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三大营养素的热量比例应为:蛋白质10% ~ 14%,油脂20% ~30%, 碳水化合物58% ~ 68%。
孕妇因为子宫扩大压迫到肠道,比一般人更容易便秘,所 以还需要能促进肠道正常蠕动的纤维素。除此之外,亚麻油酸和次亚麻油酸也非常重要,因为它们是胎儿脑部发育所需的脂肪酸,且两者之间的比例最好在4 : 1 ~10: 1, 可有助于婴儿脑部和视网膜的发育。
一般来说,孕妇在怀孕的第三期,会需要大量的钙通过眙盘以供给胎儿,而 一般孕妇所摄取的营养素中,钙摄取量和建议量的差距是最大的,即孕妇对钙的 摄取易不足。同时,孕妇的铁需求量又比未怀孕妇女高1倍左右,以供红细胞的增 加。
一般孕妇在怀孕第三期的铁摄取量最好有45毫克,很多孕妇的铁摄取量明显 不足。 怀孕妇女要均衡摄取六大类食物,包括奶类、鱼肉蛋豆类、五谷根茎类、蔬菜 类、水果类及油脂类,需自我调整饮食习惯,尽量从各类食物中摄取所需营养。
以 鲜奶为例,孕妇常会加倍饮用以补充营养,鲜奶固然含钙丰富,但鲜奶中的铁、锌、叶酸、维生素C的含量都不足,必需脂肪酸也只有微量。 另外,孕妇也常常选择 多种维生素及犷物质制剂补充营养,但是这些维生素及矿物质制剂的部分营养素含 量往往过高(如维生素A )或过低(如锌),即使鲜奶与制剂合并使用,也无法满足 怀孕期对均衡营养的需求。
①常量元素的概念及人体需要的主要常量元素 在矿物质中,人体含量大于体重的0。
01%的各种元素,称为常量元素。有钙、磷、钾、钠、硫、氯、镁等7种。
②钙的主要生理功能 (1)构成机体的骨骼和牙齿(2)维持多种正常生理功能来源: ③钙缺乏对人体的影响 (1)儿童时期的佝偻病(2)成人骨质软化症(3)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症,其他如骨质增长,抽搐等 ④骨质疏松症的特征 骨质丢失速度加快,骨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就不能保持骨骼结构的完整,甚至压缩变形,以至在很小外力下即可发生骨折。 ⑤影响钙吸收的因素 影响钙吸收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机体、膳食两个方面 AI为700mg/d ①镁的主要生理功能 (1)激活多种酶的活性(2)维护骨骼生长和神经肌肉的兴奋性(3)维护胃肠道和激素的功能。 ②影响镁吸收的因素 首先受镁摄入量的影响,摄入少时吸收率增加,摄入多时吸收率降低,抑制镁吸收的主要成分有过多磷、草酸、植酸和膳食纤维。
③中国成人膳食镁的适宜摄入量本文。
一、营养,二、营养素,三、营养价值。
一、营养:1、人体摄入、消化、吸收、和食物中营养成份的动态过程。2、人体在生命过程中利用营养成分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良好健康的动态过程。
二、营养素:1、作为能量物质给人体提供热量。2、作为结构物质、构成集体和修补身体组织。
3、作为调节物质:调节生理功能、维持生活的胜利和生化功能。 三、营养价值: 指食品中的营养素及其质和量的关系!1:蛋白质、2:糖类、3:脂类、4:维生素、5:矿物质、6:水。
营养素在烹饪加工中的变化:蛋白质在烹饪加工中的变化:蛋白质在烹饪加热过程中易发生理化性质的改变。如溶涨变化、水解、沉淀等。
利用这些变化形成菜肴独特的风味特色,达到增进食欲,易于消化吸收的效果。 食物中毒1:细菌性食物中毒。
2:有毒动物植物中毒。3:化学性食物中毒。
4:霉菌素中毒。3、畜肉类卫生问题:禽肉类原料卫生问题:水产品原料卫生问题:食用油脂卫生问题: 4、食品卫生管理:1:食品的卫生要求。
2:食物添加剂的卫生要求3: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和食品用的工具、设备的卫生要求。4:食品卫生管理。
5:食品卫生监督6:有关食品卫生的法律责任 饮食卫生五四制1:由原料到成品实行四不制度:即采购员不卖、保管员不收、加工人员不用、服务员不卖腐败变质的食品及其原料。食品存放实行氦迹份克莓久逢勋抚魔“四隔离”、即生与热分离,成品与半成品分离、食品与杂物药品分离、食品与天然冰分离。
3:食具实行“四过关”:洗、刷、冲、消毒、4:环境卫生采取“四定”:定人、定物、定时间、定质量、分工、包工负责。5:个人卫生做到:“四勤”:洗手、剪指甲、洗澡、理发、洗衣服、被褥。
