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参赛人数:足球比赛双方各派11个人上场(包括守门员),总共22人。
还有三个裁判在场。2、一场足球比赛上下半场各45分钟,全场比赛总时长90分钟。
上下半场中场可以休息15分钟。足球比赛可以进行补时,以补充损失的时间,但是原则上补时最长不应超过5分钟。
3、如果双方在全场打满后仍然未分出胜负,可以打加时赛,加时赛一共30分钟,分为上下半场,每半场15分钟,中间不休息,换边直接开战。如果在加时赛中仍然部分胜负,则进入点球大战,点球赛分为5轮,进球多者胜,如果五轮之后仍然不分胜负,那么进入单轮决胜负,一直到决出胜负为止。
4、点球是对方球员被本方球员在禁区内犯规,绊倒,或者手球之类的。 此时对方球员在点球点罚点球。
5、角球是对方球员把球踢出了或者碰出了对方半场底线。此时本方球队在对方球队半场底线角旗杆范畴内罚角球。
足球起源于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齐国,当时把足球名为“蹴鞠”,汉代蹴鞠是训练士兵的手段,制定了较为完备的体制。如专门设置了球场,规定为东西方向的长方形,两端各设六个对称的“鞠域”,也称“鞠室”,各由一人把守。
场地四周设有围墙。比赛分为两队,互有攻守,以踢进对方鞠室的次数决定胜负。
扩展资料比赛用球应为圆形,它的外壳应用皮革或其它许可的材料制成,在它的结构中不得使用可能伤害运动员的材料。球的圆周不得多于71厘米或少于68厘米。
球的重量,在比赛开始时不得多于453克或少于396克。充气后其压力应相等于0.6一1.1 个大气压力(海平面上),即相等于600-1100克/厘米'。
在比赛进行中,未经裁判员许可,不得更换比赛用球。国际理事会决议一1.比赛所用的球,是比赛场地所属协会或俱乐部的财物,在比赛结束时,应将球交给裁判员。
2.国际理事会随时决定制球的质料。任何经许可的质料,均应由国际理事会核准。
3.国际理事会已批准的规则对球所定的相等重量:14至16英两等于396至453克。4.如球在比赛进行中破裂或漏气时,应立即停止比赛,用新球在原球破漏时所在地点以坠球恢复比赛。
除非当时球在球门区内,如遇这种情况,则应在停止比赛时球所在地点最近的、与球门线平行的球门区线上坠球恢复比赛。5.如球破漏发生在死球时,应用新球按照相应裁判员,并应在比赛成死球时互换。
第一章比赛场地 1.场地面积:比赛场地应为长方形,其长度不得多于120米或少于90米,宽度不得多于9O米或少于45米(国际比赛的场地长度不得多于110米或少于100米,宽度不得多于75米或少于64米)。
在任何情况下,长度必须超过宽度。 2.画线:比赛场地应按照平面图画出清晰的线条,线宽不得超过12厘米,不得做成“V”形凹槽。
较长的两条线叫边线,较短的叫球门线。场地中间画一条横穿球场的线,叫中线。
场地中央应当做一个明显的标记,并以此点为圆心,以9.15米为半径,画一个圆圈叫中圈。场地每个角上应各竖一面不低于1.50米高的平顶旗杆,上系小旗一面;相似的旗和旗杆可以各竖一面在场地两侧正对中线的边线外至少:米处。
3.球门区:在比赛场地两端距球门柱内侧5.50米处的球门线上,向场内各画一条长5.50米与球门线垂直的线,一端与球门线相接,另一端画一条连接线与球门线平行,这三条线与球门线范围内的地区叫球门区。 4.罚球区:在比赛场地两端距球门柱内侧16.50米处的球门线上,向场内各画一条长16.50米与球门线垂直的线,一端与球门线相接,另一端画一条连接线与球门线平行,这三条线与球门线范围内的地区叫罚球区,在两球门线中点垂直向场内量11米处各做一个清晰的标记,叫罚球点。
以罚球点为圆心,以9.15米为半径,在罚球区外画一段弧线,叫罚球弧。 5.角球区:以边线和球门线交叉点为圆心,以1米为半径,向场内各画一段四分之一的圆弧,这个弧内地区叫角球区。
