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胰岛素该注意什么?很多人觉得,打胰岛素不就是扎一针嘛,有什么难的?可就这一针,也有不少学问。
糖尿病专家介绍掌握胰岛素注射的正确方法是糖尿病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如果胰岛素注射技术有偏差,再好的药也发挥不了作用”。据了解,护士在每次给病人注射胰岛素之前,都要“三准一注意”,即时间准、剂量准、剂型准,注意注射部位。
若患者自己注射,还应检查注射器或胰岛素笔能否正常工作。有些糖尿病患者怕打胰岛素,其原因之一,是听说长期注射胰岛素会造成皮肤硬结和脂肪萎缩。
但是,只要掌握了注射部位的轮转方法,这些问题是可以避免的。上臂、大腿、臀部和腹部是适宜注射的四大部位。
在这四个区域轮流注射叫“大轮转”,这四大区域内还可以划分成间距2.5厘米的多个小格,在小格里的轮转叫“小轮转”。有计划、有次序地在全身轮转注射,避免长期固定在一处注射,就能避免产生硬结和脂肪萎缩。
不同种类的胰岛素应在不同的部位注射:短效胰岛素或速效胰岛素类似物首选腹部,利于快速吸收,迅速降低餐后血糖;中、长效胰岛素或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可选大腿和臀部,可降低吸收速率,减少夜间低血糖的风险。胰岛素应注射到皮下,较瘦的患者、儿童和老人,需要捏起皮肤再进针,注射器和皮肤要呈45度角。
由于胰岛素笔的针头较短,一般或偏胖的患者可以捏起皮肤后垂直进针。另外需要注意的是:1.胰岛素笔和笔芯是专用的,不能通用。
2.预混胰岛素每次注射前要摇匀,方法是:使用预混人胰岛素瓶装者,将药瓶置于双手掌心轻轻滚搓。使用预混人胰岛素笔或特充者,握住笔或特充,手臂上下缓慢摇动。
使用预混胰岛素类似物者,初次使用前,先滚搓,后上下摇动;之后每次注射前,仅上下摇动就可以了。3.使用过的针头和注射器不能随意丢弃。
最后,专家强调,胰岛素笔的针头必须一次性使用,反复使用会造成局部感染、注射时疼痛等,严重的甚至会发生针头断裂在患者体内,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痛苦。
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胰岛素治疗是一项长期的治疗,甚至一天要多次注射,所以患者一定要自己注意,掌握注射胰岛素的方法,熟练注射技巧。
一、胰岛素的贮存:未使用的胰岛素应存放在2℃~8℃冰箱中,在有效期前应用。开启后的胰岛素可以在2℃~8℃冰箱中存放不得超过3个月。
二、胰岛素的注射 (一)注射前的准备 1、准备所需器具与物品: 胰岛素制剂,70%酒精,消毒药棉,胰岛素注射器。注射器最好应用胰岛素专用的一次性注射器或胰岛素专用注射笔,认清每0。
1毫升中胰岛素的含量。国内使用的胰岛素专用注射器,多为0。
1毫升含4单位胰岛素,以确保注射剂量的准确性。现有各种胰岛素专用注射笔,可根据个人需要选用,以使注射胰岛素更为方便和准确。
2、检查胰岛素制剂: 是否在有效期内,是否密封无损。短效胰岛素外观澄清,若浑浊则不可使用,而中长效胰岛素则浑浊为正常。
使用中长效胰岛素时应将胰岛素混匀,可放在双手间缓缓搓动,切忌上下剧烈摇动。 3、胰岛素注射部位的选择: (1)注射部位的选择不仅关系到药物的吸收与并发症的产生,而且可以减轻痛苦,有利于长期接受治疗。
(2)人体皮下注射的最佳部位:上臀前外侧、下肢骨前外侧、臀部外上1/4区(即肌肉注射部位)腹部(脐周围与腰周围部位)以腹部吸收最快。 (3)如注射后立即进行运动,应避免在上下肢注射,以免过快吸收引起低血糖。
