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上册期末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 得分: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0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①拘 (qīú ) ___ ②( jí )___取 ③招( lái ) ___生意 ④恣(suī)___ 2、下面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用下划线标出并改正。
(2分) 辩伪去妄( )不记其数( )园满结束( )秀手旁观( ) 3、默写填空(任选4句)(4分) ①月落乌啼霜满天,____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 。
③ ,铁马冰河入梦来。④ ,地利不如人和。
⑤落红不是无情物, 。 ⑥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 A、蜜蜂是不能单独生活而必须过群体生活的昆虫。 B、墙壁粉刷得非常清洁。
C、小李到现在还没有来,大家断定她大概生病了。 D、牧童牵着牛在吃草。
5、对下列两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秋词(刘禹锡)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自古逢秋悲寂寥, 枯藤老树昏鸦, 我言秋日胜春朝。 小桥流水人家, 晴空一鹤排云上, 古道西风瘦马。
便引诗情到碧霄。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A.《秋词》的作者刘禹锡是唐代人,《秋思》的作者马致远是元代人。 B.“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大致意思是:我认为秋天的景致胜过明艳美丽、万物更新的春景。
C.《秋词》中“排云上”的鹤矫健凌厉、奋发有为,这一形象冲破了秋天的肃杀之气;《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等形象,则写尽了秋天的肃杀之气。 D.这两首诗同是咏秋之作,所写之景虽不同,但均没有摆脱“悲秋”的情调。
读完使人悲情顿生。 6、选择恰当的词填空:(2分) ( ) 由于宁波地理环境优越,广袤肥沃的平原,_____________,纵横交错的江河,水深波宁的港口,形成了宁波商业兴旺,_____________,航运发达的经济特色。
A.山林的富饶茂密 市场繁荣 B.富饶茂密的山林 市场繁荣 C.富饶茂密的山林 繁荣市场 D.山林的富饶茂密 繁荣市场 7.根据语境,仿照划线句子,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4分) 人需要祝福,需要快乐,需要思念。
如果一滴水代表一个祝福,我送你一个东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将这则新闻的结语补充完整(2分) 南方网讯 至6月4日,三峡工程蓄水进入第四天,越来越多的漂浮物,在库区水面成片聚集,给三峡大坝垃圾清理工作带来巨大压力。
自秭归县凤凰山顶放眼望去,一条条长短不一的垃圾带和一片片面积不等的漂浮物明显可见,形成一道道与峡江平湖美景极不谐调的“另类风景”,向库区上游延伸。附近居民告诉记者,大坝蓄水后,江面的漂浮物日益增多,主要是一些生活垃圾、工业废物和牲畜尸体等。
这些漂浮物不但污染环境,而且将易使三峡发电机组进水口拦污栅破损、破裂,威胁发电机组安全,降低发电效益。不少有识之士强烈呼吁: _______ 。
二、文言文阅读(10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第9—12题。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9.(4分)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2)或异二者之为 ( ) (3)先天下之忧而忧( )(4)是进亦忧( ) 10.(4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 (2)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文: 11.(2分)概括本文段的主要内容,并指出文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答: 三、现代课外阅读(20分) (一)父亲的弟弟于勒叔叔,那时候是全家唯一的希望,在这以前则是全家的恐怖。 据说他当初行为不正,糟蹋钱。
在穷人家,这是最大的罪恶。在有钱的人家,一个人好玩乐无非算作糊涂荒唐,大家笑嘻嘻地称他一声“花花公子”。
在生活贫困的人家,一个人要是逼得父母动老本,那就是坏蛋,就是流氓,就是无赖了。于勒叔叔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
人们按照当时的惯例,把他送上从哈佛尔到纽约的商船,打发他到美洲去。 我这位于勒叔叔一到了那里就不知做上了什么买卖,不久就写信来说,他赚了点钱,并且希望能够赔偿我父亲的损失。
这封信使我们家里人深切感动。于勒,大家认为分文不值的于勒,一下子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