6.球门:球门应设在每条球门线的中央,由两根相距7.32米、与西面角旗点相等距离、直立门柱与一根下沿离地面2.44米的水平横木连接组成,为确保安全,无论是固定球门或可移动球门都必须稳定地固定在场地上。门柱及横木的宽度与厚度,均应对称相等,不得超过12厘米。
球网附加在球门后面的门柱及横木和地上。球网应适当撑起,使守门员有充分活动的空间。
注:球网允许用大麻、黄麻或尼龙制成。尼龙绳可以用,但不得比大麻或黄麻绳细。
第二章球 比赛用球应为圆形,它的外壳应用皮革或其它许可的材料制成,在它的结构中不得使用可能伤害运动员的材料。 球的圆周不得多于71厘米或少于68厘米。
球的重量,在比赛开始时不得多于453克或少于396克。充气后其压力应相等于0.6一1.1个大气压力(海平面上),即相等于600-1100克/厘米'。
在比赛进行中,未经裁判员许可,不得更换比赛用球。 国际理事会决议一 1.比赛玫那颍潜热〉厮粜峄蚓憷植康牟莆铮诒热崾保Ç蚪桓门忻?br/> 2.国际理事会随时决定制球的质料。
任何经许可的质料,均应由国际理事会核准。 3.国际理事会已批准的规则对球所定的相等重量:14至16英两等于396至453克。
4.如球在比赛进行中破裂或漏气时,应立即停。
【球场部分】
足球场大小没有严格的标准,但必须都是长方形,国际比赛标准:长度: 最短100米(110码) 最长110米(120码) 、宽度: 最短64米(70码) 最长75米(80码),所以并不是所有的足球场都一样的大。
【足球规矩】
1、参赛人数:足球比赛双方各派11个人上场(包括守门员),总共22人。还有三个裁判在场。
2、一场足球比赛上下半场各45分钟,全场比赛总时长90分钟。上下半场中场可以休息15分钟。足球比赛可以进行补时,以补充损失的时间,但是原则上补时最长不应超过5分钟。
3、如果双方在全场打满后仍然未分出胜负,可以打加时赛,加时赛一共30分钟,分为上下半场,每半场15分钟,中间不休息,换边直接开战。如果在加时赛中仍然部分胜负,则进入点球大战,点球赛分为5轮,进球多者胜,如果五轮之后仍然不分胜负,那么进入单轮决胜负,一直到决出胜负为止。
4、点球是对方球员被本方球员在禁区内犯规,绊倒,或者手球之类的。 此时对方球员在点球点罚点球。
5、角球是对方球员把球踢出了或者碰出了对方半场底线。此时本方球队在对方球队半场底线角旗杆范畴内罚角球。
6、越位是指进攻方在传球瞬间当进攻队员较球更接近于对方球门线者时(特殊情况除外),即为处于越位地位。队员被判罚越位,裁判员应判由对方队员在越位地点踢间接任意球。如果该队员在对方球门区内越位,那么这个任意球可以在越位时所在球门区内任何地点执行。如果还不懂得那么就是进攻方传球瞬间接球队员处于比防守方队员更接近球门的地位,哪怕超过半个身位也算。
7、边线界外球,对方球员将球踢出边线,此时判罚边线界外球。罚球时双脚不能跨越边线,不能跳跃抛球,而且只能用手来抛球。
8、任意球,为罚球的一种,一般为球员犯规时所判罚的球,分为直接任意球(可以直接射门得分)和间接任意球(不能直接射门得分)。
【战术部分】
常见的现代足球阵型(数字是从后卫,中场,前锋):
4-3-3
“4-3-3阵型”是由“4-2-4阵形”发展出来,多了一名中场球员是用来增强防守,中场可以在不同战术借助效果,三名中场一般紧贴来加强防守。
4-4-2
这是现代足球最传统的阵式,中场必需要协助攻击及防守的工作:其中一名中场主要负责支援前线的两名前锋,其余球员负责支援后卫及控制节奏 ,以两翼侧击配以双箭头攻坚,以及支援后卫的工作。
3-4-3
使用3-4-3中场球员将会负责进攻及防守的工作。阵形只有三名后卫,假如对方球员突破中场,他们比4-5-1或4-4-2有更大机遇得分。不过三名前锋可以增加攻击能力。此阵型通常被重视攻击的队伍使用。
3-5-2
与5-3-2相似,两名翼卫就是负起更多助攻责任的边后卫,亦可视之为中场球员。由于这是一个集后卫与边前卫于一身的地位,这套阵型对于边后卫的要求很高,所以出任的翼卫需要更多的体力,若同时兼备速度和技术效果更佳。
