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氧的主要注意事项有: 1、以保健为目的的吸氧流量不要大于3升/分钟,一天使用时间的总和不要超过1小时。
高浓度供氧不宜时间过长,一般认为吸氧浓度>60%,持续24小时以上,则可能发生氧中毒。在急性呼吸衰竭如呼吸、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急性中毒(如一氧化碳中毒即煤气中毒)呼吸抑制等,必须分秒必争地使用高浓度或纯氧进行抢救,但不宜长期使用,以防止氧中毒或其它并发症。
我们的肺部在正常情况下,通过充满在常压下很难被肺部吸收的氮气等来维持和外界大气压的平衡,当吸入高含氧量的空气时,肺泡中的氮气含量逐步下降,可能出现氧气被肺泡吸收而导致肺泡内部压力下降引发肺不张。 2、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患者给予高浓度吸氧可能导致呼吸抑制使病情恶化,一般应给予控制性(即低浓度持续)吸氧为妥;在慢性呼吸衰竭失去代偿时,吸氧必须考虑血氧分压的增加,血氧分压太高可以削弱颈动脉窦对呼吸中枢的反射性刺激,从而减少通气量,有加重二氧化碳潴留的可能。
所以要谨慎用氧。 3、氧疗注意加温和湿化,呼吸道内保持37℃温度和95%~100%湿度是气管内粘液纤毛系统正常清除功能的必要条件,故吸氧应通过湿化瓶和必要的加温装置,以防止吸入干冷的氧气刺激损伤气道粘膜,致痰干结和影响纤毛的“清道夫”功能。
4、防止污染和导管堵塞,对鼻塞、输氧导管、湿化加温装置,呼吸机管道系统等应经常定时更换和清洗消毒,以防止交叉感染。吸氧导管、鼻塞应随时注意检查有无分泌物堵塞,并及时更换。
以保证有效和安全的氧疗。 总之,在吸氧时应注意氧气的不恰当应用也有副作用,尤其是对于病人而言。
应在医师的指导下应用。 使用氧气瓶时的注意事项 1.禁止剧烈冲击。
2.因为储存氧气的钢瓶是高压容器请不要在高于室温50℃的地方使用,应避免阳光直射。 3.由于氧气的助燃性质,请不要靠近火源或接近油脂;氧气自身不会燃烧,但它会辅助一些易燃物燃烧,所以请不要和易燃易爆品混放。
吸氧的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切实做好“四防”,即防火、防震,防油、防热。
2.患者吸氧过程中,需要调节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氧流量时,应当先将患者鼻导管取下,调节好氧流量后,再与患者连接。停止吸氧时,先取下鼻导管,再关流量表。
3.吸氧时,注意观察病人脉搏、血压、精神状态等情况有无改善,及时调整用氧浓度。 4.湿化瓶每次用后均须清洗、消毒。
5.氧气筒内氧气不可用尽,压力表上指针降至5kg/cm2时,即不可再用。 6.对未用或已用空的氧气筒应分别放置并挂“满”或“空”的标记,以免急用时搬错而影响抢救工作。
1)密切观察氧疗效果,如呼吸困难等症状减轻或缓解,心跳正常或接近正常,则表明氧疗有效。
否则应寻找原因,及时进行处理。(2)高浓度供氧不宜时间过长,一般认为吸氧浓度>60%,持续24小时以上,则可能发生氧中毒。
(3)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患者给予高浓度吸氧可能导致呼吸抑制使病情恶化,一般应给予控制性(即低浓度持续)吸氧为妥。(4)氧疗注意加温和湿化,呼吸道内保持37℃温度和95%~100%湿度是粘液纤毛系统正常清除功能的必要条件,故吸入氧应通过湿化瓶和必要的加温装置,以防止吸入干冷的氧气刺激损伤气道粘膜,致痰干结和影响纤毛的“清道夫”功能。
(5)防止污染和导管堵塞,对鼻塞、输氧导管、湿化加温装置,呼吸机管道系统等应经常定时更换和清洗消毒,以防止交叉感染。吸氧导管、鼻塞应随时注意检查有无分泌物堵塞,并及时更换。
以保证有效和安全的氧疗。
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切实做好“四防”措施:防震、防火、防热、防油。氧气筒应放于阴凉处,周围严禁烟火和易燃品,至少距火炉5m、暖气1m,避免引起爆炸。
2.用氧过程中,应经常观察缺氧症状有无改善,每4小时检查一次氧气装置有无漏气,以及是否通畅等.鼻导管持续用氧者,每班更换导管1次,双侧鼻孔交替插管.及时清除鼻腔分泌物,防止导管阻塞而失去用氧作用.
3.用氧气时,应先调流量后插管,停氧时应先拔出导管,再关闭氧气开关,以免开错开关,大量氧气突然冲入呼吸道而损伤肺组织.
4、.氧气筒内的氧气不可用尽,压力表上的指针降至5kg/c㎡,即不可再用,以防灰尘进入筒内,于再次充气时引起爆炸。
5.对未用或已用空的氧气筒,应分别悬挂“满”或“空”的标志,以便及时调换氧气筒,并避免急用时搬错而影响抢救速度。
吸氧的好处毋庸多言。
很多疾病,特别是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或者是一氧化碳中毒等,通过吸氧(也叫氧疗)可使病人的病情得到改善,是很重要的急救手段,但如果吸氧方法不对也可给病人带来不利。如何正确地吸氧呢? 一、什么情况下需要吸氧? 前面已经讲过这方面的内容,大家可以参考《吸氧的适用人群?》。
所有凡是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比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均可以吸氧治疗。其他如心衰、溃疡病出血、煤气中毒等均需要吸氧。
可以说,随着人们对家庭氧疗意识的提高,吸氧已经进入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吸氧需要哪些装置啊?关于吸氧装置前面也有专门的文章讲过,里面涉及的已经比较全面了。
概括一下,家用吸氧装置主要有氧气袋、氧气罐、氧气瓶、家用制氧机等。最常用的还是家用制氧机,因为它吸氧的确比较方便,也比较实惠。
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家用制氧机也逐渐的走进了千家万户,选择哪个牌子的家用制氧机好?可以点击进去了解一下。 三、吸氧时需要注意什么? 1、在吸氧装置上均需要连上鼻导管或者鼻塞,然后插入病人的鼻孔。
将鼻导管插入病人鼻腔后一定要固定好,避免脱落,如果使用氧气面罩吸氧效果更好。 2、吸氧时不是氧气流量越大越好,有些情况下高流量吸氧反而对病人不利。
3、掌握好吸氧时间:每次吸氧时间,若采用鼻导管吸氧,建议每次吸氧30-60分钟,若采用密闭双管面罩吸氧建议每次吸氧15-30分钟。 4、不要迷信高压氧。
吸氧的确可以改善缺氧症状,但是这里说的不是什么高压氧,而平常家用制氧机产生的氧气即可满足一般患者的需求,并不需要高压氧,高压氧一般用于特殊的需求。
吸氧的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切实做好“四防”,即防火、防震,防油、防热。
2.患者吸氧过程中,需要调节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氧流量时,应当先将患者鼻导管取下,调节好氧流量后,再与患者连接。停止吸氧时,先取下鼻导管,再关流量表。
3.吸氧时,注意观察病人脉搏、血压、精神状态等情况有无改善,及时调整用氧浓度。
4.湿化瓶每次用后均须清洗、消毒。
5.氧气筒内氧气不可用尽,压力表上指针降至5kg/cm2时,即不可再用。
6.对未用或已用空的氧气筒应分别放置并挂“满”或“空”的标记,以免急用时搬错而影响抢救工作。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08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