有一位船长又告诉我们,说于勒已经租了一所大店铺,做着一桩很大的买卖。 两年后又接到第二封信,信上说:“亲爱的菲利普,我给你写这封信,免得你担心我的健康,我身体很好。
买卖也好。明天我就动身到南美洲去作长期旅行。
也许好几年不给你写信。如果真不给你写信,你也不必担心。
我发了财就会回哈佛尔的。我希望为期不远,那时我们就可以一起快活的过日子了。”
这封信成了我们家的福音书,有机会就要拿出来念,见人就拿出来给他看。 果然,10年之久。
语文中考模拟试题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 ____得分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分数 第I卷(基础知识 30分) 一、选择题(20分,每小题2分) 得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搪塞(sāi) 卑劣(lüè) 哀悼(dào) 名讳(hùi) B.玷污(zhān) 驿站(yì) 瞥见(piē) 逊色(xùn) C.溺水(nì) 匿名(nì) 诘责(jí) 讹诈(zhà) D.缄默(jiān) 干涸(hé) 畸形(jī) 歼灭(jiān) 2.下列四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胃口 按部就班 自鸣不凡 直接了当 B.佳宾 蜂涌而上 金壁辉煌 锐不可当 C.家具 迫不急待 行踪诡秘 再接再厉 D.国籍 哀声叹气 委曲求全 渡过难关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对她的错误,不但不应该袒护,而应该提出批评。
B.尽管雨多么大,路多么难走,她都能坚持按时到校。 C.只有坚持认真预习,才会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D.一个球的输赢,不仅关系到全队的名声,而是关系到祖国的荣誉。 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B.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 C.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需要寻求适当的地方——矮树、篱笆、野草、灌木枝等——蜕掉身上的皮。 D.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5.对画线部分在句子中充当成分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像往常一样,我打开电视机收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 ②他激动得泪水夺眶而出。
③爱好和平的人们,特别憎恨那些打着“人权”的幌子对别国实行侵略的国家。 ④我们肩负着民族复兴的重任。
A.状语 宾语 主语 定语 B.状语 补语 主语 定语 C.主语 补语 状语 宾语 D.主语 补语 状语 宾语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平时不努力,临考前的加班加点终究无济于事,我只有自咽苦果。 B.全校同学聚精会神、目不暇接地聆听着科学家精彩的学术报告。
C.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大家都要求技术员去指导,所以技术员身价百倍。 D.放眼望去,气象万千,面对这种沧海桑田的奇景,能不诗兴勃发吗?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初唐四杰”指的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
B.“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歌女醉生梦死、沉迷享乐的斥责和辛辣讽刺。 C.王安石把方仲永由神童沦落为庸人的根源归结为没有进行后天的学习和教育。
D.《桃花源记》最后两段描写人们再次寻找桃花源,却无功而返。这样写暗示了桃花 源只是作者虚构的一个理想社会,并非真实存在。
8.下列各项句中画线的代词指代范围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人家已经同他商量定了,你又变卦,叫我怎么同他说? ②人家那个班都完成了任务,我们可不能落后呀! B.①他尽力控制住自己的感情。 ②自己错了,也已经懂得,又不想改正,自己对自己采取自由主义。
C.①不论厂里发生什么事,他都关心。 ②他什么都懂,你不要唠叨了。
D.①这儿是我们的家,你进来坐会儿吧。 ②我们的时代是人才辈出的时代。
9.选出填在下文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如果生命是水,尊严就是流动; 如果生命是火,尊严就是燃烧; 如果生命是鹰,尊严就是____。 A.勇猛 B.盘旋 C.飞翔 D.羽毛 10.句子、句子的出处、作者及作者生活的朝代对应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唐朝 B.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唐朝 C.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西江月》——李清照——宋朝 D.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岳阳楼记》——范仲淹——北宋 二、填空简答及语言运用题(10分) 11.下面一段话有三处错误,请加以修改。