4-2-3-1
这是很有效的防御阵型,左右中场及后卫可以在反击时参与攻击,在防守上,与4-5-1阵形相当相似。
【裁判部分】
1、一场比赛会有一个主裁,两个边裁,和一个第四官员。第四官员也就是主裁的替补。
2、主裁的黄牌放在上衣兜里,红牌放在屁股兜里。所以你看到主裁摸着屁股跑向犯规球员,那么这个球员就要倒霉了。得了红牌的球员必须离场不得坐在替补席。单场累积2张黄牌,自动转换为红牌。
3、边裁各管半场。利用旗语指示越位:助理裁判员应面对场内,若是远端的队员越位,向前斜上举旗。若是中间队员越位,将旗前平举。 若是近端的队员越位,将旗向前斜下举。
4、正式比赛当中,每队只有3个换人名额。换下的队员不可以再被换上。获得红牌的队员必须离场,不得留在替补席。
【球场部分】 足球场大小没有严格的标准,但必须都是长方形,国际比赛标准:长度: 最短100米(110码) 最长110米(120码) 、宽度: 最短64米(70码) 最长75米(80码),所以并不是所有的足球场都一样的大。
【足球规矩】 1、参赛人数:足球比赛双方各派11个人上场(包括守门员),总共22人。还有三个裁判在场。
2、一场足球比赛上下半场各45分钟,全场比赛总时长90分钟。上下半场中场可以休息15分钟。
足球比赛可以进行补时,以补充损失的时间,但是原则上补时最长不应超过5分钟。 3、如果双方在全场打满后仍然未分出胜负,可以打加时赛,加时赛一共30分钟,分为上下半场,每半场15分钟,中间不休息,换边直接开战。
如果在加时赛中仍然部分胜负,则进入点球大战,点球赛分为5轮,进球多者胜,如果五轮之后仍然不分胜负,那么进入单轮决胜负,一直到决出胜负为止。 4、点球是对方球员被本方球员在禁区内犯规,绊倒,或者手球之类的。
此时对方球员在点球点罚点球。 5、角球是对方球员把球踢出了或者碰出了对方半场底线。
此时本方球队在对方球队半场底线角旗杆范畴内罚角球。 6、越位是指进攻方在传球瞬间当进攻队员较球更接近于对方球门线者时(特殊情况除外),即为处于越位地位。
队员被判罚越位,裁判员应判由对方队员在越位地点踢间接任意球。如果该队员在对方球门区内越位,那么这个任意球可以在越位时所在球门区内任何地点执行。
如果还不懂得那么就是进攻方传球瞬间接球队员处于比防守方队员更接近球门的地位,哪怕超过半个身位也算。 7、边线界外球,对方球员将球踢出边线,此时判罚边线界外球。
罚球时双脚不能跨越边线,不能跳跃抛球,而且只能用手来抛球。 8、任意球,为罚球的一种,一般为球员犯规时所判罚的球,分为直接任意球(可以直接射门得分)和间接任意球(不能直接射门得分)。
【战术部分】 常见的现代足球阵型(数字是从后卫,中场,前锋): 4-3-3 “4-3-3阵型”是由“4-2-4阵形”发展出来,多了一名中场球员是用来增强防守,中场可以在不同战术借助效果,三名中场一般紧贴来加强防守。 4-4-2 这是现代足球最传统的阵式,中场必需要协助攻击及防守的工作:其中一名中场主要负责支援前线的两名前锋,其余球员负责支援后卫及控制节奏 ,以两翼侧击配以双箭头攻坚,以及支援后卫的工作。
3-4-3 使用3-4-3中场球员将会负责进攻及防守的工作。阵形只有三名后卫,假如对方球员突破中场,他们比4-5-1或4-4-2有更大机遇得分。
不过三名前锋可以增加攻击能力。此阵型通常被重视攻击的队伍使用。
3-5-2 与5-3-2相似,两名翼卫就是负起更多助攻责任的边后卫,亦可视之为中场球员。由于这是一个集后卫与边前卫于一身的地位,这套阵型对于边后卫的要求很高,所以出任的翼卫需要更多的体力,若同时兼备速度和技术效果更佳。
4-2-3-1 这是很有效的防御阵型,左右中场及后卫可以在反击时参与攻击,在防守上,与4-5-1阵形相当相似。 【裁判部分】 1、一场比赛会有一个主裁,两个边裁,和一个第四官员。
第四官员也就是主裁的替补。 2、主裁的黄牌放在上衣兜里,红牌放在屁股兜里。
所以你看到主裁摸着屁股跑向犯规球员,那么这个球员就要倒霉了。得了红牌的球员必须离场不得坐在替补席。
