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千是孩子们最爱玩的器械之一,但也是最容易受伤的一种器械。
那么,什么样的秋千是安全的,在玩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为了让孩子安全地享受到秋千荡漾的快乐,这些知识是你需要了解的。 ● 秋千应该是由比较柔软的材料制成,比如橡胶或者塑料,而非木头和金属。
● 孩子应当坐在秋千中荡,而不是站着或者跪着。荡的时候,让孩子两手紧紧握着秋千的绳。
荡完后,要等秋千完全停止后再下来。 ● 在旁边等候的孩子要和秋千保持一段安全的距离,不能在正在荡着的秋千周围跑动或走动,以免被秋千撞到而受伤。
● 秋千通常都是按一个孩子使用设计的,所以,不要让两个孩子挤在一起玩,以免出危险。
荡秋千是一项比较好的运动,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胆量和身体的协调能力。
但玩耍不当,秋千容易变成伤人的工具。秋千具有非常久远的历史。
唐宋时期,秋千是专供妇女练习轻捷和矫健的游戏。现在,秋千成了一种体育设施,供孩子和年轻人玩耍。
好秋千第一位的标准是安全问题 一个好秋千的标准是什么,下面给出了答案: 1绳子以及坐的木板应结实牢固,秋千周围最好是软绵绵的沙,万一跌落时不致甩伤。 2底座和与链子的连接处应该是闭合的,而不是那种易夹孩子手的秋千。
3对于座位来说,要宽大一些的,以防孩子在荡的过程中轻易甩落下来。 4支撑秋千的支架应该离秋千具有一定的距离,以免秋千荡起时缠绕到支架上。
同一支架上的两个秋千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发生碰撞和缠绕。 孩子荡秋千应注意什么 孩子身体的协调能力和判断能力不完善,玩秋千容易发生事故,父母应做好如下的工作: 1监督示范。
孩子们开始荡秋千时,要尤其注意。最好家长先做好示范,告诉孩子要领,注意不要让孩子荡得过高,甩得过猛,以免伤着孩子,造成不必要的事故。
2孩子应注意周围的安全。秋千荡起来之后,不荡秋千的孩子应注意躲避荡来荡去的秋千,以免伤着自己。
3不要荡得过高。秋千不应荡得过高,否则,人容易飞离秋千,摔成重伤。
3-6岁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奠基时期。
幼儿年幼体弱,知识经验不足,安全意识不强,活泼好动,喜欢玩荡秋千,但是不知道怎样才能保证安全。那么,呢? 一、讲清道理 幼儿家长要教育孩子:荡秋千时要保持中心稳定,并尽可能将重心后移,防止重心不稳可能甩出去的危险。
坐在秋千上时,双手要紧抓秋千的绳子,以防脱手而摔伤。观看别的幼儿荡秋千时,要学会躲闪,不要被秋千撞到。
家长可在现场进行示范讲解。 二、情景判断 家长可以举例幼儿荡秋千时的情景,分别描述正面(正确)与反面(不正确)的事例,鼓励孩子判断哪些小朋友做得对,哪些小朋友做得错,并讲明判断对错的理由。
通过判断对错,让孩子明辨是非,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理解深刻、记忆长久才能指导今后的行为,知错不犯错。 三、诵读儿歌 为了教育孩子注意荡秋千安全,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诵读儿歌,让孩子记忆深刻。
儿歌语言简洁,意思明了,便于理解,易于记忆。比如:坐稳秋千板,抓紧秋千绳。
旁观会躲闪,安全玩得欢。 为了教育孩子注意荡秋千安全,家长就要采取适宜的教育对策,给孩子讲解可能的危险,并告知孩子安全注意事项,让孩子树立必要的安全意识,时刻注意维护安全。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80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