(6分) “五四”青年节那天,我班举办了一次“青春万岁”主题演讲会,校长也参加了。①会上,同学们和许多共青团员争先恐后地上台演讲。
演讲会高潮迭起,掌声不断,②气氛非常热烈得很。特别是文娱委员精彩的演讲,博得全场一片喝彩声。
③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培养。 12.按照要求将下列词语组合成句子(不得增减词语)。
(4分) 是 在 举行 初三甲班 主题班会 的 学雷锋 (1)强调活动的内容: (2)强调活动的地点: 第Ⅱ卷(90分) 三、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8题。(12分) 得分 高堂在上 王延辉 去冬至今冬,在乡下呆了一年。
不得近侍母亲,只匆忙回家望过几番,除此惟于梦中相见相慰。而梦有吉凶,便吉梦怕反,凶梦疑真,好梦坏梦。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28分) 1、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参差不齐(cēn) 称心如意(chèng) B、不省人事(xǐng) 出类拔萃(cuì) C、坚持不懈(xiè) 随声附和(hè) D、挑拨离间(jiàn) 自给自足(jǐ) 2、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阴诲 不缀劳作 满腔热忱 B、豁亮 深恶痛疾 人迹罕至 C、存没 为富不仁 敷衍塞责 D、谆朴 姹紫嫣红 不能自己 3、下列字结构相同的一项是( ) A、本 火 描 诧 B、恼 哮 斑 葚 C、蜷 踝 褛 唆 D、俨 醇 恣 跷 4、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饱经风霜(足足地、充分) 聊叙(姑且) B、不毛之地(指草木) 墨守(墨子) C、辩伪去妄(丢弃) 肆虐(残暴) D、任劳任怨(担当、承受) 邱壑(坑谷、深沟) 5、根据句意,依次填写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人民总是在社会矛盾的运动中不断 前进的道路。
人民也总是从历史活动的实践和比较中,不断 、和 指导自己前进的真理。 A、开辟 寻找 揭示 发展 B、寻找 开辟 揭示 发展 C、发展 寻找 揭示 开辟 6、下面标点使用有错的一项是( ) A、“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呢”?小兰问小红。
B、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C、母亲有点儿莫名其妙,就问:“哪个于勒?” D、“现在请皇上脱下衣服,”两个骗子说,“好让我们在这个大镜子面 为您换上新衣。”
7、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市场经济,对于我们来说,是个全新的事物。 B、对于我们来说,市场经济是个全新的事物。
C、我们对于市场经济来说,是个全新的事物。 D、市场经济是个全新的事物,对于我们来说。
8、分析下列复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奴隶们被投入死海,b并没有沉到海底,c却被波浪送回岸边。 A、a | b || c B、a | b || c C、a || b | c D、a || b | c 9、下面句子,在表情达意上既生动又恰当的一项是( ) A、小战士斜挎着冲锋枪,在崎岖的小路上行进,脚步像踩在棉花上般轻快。
B、面对着这幽林秀水,佳木野花,我仿佛喝了香醇的美酒,心都醉了。 C、如果说人民群众是汪洋大海的话,那么个人只不过是一棵不起眼的小草。
D、几棵野菊,柔弱的茎上顶着小小的黄花,雄赳赳地立在路旁。 10、修辞方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 A、他每一天每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
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B、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 飘扬。
C、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 着一层薄烟。 D、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 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11、下列解说有错的一项是( )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是伟大的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B、《背影》和《春》都选自《朱自清全集》,都是叙事散文。
C、《皇帝的新装》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根据西班牙民间故事创 的童话。 D、《扁鹊见蔡恒公》节选自《韩非子。