2、营养学:营养学就是研究膳食、营养与人体健康关系的科学。 3、营养素:营养素(nutrient)是指食物中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机体构成成分和组织修复以及生理调、功能的化学成分。
它们是维持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这些营养素,生命便无法维持。
是指摄取的食物经消化、吸收和代谢后能够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称营养素,营养素是营养的物质基础。营养素分两大类: – 宏量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水;– 微量营养素:维生素、矿物质(宏量元素、微量元素)人体需要的营养素约有50种,归纳起来分六大类,即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水。
近年来发现膳食纤维也是维持人体健康必不可少的物质,可算是第七类营养素。这些营养素在体内功能各不相同,概括起来可分为三方面:(1)供给能量以满足人体生理活动和体力活动对能量的需要 (2)作为建筑和修补身体组织的材料(3)在体内物质代谢中起调节作用 宏量营养素 微量营养素 常量元素 微量元素 4、营养素的供给量:营养素供给量简称供给量。
它是衡量群体营养素摄取量是否合理的标准 。在制定供给量时98%人的需要都能得到满足。
我们将这个添加了安全量后的数量称为供给量。显然,供给量大于生理需要量。
但是,在制定能量的供给量时不添加安全量,为的是避免一部分人能量摄入过多导致肥胖。因此,能量的供给量就是其平均需要量。
制定供给量时不仅考虑了个体差异,还参照了饮食习惯和食物的生产供应情况。供给量不是一成不变的,我国现在使用的标准是中国营养学会在1988年修订的“推荐的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
供给量标准主要用于评价群体膳食质量,。 5、合理营养:合理营养的含义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
缺乏某些营养素会引起营养缺乏病,如缺钙引起的佝偻病,缺铁引起的贫血等等。某些营养素如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又会导致肥胖症、糖尿病、心血管病等“富贵病”。
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引起的病态统称为营养不良,都是营养不合理的后果,对健康都是十分有害的。 由于没有一种食物能供给我们身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所以我们在安排膳食时要尽量采用多样化的食物,根据各种食物中不同的营养成分恰当地调配膳食来全面满足身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
合理营养还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调方法。一日三餐应定时定量。
一般来说,三餐食物量的分配不应相差很多,午餐可适当多一些。不吃早餐和暴饮暴食都是不合理的进食方式。
合理的烹调方法不但可使食物味美可口,促进消化吸收,还可起到消毒杀菌作用,但应注意尽量减少烹调过程中营养素的损失。合理营养是指通过合理的膳食和科学的烹调加工,向机体提供足够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并保持各营养素之间的平衡,以满足人体的正常生理需要、维持人体健康的营养。
合理营养6、食品:食品是指各种供人们食用或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不包 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特点:– 是食品都是有营养的,由营养素组成;– 食品按性质和来源分两大类:植物性食品、动物性食品;– 保健食品、营养强化食品。
体营养成分基础知识 人体组织的构造和增长,离不开基本的营养素,人体活动的能量也均来源于各种营养素,均衡的营养是理想健康的重要因素,营养良好与否直接关系到身体的健康。
