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核对凭证与账簿记录、账簿与账簿记录(总账与明细账)、账与报表记录、账与卡、账与实之间的数额是否相符。
②核对总分类账借方余额账户的合计数同贷方余额账户的合计数是否相符。 ③核对账外账单,如银行对账单、客户往来清单等,同本单位有关账目的数据是否相符。
④核对原定的预算、指标、定额、承包基数等同实际用以考核的预算、指标、定额和承包基数是否相符。 ⑤核对生产记录、发货托运记录、原材料消耗记录、产成品入库记录、废次品记录、考勤记录等同相应的账簿记录所反映的内容、数额是否相符。
⑥核对销售合同、外加工合同、联营合同等所记载的内容与金额,同有关账簿记录所反映的内容、金额是否相符。
取血护士凭领血单与血库工作人员共同做好“三查”即查血的有效期、血液的外观质量和血袋是否完好,“十一对”即对病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血袋条形编码 号、血液品种和剂量、交叉配血试验结果,并在交叉配血试验单上签名。
按照相同的要求进 行送血护士与病房护士的交接核对。取血后勿剧烈震荡血液以免红细胞大量破坏而引起溶 血,不能将血液加温,防止血浆蛋白凝固变性而引起反应,应在室温下放置15-20分钟后再 输入。
如发现以下血液质量问题,及时将该血液退还血库,不得输入。主要是: ①标签破损、漏血;②血袋有破损、漏血; ③血液中有明显凝块; ④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 ⑤血浆中有明 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 ⑥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 ⑦红细胞层呈紫红色; ⑧过期或其他须查证的情况。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核对法是将 会计记录及其相关资料中两处以上的同一数值或相关数据相互对照,用以验明内容是否一致,计算是否正确的审计方法,其目的是查明证、账、表之间是否相符,证实被审单位财务状况和 财务成果的真实、正确、合法。一般要在下列资料间核对:
a.一是 原始凭证与有关原始凭证,原始凭证与 汇总原始凭证, 记帐凭证与汇总记帐凭证(或 科目汇总表)。核对内容是所附或有关的原始凭证数量是否齐全,日期、业务、内容、金额同记帐凭证上的 会计科目及金额是否相符,原始凭证之间、记帐凭证同汇总记帐凭证之间内容上是否一致。
b.二是凭证与 帐簿。核对凭证的日期、会计科目、明细科目、金额同帐簿记录内容是否一致;汇总记帐凭证(或科目汇总表)与记入总帐的 帐户、金额、方向是否相符。
c.三是明细帐同 总分类帐。主要核对 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和 期末余额是否相符。
d.四是帐簿与报表。以总帐或明细帐的期末余额或本期发生额为依据,核对帐户记录同有关报表项目是否相符。
e.五是报表与报表。核对报表是否按制度规定要求编制,报表之间的相应关系是否正确。
核对中如发现错误或疑点,应及时查明原因。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采用核对法作为证据的资料必须真实正确,否则核对是毫无意义的。当缺乏依据时,相互核对的数据应至少有两个不同来源,并使其核对相符
希望高顿网校的回答能帮助您解决问题,更多财会问题欢迎提交给高顿企业知道。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
在具体运用函证法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要在被审计单位没有预防的情况下,由审计人员来自编制、寄发和回收询证函。
有时,审计人员对应收账款审计拟采用函证法时,在与被审计方接触过程中,言谈举止无意中会泄漏函证的有关信息,包括是否要函证、函证的范围、对象、方式等。假如被审计单位在应收账项中藏有“猫腻”,获取这些信息后会引起警惕,采取应对措施,致使审计方法失效。
因此,审计人员应保持职业谨慎,在被审计方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利用应收账款明细账或销货发票载明的债务人地址,亲自编制、寄发和回收询证函。二、函证的范围和对象应根据职业判断做出选择。
审计人员应考虑成本效益原则,不需要对被审计单位所有的应收账款进行函证。函证数量的大小、范围是由诸多因素决定的,审计人员应根据职业判断作出选择,这些因素主要有:(l)应收账款在全部资产中的重要性。