单场累积2张黄牌,自动转换为红牌。 3、边裁各管半场。
利用旗语指示越位:助理裁判员应面对场内,若是远端的队员越位,向前斜上举旗。若是中间队员越位,将旗前平举。
若是近端的队员越位,将旗向前斜下举。 4、正式比赛当中,每队只有3个换人名额。
换下的队员不可以再被换上。获得红牌的队员必须离场,不得留在替补席。
足球常识 足球运动是一项对抗性的运动项目,它是由进攻和防守这对矛盾,所组成的足球战术是指比赛双方为了充分发挥个人与集体的特长,进攻对方弱点,取得比赛胜利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
根据攻防的基本特点,足球战术可分为进攻战术、防守战术、比赛阵型三大部分。在进攻和防守战术中,又分别包括个人、集体与全队的攻防战术。
集体的局部配合进攻战术: 集体战术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队员在比赛中为了完成全队攻防任务而采用的局部协同作战的配合方法,它包括“二过一”战术配合、“三过二”战术配合和反切配合等进攻战术。 1、“二过一”战术配合 顾名思义,“二过一”是两个进攻队员,通过传球配合突破一个防守队员。
“二过一”是集体配合的基础,可以在任何场区、任何位置上运用这种方法来摆脱对方的抢截或突破防线。“二过一”是进攻的两个队员之间相距10米左右,进行一传一切的配合。
要求传球平稳及时,一般多用脚内侧、脚外侧等脚法,传地平球为主。传球的位置,尽可能是接球人脚下或前面二、三步远的地方。
2、“三过二”战术配合 “三过二”是在比赛中局部地区3个进攻队员通过连续配合突破两个防守者的防守。由于这种配合有两个同队队员可以同时接应传球,因此使持球人传球路线更多,且进攻面扩大。
全队进攻战术: 全队进攻战术是指比赛中一方获得球后,通过队员之间的传递配合达到射门的目的而采用的配合方法。与局部进攻战术相比较,全队进攻战术的进攻面比较广,参加进攻和快速反击等。
1、边路进攻 利用球场两侧地区发起进攻的方法叫边路进攻。边路进攻是全队进攻战术的主要形式之一,其主要特点是有利于发挥进攻速度,打破对方防线制造缺口。
2、中路进攻 中路进攻是利用球场中间区域组织的进攻,这种进攻虽能直接射门,但难度最大,因中路防守最为严密,前的攻击手必须是反应极其敏锐、意识强、技术高、敢于冒险、速度快和善于路位策应的队员。 3、快速反击 比赛中当攻方进攻时,后卫线往往压至中场附近,防守人数也由于插上进攻和助攻而相对减少,此时如能抓住对方防区空隙较大和回防较慢的机会,乘其失球发动快速反击,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快速反击是最有威胁的进攻手段,有效地进攻在于突然快速地反击,但其难度较大,即要冒险,又要有准确、快速的传切配合技能。快速反击要有组织,配合得要极为默契,必须进行专门性的训练,否则很难在比赛中实施。
定位球战术: 定位球战术是指在比赛中,利用“死球”后重新开始比赛的机会组织进攻与防守配合的战术方法。定位球战术包括中圈开球、角球、任意球、点球、掷界外球等。
在势均力敌的高水平比赛中,定位球战术有时起决定胜负作用。在配合上要利用简练的一次配合取得射门机会,配合越复杂成功率就越低。
故要进行专门性的练习,才能在比赛中奏效。 集体的局部配合防守战术: 1.补位 补位是足球比赛中局部地区集体配合进行防守的一种方法。
当防守过程中一个防守队员被对手突破时,另一个队员则立即上前进行堵封。 2.围抢 围抢是指比赛中在某局部位置上,防守一方利用人数上的相对优势(通常是两三个队员)同时围堵对方的持球队员,以求在短暂时间内达到抢断或破坏对方的目的。
3.造越位战术 造越位战术是利用规则而设计的一种防守战术。是一种以巧制胜的省力打法,因而成为一种重要的防守手段。
