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性急性阑尾炎采用非手术疗法,多数病人可治愈,但遗有慢性炎症或管腔狭小者易于复发,所以急性阑尾炎一旦诊断明确,仍应急诊手术将病变的阑尾切除。
妊娠期因盆腔充血,阑尾炎症发展更快,所以也应及时手术。诊断不明者,若病人有局部腹膜炎表现或全身感染证明显,也应开腹检查,以免延误治疗。
术中若发现阑尾无急性炎症表现,则应探查有无其他急性病变。病人就诊时若阑尾炎已形成周围脓肿,应先行非手术治疗,脓肿吸收后,过3个月或半年再切除阑尾。
家庭养护 急性阑尾炎是可以消退的,但消退后约有四分之一的病人会复发。目前手术方法比较安全,绝大多数手术效果是良好的。
非手术疗法主要是抗感染(即消炎)。但应当做好随时住院治疗的准备工作,以免延误治疗使病情发展到严重程度造成治疗困难。
1.家庭用药:用药要早,最好在炎症未发展成腹膜炎时能控制住。可选用以下药物: (1)青霉素,每次80万单位,6小时1次肌肉注射。
用前必须先做过敏试验。 (2)链霉素,每次0.5克,12小时1次肌肉注射。
应与青霉素同时应用。 (3)庆大霉素,每次8万单位,8小时1次肌肉注射。
(4)先锋四号,每次0.5克,每日4次口服。 (5)螺旋霉素,每次0.2克,每日4~6次口服。
(6) 阿奇霉素,用量遵医嘱。 2.中药及偏方 (1)银花、公英各50克,丹皮25克,大黄15克,赤芍12克,川楝子、桃仁、甘草各9克,每天l~2剂,水煎后分2、4次服。
(2)鸡血藤100克,地丁50克,川楝子25克,每日1剂,水煎两次混合后分2次服。 (3)针刺足三里、阑尾穴、阿是穴。
呕吐者加内关穴。 (4)薏米50克,冬瓜籽25克,丹皮、桃仁、紫花地丁各15克加水300毫升(6两),煎到100毫升。
煎2次混合后分两次服,每日1剂。 (5)红藤、忍冬藤各100克,生大黄15克,水煎后加黄酒1小杯分两次服,每日 l剂。
3.营养和饮食 应给予流质饮食,如牛奶、豆浆、米汤、肉汤等。或半流质饮食,如粥、稀软面条等。
如果准备住院手术治疗则应禁食禁水。 4.家庭护理 (1)手术前:应密切观察病人的腹痛情况,大便,体温和脉搏。
应让病人休息好。有腹膜炎者应取半坐位(即病人坐在床上,背后靠在被子上)。
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在腹痛部位,可促进炎症吸收。 (2)手术后:因为肠道手术后胃肠活动暂时停止。
进入胃肠内的食水不能下行,积于胃内引起腹胀。所以手术后不能吃喝。
要等到胃肠活动恢复后才能进食。胃肠活动恢复的标志是能听到腹内肠鸣声(即咕噜、咕噜的叫声)或肛门排气(放屁)。
术后肠管不活动,手术创伤处容易粘连。所以要鼓励病人多活动。
一方面预防肠粘连,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胃肠活动的恢复。腹部手术后病人咳嗽是一件痛苦的事。
可以用些止咳、祛痰药物,如复方甘草片3片,每日3次口服。或用咳必清50毫克,每日3次口服。
病人有痰是必须要咳出来的。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护理人员可以协助病人。
即在咳嗽时用双手放在切口两侧向中间用力,可以减轻病人咳嗽时的疼痛。阑尾手术后有可能发生一些并发症。
所以陪护人员如果发观病人有不正常的变化,如满腹疼痛;手术后3天体温反而升高;腹胀、肛门不排气;切口出血、流脓水等应及时和医生联系,以取得及时处理。如果医生嘱咐病人半坐位,陪护人应配合医生做工作,使病人坚持半坐位。
出院后半月内不宜做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如挑水、打篮球等。
(四)注意事项 1.腹痛在没有明确诊断之前不可随便用止痛药。因为止痛后掩盖了病情,容易延误诊断而造成严重后果。
2.患急性阑尾炎后,如果家庭治疗无效应及时送医院。 3.根据目前的医疗水平及技术条件,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效果较好,即使保守治疗痊愈后也容易再次发作,所以急性阑尾炎在有条件的清况下,还是以手术治疗为主。
4.非手术治疗者,在用药时应彻底。在症状、体征消失后仍应用药—周,以巩固疗效,减少复发。
