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版印刷大致可分为雕刻凹版和照相凹版,两种不同的制版 方法对油墨的要求是有些差异的。
雕刻凹版油墨的基本流变特性是稠厚而不粘,既松且短,具 有适当的触变性。油墨既要能易于充填入凹版上的着墨孔内,擦 版时又易于将表面上非图文部分的油墨擦去,凹版上网孔内的油 墨也应易于转印至承印物上。
油墨印到承印物上后,其图文点线 不应铺开变大,干燥迅速。 照相凹版油墨要求很稀,以挥发干燥为主,其是典型的液体 油墨,具有很好的流动性能,粘度在0。
05〜1Pa。s之间。
照相凹 版油墨根据不同的承印物可分为较多的种类,分别对其有不同的 要求。 如用于塑料薄膜印刷的油墨,要求具有良好的粘附性。
用 于食品包装的油墨,要求无毒,在日光下不易变色、无气味、耐 热等。另外,照相凹版油墨的表面张力应较小(这样可以避免产 生斑点),非常稀薄而粘度低(这样刮墨刀的压力可以小些,减少 磨损)。
照相凹版油墨还应具有足够的内聚力,以平衡一定的离心 力,而使自己保持在印版的着墨孔内,但粘附力要小,这样才能 使油墨易于在瞬间压印下完全离开着墨孔。 油墨对承印物的粘附 力应当大于它对金属版的粘附力。
油墨应当具有适当的再溶解性 (复溶性),以使油墨不在印版着墨孔内干结、沉积。
在凹版印刷过程中,凹版滚筒一边旋转一边在其表面涂满油 墨,同时刮墨刀将版面非图文部分的油墨刮掉,只留下图文部分的 油墨,然后通过印压将图文部分的油墨转移到塑料薄膜上。
从这个 印刷过程来看,凹印油墨必须具备以下特点:①流动性好,易填入 版滚筒的网穴内;②具有良好的刮刀适性,即刮墨刀易于将印版滚 筒表面非图文部分的油墨刮去;③要有足够的内聚力;④要有良好 的转移性、叠印性和黏弹性,即版滚筒上网穴内的油墨易于转移到 薄膜上,并易于叠印在前一色油墨上,且图像、文字、线条和网点 不易铺开变大;⑤具有良好的流平性,以保证其转移到薄膜上后能 够形成平滑的墨膜;⑥干燥性适宜,干燥速度要与印刷速度相适 应;⑦具有一定的复溶性,以保证网穴内未转移的油墨能重新溶入 油墨体系中。另外,针对不同的后加工条件及产品的使用条件,油 墨性能必须能够满足和适应所提出的相应要求。
在使用水转印油墨时该注意些什么? 水转印油墨使用注意事项: 1、因水转印使用环境为25度,湿度为65%,且膜层要求在干燥中要保证无灰尘,故印刷环境要求在无尘、恒湿、恒温车间, 2、做好被印物的表面清除油脂工作,以促进附着效果。
3、该油墨在不同底材上附着力有差异,请在使用前进行测试。 4、制品涂层全干后方可叠层装运,叠层装运时涂层间务必盖上离型纸。
5、本品储存及使用时,请远离火源,放置于阴凉处,密封保存。 6、只可用本系列油墨相互调配,不得用其它类型油墨。
7、当水转印为可撕时,转贴后至少常温干燥4小时后或40至0℃烘烤30min;当膜层与油墨分离时才可以撕去可撕膜。 8、当图案为可撕时,需待油墨完全干燥后,才可以印可撕膜光油。
在凹印油墨中多以有机颜料为主,也有部分无机颜料,为增加油墨的遮盖力而使用,以满足花色品种要求。
在溶剂里,颜料的耐 溶剂程度(包括化学稳定性和物理稳定性)'是配制油墨成败的关键。凹印油墨对颜料的要求如下:① 质地柔软有鲜明的颜色,不会磨损印版滚筒。
② 与树脂连结料有良好的亲和性,易于分散在连结料中,不起 化学反应,不会在印品表面析出。③ 分散性好,在贮存过程中不会发生凝结及沉淀现象。
④ 分散在连结料中能呈现良好的流动性,且不因储存而劣变。⑤ 在相应的溶剂体系中,不会发生变色、褪色现象,且在体系 干燥时有着良好的溶剂释放性。
⑥ 颜料中游离酸不会腐蚀印版滚筒。⑦ 着色力强、吸油量低,颜料应不发生升华现象。
油墨色相的调配是印刷前的重要工作,也是很抽象的工作。简单的色料三原色,黄、品红、青可调配出赤、橙、黄、绿、青、蓝、紫等几十种颜色。而在实际调配过程中,仅靠三原色油墨无法获得获得的色彩,这是由于油墨厂家所选用的颜料、染料根本无法达到国际标准三原色的饱和度、色浓度、亮度等,三等份原色墨相加只能是茶灰色,而不是黑色。因此在实际调色过程中离不开黑墨、白墨、冲淡剂等油墨和助剂。
调墨过程
1.掌握所用油墨的体系、颜色、色饱和度、黏度、细度等指标。
2.对样张及客户要求、工艺要求、色相要求、油墨使用要求进行审定,对每一色组色序的排列、产品的印数、油墨的用量、主色调的调配等要深入了解。
3.稀释剂与油墨树脂的溶解性、气温偏差和稀释剂的配比是相关的,如气温高则稀释剂应采用慢干型。同时,溶解效果,挥发速度对产品的印刷质量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根据相关条件选择合适的稀释剂。
4.印刷前要做好油墨、稀释剂的准备工作。
5.在开机套印的短暂时间里,要根据颜色的搭配,适当利用原色墨,并把握好比例,依照样张对每一色组油墨的色相进行调配,使印刷车速稳定后,稍加调整即可达到样张效果。在正常印刷中,批量控制色相相同,对调墨人员来说难度较大,如稀释剂的添加量等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颜色效果,这就要求调墨人员要具备较强的责任心。
调墨注意事项
1.在色调符合要求的情况下,所用油墨的色彩种类越少越容易调配和控制。能采用间色油墨就不要采用复色油墨,按照减色法,专色油墨采用的颜色越多其饱和度就会越低,黑色成分就相应增加。
2.确认印刷品的主色调及所含的辅色调,主色调墨作为基本墨,其他墨作为调色墨,以基本墨为主,调色墨为辅,这样调配专色油墨才会更快,更准确。
3.调配打样和小样油墨时,尽量使用与印刷所用纸张相同的纸,因为油墨的颜色会随着纸张吸收性的差别等因素而变化。只有保持稳定的纸质,才能避免因纸张的差别而造成的颜色误差。
4.用普通白卡纸打小样或刮样,墨层的薄厚会直接影响墨迹的颜色,墨层薄,则颜色浅、亮度高。实地或网线,湿压湿或湿压干,喷粉量大或小,纸张表面的平整度及白度,墨层的薄厚等不同都会引起颜色的差别。
5.调专色油墨,首先要调出油墨的饱和色相,打出薄薄的小样,确认不缺少主色调和辅色调后,再用冲淡剂调至所需的专色。
6.影响专色油墨颜色因素还包括印刷工艺,水量、墨量控制,车速及印刷设备等,应把握印刷及其规律,确保产品质量。
掌握专色油墨的调配、油墨用量的控制、剩墨的充分利用等,不仅能够节约材料,而且对个人素质、技术水平都会有相应的提高。一位优秀的调墨工,对新型油墨的开发、色彩的创新、油墨成本的降低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67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