但由于其配合难度较大,搞不好会适得其反,让对手钻空子,因此战术往往是为水平较高的球队所采纳,但在一场比赛中也不是多次运用。 场地名称篇 field / pitch 足球场 midfield 中场 backfield 后场 kickoff circle / center circle 中圈 halfway line 中线 touchline / sideline 边线 goal line 球门线 end line 底线 penalty mark (点球)罚球点 penalty area 禁区(罚球区) goal area 小禁区(球门区) 球队称谓篇 coach 教练 head coach 主教练 football player 足球运动员 referee 裁判 lineman 巡边员 captain / leader 队长 forward / striker 前锋 midfielder 前卫 left midfielder 左前卫 right midfielder 右前卫 attacking midfielder 攻击型前卫(前腰) defending midfielder 防守型前卫(后腰) center forward 中锋 full back 后卫 center back 中后卫 left back 左后卫 right back 右后卫 sweeper 清道夫,拖后中卫 goalkeeper / goalie 守门员 cheer team 拉拉队 足球技术篇 kick-off 开球 bicycle kick / overhead kick 倒钩球 chest-high ball 半高球 corner ball / corner 角球 goal kick 球门球 handball 手球 header 头球 penalty kick 点球 place kick 定位球 own goal 乌龙球 hat-trick 帽子戏法 free kick 任意球 direct free kick 直接任意球 indirect free kick 间接任意球 stopping 停球 chesting 胸部停球 pass 传球 short pass 短传 long pass 长传 cross pass 横传 spot pass 球传到位 consecutive passes 连续传球 take a pass 接球 triangular pass 三角传球 flank pass 边线传球 lobbing pass 高吊传球 volley pass 凌空传球 slide tackle 铲球 rolling pass / ground pass 地滚球 flying header 跳起顶球 clearance kick 解围 shoot 射门 close-range shot 近射 long shot 远射 offside 越位 throw-in 掷界。
足球的基本技术知识
1.熟悉球性
手触球的感受、步法练习、用脚掌触球、颠球(各部位颠球:脚背、脚内及外侧、大腿、头等)
2.踢球
踢球的部位:脚尖、脚背、脚跟、脚外侧、脚内侧、脚背内侧。(各部位有不同的特点)
滚地球与飘浮球
踢球的5点注意:•支撑脚要大步、快速、用力踏步,踏下的位置要有利于踢球
•支撑脚的膝盖要微屈,像弹簧一样能够缓冲
•重心落在支撑脚上,踢球腿和左右手的摆动相反
•踢球腿的小腿做爆发试前摆
•踢球的瞬间,目视脚下的球
3.停球
脚内侧停球:屈膝外迎球,脚不能硬
脚外侧停球:膝盖微屈,向前侧方轻拨球
脚底停球:用前脚掌挡压球的中上部
脚背停球:停球脚提起并内翻,迎球
大腿停球:触球的瞬间,大腿快速后撤,挡球落于身前
胸部停球:分为停胸停球(停较高的来球)和收胸停球(停胸部高度的平直球)
4.头球
头球的要点是掌握时机和勇敢。根据球的运行路线移动位置,目视球,用前额顶球。跳起头球时上身稍后仰,集中全身力量顶球。
5.运球
要始终使球处于自己的控制之下,注意球的同时要留意周围情况,及时传球、过人或射门。
脚背外侧运球时要看球,兼顾场上情况。
脚背运球多使用在需要快速前进时。
6.假动作
