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备具体巡查项目注意事项;1. 变压器的巡检: 1) 观察变压器的油位:油浸式变压器中的油起冷却和绝缘的作用的,油位是虽温度变化的,因此变压器上刻有不同温度下所对应的油位,当发现油位过低时应测量比较变压器的温度,仔细观察变压器身是否有漏油现象,若是密闭式变压器应提起放气阀,检查是否是假油位。
2) 观察变压器的油色:变压器的油的颜色应是呈浅黄色,透明无杂物,若发现油中有黑色碳化物是应检查分接开关、线圈、桩头引出线等,黑色碳化物一般是由电弧燃烧引起的。 3) 观察变压器的瓷套管:瓷套管起绝缘作用的,套管表面应清洁、无裂纹、无破损,无放电现象。
4) 闻闻变压器有无异味 5) 听听变压器有无异音:变压器正常时应该发出嗡嗡的声音,若有噼啪的声音,则说明变压器有短路现象。 6) 摸摸变压器的温度:摸摸变压器的温度,与过去进行比较,若有升高,应查看变压器的电流是否增加、环境温度是否增加、通风是否通畅、声音是否正常。
变压器上层油温不能超过85℃。 7) 变压器上有无杂物 2. 电动机的巡检项目 1) 看看电动机的转速是否正常,不能有卡塞现象。
2) 看看电动机的电流、电压是否超标。 3) 看看电动机的外壳、风扇罩、风扇是否有破损,风扇罩网上是否堵有杂物影响散热。
4) 看看电动机的紧固螺栓不能松动,地角螺栓松动会引起电机的振动。5) 闻闻电动机有无异味 6) 听听电动机有无杂音,若有杂音则要弄清时轴承发出的还是电动机内部发出的,内部的轻微的沙沙声是由风吹动电机绑扎带的线头发出的,一般没事。
7) 摸摸电动机的温度是否超标:电动机线圈温度为A-95℃、E-105℃、B-110℃、F-125℃、H-145℃。滚动轴承不能超过95℃、滑动轴承不能超过80℃。
8) 摸摸电动机振动不能超标:2极电机双振幅值小于0.05mm、4极电机双振幅值小于0.08mm、6极电机双振幅值小于0.1mm、8极电机双振幅值小于0.12mm。 9) 电动机启动前应检查电动机周围有无人或物,盘动电动机,听听启动声音,观察启动电流、观察电动机启动时间(经验:风机启动时间约为20S-30S,水泵启动时间约为10S-20S,其他电机启动时间约为10S左右) 3. 高、低压柜巡检项目 1) 各绝缘子、互感器、断路器表面应清洁、干燥、无破损、无放电。
2) 油断路器的油位不能过低或过高,油色要透明呈淡黄色,无黑色碳化物,无渗漏。 3) 柜内、柜顶无杂物 4) 柜内各连接头温度不能超过70℃ 5) 无异味 6) 转换开关、断路器、指示灯显示状态要对应 4. 发电机巡检项目 1) 发电机的线圈温度、铁心温度不能超标2) 发电机进、出口风温不能超标 3) 碳刷滑环无火花 4) 发电机内部无放电、无火花 通常电气设备的异常,往往会表现在声音、颜色、振动、气味、温度等方面的变化上,巡检时要充分利用这些变化对设备状况进行辨析。
〔1〕 眼观:电气设备异常或有故障时,常常使示剂、油漆变色,出现导体发热、火花增大、放电闪络、渗漏油或油色变黑、漆膜剥落等外观现象。通过观察这些现象,可以对电气设备的异常进行初步判断。
如变压器漏磁,因导磁能力不好及磁场分布不匀,产生的涡流会造成油箱局部箱体过热而引起油漆变色、龟裂、起泡、剥离等;油断路器开断次数过多会造成油质碳化发黑;母线接头发热时,上部可看见上升的热空气、油漆 变色等。 〔2〕 耳听:电气设备异常时,有时会发出异常的声音。
通过仔细倾听(有时需要借助听音棒等工具),可以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如变压器音响比平时增大,可能是变压器过负荷或系统发生过电压(例如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或铁磁共振时);如音响中夹杂有“吱吱”的放电声,则可能是变压器本体或套管等表面有局部放电;如电动机发现有异常噪声,则可能是电动机动静部分有磨擦、断相运行、轴承缺油或铁芯松动等。
〔3〕 鼻嗅:电气设备发生闪络、短路、过负荷、过电压时,常常因绝缘介质击穿烧毁而产生异常气味。故通过鼻嗅对气味进行分辩,也可以发现设备异常。
如电机内部短路或导线短路等,会产生强烈的绝缘烧焦气味,瓷套管污闪放电会产生一种异臭等。 〔4〕 手摸:电气设备异常或有故障,常常伴有发热和振动等现象,故对电机外壳,轴承座等有良好接地的部位(确证无感电存在的部位)亦可用手感知。