(4)注射部位的交替:把每个注射部位划分为面积2x2cm 的小方块,每次注射选一个小方块,两次注射点应间隔2cm,如此左右交替注射,一定避免在同一个小方块内连续注射。 4、抽吸胰岛素的方法: 洗净双手后用酒精消毒胶盖,取消毒后注射器,抽适量空气,将针栓推至所欲取的胰岛素刻度,先将胰岛素瓶口朝上,把注射器刺入瓶口,推入空气,然后再倒置胰岛素瓶口朝下,轻轻拉出针栓至所需胰岛素剂量的准确刻度。
如混合两种胰岛素时,一定先抽短效,后抽中、长效,否则短效中混有中、长效胰岛素则会外观浑浊,药效不佳。 注射器从胰岛素瓶中取出,如内含气泡,则应将针头朝上,轻弹针筒,使空气泡升到针筒颈部,然后轻推针栓使其排出。
(二)注射胰岛素方法: 选好注射部位,用70%酒精(不必用碘酒)从注射中心向周围消毒,待其自然干燥。右手持注射器,呈持笔状,左手可轻轻捏起或用拇指与食指将皮肤绷紧,注射针尖呈45°-75°角,刺入皮下。
用右手拇指轻推针栓,使胰岛素缓慢注入皮下,一般约3--5秒钟完成,而后迅速拔出针头,可用干棉球搽拭注射部位,切勿用力挤压与揉搓,以免发生低血糖。 三、胰岛素要在餐前注射,注射胰岛素后15—30后进餐。
家里经常备有些糖果、饼干,如果出现头晕目眩等低血糖症状,须立即吃些食物或者糖饼,或喝一杯糖水。 糖饼、糖水只能在低血糖时吃,平时不能吃。
糖尿病是慢性病,需要长期的治疗,因此患者要正确认识,抛弃思想包袱,保持身心愉快,注意休息和加强体育锻炼,体育锻炼不能从事剧烈的运动,以每天散步30——60分钟为宜。 减少热量摄入:即减少饮食量,控制体重,任何食物都不能多吃多喝,尤其要少吃含热量高的食物(谷物、面等淀粉多的食物),每餐只吃一两米饭和半斤青菜,可限量吃鸡、鸭、鱼、猪瘦肉和牛奶、无糖豆浆,可吃少量的含糖份低的瓜果(如可吃苹果,梨、香蕉、西瓜等高糖瓜果最好少吃或不吃);不饮酒,不抽烟,不吃肥肉等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和脑,不吃煎、烤、炸食品和月饼、冰淇淋等甜食和稀饭(稀饭容易升高血糖),少吃多餐。
苦瓜、苦丁茶、绞股蓝茶等对治疗糖尿病有辅助作用,可经常吃。 糖尿病又称富贵病,病人不易疲劳过度 ,必须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糖尿病容易发生并发症,尤其是心血管、眼、四肢的并发症,因此要选择合适的鞋子,注意脚部的保暖,选用透气吸汗的纯羊毛和纯棉袜子,尽量不要在室内外赤脚行走。 每天要用温和的肥皂洗脚,水温不要超过体表温度,脚浸泡在水中的时间不要超过5分钟,特别注意清洗脚趾间的皮肤,洗完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
洗澡时应以温水为宜,切忌温度太高 。注意防止四肢受伤。
(1) 准确用药,注意吸药顺序,长、中、短效胰岛素混用时,应先抽吸短效胰岛素,再抽吸长效胰岛素,然后混匀。
注射胰岛素时应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发生感染。 (2) 未开封的胰岛素放于冰箱4〜8°C冷藏保存,开封的胰岛素在常温下可使用28天。
(3) 胰岛素皮下注射宜选择皮肤疏松部位,如上臂三角肌、臀大肌、大腿前侧、腹部等,注射部位要经常更换,如在同一区域注射,必须与上一次注射部位相距2cm以上。 (4) 注意监测血糖,如发现血糖波动过大或持续高血糖,应 及时通知医生。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可以较好地控制血糖, 但为了使胰岛素发挥应有的作用,在使用胰 岛素时,一定要多了解一些使用禁忌:(1) 注射冷藏在冰箱里的胰岛素时,最好 先将其放在室温下,让胰岛素回温,以免注射 时不舒服。