假动作要求动作要衔接快而且协调自然。
基本的有:剪式、虚晃、位移、拨扣球、“V”字型等。
足球用脚踢,有十一个人 足球比赛规则 第一章 比赛场地 尺寸 比赛场地必须是长方形,边线的长度必须长于球门线的长度。
长度: 最短90米(100码) 最长120米(130码) 宽度: 最短45米(50码) 最长90米(100码) 国际比赛 长度: 最短100米(110码) 最长110米(120码) 宽度: 最短64米(70码) 最长75米(80码) 场地标记 比赛场地是用线来标明的,这些线作为场内各个区域的边界线应包含在各个区域之内。 两条较长的边界线叫边线,两条较短的线叫球门线。
所有线的宽度不超过12厘米(5英寸)。 比赛场地被中线划分为两个半场。
在场地中线的中点处做一个中心标记,以距中心标记9.15米(10码)为半径画一个圆圈。 球门区 球门区在场地的两端, 规定如下: 从距每个球门柱内侧5.5米(6码)处,画两条垂直于球门线的线。
这些线伸向比赛场地内5.5米(6码),与一条平行于球门线的线相连接。由这些线和球门线组成的区域范围是球门区。
罚球区 罚球区在场地的两端,规定如下: 从距每个球门柱内侧16.5米(18码)处,画两条垂直于球门线的线。这些线伸向比赛场地内16.5(18码)米,与一条平行于球门线的线相连接。
由这些线和球门线组成的区域范围是罚球区。 在每个罚球区内距球门柱之间等距离的中点11米(12码)处设置一个罚球点。
在罚球区外,以距每个罚球点9.15米(10码)为半径画一段弧。 旗杆 在场地每个角上各竖一根不低于1.5米(5英尺)的平顶旗杆,上系小旗一面。
在中线的两端、边线以外不少于1米(1码)处,也可以放置旗杆。 角球弧 在比赛场地内,以距每个角旗杆1米(1码)为半径画一个四分之一圆。
球门 球门必须放置在每条球门线的中央。 它们由两根距角旗杆等距离的垂直的柱子和连接其顶部的水平的横梁组成。
两根柱子之间的距离是7.32米(8码),从横梁的下沿至地面的距离是2.44米(8英尺)。 两根球门柱和横梁具有不超过12厘米(5英寸)的相同的宽度与厚度。
球门线与球门柱和横梁的宽度是相同的。球门网可以系在球门及球门后面的地上,并要适当地撑起以不影响守门员。
球门柱和横梁必须是白色的。 安全性 球门必须是牢固地固定在地上,如果符合这个要求才可使用移动球门。
国际足球理事会决议 ·决议一 如果横梁移位或折断,应停止比赛直至修好复位。如果不可能修复,则中止比赛。
不允许用绳子替代横梁。如果横梁可以修复,应在停止比赛时球所在的地点以坠球方式重新开始比赛。
·决议二 球门柱及横梁必须用木材、金属或被批准的其他材料制成。其形状可为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或椭圆形,并不得对队员构成危害。
·决议三 从球队进入比赛场地至上半场结束离场,下半场重新进入比赛场地至比赛结束,任何商业广告,不管是实物的还是图文的,都不允许出现在比赛场地和场地设备上(包括球门网和球门网内的地面)。特别是在球门、球门网、角旗杆或角旗上不得有广告出现,也不得安装任何附属设备(如摄像机、麦克风等)。
·决议四 在比赛场地外的地面技术区域内和距边线1米范围内,不允许有任何形式的广告出现。 另外,在球门线和球门网之间的区域内也不允许有广告出现。
·决议五 如同决议三所述,在比赛期间,国际足球联合会、洲际联合会、国家协会、联盟、俱乐部或其他团体的代表性标志或图案的复制品,不管是实物的还是图文的,都禁止出现在比赛场地和场地设备上(包括球门网和球门网内的地面)。 ·决议六 在比赛场地外,距角球弧9.15米(10码)且垂直于球门线处做一个标记,以保证在踢角球时守方队员能遵守规定的距离。
前锋:不用多说是主攻的。
前卫:是组织进攻和防守
中卫:是只拖后的前卫
后卫:主要是防守
清道夫:是我最不喜欢的,就是破坏的(我自己的见解)
自由人:防守,进攻,组织进攻,都很全面的人
首先了解规则,不然看了也不懂.