一般情况下,电机过负荷时外壳会很烫手,若手烫得立即缩回来,则电机可能过热了,需进一步核实采取措施如电动机轴承弹子损坏,中心不正等,会使电机振动增大 ,轴承烫手,用手摸可迅速得出结论。 4 充分利用恶劣天气对电气设备进行巡检 许多运行人员常常放松恶劣气候或夜间的巡检工作错过了发现,证实设备缺陷及异常的大好机会。
如雨雪天,可根据雨滴、雪花,分析判断母线、导线夹头是否接触不良而发热,夜间可通过变压器套管电晕辉光或兰色小火花,很容易判断变压器套管是否发生污闪等。
电气安全检查中应注意下列问题:(1)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是否齐全。
(2)车间、工区、班组负责电气安全的人员是否落实。(3)电气设备安全检查的内容包括:绝缘是否损坏;绝缘电阻是否合格;易触碰的裸露带电部分有无防护;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是否正确可靠;保护装置是否符合要求:安全用具和灭火器材是否齐全;电气设备安装质量是否合格;室内外线路是否符合安全要求等。
对变压器、发电机等重要设备,要认真检查运行监视工作及巡回检查工作是否认真、严格,运行记录是否正确无误。(5)对新安装的设备、大修设备是否坚持原则,按规定严格验收。
(6)检查起重、运输工具与电气线路、电气设备之间距离是否符合规定。(7)检查运行中的电气设备,是否定期测试绝缘电阻;各种接地装置,接地电阻是否符合规定;检查变压器油、安全工器具、避雷器及其他保护电器是否定期试验、是否合格等。
在对电器的日常维护检查中应注意:(1) 经常检查的事项:1) 电源线、外壳、手柄是否有破损,电源插头、插座连接是否有效。
2) 开关,活动部件动作是否正常有效,旋转部 分有无阻滞、异样声音。3) 设备(包括电源线在内)运行中是否出现过 热、异味。
4) 设备是否有漏电现象。包括漏电保护器在 内的安全保护设施功能是否正常。
(2) 设备的维护:1) 生产设备要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定期检修, 检修应由安全主管部门指定单位按程序进行,定期 检修后的设备上要粘贴检修合格标志。2) 用电产品拆除时应对原来的电源端作妥善 处理,不应使任何可能带电的导电部分外露。
3) 用电产品的维修测试应根据情况采取全部 停电、部分停电和不停电三种方式进行,并设置安全 警示标志及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4) 农家用电设备发现问题后,除了正常更换的 易损件(例如熔断器)外,维修要请厂家或商家指定 的专业单位和人员。
维修后要向维修单位或维修人 员索要维修记录。 维修记录应当包括维修日期,维 修设备的型号、生产日期或批号或产品编号,维修内 容,维修者姓名及签字,维修时间和保修期限。
5) 长期搁置不用的设备,要存放在干燥、通风、无有害气体或腐蚀性物质的场所;要定期通电运行 一段时间,发现工作不正常要及时检修。
注意事项有:(1)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均应有良好的接地装置。
使用中不准将 接地装置拆除或对其进行任何工作。(2) 手持电动工器具如有绝缘损坏、电源线护套破裂、保护线脱落、插头 插座裂开或有损于安全的机械损伤等故障时,应立即进行修理,在未修复前,不准继续使用。
(3) 遇有电气设备着火时,应立即将有关设备的电源切断,然后进行救火。消防器材的配备、使用、维护,消防通道的配置等应遵守DL 5027—1993《电 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的规定。
(4) 工作场所的照明,应该保证足够的亮度,夜间作业应有充足的照明。(5) 检修动力电源箱的支路开关都应加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漏电保护 器)并应定期检查和试验。
电气工作人员在进行电气操作时必须按规程进行,必须具备相关安全知识,在工作中采取必要的 安全措施,确保人身安全和电气设备正常运行,为此必须做到:① 电气工作人员在安装配电设备时,必须把电源引入线装配在该配电设备的总刀开关、总开关或总 电源的上桩头,不得倒装。
