳逸结合才是硬道理。可以在学习的间隙进行适当的放松,当然,放松也要有度,不要影响到备考进度。
(4)选择合适的教材和资料
备考的教材、资料等方面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我们在选择教材时,特别是对于一些考学科的地区的考生来说,一定要看好考察的教材的版本,不要选错版本。在教材上,选择最新版的《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及自己报考地区所考察的其他科目书,并配合相关的练习题集中复习。除基本教材和真题外,也可准备一下思维导图、知识点汇总等相关资料,这些在备考时是非常有用的。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19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