喻老》,《韩非子》为法家重要 著作。 12、按要求写出下列句子。
(1)、《(论语)十则》中论述学习与思考的关系的两句的是“ 发 ; ”。 (2)、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中点名主题的一句是“ 个 ”。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 , ”。
(4)、《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语句是“ , ”。(5)、,映日荷花别样红。
(6)、油蛉在这里低唱, 。二、现代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一)甲 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有十八九岁。
右嘴角边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痣。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
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 (A、抽 B、击 C、落 D、敲)下来,我用石板一(A、迎 B、接 C、挡 D、托),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
乙 忽然教学的钟敲了12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
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13、甲段: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填在横线上。 14、甲段:对“大伙笑了,她也笑了”中两个“笑”字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会意的笑声,传达了师生间真挚的感情。
B、反映了师生间的无拘束。 C、渲染了快乐的课堂气氛。
D、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喜爱。 15、甲、乙两段文字都是通过儿童的观察和感受来描写教师的。
蔡芸芝先生是“我”深深敬爱的老师,她热爱学生,性格 、;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结束时所表现的 精神则令“我”无比崇敬。 16、乙段:韩麦尔先生为什么听到“钟声”、“号声”后。
1、文中我的情感心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2、法桐的生长,验证的一道哲学命题是什么?3、本文写落叶,为什么开头还写绿叶?1.对曾经温暖过自己心灵的生命的不舍和追忆2.生命是在蜕变中成长的,变化的过程中有喜有悲,但正是通过这一次次的变化小小的法国梧桐慢慢长大了,而作为人来说会在变化中成长成熟 。
梧桐年年如此,过程反反复复,但是它会有更繁茂的枝叶,它一年比一年更大更美,舍弃旧的,经历暂时的萧条是为了更好的未来。梧桐的这种向上向美的精神鼓励着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往无前积极进取。
3.因为这是生命的历程,从落叶中感受到绿叶表达了作者热爱生命的最初。
阳新县实验中学初三上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制题人:郭西合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 积累运用(30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音、形、义正确的一项( )(3分)A.妖娆(ráo):娇艳美好。
折腰:鞠躬,倾倒。 留滞:即滞留,停留不流通。
襁褓(qiǎnɡ bǎo) B.田圃(fǔ):田地。 禁锢:束缚,强力限制。
丝缕(lǚ):丝线。 凝望(nínɡ wànɡ) C.成吉思汗(hán):元太祖铁木真。
喧嚷(xuán):大声喊。 冻僵(jián) 风流人物:这里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D.颤抖(chán dóu)。 枯黄:干枯焦黄。
微漾(yànɡ):微波荡漾。唯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2、下面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 书桌上堆满了书藉和化学仪器,还有一张单人床,卧具凌乱。B. 他做出这样大逆不道的事,并非他的本意,实在是迫不得以。
C. 最近我县对中小学生进行了一次读书调查,不少学生觉得外国文学作品百看不厌。D. 一场台风过后,许多房屋倒塌,到处是断壁残亘。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A、妄自菲薄,能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我们取得更大的进步。B、就冲着你三顾茅庐的这番情意,明天的宴会我是去定了。
C、这孩子,基础不太好,读书又无动于衷,这样的学习态度,怎能指望他的成绩会提高呢?D、爸爸动脉硬化,两只手经常会不由自主地抖动起来,已经多年不写东西了。4、如今,乘坐公交车已是人们最平常、最便捷的一种交通方式了。