这样在拉下单元配电设备总开关时,即可断开所有熔断器及用电设备的电源。② 不要在室内和其他用电场所乱拉电线,乱接电气设备。
如因需要必须增加电气线路时,其敷设高度 应符合《电气设备安装标准》的有关规定。③ 在电气线路中安装合格的漏电保护装置是防止因电气线路或电气设备绝缘损坏造成触电事故的有效 措施。
④ 安装电灯时,保证火线进开关。⑤ 平时应防止导线和电气设备受潮,不要用湿手去拔插头或扳动电气开关,也不要用湿毛巾去擦拭带 电的用电设备。
⑥ 使用移动式电气设备时,应先检查其绝缘性是否良好,在使用过程中应采取增加辅助绝缘的措施, 如使用手电钻时最好戴绝缘手套并站在橡胶垫上进行工作。 ⑦ 选用熔丝要与电器设备的容量相适应,不能用金属丝代替熔丝使用。
⑧ 当发现电气设备出现故障时,应请专业电工来修理。⑨ 合理选择导线横截面积,必须满足最大负载电流的要求。
⑩ 使用各种电气设备时,应严格遵守《电气安全工作规程》的有关规定及电气设备使用说明的要求。 电 气设备使用完毕,应立即切断电源。
⑪停电维修电气设备时,要按操作规程办事,采取安全措施,严防突然来电。⑫应定期对电气线路和电气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更换绝缘老化的线路,对绝缘破损处进行修复,确 保所有绝缘部分完好无损。
⑬家用电器在安装使用时,必须按要求将其金属外壳做好接零线或接地线的保护措施,以防止电气设 备绝缘损坏时外壳带电造成触电事故。
3。
3。1值班制度。
3。3。
1。1不准单人值班,值班人员不准参加检修等其它工作。
3。3。
1。2在值班时间要认真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按规定准确填写运行日记和有关数据。
3。3。
1。 3设备检修后,值班人员要到现场进行认真检查,无误后方可送电。
3。3。
1。4值班人员应熟知系统和运行方式。
3。3。
1。5在发生人身触电、火灾及可能造成重大设备损坏事故时,值班人员可自行决定停电,但事后须尽快报告领导。
3。3。
1。6对所有工具、备件、仪器、仪表及消防器材要妥善保管,不得损坏。
3。3。
2交接班制度。3。
3。2。
1值班人员必须按照值班轮流表和时间进行值班,未经领导允许不准随意替换。 3。
3。2。
2值班人员必须在接班前15分钟到达交接地点。3。
3。2。
3经共同检查认为无误后,双方在交接班记录薄上签字。3。
3。2。
4应交而未交接所发生的一切事故或问题由交班者负责。 3。
3。2。
5如发现接班人员有病,酒醉或因有思想情绪等不适于工作时,应拒绝交班并报告领导。3。
3。2。
6未经正式交接手续及接班人员未按时到达时,交班人员不准离开工作岗位,同时报告领导处理。3。
3。2。
7交接班过程中发生事故或有重要操作时,禁止进行交接,应由交班人员进行处理后再交班。3。
3。2。
8值班人员应交接下列事项:a。当时系统的运行方式,变动部分及事故处理情况。
b。 设备运行情况,所发现的设备缺陷和备用设备的情况。
c。设备和线路正在检修或试验的工作情况。
d。保护装置和自动装置的变动情况。
e。上级的指示及传达的命令。
f。 当班值班未完的工作,包括没有执行的操作命令。
g。一切记录是否正确完整。
h。站内所设的安全用具及仪器工具是否完整。
i。现场环境卫生。
3。3。
3巡视检查制度。 3。
3。3。
1变电所设备正常运行时,每小时巡视一次。3。
3。3。
2巡视重点:a。已存在的缺陷。
b。已处理的缺陷。
c。运行中的设备状态。
3。3。
3。3巡视时不得进行任何检修工作。
3。3。
3。4单人巡视不得超过遮拦,若须越过遮拦时,外面必须有人监护。
3。3。
3。5巡视检查时与带电设备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6千伏及以下安全距离为0。
7米,10—35千伏为1米。3。
3。3。
6巡视完后,应将巡视时间、地点和所发现的设备缺陷分别记入巡视检查记录薄内,并向值班长汇报和提出处理意见。3。
3。4操作制度。
3。3。
4。 1变配电站进行的一切操作均应依照命令执行,并按规程的规定填写操作票,经审核无误后按顺序进行签章。
3。3。
4。2操作时应尽可能在负荷最小时进行,除事故和紧急情况外,禁止在负荷最大时操作。
3。3。
4。3在正常运行条件下,进行倒闸操作的规定是:a。
