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模板支架的构造要求:
a.梁板模板高支撑架可以根据设计荷载采用单立杆或双立杆;
b.立杆之间必须按步距满设双向水平杆,确保两方向足够的设计刚度;
c.梁和楼板荷载相差较大时,可以采用不同的立杆间距,但只宜在一个方向变距、而另一个方向不变。
2.立杆步距的设计:
a.当架体构造荷载在立杆不同高度轴力变化不大时,可以采用等步距设置;
b.当中部有加强层或支架很高,轴力沿高度分布变化较大,可采用下小上大的变步距设置,但变化不要过多;
c.高支撑架步距以0.9--1.5m为宜,不宜超过1.5m。
3.整体性构造层的设计:
a.当支撑架高度≥20m或横向高宽比≥6时,需要设置整体性单或双水平加强层;
b.单水平加强层可以每4--6米沿水平结构层设置水平斜杆或剪刀撑,且须与立杆连接,设置斜杆层数要大于水平框格总数的1/3;
c.双水平加强层在支撑架的顶部和中部每隔10--15m设置,四周和中部每10--15m设竖向斜杆,使其具有较大刚度和变形约束的空间结构层;
d.在任何情况下,高支撑架的顶部和底部(扫地杆的设置层)必须设水平加强层。
4.剪刀撑的设计:
a.沿支架四周外立面应满足立面满设剪刀撑;
b.中部可根据需要并依构架框格的大小,每隔10--15m设置。
5.顶部支撑点的设计:
a.最好在立杆顶部设置支托板,其距离支架顶层横杆的高度不宜大于400mm;
b.顶部支撑点位于顶层横杆时,应靠近立杆,且不宜大于200mm;
c.支撑横杆与立杆的连接扣件应进行抗滑验算,当设计荷载N≤12kN时,可用双扣件;大于12kN时应用顶托方式。
6.支撑架搭设的要求:
a.严格按照设计尺寸搭设,立杆和水平杆的接头均应错开在不同的框格层中设置;
b.确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小于《扣件架规范》的要求;
c.确保每个扣件和钢管的质量是满足要求的,每个扣件的拧紧力矩都要控制在45-60N.m,钢管不能选用已经长期使用发生变形的;
d.地基支座的设计要满足承载力的要求。
7.施工使用的要求:
a.精心设计混凝土浇筑方案,确保模板支架施工过程中均衡受载,最好采用由中部向两边扩展的浇筑方式;
b.严格控制实际施工荷载不超过设计荷载,对出现的超过最大荷载要有相应的控制措施,钢筋等材料不能在支架上方堆放;
c.浇筑过程中,派人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及时解决。
混凝土浇注支模尤其是超过4。
5 m的高支模,技术性要求比较高。 在高支模的施工前,必须进行高支模支撑的施工方案设计,内容应包括:模板系统(模板面、支承结构、联接配件)的设计计算书,绘制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节点大样施工图,明确搭设和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等。
计算应考虑下列各项荷载: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新浇筑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施工人员及设备的自重、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还必须考虑风载荷,根据上述各项得出系统荷载总值,就可以进行强度计算和稳定性验算。 支撑承受梁板传来的竖向荷载,一般以两端铰接的轴心压杆件计算,本工程按支模架最高为6。
9 m计算。 荷载设计值的计算包括:混凝土侧压力(计算高度取6。
9 m,V=2 m/h):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水平荷载;竹大模板板面强度验算(板宽取4 880mm,按四跨连续计算);竹大模板板面挠度验算:对拉螺栓验算。 。
高支模的危险因素主要是体系坍塌(受力杆件受理验算)、特别是立杆的失稳计算,在模板体系布置图中,一定要布置好竖向剪刀撑和水平剪刀撑。
方案编制完毕后,由公司总工签字,然后报监理,监理审核签字后,报质检站申请专家论证,由质检站安排时间和地点(一般是工地会议室)对方案进行论证。一般先由主编人对方案进行简要介绍,然后专家会针对方案的某一个很细致的点提问。
特别要提醒的是,现在一般都是使用软件进行验算,专家对各种计算软件都很精通,他们知道软件哪些地方有漏洞,所以在论证前,先自己熟悉一遍计算过程。
1 做好高支模实施的事前监理工作在工程施工前,我们首先要熟悉各专业的施工图纸尤其是整套结构图纸,要对整个工程的结构情况有个全面的了解。
对达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的建质[2009]87号文《关于印发的通知》要求的模板支架搭设高度5 m及以上、搭设跨度10 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0 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15 kN/m2及以上的属于危险性较大的高支模,我们要逐一列出这些危险源的部位清单,并督促施工单位也要引起高度重视,做好高支模实施的各项工作,确保高支模施工的安全。 在高支模实施前,要求施工单位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现行规范要求,编制好高支模搭设专项施工方案,确定好高支模的支设形式,明确高支模搭设的具体要求。
对于高支模搭设的各种构件和基座要做好强度、变形和承载能力等验算复核,使高支模搭设必须要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并要确保高支模搭设的安全、合理、经济。 在高支模验算复核时,对高支模搭设所用材料的规格和质量必须要符合施工现场实际,各种材料计算参数的取值也要合理。
在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中,必须要有高支模搭设的平面布置图、剖面图、剪刀撑布置图、主要节点构造详图等,便于高支模实施时的交底、搭设、检查和验收。 对于施工单位编制的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必须要经过其施工企业技术、质量、安全部门的审核通过和企业技术负责人的审批同意,且签字和盖章手续必须要齐全,才能报监理部进行审核。
对于施工单位报审的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我们监理部一定要及时进行认真地审查和复核,审查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并在监理部审核通过后施工单位才能进行实施。 对在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审核时发现的不符合现行规范、现场实际和施工安全要求的部分,必须要及时督促施工单位做好修改和完善。
根据建设部建质[2009]87号文要求,对于高支模搭设高度8 m及以上、搭设跨度18 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5 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 kN/m及以上的超过一定规模的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要求施工单位组织工程建设行业的专家组召开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论证会,对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做好论证。 对于在论证会上专家们提出的修改和补充意见,要督促施工单位及时对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做好修改和完善,并在修改完善后及时报专家论证组组长做好复审且办理好认可手续。
对经专家组论证通过并修改完善的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由施工单位再报监理部进行审核并签署好审核意见。 另外监理部要在高支模实施前,编制好高支模施工《监理实施细则》,以指导监理人员的工作。
2 做好高支模实施的事中监理工作对于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的实施要求施工单位必须高度重视,并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经修改完善并审核批准的专项施工方案进行高支模的搭设和施工。 在高支模实施前,首先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向施工人员认真做好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的交底,使所有施工人员都了解高支模搭设的具体要求,从而在高支模搭设时能严格按照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组织好实施。
