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蜡烛是由石蜡和棉线烛芯组成的,蜡烛的颜色是白色,形状一般为圆柱体.硬度较小,气味是轻微,蜡烛不溶于水,把蜡烛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蜡烛的密度比水小.
(2)蜡烛燃烧既发生了化学变化又发生了物理变化,火焰分三层,外焰最明亮,焰心最暗.外焰部分的温度最高,焰心部分温度最低.将干燥的冷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雾生成,迅速把烧杯倒转过来,并向烧杯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两种物质.
(3)熄灭蜡烛时,有一缕白烟从烛心飘出,用燃着的火柴点燃白烟,火焰会顺着白烟将蜡烛重新点燃.
故答案为:(1)石蜡;棉线烛芯;白色;一般为圆柱体;小;轻微;浮在水面上;小;
(2)化学;物理;三;外焰;焰心;外焰;焰心;水雾;浑浊;水;二氧化碳;
(3)白烟;白烟;白烟;重新点燃.
蜡烛是白色蜡状固体,硬度小,稍有气味是蜡烛的物理性质所致;
点燃蜡烛时蜡烛先熔化后气化再燃烧,出现明亮火焰;
在烛焰上方罩一干燥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或水珠,说明蜡烛燃烧生成水;
在烛焰上方罩一个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振荡,烧杯内壁出现白色斑点,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烧杯底部被熏黑,说明生成碳黑,蜡烛组成中有碳元素;
用烧杯完全罩住蜡烛,火焰慢慢熄灭说明蜡烛燃烧需要氧气支持;
熄灭后的轻烟是蜡烛蒸气.
故答案为:蜡烛是白色蜡状固体,硬度小,稍有气味;蜡烛的物理性质;
蜡烛先熔化后气化,再燃烧,火焰明亮且明显分成三层;蜡油能够燃烧;
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或水珠;说明蜡烛燃烧生成水;
烧杯内壁出现白色斑点,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烧杯底部被熏黑,说明生成碳黑,蜡烛组成中有碳元素;
火焰慢慢熄灭;氧气逐渐消耗完;
火焰熄灭,灯芯上产生一缕轻烟;轻烟为蜡烛蒸气冷却所致,遇明火可以燃烧.
(1)点燃蜡烛前:观察到蜡烛是 固态,圆柱状.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投入水中,浮在水面上,可知蜡烛的硬度 小,密度比水 小,不溶于水;
(2)点燃蜡烛时:
蜡烛的火焰分三层,外焰最明亮,焰心最暗;火焰的 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所以,实验室用酒精灯加热时采用的是外焰.用一个干燥(冷)的烧杯和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先后罩在火焰上方,片刻,发现烧杯内壁出现了水雾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从而证明蜡烛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和碳元素,但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氧元素或可能含有氧元素;
(3)由于白烟是石蜡的小颗粒,石蜡具有可燃性,所以熄灭后,有白烟从灯芯飘出,它是蜡烛的蒸气,用火柴迅速点燃,火能顺着该物质将蜡烛点燃;
(4)化学学习的主要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关注物质的变化;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现象.
故答案为:(1)固,小,小,不.
(2)三,外焰,焰心;外焰,焰心,外焰. 水雾,变浑浊.二氧化碳和 水,氢碳,氧氧.
(3)白烟,点燃,石蜡的小颗粒.
(4)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现象.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47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