目前所知,人体需要的营养素共有45种,分为宏量营养素与微量营养素。宏量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脂肪;微量营养素包括维生素及矿物质;水及纤维一般不归入营养素,但却是生命的要素。
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 营养素 主要食物来源 主要功能 蛋白质 谷类、豆类、肉类、奶类、蛋类、薯类 形成身体结构的主要成分;是所有生命活动过程的催化剂;调节体内水分平衡;帮助伤口愈合。 β-胡萝卜素 南瓜、马铃薯、菠菜、胡萝卜等 为脂溶性抗氧化剂,是类胡萝卜素家族中的一员,在体内可根据需要被转化为维生素A。
维生素D 蛋、鱼、肝、奶 促进正常骨骼、牙齿的形成,刺激钙和磷的吸收,为钙磷代谢过程所必需。 维生素E 小麦胚芽、坚果、植物油、虾 为脂溶性抗氧化剂,可保护身体细胞、维生素A、不饱和脂肪酸,协助维持正常红细胞。
维生素B 1 向日葵籽、小麦胚芽、啤酒酵母、西瓜、豌豆、芦笋;谷类、豆类、硬果类;猪肉、心肝肾 协助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能量的生成,维持正常的神经功能。 维生素B 2 牛奶、蘑菇、菠菜、肝、椰菜、甜菜、杏仁、牛肝、牛排、奶酪 协助食物中能量的产生,协助红细胞的产生,参与各种代谢过程。
尼克酸 蘑菇、鸡、鲑鱼、牛肝、花生、金枪鱼、麦麸、芦笋、虾、烤马铃薯 协助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中能量的释放(参与血糖控制) 维生素B 6 广泛存在于各种食物如肉类、鱼类、禽类、豆类、全谷类食物以及蔬果中 协助食物中能量的释放,参与脂肪的代谢,参与红细胞、激素的合成,是蛋白质、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功能正常发挥的基础。 维生素B 12 肉类、鱼类、禽类、贝类、奶、蛋、奶酪 是正常生长的必需物质,参与红细胞的生成,是碳水化合物、脂肪、某些蛋白质代谢过程中所必需的,协助维持正常的神经系统,是DNA合成所必需。
叶酸 新鲜食物如菠菜、芦笋、芜菁、欧芹、啤酒酵母、利马豆、豌豆、椰菜、橙、哈密瓜、莴苣 叶酸和维生素B 12 作用相似,育龄妇女充足的膳食叶酸摄入量可以降低胎儿神经管畸形如脊柱裂、无脑儿等的发生危险性,另有实验显示叶酸对心脏有保护作用 生物素 广泛存在于食物中,人类极少缺乏 参与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参与脂肪、蛋白质的合成。 钙 奶、奶制品、全小鱼、豆腐、深绿色蔬菜、豆类、杏仁 形成坚固的骨骼和牙齿,刺激伤后血液的凝固,是正常神经肌肉活动之所需。
磷 肉类、禽类、鱼类、蛋类、奶和奶制品、全谷类 与钙协同形成骨骼和牙齿,调节食物中能量的释放,是人体遗传物质DNA的构成成分,是人体能量直接来源ATP的构成成分。 镁 坚果、豆类、全谷类、深绿色蔬菜、海产品 是正常神经肌肉(含心肌)活动之所需,参与能量(ATP)代谢和DNA的合成。
铁 肉类、鱼类、豆类、贝类、蛋类、干果 是血红蛋白(血液中氧气的运输者)的基本成分,参与能量代谢,缺铁性贫血是世界性的健康问题,常见于儿童青少年、孕妇、老年人。 维生素C 芦笋、针叶樱桃、青椒、甘蓝、柑橘类水果 是结缔组织、骨骼、牙齿形成所必需,是伤口愈合和牙龈健康的重要条件,协助脂肪的分解,促进铁的吸收,是重要的抗氧化剂 锌 牡蛎、肉类、鱼类、禽类、全谷类 是正常成长之所需,参与蛋白质的消化、合成,参与伤口愈合、骨骼健康、DNA的合成,调节免疫功能,是体内一种重要的抗氧化酶的成分。
碘 海产品如贝类、鱼类、海洋植物 是甲状腺素的成分,调节生长、发育和能量代谢。 铜 牡蛎、内脏、巧克力、坚果、谷类、干果、禽类、贝类 参与铁代谢、神经系统功能、骨骼健康的调节和蛋白质的合成能,是一种抗氧化酶的成分,参与皮肤、头发、眼睛等部位色素的形成。
锰 全谷类、坚果、茶叶 是骨骼、结缔组织正常成长之所需,是脂肪酸合成酶的成分,参与碳水化合物的代谢。 奥米加3 脂肪酸 高脂鱼、鱼油及海洋哺乳动物中含量最高,DHA也见于蛋黄、肉、肝以及其它内脏中 调节血脂,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改善视力和记忆力。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19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