(2) 自行混合短效胰岛素与中长效胰岛 素时,一定要先抽普通胰岛素,后抽中效胰岛 素。 否则,若多次抽吸,中效胰岛素会混入普 通胰岛素屏障,影响到普通胰岛素的量,影响 餐后血糖的控制。
近年来,短效胰岛素已被制 成中性,pH值在7。2~7。
4之间,可以和其 他任何胰岛素混合使用,调整作用时间,达到 灵活使用的目的。(3) 除短效胰岛素可以采取静脉注射或 在溶液中静脉注射外,其他各类胰岛素只能 皮下或肌肉注射。
(4) 胰岛素制剂在高温环境下,比较容易 分解失效,需要保存在1CTC以下的环境中。(5) 高纯度胰岛素制剂中不含胰岛素原、胰升糖素、胰多肽、舒血管肠肽、生长抑素等 激素和蛋白质,出现皮下脂肪萎缩、皮肤过 敏、胰岛素抵抗等副作用的几率明显降低,作 用较强,因此使用时剂量要适量地减少。
患者在家中使用胰岛素时,还要注意以 下事项:U)胰岛素笔不要放入冰箱中存储。胰岛 素笔中的胰岛素可能不会一次性用完,所以 有的患者会将其放入冰箱,殊不知这样会对胰岛素笔造成损害。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可以较好地控制血糖, 但为了使胰岛素发挥应有的作用,在使用胰 岛素时,一定要多了解一些使用禁忌:(1) 注射冷藏在冰箱里的胰岛素时,最好 先将其放在室温下,让胰岛素回温,以免注射 时不舒服。
(2) 自行混合短效胰岛素与中长效胰岛 素时,一定要先抽普通胰岛素,后抽中效胰岛 素。 否则,若多次抽吸,中效胰岛素会混入普 通胰岛素屏障,影响到普通胰岛素的量,影响 餐后血糖的控制。
近年来,短效胰岛素已被制 成中性,pH值在7。2~7。
4之间,可以和其 他任何胰岛素混合使用,调整作用时间,达到 灵活使用的目的。(3) 除短效胰岛素可以采取静脉注射或 在溶液中静脉注射外,其他各类胰岛素只能 皮下或肌肉注射。
(4) 胰岛素制剂在高温环境下,比较容易 分解失效,需要保存在1CTC以下的环境中。(5) 高纯度胰岛素制剂中不含胰岛素原、胰升糖素、胰多肽、舒血管肠肽、生长抑素等 激素和蛋白质,出现皮下脂肪萎缩、皮肤过 敏、胰岛素抵抗等副作用的几率明显降低,作 用较强,因此使用时剂量要适量地减少。
患者在家中使用胰岛素时,还要注意以 下事项:胰岛素笔不要放入冰箱中存储。胰岛 素笔中的胰岛素可能不会一次性用完,所以 有的患者会将其放入冰箱,殊不知这样会对胰岛素笔造成损害。
注射胰岛素该注意什么?很多人觉得,打胰岛素不就是扎一针嘛,有什么难的?可就这一针,也有不少学问。
糖尿病专家介绍掌握胰岛素注射的正确方法是糖尿病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如果胰岛素注射技术有偏差,再好的药也发挥不了作用”。据了解,护士在每次给病人注射胰岛素之前,都要“三准一注意”,即时间准、剂量准、剂型准,注意注射部位。
若患者自己注射,还应检查注射器或胰岛素笔能否正常工作。有些糖尿病患者怕打胰岛素,其原因之一,是听说长期注射胰岛素会造成皮肤硬结和脂肪萎缩。
但是,只要掌握了注射部位的轮转方法,这些问题是可以避免的。上臂、大腿、臀部和腹部是适宜注射的四大部位。
在这四个区域轮流注射叫“大轮转”,这四大区域内还可以划分成间距2.5厘米的多个小格,在小格里的轮转叫“小轮转”。有计划、有次序地在全身轮转注射,避免长期固定在一处注射,就能避免产生硬结和脂肪萎缩。
不同种类的胰岛素应在不同的部位注射:短效胰岛素或速效胰岛素类似物首选腹部,利于快速吸收,迅速降低餐后血糖;中、长效胰岛素或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可选大腿和臀部,可降低吸收速率,减少夜间低血糖的风险。胰岛素应注射到皮下,较瘦的患者、儿童和老人,需要捏起皮肤再进针,注射器和皮肤要呈45度角。