对于操作人员一次只给一个任务(包括与改变供电接线方式有关的一系列操作)b。操作时必须两人执行,值班长为操作监护人,值班员为操作人,监护人应监护操作人的正确性,并给操作人朗读操作内容,操作人核对编号无误后执行。
c。 对监护人发布的命令有疑问时,应停止操作,经重新检查认为无误后再进行操作。
3。3。
4。4刀闸不允许带负荷操作,当油开关拉开后方可拉开刀闸,送电时应先合上刀闸而后合上油开关。
3。3。
4。5回路中未设置油开关时,可用刀闸进行下列操作。
a。合上或拉开仪用变压器。
b。合上或拉开母线与其它设备的电容电流。
c。合上或拉开下列容量的无载电力变压器:10千伏及以下容量,不超过370千伏安22千伏及以下容量,不超过560千伏安35千伏及以下容量,不超过1000千伏安若须合上或拉开22千伏及35千伏的无载变压器应用三相刀闸。
3。3。
4。6接到操作命令时,应认真执行。
先审查工作票内容,再填写操作票,经审查后方可操作,严禁约时送电。3。
3。4。
7操作完毕后,会同工作负责人,再次检查已拉开电源的刀闸位置、标志牌、接地线是否正确,并亲自用手触摸已停电的设备,指明带电设备的位置和注意事项,然后办理工作许可手续。 3。
3。4。
8检修完毕,值班长、工作负责人共同检查设备状况,有无遗留物,是否清洁等,然后双方在工作票上签字,办理工作终结手续。3。
3。4。
9工作终结,值班人员应到现场检查无问题后,依次拆除安全措施,恢复常设遮拦,得到命令后,方可送电。 3。
3。5停、送电须知3。
3。5。
1通过油开关控制的设备、线路的停电工作,必须先将油开关拉开,再拉各有关刀闸,送电时先合上刀闸再合上油开关。3。
3。5。
2设有油开关控制的设备、线路停电,先将负荷侧刀闸全部拉开,再拉电源侧刀闸及保险。 送电时,先合电源侧总刀闸及保险,再合上负荷侧刀闸。
3。3。
6停送电前的安全组织措施3。3。
6。1停电,接到停电命令后,由值班长填写操作票,作好下列工作:a。
监护人和操作人必须了解操作范围和顺序。 b。
拉闸杆、验电器、接地线、标示牌、扳手、遮拦、绝缘手套、绝缘靴、关锁钥匙等,准备齐全并详细检查。c。
正确执行操作票所列各项内容,并做好必要的记录。3。
3。6。
2送电1)送电前必须详细检查开关、刀闸是否在断开的位置。 2)接到工作票时,值班长填写操作票,核对无误后执行操作。
3)检查交直流保险器及操作电源,操作把手应在掉闸位置。4)检查。
配电线路巡视安全措施
1
、线路巡视应由有电力线路工作经验的人员担任。暑天、雪雨天必要时由两人
进行。单人巡线时,禁止攀登电杆;夜间巡线应沿外侧进行,大风天巡线应沿线
路上风侧前进。
2
、事故巡线应始终认为线路带电,即使明知该线路已停电,亦应认为线路有随
时恢复送电的可能。
3
、
巡线人员发现导线落地或悬吊空中,
应设法防止行人靠近断线地点
8
米以内,
并迅速报告领导等候处理。
4
、巡线周期:
1
)定期巡视
对于
1
—
10KV
线路,一般为每月一次;
1KV
以下线
路一般每季至少一次。
2
)特殊巡视因气候恶劣、地表塌陷等原因,按需要决定。
3
)夜间巡视
1
—
10KV
线路每半年至少一次。
4
)故障巡视
故障后巡视
5
)监察
巡视每年至少一次。综上所述,每条线路每月检查巡视不少于三次。
5
、线路运行标准有关数据:
3
—
10KV
架空电力线路的过引线、引下线与相临导
线间的净空距离,不应小于
0.3m
,
1KV
以下时,不应小于
0.15m
3
—
10KV
架空
电力线路的导线与拉线、
导线与电杆、
导线与架空间的净空距离,
不应小于
0.2m
,
3KV
以下时,不应小于
0.05m
;
3
—
10KV
架空线路的引下线与低压线间的距离,
不宜小于
0.2m
;
10KV
及以下线路的拉线从两相导体之间穿过时,应装设拉线绝
缘子。
低压接户线和进户线必须采用硬绝缘导线。
避雷接地装置的引下线应用镀
锌钢绞线,截面积应不小于
25mm
架空线的档距:
10KV
城区
40
—
50m
郊区
50
—
100m
3KV
及以下
城区
40
—
50m
郊区
40
—
60m
6
、导线与地面的最小距离:
线路经过地区
3
—
10KV 3KV
以下
居民区
6.5m 6.0m
非居民区
5.5m 5.0m
7
、高压接户线的导线截面,铜绞线不得小于
16mm
铝绞线不得小于
25mm
线间
距离不得小于
0.45m
对地距离不得小于
4.0m