然后,适当的看一些集锦,有条件的最好看上海的英,意,西都有.CCTV的也不错,可惜没英超的,不过有德甲的.网上还有法甲和荷甲的.
其次就多看比赛(最重要),最好解说员的足球知识比较多,也是那种话比较多的(话痨最好),不建议看CCTV.
看的多了你就会建立自己看球的风格,自然也有了自己喜欢的球员.
如果有兴趣上网看看球员的小道消息,也算是了解球员了.
别忘了有空找朋友一起踢球,亲身参与了,也就不会怪这怪那的了,其实踢好球不容易.最要紧的是乐在其中嘛,不是吗?哈哈.
还有这个参考资料:?si=2
地位:足球,有“世界第一运动”的美誉,是全球体育界最具影响力的单项体育运动。
方式:标准的足球比赛由两队各派10名球员与1名守门员,共11人,在长方形的草地球场上对抗、进攻。
时间:标准为两个半场,分别45分钟,在只用一场赛事决定胜负时,若90分钟后双方打平,则加时15分钟,两个半场。若再平,则点球。(于每一个半场时间结束后,进行伤停补时,一般为三到五分钟)
比赛计分方法:比赛目的是尽量将足球射入对方的球门内,每射入一球就可以得到一分,当比赛完毕后,得分最多的一队则胜出。
主要规则:足球比赛中除了守门员可以在己方禁区内利用手部接触足球外,球场上每名球员只可以利用手以外的身体其他部分控制足球(开界外球例外)。
足球比赛是由进攻与防守这一对矛盾所组成的,通过比赛中攻防技术与方法的不断变化和发展,逐步形成和不断发展了个人和集体的进攻与防守的配合行动体系,即进攻与防守的战术系统。
在比赛中个人技术的运用都属于个人战术行动,是集体战术的组成部分,也是组成集体战术的基础,二人或二人以上的协同配合居于集体战术,集体战术是个人战术的综合。 足球比赛的场地大,参赛的人多,攻守都强调有组织的集体行动。
在多年的比赛实践中,人们从不懂战术的状态,逐步发展了简单的战术配合,并有了战术意识。后来把场上队员按位置排列和分工,组成相互协调配合的有针对性的攻守队形(即比赛阵型),使战术水平有较大的发展和提高。
进入50年代以来,攻防战术发展变化很快,尤其是近年来全攻全守这种总体型新打法的出现,使攻防战术又有新的突破和提高。最突出的是,个人技、战术是组成集体战术的基础,而集体战术的提高是高水平的个人技、战术与高水平的集体攻防战术融为一体的结果。
配合默契的集体战术为个人发挥高超技巧创造有利时机,而个人运用绝妙技艺又为完成精彩的集体战术配合提供契机。 因此,首先要根据参赛双方的实际状况,特别是从组成本队战术的需要出发,采取相应的个人行动,使个人任何有球和无球动作都具有总体性战术的目的,有意识把个人的行动融于集体配合之中,成为总体战术组成部分。
练习使用各种小配合的目的性和策略性就在于让队员树立把局部战术与总体战术相衔接的观念。 (-)足球战术分类 主要根据个人和集体的战术行动以及进攻与防守两个对立的方面来分类。
(二)比赛阵型种类产生与演变 1.阵型种类 阵型种类是指比赛队员在场上的位置排列或一般性的战术组织形式。足球运动发展至今,阵型种类繁多,每位队员必须了解和掌扔下列阵型。
(l)l+l+9和1+2+2+6阵型 这两种阵型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是足球比赛的起源阵型。它的基本战术思想是片面追求进攻,"一窝蜂"踢球和带球是比赛场景的特征。