由于胰岛素笔的针头较短,一般或偏胖的患者可以捏起皮肤后垂直进针。另外需要注意的是:1.胰岛素笔和笔芯是专用的,不能通用。
2.预混胰岛素每次注射前要摇匀,方法是:使用预混人胰岛素瓶装者,将药瓶置于双手掌心轻轻滚搓。使用预混人胰岛素笔或特充者,握住笔或特充,手臂上下缓慢摇动。
使用预混胰岛素类似物者,初次使用前,先滚搓,后上下摇动;之后每次注射前,仅上下摇动就可以了。3.使用过的针头和注射器不能随意丢弃。
最后,专家强调,胰岛素笔的针头必须一次性使用,反复使用会造成局部感染、注射时疼痛等,严重的甚至会发生针头断裂在患者体内,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痛苦。
注射胰岛素该注意什么?很多人觉得,打胰岛素不就是扎一针嘛,有什么难的?可就这一针,也有不少学问。糖尿病专家介绍掌握胰岛素注射的正确方法是糖尿病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如果胰岛素注射技术有偏差,再好的药也发挥不了作用”。
据了解,护士在每次给病人注射胰岛素之前,都要“三准一注意”,即时间准、剂量准、剂型准,注意注射部位。若患者自己注射,还应检查注射器或胰岛素笔能否正常工作。
有些糖尿病患者怕打胰岛素,其原因之一,是听说长期注射胰岛素会造成皮肤硬结和脂肪萎缩。但是,只要掌握了注射部位的轮转方法,这些问题是可以避免的。
上臂、大腿、臀部和腹部是适宜注射的四大部位。在这四个区域轮流注射叫“大轮转”,这四大区域内还可以划分成间距2.5厘米的多个小格,在小格里的轮转叫“小轮转”。有计划、有次序地在全身轮转注射,避免长期固定在一处注射,就能避免产生硬结和脂肪萎缩。
不同种类的胰岛素应在不同的部位注射:短效胰岛素或速效胰岛素类似物首选腹部,利于快速吸收,迅速降低餐后血糖;中、长效胰岛素或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可选大腿和臀部,可降低吸收速率,减少夜间低血糖的风险。
胰岛素应注射到皮下,较瘦的患者、儿童和老人,需要捏起皮肤再进针,注射器和皮肤要呈45度角。由于胰岛素笔的针头较短,一般或偏胖的患者可以捏起皮肤后垂直进针。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1.胰岛素笔和笔芯是专用的,不能通用。2.预混胰岛素每次注射前要摇匀,方法是:使用预混人胰岛素瓶装者,将药瓶置于双手掌心轻轻滚搓。使用预混人胰岛素笔或特充者,握住笔或特充,手臂上下缓慢摇动。使用预混胰岛素类似物者,初次使用前,先滚搓,后上下摇动;之后每次注射前,仅上下摇动就可以了。3.使用过的针头和注射器不能随意丢弃。
最后,专家强调,胰岛素笔的针头必须一次性使用,反复使用会造成局部感染、注射时疼痛等,严重的甚至会发生针头断裂在患者体内,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痛苦
由于病情的需要,一些糖尿病患者要采用胰岛素进行治疗。目前,临床用的胰岛素治疗方式有:胰岛素皮下注射、胰岛素肌肉注射、胰岛素静脉注射、胰岛素泵治疗等。其中最常用的是胰岛素皮下注射。采用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的病人,一般不需要住院,病人或病人家属在家即可进行。所以糖尿病患者和家属掌握正确的胰岛素注射方法非常重要。
