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前注意事项
1. 减少喂食量
体型小的母鱼,吃饱前和吃饱后,体型会差很多(圆形肚会很明显),若是在临盆前把鱼撑饱,有可能造成鱼产道缩小、无法顺产、难产、产生死胎等问题。尽量改喂少量丰年虾或粉状、小颗粒、薄片饲料,不要喂七彩或金鱼用的颗粒饲料。
2. 隔离公鱼
隔离公鱼至其他缸,专心让母鱼待产。并不是为了怕公鱼吃小鱼,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主要是不希望让公鱼在旁边狂对母鱼追尾,母鱼不爽,到处逃窜,也会造成紧迫。
3. 换水使用滴流
即使你平常没有使用滴流的习惯,对于产妇也请温柔一点,换水最好使用滴流或是慢慢的加入。平常孔雀鱼对于水流并不会特别在意,但临盆的母孔雀一旦遭到突然的水流冲击、或水温变化,极可能造成早产。此种冲击性的早产对鱼体伤害非常大,也有可能连未授精、未成熟的蛋也全部排出。想当然尔会对母鱼造成极大伤害,同时早产的小鱼夭折率也很高,所以前文提到要准备繁殖缸,即可避免母鱼临盆时,还匆匆忙忙的换缸隔离,极易造成母鱼的伤害与早产。
4. 放入障碍物
障碍物有分水草,石头,人工物品等等。
水草与石头
若是水草与石头,可以在平常就放在鱼缸内,也就是让母鱼在完全自然的情况下生产,这种方法对母鱼最好,但小鱼的存活率最低,通常是看母鱼吃小鱼的技术而定。水草在母鱼即将临盆时可以大量放入,放满鱼缸的一半左右,但要保留母鱼活动的空间,以免母鱼紧迫、跳缸。推荐水草有,金鱼草,水蕴草、莫丝、水芙蓉等等,以水芙蓉并用金鱼草的效果最好,同时水芙蓉是浮水性水草,有安定母鱼心情的作用。
人工物品
并不是每个人家中都有大量水草,而且若是同时不同系数只母鱼要生产,要准备的水草量可是多的吓人,而且事前的准备与检疫工作也很麻烦,所以使用人工物品代替。人工物品包括,产子箱、隔版、大网目网子、有洞的笔筒等等,举凡能让小鱼躲的东西都可以。放入人工物品的目的除了产子箱是隔离母鱼之外,都是制造出一个小鱼安全休息的空间。选择人工物品原则是不要有锐利边缘也不要占据鱼缸一半以上空间,锐利边缘容易让母鱼受伤,占的空间太大,容易让母鱼紧迫。我觉得十元商店的有洞笔筒或是钓具行卖的手捞网子(布质料,勿选尼龙质料)都是不错的选择。
5. 产子箱
市售上下两层,中间以W型隔版隔开的产子箱,有几个缺点:第一是母鱼静滞时会卡在W隔版中间,很难过(自己想像看看);第二是繁殖箱太小,且没有水流流动,虽然有外加风管可接打气泵的型号,但效果仍然不佳。所以建议不使用。若是解决了这两个问题的产子箱,亦可拿来隔离母鱼。
生产中注意事项
母鱼的生产时间不定,有些半小时就生完,有些可以拖到数天之久。但若遇到难产,有可能造成母鱼死亡。判断难产的方法是观察母鱼的泄殖孔,若是有小鱼的尾巴或是头露出半截在那边超过半小时,就有可能是难产。那只小鱼通常已经死亡,卡在母鱼泄殖孔,让母鱼无法顺利生产。此时可以将水换掉1/2-1/3,换水时用水流轻冲母鱼周围,让母鱼能够有激烈游泳的动作。顺利的话能够让死鱼排出。难产的判定很有争议,因为有时母鱼能够自行排出,有时却会死亡,但冲鱼这个动作是很危险的,请小心使用。
生产后的注意事项
当觉得母鱼已经生完之后,先别急着把母鱼移开。在生产完当天即用滴流方式换水1/3-1/2,原因是因为母鱼在生产前后都会排出类似羊水的液状物质,会使水质迅速恶化,所以需要马上换水。
接着观察母鱼是否有生产完驼背、瘦的非常夸张等情形。接着少量喂食丰年虾,观察母鱼是否进食,若和产前一样疯狂进食,且体态正常只是产后略瘦,那这就是一次成功的生产,在繁殖缸中休养数天即可放回公鱼缸。