因此,就当时阵型的作用而言,没有明显组织队员的意义。 (2)1+ 2+ 3+ 5阵型 随着足球演变中传球的发展,场上队员的组织性日趋显得重要,因此,就产生出1+2-3+5阵型。
该阵式中中前卫的主要职能是进攻,两个边前卫参与防守,主要防范于对方的两边锋。这一阵型基本思想进攻仍占主导位置,它由局部传球配合形式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成该阵型。
(3) 1+3+2+2+3(W-M)阵型 W-M阵型是在1925年越位规则改变后,由英国兵工厂队的主教练查普曼所创造的。该阵式由基本思想是试图通过牢固的防守瓦解对手进攻,首先原则是"安全第一"。
由于这一阵式问世后效果甚佳。因此,它不仅迅速被英国接受,而且也很快地波及欧洲乃至世界范围。
该阵式防守的主要特点是区域与盯人不断转换,距球门近时人盯人防守,离球门远时则松动盯人。当发动进攻时,留下中前卫和两边卫防守。
其进攻特点是两内锋稍后撤,作为进攻的重点组织者,中锋和两边锋担负攻门得分的主要任务。 该阵式虽以加强防守为基本思想,并确实在阻止越位规则变化后的进球数上升中起到一定作用,但由于进攻时防守人数太少,在遇到对方发动快速反击,特别是30年代初期匈牙利队采用的四前锋制时,防守则显得过分薄弱。
于是,1958年巴西队以1+4+2+4阵式开创了阵式演化的又一新曲。 (4)1+4+2+4阵型 该阵型是一种攻守队员排列极为平衡的阵型。
在此阵型运用中,两前卫是承上启下的中坚力量。当进攻时,他们积极组织策应,当防守时,则迅速回担堵截。
由于活动频繁,该阵型对两前卫的体力及技术的全面性有着特殊的要求 该阵型的弱点是中场力量相对薄弱。特别是当两前卫队员在体力及全面技术上不足时,就更是如此。
这一阵型也要求锋线及卫线在攻守的不同阶段,积极策应中场的攻攻守。它与1+4+2+4阵型的区别在于,撤回一个前锋至中场,加强中场人数的力量。
该阵型的位置较为灵活,它要求队员能根据战势机动课整位置,同时在位置变换中又始终保持整体的组织性。从防守者看,1+4+3+3阵型至少有七个防守者,一般说,大多数队常是六人参与积极进攻。
当进攻时,三前锋和三前卫总是受到严密盯防,这样1+4+3+3阵型特别强调后卫线突然插上。在后卫插上时,该阵型一方面要求插上者必须把握时机,慎重行事,另一方面则要求其他队员必须注意在对手反击时的补位。
当进攻一方后卫频频参与助攻时,防守方面也要求本队前锋队员回撤参与防守。 (6) 1+4+4+2阵型 该阵型是在1966年世界杯赛中得到确认的。
当时英国队教练拉姆塞因缺乏世界级的优秀边锋,便拉回一个边锋队员组成1+4+4+2阵型。该阵型进攻特点是中场和后卫队员频繁套边活动,以构成对方门前险情。
另一常见进攻打法,是两内修拉达制造宽度,中场两内前卫括人禁区得分。第三个常见进攻方式是利用两前锋速度快技术好的特点,在抢断球后迅速长传发动快速反击。
在防守上,该阵型主要强调队员回位和密集防守下的组织与协调配合。 (7) 1+3+3+4阵型 该阵型在中、北美洲最为流行,在欧洲和南美也有采用。
它的特点是注重于进攻的人数优势,。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89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