注射前先要弄清胰岛素的含量 糖尿病患者皮下注射胰岛素时,首先要了解应该注射多少胰岛素。一般每瓶10毫升的胰岛素注射液含胰岛素400单位,即每1毫升注射液中含有40单位胰岛素。但也有每瓶3毫升含300单位胰岛素的。因此,注射前一定要弄清楚您所用的注射液每毫升中含多少胰岛素,以免因为抽吸剂量错误导致误打,造成患者低血糖或高血糖。
要学会使用不同种类的注射器 一般注射胰岛素用的注射器有两种,一种为1毫升容量的普通注射器,也就是国产注射器。这种注射器上标注的刻度标识为“ml”(毫升),病人要根据所用的胰岛素注射液含量进行单位换算。另一种注射器是注射胰岛素专用的,也就是美国生产的“BD”针。这种注射器是按每毫升注射液含40单位胰岛素制作的,病人如果使用的是这种注射器,则不用再进行胰岛素单位换算。
选择胰岛素注射部位很重要 适合注射胰岛素的部位很多,通常有腹壁、双上臂外侧、臀部及大腿外侧等。在不同部位注射胰岛素人体的吸收是不同的。在腹壁注射吸收最快,双上臂外侧次之,臀部及大腿外侧吸收慢些。所以,长期在大腿外侧注射胰岛素的病人,偶尔改在腹壁注射,就有可能发生低血糖。长期在同一部位注射胰岛素,还会使局部皮肤吸收胰岛素的能力下降。一旦出现皮下脂肪营养不良,更会影响胰岛素的吸收。如果病人的双上臂及腹壁两侧都出现了皮下脂肪营养不良现象,病人的血糖控制就会不理想。所以,注意保持注射部位的皮肤健康,按正确的方法注射胰岛素是非常重要的。
胰岛素的注射方法
●注射前半小时应将胰岛素从冰箱中取出,待药液温度接近室温时再注射。
●注射前操作者一定要洗手,并准备好胰岛素药瓶、注射器和酒精棉球等注射所需要的用品。
●注射短效胰岛素时,应先用酒精棉球消毒注射液瓶盖,然后用注射器吸取与所需胰岛素注射液等量的空气注入胰岛素瓶内,左手再将胰岛素药瓶倒转,右手持注射器抽吸胰岛素。
●如果注射中效或长效胰岛素,应将胰岛素注射液瓶平放在手心中,用双手夹住药瓶,来回滚动十下左右,使瓶内药液充分混匀,再按上述方法进行。
●自行混合两种剂型胰岛素时,必须按上面的步骤先抽短效胰岛素,再抽中效或长效胰岛素。如果把中效或长效胰岛素混入短效胰岛素瓶内,这瓶胰岛素就不能再继续使用了。
●选好注射部位后,用酒精棉球消毒皮肤,待酒精干后,用一只手将注射部位的皮肤捏起约1寸左右,另一只手将针头的一半以45度角刺入注射部位,推注药液,然后放松提起的皮肤。针头要在皮下停留10秒钟左右拔出,不要按揉注射部位。
●虽然腹壁(肚脐周围10厘米内不能注射)、双上臂外侧、臀部及大腿外侧都是胰岛素注射的适合部位,但最好的部位是腹壁。即使这样,也不要在同一部位同一点上注射次数过多,各部位要交替使用,以避免出现皮下脂肪营养不良现象。
注射胰岛素注意事项几乎是每个糖尿病患者的都会关心的问题。
那么注射胰岛素注意事项有哪些呢?注射胰岛素要准寻吸收快慢的规则,腹部吸收最快以此类推是上臂、大腿和臀部。大腿外侧:只能由前面或外侧面进行大腿注射,内侧有较多的血管和神经分布,不宜注射。
注射大腿时一定要捏起皮肤或使用超细超短型(5毫米)笔用针头。臀部:臀部适合注射中、长效胰岛素(例如睡前注射的中效胰岛素),因为臀部的皮下层较厚,对胰岛素的吸收速度慢,这样更能很好地控制空腹血糖,同时又无需捏起皮肤也无肌肉注射风险。
上臂外侧四分之一部分:此处是最不适合自我注射的部位,因为上臂皮下组织较薄,易注射至肌肉层:自我注射时无法自己捏起皮肤。必须注射上臂时,建议使用超细超短型笔用针头(5毫米)或由医护人员及家人协助注射。
腹部,是吸收最快也是首选部位。应在肚脐两侧旁开3~4指的距离外注射,越往身体两侧皮下层越薄,越容易扎至肌肉层。
这个部位最适合注射短效胰岛素或与中效混合搭配的胰岛素。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64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