但我们会经常看到或听到诸如乘客“不肯为老弱病残孕等人让座”、“看到小偷正在偷他人的钱物却冷眼旁观,不加制止”、“为一点点小事而互相说粗话、难听话,甚至骂人”等等,请你从提倡友爱、文明,营造温馨的乘车环境的角度出发,拟一条宣传语。要求简洁生动,可读性强。
(3分) 5、下面一段话中划线的句子均有语病或错别字,请在原文上改正。(4分)目前,地球的绿色之肺——森林正在日益委缩(1)。
近200年来,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和毁掉(2)。而另一方面,由于地球上的燃烧物增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强烈增加(3)。
此消彼长,使得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这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生产而且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4),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存。
6、请自己组织语言,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个字,4分)欧盟委员会健康风险科学委员会发表报告指出,如果5年内每周使用随身听5次,且每天以高音量收听音乐平均超过一个小时的话,那么5%至10%的使用者将面临永久性失聪的危险。
最近几年,欧盟的随身听特别是MP3的销售数量猛增,约有5000万到1亿人,特别是年轻人在使用随身听,因此要对随身听对人体的危害进行调查并采取措施,以保护青少年不受随身听和其他类似装置的损害. 7、理解性填空(10分,每小题2分,错一字该小题无分)①、上级任命郑兴姜靖柏为厂长,以拯救濒临倒闭的工厂,人们说他是:“ , 。” (用《出师表》中的名句填写) ②、《江城子 密州出猎》抒写苏轼渴望再次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 , 。”
③辛弃疾在《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抒发的最高理想是“ , 。”④、以水喻愁,往往可以收到具体可感的效果,如李煜绝命词《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清照在国败、夫亡、失宝时写的《武陵春》中也流露出了类似的感慨:“ , 。⑤、“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是李绅对贫苦百姓田间除草的描写;“ , ”,这是杜甫对贫苦百姓割麦的描写(用《观刈麦》中的名句填写),他们都对劳动人民充满了同情。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答题区域 8、(2分) 9、(2分) 10、A B C (3分) 11、敦 论 事 造 半 方 忆 右 军 未 起 相 与 大 惊(2分) 12、(2分) 13、(3分) 14、(2分) 15、(4分) 16、(1) (2) (4分) 17、(2分) 18、(2分) 19、A、B、C、 D、E、(A、B各1分,其余每空2分)20(2分) 21、(1) (1分) (2) (1分)22、文章第⑤段画单线句子运用了 两种说明方法(1分),作用是: (2分)。 23、(1) (1分) (2) (1分) 第三部分:写作训练(50分)“如果你手上扎了一根刺,那你应该感到高兴才对,幸亏没扎在眼里。”
契诃夫如是说;“愚蠢的人,从远处寻找幸福;聪慧的人,从脚下根植幸福。”詹姆斯•奥本海姆如是说;“生病的经验是一步一步懂得满足。
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到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史铁生如是说。
过去的幸福像流水,流走了就不再回来;未来的幸福就像海市蜃楼,看得到却摸不着;只有眼前的幸福,如影随从。好好把握现实的幸福吧,它会像一双无形的翅膀带你飞过绝望,飞向希望。
请以“感悟幸福”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要求:(1)先把题目写在作文纸方格内;(2)具有真情实感;(3)层次清楚,切忌一段到底;(4)书写整洁规范。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40分)温馨提示:8---23题答案必须写在第2页“阅读理解答题区域”,否则零分处理。(一)王右军诈睡(11分) 王右军①年减十岁②。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达标检测题第一部分 积累运用1. 根据拼音写汉字。
qián_________滋暗长 积雪初róng_________ 纵横jué_________荡妙手ǒu_________得 旁yì_________斜出 参天sǒng_________立2. 根据语境解释加线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拿绿色来装饰我简陋的房间。(房屋陈设简单、粗陋。)
B.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草木青翠茂盛。)