(1)焊接前,应先检查焊机设备和工具是否安全,如焊机接地及各接线点接触是否良好,焊接电缆绝缘外套有无破损等。
(2)在设备上进行焊接前,应先把设备的接地或接零线拆掉,焊接完后再恢复。
(3)进行电焊作业前,应检查作业环境,清除危险有害因素和设置监护人员。当附近有其他人员和有关设施时,应采用屏护和安全间隔等,保证作业安全。需在高处焊接作业时,必须挂好安全带。
(4)更换焊条时,焊工应戴绝缘手套。
(5)在金属容器内、金属结构上及其他狭小工作场所焊接时,触电的危险性最大,必须采取专门的防护措施。如采用垫橡皮垫,戴皮手套,穿绝缘鞋等,以保障焊工身体与焊件间绝缘。禁止使用简易无绝缘外壳的电焊钳。
(6)改变焊机接头,更换焊件需要改接二次回路时,应选择转移工作地点、焊机检修暂停工作或下班等,且必须切断电源后方可进行操作。
(7)焊机应设置在防雨和通风良好的地方。焊接现场不准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8)交流弧焊机一次侧电源线必须绝缘良好,不得随地拖拉,长度应不大于5m,进线处必须设置防护罩。
(9)焊机二次接线宜采用YHS型橡皮护套、铜芯多股软电缆,电缆的长度应不大于30m。
(10)根据施工需要,电焊机宜按区域或标高层集中设置,并应编号。
(11)布置在室外的电焊机应设置在干燥场所,并设棚遮蔽。
(12)电焊机的外壳应可靠接地,不得多台串联接地。
(13)电焊机各线卷对电焊机外壳的热态绝缘电阻值不得小于0.4MΩ。
(14)电焊机的裸露导电部分和转动部分应装安全保护罩,直流电焊机的调节器被拆下后,机壳上露出的孔洞应加设保护罩。
(15)电焊机的电源开关应单独设置,直流电焊机的电源应采用启动器控制。
安全用电需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赤手赤脚去修理或移动家中带电的线路或设备,如台扇、洗衣机、电视机等等,以免触电;
2、不要使用金属碰电,手湿不能触碰电源,不能使用湿布擦灯具、开关等电器用具;
3、正确安装三孔插座,不要随意把三眼插头改成两眼插头使用;
4、正确使用电源线,不得乱拉、乱接电线;
5、不得私自在原有的线路上增加用电器具;
6、正确使用家用电器,不得使用不符合安全规格的用电设备;
7、养成良好习惯,在无人看管或长期不使用的情况下,请把电熨斗、电吹风、电炉等电器电源插头拔下;
8、禁止使用铅线、铜线等替代熔线用作保险丝;
9、使用漏电保护器,预防人身触电和电气火灾的发生。
希望我们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
1. 学会看安全用电标志: 明确统一的标志是保证用电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统计表明,不少电气事故完全是由于标志不统一而造成的。
2. 自觉遵守安全用电规章制度。
3. 用电线路及电气设备绝缘必须良好,灯头、插座、开关等带电部分绝对不能外露,严防人体触及带电部位。
4. 湿手不要接触或操作电气设备,不得用湿布擦拭带电电器。
5. 教育孩子不要玩弄电气设备。
6. 不得剪断落到地上的电线,不得靠近落地电线。
7. 进行电气工作前,需先验明确实无电。
8. 不能用手摸灯头螺丝口,不能用手拔裸地线,不要玩弄带电设 备,不得直接拉电线将插头拔出。
触电急救:
1、发现有人触电,首先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千万不要用手去拉触电人,赶快拉断开关,断开电源,或用干燥的木棒、竹竿挑开电线,或用有绝缘柄的工具切断电线。
2、将脱离电源的触电者迅速移至通风干燥处仰卧,松开上衣和裤带,观察触电者有无呼吸,摸一摸颈动脉有无搏动。
3、施行急救用正确的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法进行现场急救,同时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呼叫医务人员尽快赶到现场进行救治,在医务人员未到达前,现场挽救人员不应放弃现场抢救。严禁对触电人打强心针。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23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