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厘米、体重70克以上的幼鲟饲养成食用规格。
主要有池塘饲养、水泥池流水饲养和网箱饲养三类。 (l)池塘词养池塘面积0。
3~0。5公顷,水源充足,无污染,排灌方便。
池塘形状为长方形,长宽比为3 :1 ,以东西向为好。池深2~2。
5 米,池水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透明度30厘米以上,pH 值为7~8。池底最好为沙石底,如为泥底,则淤泥厚度不宜超过8厘米。
在进水口一方的1 / 3面积范围内,设有装、拆方便的遮阳网,且进水口用密网包扎。放种前按常规法进行清池消毒。
在南方地区,一般全长23。 5厘米、个体重50克以上的幼鲟可在2月份转入饲养;在受自然水温限制的北方,可在3月上中旬水佩15℃左右时投放。
此时中华鲟个体全长为32~36厘米,体重130~170克,其放养密度为每667平方米150~250尾;二龄鲟,密度为20~40尾。应一次放足,而且规格尽量相同。
还可混养不与其争食的匙吻鲟、鳙鱼、草鱼等。要经常加注并更换池水,最好保持有微流水并增氧。
增氧机设在池中的一网箱中,防止伤鱼。 饲养时,0。
3~0。5公顷的鱼池可初设7个饲料台,其中进水方向2个,出水方向1个,池两旁各2个。
应尽快驯化鲟上食台摄食。正常摄食后,及时调整食台位置与缩减饲料台数。
饲料台呈长方形,面积为2~3平方米,要及时清洗,并定期曝晒消毒。日投饲量因水温、水质、天气、鲟规格而灵活掌握,一般为鲟总体重的1%~5%。
个体越大,投饲率则下降,而投饲量要增加。 日投饲次数依水温、溶氧而定,一般日投喂2~4次。
管理包括巡池,清理残饵、青苔及水草,搞好防病,防高温,增氧等。 (2)水泥池词养 水泥池面积50~100平方米,圆形或椭圆形,也可为长方形。
水深1~1。 2米,上方注水,池面高出水面20厘米以上。
池壁抹光、平整,池底最好铺瓷砖。池四周向中央排污口倾斜,倾斜度2%。
排污口面积为池面积的2%~3%。 中华鲟全长27~55厘米、体重70~650克时,放养密度为15~40尾/米2;全长55~70厘米、体重650~1 500克时,为9~11尾/米2。
饲料投喂按“四定”投饲法进行,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投喂饲料。水温高时可多投含蛋白质高的饲料,秋末冬初水温18℃以下时,则投越冬饲料。
开春后至5月底,或9~11月份日投饲量为鲟总体重的2%~4%,其中油脂添加量为投饲量的3%~5% , 日投饲3次,分别为上午9时、下午4时与晚上11时。 6~8月份,日投饲2次,即上午8时和晚8时,日投饲量为鲟总体重的1%~2%,其中油脂添加量为投饲量的4%~7%。
12月至翌年2月份,水温10℃以下时,日投喂1次,即下午2时,日投饲量为鲟总体重的0。2%~0。
5%,其中油脂添加量为日投饲量的2%~3%。 管理上基本与池塘饲养相同,但最好在水泥池中应用空气压缩机增氧。
(1)水温
中华鲟是一种适应于水温范围相当广的温水性鱼类,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中华鲟的生存水温为0—37℃,生长适宜水温为13—25℃,最佳生长水温为20~22℃。亲鲟适宜催产水温为17~24.5℃。鱼卵最佳孵化水温为17—21℃。入冬之后,当水温下降至9~6℃时,中华鲟摄食量很少,生长停滞,甚至出现体重下降的现象。立春前后,水温逐渐回升至10~13℃,开始少量摄食,生长缓慢。清明之后,水温回升至15℃以上,摄食开始活跃,生长加快。当水温达到33~38℃时,中华鲟反而不能正常活动。
(2)含氧量
中华鲟对溶氧量要求较高,一般要求水中的溶氧量在5毫克研以上。如果当水中溶氧量下降至4毫克/l时,中华鲟的食欲就下降;当溶氧量继续降至3毫克研或降至3毫克/升以下时,中华鲟摄食量迅速减少,甚至停止摄食,严重者发生活动迟缓、昏迷、甚至窒息死亡。值得指出的是,水的溶氧量变幅大的肥水,不应作为培育中华鲟仔、幼鱼的水源。