小体型母鱼容易出现生产完之后变瘦的情形,老母鱼则是容易在生产完之后产生驼背及卵巢萎缩的情形。若是瘦的太厉害,感觉连内脏都生出来了。建议在回覆原体态之前都另缸饲养,换水时补充少量综合维他命(需含钙),并适量照射阳光。若母鱼驼背或卵巢萎缩,也用综合维他命尽量医看看。老化是没药医的,只有让她安心养老
孔雀鱼下崽时的注意事项有:
1、另起一个小鱼缸用新鲜的水,水温保持在28度,用新鲜的鱼虫喂饱母鱼,适当加氧,马上就能生产小鱼了。
2、不要惊动母鱼,这个时候的母鱼比较敏感,惊动母鱼生产时间就会延长。
3、小鱼出生后要及时捞出,单独饲养。
扩展资料
孔雀鱼临产的注意事项
1、小幼鱼出生前后pH的起伏最好不能超过0.5。
2、产仔后,要立即捞出母鱼否则母鱼有可能吃掉鱼仔。
3、小幼鱼出生的第13-14天便须被捞起到大缸养育。
4、亲鱼产完捞出繁殖缸后,需要单独静养1-2天才能放回主缸。
5、亲鱼会连续这样生产约11次,11次里头3次产仔很少,随着体型的增大会越来越多。
6、雌鱼一生总共可生产22-25次,但生产11次后要休息很长一段时间才开始第二期的排卵。
7、产后让雌鱼单独静养3天,然后放回种鱼缸,以避免被雄鱼过早地追伤,影响之后的生育质量。
8、繁殖时应注意,同窝留种鱼不要超过三代,以免连续近亲繁殖导致品种退化,使后代鱼体越来越小,尾鳍变短。最好引进同品种鱼进行有目的远亲杂交,以防次品种退化,达到改良品种的目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孔雀鱼
孔雀鱼生小鱼前兆 母鱼要生的时候一些特别的样子,可以利用这些产前特徵将待产的母鱼放置产子箱中: 1、母鱼的肚子胀得大大的,在胎斑处成方型。
2、开始拉黑便,排便较为粗大。 3、不太爱进食。
4、总是静静的在一旁,并驱逐其它鱼只近。 5、很明显的可以发现缸门口有点突突的。
6、臀鳍会缩起,并不时会扬起尾部。 孔雀鱼生小鱼的前兆是胎斑明显到发黑,几乎可以看到小鱼眼睛,(臀鳍上面腹部半透明的区域),肛门突出,肚子有凹凸感,这样的基本在三两天内一定会抱小鱼。
如果不抱的话,加少量凉水,将产缸内水温降1~2度,刺激一下就可以生产了。一般来说,受精过的母鱼可以在28天内生下幼鱼,但在夏天会缩短 怀孕其至三个星期左右。
当雌鱼胎斑变得大而黑、肛门突出时,可捞入另一水族箱内待产。
那么如何可以看出母鱼快要生小鱼了呢? 最直观的办法就是看母鱼的肚子,当其肚子比以前大很多而且肛门处呈黑色的时候就是快要生小鱼的时候.这个时候最好把它捞也单养,单养只是防止小鱼被大鱼吃掉.当母鱼产完后,也应及时将大母鱼与小鱼隔离. 雌鱼产仔后,要立即将其捞出,以免吃掉仔鱼。或者要塑料片围成漏斗状隔离墙,侵入水中,将产仔雌鱼放在漏斗中,使仔鱼产出后从漏斗下空洞掉入漏斗外水体,雌鱼就吃不到仔鱼了。
孔雀鱼每月产仔一次。
容易繁殖也是孔雀鱼吸引人的要素之一。
一般而言,4个月 以上鱼龄的健康雌鱼大概每3-4周生产一次。只要水槽在45厘 米以上,野生鱼种生产之后成鱼吃鱼苗的概率会降低,但槽内的成鱼数量越多,鱼苗被吃掉的危险性就越高。
市面上水族馆有贩 售专用的采子器,可以将大腹便便的母鱼放入采子器里待产。将母鱼放人采子器的时间应该尽量缩短,所以正确判断母鱼快产子的时间是很重要的。
母鱼怀孕时身上的黑色部分和隆起的腹部, 产前1-2天会有好像要移动的感觉,同时也要注意采子器要保 持让鱼苗能自由游到水面的空间,若忽略了这一点容易导致鱼苗无法到达水面,而导致长大后不能正常游动。另外也可以在30 厘米的水槽里种一些水芹,让水芹漂浮在水面上形成一个天然的 漂浮采子器。