对于高支模架搭设的施工人员,要求施工单位落实持有架子工证的人员进行搭设,以保证高支模架搭设的质量。 对于高支模搭设用的钢管、扣件、木方、胶合板、可调支托等材料进场时,必须要及时督促施工单位做好规格和质量的检查验收,严把高支模搭设用材料的质量关,所有高支模搭设用材料都必须要满足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并在验收合格后才能使用;对于钢管和扣件还要做好质量的见证取样复试。
对于验收不合格或取样检测不合格的材料严禁使用,且在钢管上严禁有孔眼,旧扣件不得有裂缝和变形,扣件螺栓不得出现滑丝。在高支模架搭设前,对于高支模架所在基座的承载能力和刚度要做好验收,必须要满足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对基座的承载能力和刚度的要求,确保不因基座的承载能力和刚度问题而影响高支模的整体刚度或导致结构梁板裂缝现象。
当高支模架座落在地下室顶板或楼层面上时,在高支模部位的结构梁板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前,其下部各层结构梁板下的模板支撑都不得拆除。当高支模架座落在回填土层上时,对回填土的质量必须要做好控制,要采用满足设计要求的回填土质分层回填、分层压实并做好回填质量的检测。
回填土的分层压实系数要≮0。94,回填土的承载能力必须要满足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对高支模基座的地坪要做好混凝土硬化,且高支模立杆下要设置厚度≮50 mm、宽度≮300 mm的脚手板垫木;对高支模部位的地坪排水措施要落实好,不得有积水,要杜绝水土流失现象。
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横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且高低差≯1 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500 mm。在高支模架搭设时,要求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要求的立杆纵、横向间距布设好梁、板下的立杆,对大梁与板下的立杆间距要对应,便于水平杆的拉通设置,并要做好高支模架立杆的垂直度控制。
支架立杆的接长必须要采用对接扣件,相邻立杆接头要控制错开在不同步层内,并紧靠主节点。对于扫地杆、纵横向水。
高支模超过8米的需要专项方案和专家论证。
住建部的建质[2018]31号文《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规定:
1、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中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5m及以上;或搭设跨度10m及以上;或施工总荷载10kN/m²及以上;或集中线荷载15kN/m及以上;或高度大于支撑水平投影宽度且相对独立无联系构件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
2、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中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8m及以上;或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或施工总荷载15kN/m²及以上;或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
注:高度超过8米的高支模部分工程需要专家论证。
扩展资料:
高支撑模板的预防监控措施:
1 、每项高支模工程,都要选用符合标准的材料,经过专业技术人员对地基基础和支撑体系进行设计计算,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而且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要严格按照方案进行搭设。
2 、高支模的施工过程中,认真执行施工方案,确保支撑体系稳固可靠。支模施工完成后,要进行检查验收,确认支模完全按照施工方案制作才算完成。
3 、高支模的支撑架体一般采用钢管架体系,由架子工搭设。模板工在进行安装作业时也要按照正确的施工要求进行工作。
4 、高支模施工时要设有稳固的操作平台,每层之间要设有通道,预留应急通道和护栏等防护措施。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高支撑模板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高支模
一般高度8m或8m以上、或者宽宽度长15m的叫高支模
关于印发《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的通知(建质[2009]254号)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建设交通委),江苏省、山东省建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中央管理的建筑企业: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对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的监督管理,积极预防和控制建筑生产安全事故,我们组织制定了《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〇〇九年十月二十六日
1、为预防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以下简称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坍塌事故,保证施工安全,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及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制定本导则。
2、本导则适用于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施工安全监督管理。
3、本导则所称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是指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m,或搭设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模板支撑系统。
4、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应严格遵循安全技术规范和专项方案规定,严密组织,责任落实,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专家论证施工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编制说明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图纸(国标图集)、施工组织设计等。
(二)工程概况:高大模板工程特点、施工平面及立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具体明确支模区域、支模标高、高度、支模范围内的梁截面尺寸、跨度、板厚、支撑的地基情况等。
(三)施工工艺技术: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基础处理、主要搭设方法、工艺要求、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构造设置以及检查、验收要求等。
(四)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模板支撑体系搭设及混凝土浇筑区域管理人员组织机构、施工技术措施、模板安装和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应急救援预案,模板支撑系统在搭设、钢筋安装、混凝土浇捣过程中及混凝土终凝前后模板支撑体系位移的监测监控措施等。
(五)截面特征及各项荷载设计值及荷载组合,梁、板模板支撑系统的强度和刚度计算,梁板下立杆稳定性计算,立杆基础承载力验算,支撑系统支撑层承载力验算,转换层下支撑层承载力验算等。每项计算列出计算简图和截面构造大样图,注明材料尺寸、规格、纵横支撑间距。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69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