(3)pH
中华鲟适宜于在pH为7.0~8.0的弱碱性水中生活。当pH下降时,就意味着水中二氧化碳的增多,酸性增大,溶氧量降低,这对于要求较高溶氧量的中华鲟不利;当pH过高时,会使水中氨氮毒害作用加大,对于养殖中华鲟也不利。
(4)盐度
中华鲟为广盐性鱼类,耐盐度范围较广,在自然条件下,往来于咸水与淡水水域之中,在淡水中繁殖,在海水里生长。
(5)光照强度
在垂直游泳阶段,鱼苗有极强的趋光性。转为底栖后,趋光性消失。一般光照强度对仔、幼鲟的培育没有明显影响,但要尽量避免夏天强光直射水池而引起水温的急剧上升,养殖水池上方要设置遮阳设施。
(6)底质
仔、幼鲟对底质的要求较高,要求池底很光滑,无污染;成鲟对底质的要求不很严格,泥沙底质即可。
(7)透明度
透明度反映了水中浮游生物、泥及其他悬浮物质的数量。在仔、幼鲟培育阶段,透明度应控制在40~60厘米为好,要及时清除排泄物和加强日常管理;在成鲟饲养阶段,透明度控制在30厘米左右即可满足其要求。
(8)氨氮
氨氮主要是由养殖池中的有机物质分解而来。中华鲟长期生活在氨氮较高的水中,会出现活力减退、生长不良、引起烂鳃等病症,甚至导致大批死亡。对于仔、幼鲟,氨氮最好不超过0.2毫克/L。
(9)水流
中华鲟仔、幼鱼,没有明显的溯水上游的习性,较喜欢集中在流水口。面积为3~10米2的养殖池,水流量以10~20升/分为宜。
(10)流速
中华鲟产卵时的平均流速都在1.0-2.0 m/s范围内,且流态都十分的复杂,一般都是在河道转弯处且有深潭的地方进行产卵,流场都有漩涡,且有着较大的卵石块。
很好养,水质,水温,这些度娘都有的就不说了,我的小鲟喂的是热带鱼饲料。
吃的很欢实,不过老被草金鱼欺负,时常被活埋,被调戏。
尤其楼主要注意一点,这个东西吃活食的。我的两条一年多的小保姆因为太小了,被追到滤芯里一条,头一次发现的及时,救回了。第二次被水泵叶片子搅挂了。经验就是混养的鱼,鱼鳍不能小于他的嘴巴。
放养鲟鱼生长最适宜水温为20~25℃,放养时间以5月底6月初为宜。
一般为每尾100~200克,放养密度35~40尾/平方米。放养时应选择早晨6~8点钟进行,此时鱼种水温与水库的水温温差较小。
管理及其措施网箱要有专人守护,坚持每天早、中、晚多次巡箱检查,观察鱼情水情,尤其要防止洪水冲走网箱,防退水时网箱搁浅,防敌害破坏网箱,防泥沙渣子压沉网箱。此外,每10天左右要清洗网箱1次,特别是洪水过后要立即清洗,除去杂物与附着过多的藻类,保持网箱内外水体交换畅通。
蒜烤鲟鱼 原料:鲟鱼,黄彩椒,洋葱,葱段,姜片,蒜2头,自制剁椒,柠檬汁、胡椒粉,料酒,油,盐,糖。 做法: 1、鲟鱼切三指宽的段,沿脊骨分成两片。 2、鲟鱼块放入盆中,加料酒,柠檬汁,少许油,盐,糖,胡椒粉腌制。 3、黄彩椒、洋葱切菱形块。 4、烤盘底铺一层葱段,再铺一层彩椒和洋葱。 5、放上姜片,再铺一层蒜瓣。 6、腌好的鲟鱼块放在上面,洒上剁椒,再盖上葱段,将腌鱼的料汁浇上。 7、烤箱预热200度,放入烤盘,烤制30分钟。
注意事项
《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人工养殖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必须繁殖到子二代以上才能被市场利用,而中华鲟从鱼苗到子二代约需30多年时间。把现在时间倒退30年,还是1979年,那时候根本不可能有人去人工培育中华鲟(事实上近年才有人工培养技术),也就是说,从时间可以推知,当前市场销售的一切中华鲟均是非法销售的,建议您不要食用。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92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