5.住院治疗应听从医生安排。陪护人员应配合医护人员做好病人的工作。
6.阑尾炎病情及体征变化较大,有很多病人表现不典型。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最好去医院就诊。
以免延误诊断、治疗。 (五)预防常识 1.增强体质,讲究卫生。
2.注意不要受凉和饮食不洁。 3.及时治疗便秘及肠道寄生虫。
注意事项 1.腹痛在没有明确诊断之前不可随便用止痛药。因为止痛后掩盖了病情,容易延误诊断而造成严重后果。
2.患急性阑尾炎后,如果家庭治疗无效应及时送医院。
3.根据目前的医疗水平及技术条件,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效果较好,即使保守治疗痊愈后也容易再次发作,所以急性阑尾炎在有条件的清况下,还是以手术治疗为主。
4.非手术治疗者,在用药时应彻底。在症状、体征消失后仍应用药-周,以巩固疗效,减少复发。
5.住院治疗应听从医生安排。陪护人员应配合医护人员做好病人的工作。
6.阑尾炎病情及体征变化较大,有很多病人表现不典型。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最好去医院就诊。以免延误诊断、治疗。
慢性阑尾炎
概述
慢性阑尾炎的确诊有时相当困难,国内统计慢性阑尾炎手术后症状未见减轻者高达35%,其主要原因是诊断上的错误。大多数病人慢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病理诊断和手术的效果三者完全一致的,慢性阑尾炎在临床上是一个独立的疾病。
病因
(1)原发性慢性阑尾炎:其特点为起病隐匿,症状发展缓慢,病程持续较长,几个月到几年。病初无急性发作史,病程中也无反复急性发作的现象。
(2)继发性慢性阑尾炎:特点是首次急性阑尾炎发病后,经非手术治疗而愈或自行缓解,其后遗留有临床症状,久治不愈,病程中可再次或多次急性发作。
症状
(1)腹部疼痛:主要位于右下腹部,其特点是间断性隐痛或胀痛,时重时轻,部位比较固定。多数病人在饱餐,运动和长期站立后,诱发腹痛发生。病程中可能有急性阑尾炎的发作。
(2)胃肠道反应:病人常觉轻重不等的消化不良、胃纳不佳。病程较长者可出现消瘦、体重下降。一般无恶心和呕吐,也无腹胀,但老年病人可伴有便秘。
(3)腹部压痛:压痛是唯一的体征,主要位于右下腹部,一般范围较小,位置恒定,重压时才能出现。无肌紧张和反跳痛,一般无腹部包块,但有时可触到胀气的盲肠。
(4)间接体征:各种特定的压痛点如麦氏点、兰氏点及腰大肌征、罗氏征,在慢性阑尾炎的诊断中无意义。
影像学表现
1.当阑尾充盈钡剂后,透视下压迫阑尾有压痛,压痛点随阑尾位置变化而异,是诊断慢性阑尾炎较可靠的X线征象之一。
2.阑尾部分显影或完全不显影。合并有粪石可见充盈缺损。
3.阑尾腔边缘粗糙不规则或多处狭窄,如扭曲固定,提示阑尾与周围器官粘连。
4.钡剂停留阑尾可达2-3日以上不易排空。
检查
胃肠钡透和纤维结镜检查有一定帮助。回盲部钡透如出现显示的阑尾有压痛、阑尾呈分节状、阑尾腔内的钡剂排空时间延长及阑尾未显影等,均为慢性阑尾炎的特征。
纤维结肠镜可直接观察阑尾的开口及其周围的粘膜的变化和活检,尚可对阑尾腔进行造影,对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治疗
手术治疗是唯一有效的方法,但在决定行阑尾切除术时应特别慎重。
(1)慢性阑尾炎确诊后,原则上应手术治疗,切除病理性阑尾,特别是有急性发作史的病人,更应及时手术。对诊断可疑的病人或有严重并存病的高龄病人,应暂行非手术治疗,在门诊追踪观察。
(2)手术中如发现阑尾外观基本正常,不能轻易只切除阑尾后关腹,应仔细检查阑尾附近的组织和器官如回盲部,回肠末段一米,小肠系膜及其淋巴结。女性病人还应仔细探查盆腔及附件,以防误诊和漏诊。
(3)手术后应对每一个病人进行一段时间的随访,以了解切除阑尾后的实际效果。
编辑词条
开放分类:
食疗、医疗、疾病、保健、人体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01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