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要看你是从事PCB设计呢?还是PCB生产方面的。
如果是想要从事PCB设计,
1.了解PCB的形成原理,和设计方式;(需要读相关的专业的)
2.了解PCB的生产全过程,(这个知道大概流程就行,并不一定要亲自上手的。)
生产PCB,
1.化学物品的应用常识一定要具备,因为这个行业用的很多;
2.发挥艰苦奋斗的精神,做事切记谨慎细心。因为这个行业中的每个流程的药水比例,测试参数都需要比较精准的,有时候还需要经过长期的工作后,细心的发现设备的误差和规律,已达到最佳生产状态。
前期准备 包括准备元件库和原理图。
在进行PCB设计之前,首先要准备好原理图SCH元件库和PCB元件封装库。 PCB元件封装库最好是工程师根据所选器件的标准尺寸资料建立。
原则上先建立PC的元件封装库,再建立原理图SCH元件库。 PCB元件封装库要求较高,它直接影响PCB的安装;原理图SCH元件库要求相对宽松,但要注意定义好管脚属性和与PCB元件封装库的对应关系。
PCB结构设计 根据已经确定的电路板尺寸和各项机械定位,在PCB设计环境下绘制PCB板框,并按定位要求放置所需的接插件、按键/开关、螺丝孔、装配孔等等。 充分考虑和确定布线区域和非布线区域(如螺丝孔周围多大范围属于非布线区域)。
PCB布局设计 PCB布局设计是PCB整个设计流程中的首个重要工序,越复杂的PCB板,布局的好坏越能直接影响到后期布线的实现难易程度。 布局设计依靠电路板设计师的电路基础功底与设计经验丰富程度,对电路板设计师属于较高级别的要求。
初级电路板设计师经验尚浅、适合小模块布局设计或整板难度较低的PCB布局设计任务。 扩展资料:PCB布局规则:1、在通常情况下,所有的元件均应布置在电路板的同一面上,只有顶层元件过密时,才能将一些高度有限并且发热量小的器件,如贴片电阻、贴片电容、贴片IC等放在底层。
2、在保证电气性能的前提下,元件应放置在栅格上且相互平行或垂直排列,以求整齐、美观,在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元件重叠;元件排列要紧凑,元件在整个版面上应分布均匀、疏密一致。3、电路板上不同组件相临焊盘图形之间的最小间距应在1MM以上。
4、离电路板边缘一般不小于2MM.电路板的最佳形状为矩形,长宽比为3:2或4:3.电路板面尺大于200MM乘150MM时,应考虑电路板所能承受的机械强度。
如果你已经基本掌握了DXP的画图技巧,只需要去熟悉你要画的图的原理,将他们分模块然后分别连就好了,开始先学一点简单点得。比如先画用89C51和74HC595驱动数码管、蜂鸣器、等等。多画几次就会勒。这种东西就是自己多练,看视频也就这样。
我学了数电模电电路理论,但是画电路原理图,PCB 也没感觉用了什么那知识。老师应该有给电路图吧。照着把原理图先画出来先。画完再看。其实画电路不需要会分析电路,分析好了电路也不一定画的出来、这个看你到底是想干嘛。、做双面板就直接开始画原理图,然后封装什么的都弄好了,导入生成PCB。排版。布线就完了。
首先学习一些常用的电子元件的功能和特性,书店都有相关的电子书籍,可以参考。先从电路学着手,然后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接下来是无线电、单片机等更专业的知识。
多参考一些实际的电路图,比如电子报、无线电之类的杂志,上面有许多电路实例和功能介绍。需要学习protel99SE软件还需要有电路,及模拟电子和数字电子的知识,其中protel99SE是对设计好的电路进行模拟和电路板的封装,设计需要对电路的知识及几种门电路和三级管,二极管等各种元件的性能特别熟悉。
多做试验,从一些简单实用的小电路做起。读懂电路原理图;认识电路里的每个元件作用及其工作原理
最后一定要坚持。
从零开始学习设计电路推荐书目:
《电工原理》、《电路分析》或《电路分析基础》
《低频电子线路》( 线性电子线路)
《高频电子线路》(非线性电子线路)
《数字电路》、《电子测量》、《信号与系统》等
首先是你得真正的感兴趣,而不是为了荣誉而去做作,说到设计 我想问你学的是什么专业的,读大几了?如果是有关电子信息工程类的专业,那就要看你的专业知识结构如何了,玩DIY或参赛,一点点课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具体来说 你应该有扎实的电学基础知识 因为这个对以后识图 计算参数等很有作用,然后就是不断完善知识面,比如 数字电路、往下说就是单片机的原理编程与仿真,高频电子线路、低频电子线路、传感器、其余的什么 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电子元器件、材料学与应用等的都是基础课我就不展开说了,反正如果你基础好 悟性高,上面的学科你都十有八九的掌握,那么你就可以去参赛获奖了。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祝你成功。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05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