如果应收账款在全部资产中所占比重较大,则函证的范围应相应大一些。(2)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强弱。
如果内部控制制度较健全,则可以相应减少函证量;反之,则应相应扩大函证范围。(3)如果以前期间函证时发现过重大差异或欠款纠纷较多,则函证范围应相应扩大一些。
(4)若采用否定式函证,则可相应增加函证量;若采用肯定式函证则相应减少函证量。一般情况下,审计人员应选择以下项目作为函证对象:大额或账龄长的项目;与债务人发生纠纷的项目;主要客户项目;余额为零的项目;非正常的项目。
三、函证方式的选择应结合重性原则具体确定。函证方式有两种:肯定式函证和否定式函证。
肯定式函证就是向债务人发出询证函,要求其证实所函证的欠款是否正确,无论对错都要求复函;否定式函证,它是向债务人发出询证函。但所函证的款项相符时不必复函,只有不符时才要求债务人复函。
这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前者所获取的审计证据较为可靠,但审计成本较高;后者因不可知因素的存在,所获取的审计证据较前者来说不可靠,但成本相对较低。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重要的应收账项不应以审计成本的高低作为减少审计程序的理由。
具体采用哪种方式应根据不同情况做出选择:当个别账户欠款金额较大,或有理由相信欠款可能会存在争议、差错等问题时采用肯定式函证。当符合以下所有条件时,可采用否定式函证:相关的内部控制是有效的;预计差错率较低;欠款余额小的债务人数量很多;有理由确信大多数被函证者能认真对待询证函,并对不正确的情况给以反馈。
这里应注意,上述函证方式的选择并不是绝对的,有时候两种方式结合起来使用,将其优缺点互补,可能会更适宜,例如,按照重要性原则,对于大余额账项采用肯定式函证,对于小余额账项则采用否定式函证。四、函证结果的控制、差异分析应实事求是,初步总结和评价要客观。
审计人员应当控制询证函的发送和收回,并对函证结果进行分析,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寻找差异原因,最后对被审计单位的应收账款做出初步总结和评价。(l)对于因无法投递而退回的信函要进行分析、研究、处理,查明是由于被函证者地址迁移差错而致使信函无法投递,还是这笔应收账款本来就是一笔假账。
对于采用肯定式函证方式而没有得到复函的,应采用追查程序,一般来说应第二次乃至第三次发送询证函,如果仍得不到答复,就应考虑采用必要的替代审计程序。例如,检查与销货有关的文件,包括销货合同、销货订单、销货发票副本及发送凭证等,以证实这些应收账款的真实性。
(2)有时收回的函证可能会有差异,产生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购销双方登记入账的时间不同(例如债务人已付款而被审计单位尚未收到),可能由于一方或双方记账错误,也可能是其中有弄虚作假或舞弊行为。审计人员应对函证结果差异进行分析。
追查,看被审计单位有无作弊行为,必要时应与债务人进一步联系,作进一步核实。(3)审计人员应将函证的有关情况在工作底稿中记录,并据以初步总结和评价应收账款情况。
如果函证结果表明没有审计差异,则可以合理地推论全部应收账款总体是正确的;如果函证结果表明有差异,应当估算应收账款的累计差错是多少,为取得更加准确的估计,也可以进一步扩大函证范围。五、执行某地实质性测试的审计程序,进一步验证初步结论的正确性。
函证不可能发现应收账款中存在的所有错误,即使应收账款得到债务人的确认,也并不意味着债务人一定会付款。因此,有必要对采用函证法得出的初步结论作进一步验证。
通常,审计人员应作以下审查:(1)对于已收回的欠款较大的款项进行常规检查,如核对收款凭证、银行对账单、销货发票等,并注意凭证发生日期的合理性。(2)对于未函证的应收账款,应抽查有关原始凭据,如销货合同、销售订单、销货发票副本及发运凭证等,以验证与其相关的应收账款的真实性。
(3)通过调查了解债务人的经营状况,对于被审计单位坏账的计提和确认进行检查,看其是否真实正确;检查坏账的处理是否经授权批准。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4)抽查应收账款明细账,并追查有关原始凭证,查证被审计单位有无不属于结算业务的债权。(5)如果涉及外。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21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