孔雀鱼属卵胎生鱼类。
繁殖力强,性成熟早,幼鱼经3-4个月饲养便进入成熟期可以繁殖后代,性成熟迟早与水温高低、饲养条件密切相关。 孔雀鱼繁殖时要选择一个较大的水族缸,水温保持在26摄氏度。
pH6.8-7.4,同时要多种一些水草,然后按1雄配4雌的比例防入种鱼。待鱼发情后,雌鱼腹部逐渐膨大,出现黑色胎斑;雄鱼此时不短追逐雌鱼,雄鱼的交接器插入雌鱼的泄殖孔时排出精子,进行体内受精。
当雌鱼胎斑变得大而黑、肛门突出时,可捞入另一水族箱内待产。 雌鱼产仔后,要立即将其捞出,以免吃掉仔鱼。
或者要塑料片围成漏斗状隔离墙,侵入水中,将产仔雌鱼放在漏斗中,使仔鱼产出后从漏斗下空洞掉入漏斗外水体,雌鱼就吃不到仔鱼了。 孔雀鱼每月产仔一次,视雌鱼大小,每次可产10-80尾仔鱼,一年产仔量相当多,故有“百万鱼”之称。
繁殖时应注意,同窝留种鱼不要超过三代,以免连续近亲繁殖导致品种退化,使后代鱼体越来越小,尾鳍变短。最好引进同品种鱼进行有目的远缘杂交,以防次品种退化,达到改良品种的目的。
但孔雀鱼寿命很短,一般只有2-3年。雌鱼体内受精的卵成熟后,腹部会鼓起,下腹部会膨胀变黑,这即是所谓的 “妊娠状态”。
当雌鱼在水族箱旁边上下游来游去,有异常行动出现时,则是即将产仔的前兆。这时,常可以看到雌鱼的下腹部内有稚鱼的容姿及其大眼睛。
在这种情况下,若有其他的水族箱,最好能和雄鱼分开饲养,以免受到雄鱼的追逐干扰而歇斯底里地跳出水族箱外。健康的雌鱼确认其受精后,就应和雄鱼分离另外饲养,产仔期接近时,再把它放入产卵专用的水族箱或产卵箱内,初产时腹部并没有想像中的大。
通常雌鱼和雄鱼在一起个月左右就能产仔了。 雄鱼和雌鱼混养时,大概不到二个月龄就能产仔,此外,一旦交配过后的雌鱼,即使之后几乎没有和雄鱼接触,也会有三次产仔的时期。
然而白化系的鱼在第三次时,有一半以上是放卵出来的,这时若不再跟雄鱼交配,则不会产仔。 健康雌鱼约21-25天为一个繁殖循环期。
不过会因水温不同或白化等品种不同而有所差异。产仔数依品种及系统而有差别,初产时约10只左右,第二次约20-30只,第三次约30--50只。
如德国黄尾礼服一次只产几只的品种也有,其中也有一次就产下将近100只的雌鱼,但产仔数越多并不能代表就是理想的。 产仔可以准备特用的水族箱或使用产仔箱,水族箱内部可以种满水草,营造出让雌鱼产仔的有利环境。
将它放在新的水中,温度调高2℃左右,刺激后一两天就会产仔。繁盛的水草是稚鱼最佳的隐藏之所,不过要注意雌鱼可能会不小心将仔鱼吃掉,特别是白化系统的品种,因其视力较弱,而稚鱼的体色和鱼饵相似,所以很容易误食。
产仔箱轻巧且使用容易,但不可太早放入,以预产期的前一天放入最为适当,完成产仔后应立刻将母鱼捞出,以保持空间广阔。 产仔结束后,要让母鱼在别的水族箱中充分休养,并慎重地考虑是否让雌鱼再度产仔,以免水族箱鱼数过量,不方便管理。
稚鱼在三周内的身体状况相当重要,有必要一*数次充分地喂食。除了注意营养均衡外,也要避免水质恶化。
稚鱼停留在产仔箱约10天左右,可以用吸管将剩余的饵食或杂质去除,以维持水质状况。之后放入30厘米的小水族箱,水族箱并不需要太大,30厘米即可。
你可以滴入数滴的甲基蓝于产仔的水族箱中,以达到疾病的预防的效果。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27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