C.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这里指马虎、不讲究。)
D.这里一年的大半光景是冬季。(时光景物。)
3. 选出没有运用比喻的句子( )A.扑入你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B.白杨树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C.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D.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
4. 下列短文中,擦鞋童怎样回答,才能构成一则小幽默?一位老板觉得鞋童把他的皮鞋擦得很糟糕,不由生气地说:“不行,你得从头擦起,否则,别想要工钱了。”擦鞋童的回答: 。
(不超过15字)5. 写出三句含“绿”的诗句(要求写出上下句)。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本单元有四篇抒情散文,在四篇散文的学习中,就你印象最深或体会最深的信息作一下记录吧。
(1)用一句话概述印象最深的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两句话概述记忆最深的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默写体会最深的三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部分 阅读(一)课内阅读①我们常以为自己还是妙龄十八的青年,还像那时一样戴着桃色眼镜观察世界,还有着同那时一样的爱好,一样的思想,一样的情感。
一切都没有发生任何的突变。简而言之,一切都如花似锦,韶华灿烂。
大凡已成为我们的禀赋的东西都经得起各种变化和时间的考验。但是,只需去重读一下青年时代的书信,我们就会相信,这种想法是何其荒诞。
从信的字里行间②飘散出的青春时代呼吸的空气,与今天我们呼吸的已大不一般。直到那时,我们才察觉③我们度过的每一天时光,都赋予了我们不同的色彩和形态。
每日朝霞变幻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心性和容颜,似水流年,彻底再造了我们的思想和情感。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
当然,今天我们还很年轻——但只不过是“还很年轻”!还有许多的事情在前面等着我们去办。激动不安、若明若暗的青春岁月之后,到来的是成年期成熟的思虑,是从容不迫的有节奏的生活,是日益丰富的经验,是一座内心的信仰和理性的大厦的落成。
1. 画线句①是由课文前面的“_______________”这句话联想而来的。2. 画线句②是由课文前面的“_______________”这句话联想而来的。
3. 画线句③是由课文前面的“_______________”这句话联想而来的。4. “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这句话的深刻含意是什么?(二)课外阅读杨梅 鲁彦故乡的食物,我没有比这更喜欢的了。
倘若我爱故乡,不如就说我完全是爱这叫作杨梅的果子吧。啊,相思的杨梅!它有着多么惊异的形状,多么可爱的颜色,多么甜美的滋味呀。
它是圆的,和大的龙眼一样大小,远看并不稀奇,拿到手里,原来它是遍身生着刺的哩。这并非是它的壳,这就是它的肉。
不知道的人,一定以为这满身生着刺的果子是不能进口的了,否则也须用什么刀子削去那刺的尖端的吧?然而这是过虑。它原来是希望人家爱它吃它的。
只要等它渐渐长熟,它的刺也渐渐软了,平了。那时放到嘴里,软滑之外还带着什么感觉呢?没有人能想得到,它还保存着它的特点,每一根刺平滑地在舌尖上触了过去,细腻柔软而且亲切——这甜蜜的感觉,真使人迷醉啊。
颜色更可爱呢。它最先是淡红的,像娇嫩的婴儿的面颊,随后变成了深红,像是少女的害羞,最后黑红了。
原来,是红得太红了,所以像是黑。轻轻地啄开它,我们就看见了那新鲜红嫩的内部,同时我们也染上了一嘴的红水。
说它新鲜红嫩,有的人也许以为一定像贵妃的肉色似的荔枝吧?唉,那就错了。荔枝的光色是呆板的,像玻璃,像鱼目;杨梅的光色却是生动的,像映着朝霞的露水。
滋味吗?没有十分成熟的是酸带甜,成熟了便单是甜。这甜味不使人讨厌,不但爱吃甜食的人尝了一下舍不得丢掉,就连不爱吃甜食的人也会完全给它吸引住,越吃越爱吃。
它是甜的,然而又依然是酸的,而这酸味,我们须待吃饱了杨梅以后,再吃别的东西的时候,才能领会得到。那时我们才知道自己的牙齿酸了,软了,连豆腐也咬不动了,于是我们才恍然悟到刚才吃多了“酸”的杨梅。
我们知道这个,然而我们仍然爱它,我们仍须吃一个大饱。它真是世上最迷人的东西。
唉,唉,故乡的杨梅啊!1. 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杨梅的特点?2. 作者用比喻和比较表现杨梅的颜色可爱,有什么好处?3. 选文描写杨梅的语言准确、生动,余味无穷。如果去掉下面句中的粗体词语,表达效果会有什么变化?(1)只要等它渐渐长熟,它的刺也渐渐软了,平了。
(2)它最先是淡红的,像娇嫩的婴儿的面颊,随后变成了深红,像是少女的害羞,最后黑红了。(3)它是甜的,然而又依然是酸的,而这。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42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