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注意事项(1)拖拉机前进速度的大小影响碎土性能,当刀轴转速一 定,增大拖拉机前进速度时碎土差;反之,则碎土好。
同时还应 注意防止拖拉机超负荷。一般情况下,水耕或耙地作业时,前进 速度3~5km/h;旱耕作业,前进速度2~3km/h。
手扶拖拉机旋耕机的刀轴转速可以调整,除由刀轴变速杆改 变刀轴转速外,还得通过刀轴传动箱内主、被动链轮的对换改变转速。(2)旋耕机因受万向节传动时倾斜角的限制,地头转弯和 在传动中提升旋耕机必须限制提升高度,一般刀片离地15 ~ 20cm 即可。
田间转移或过埂时,旋耕机需要升到最高位置,这时应停 止万向节的传动。(3)旋耕机开始工作时,应使刀片逐步人地,达到边起步 边人土,禁止在机组起步前将旋耕机先入土或猛放入土,以免部 件损坏。
作业过程中不应有漏耕,可有少量重耕。
旋耕机的工作特点是工作部件高速旋转,几乎所有安全 问题都与此有关。
所以在使用旋耕机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使用前应检查各部件尤其要检查旋耕刀是否装反和固 定螺栓及万向节锁销是否牢靠,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确认稳 妥后方可使用。
拖拉机启动前应将旋耕机离合器手柄拨到分离位置。 要在提升状态下接合动力待旋耕机达到预定转速后,机 组方可起步,并将旋耕机缓慢降下使旋耕刀人土。
严禁在旋 耕刀入土情况下直接起步,以防旋耕刀及相关部件损坏;严 禁急速降下旋耕机;旋耕刀入土后严禁倒退和转弯。地头转弯未切断动力时,旋耕机不得提升过高,万向节 两端传动角度不得超过30°,同时应适当降低发动机转速。
转移地块或远距离行走时,应将旋耕机动力切断,并升到最 高位置后锁定。旋耕机运转时,人严禁接近旋转部件,旋耕机后面也不 得有人,以防刀片甩出伤人。
检查旋耕机时必须先切断动力。更换刀片等旋转零件 时必须将拖拉机熄火。
耕作时前进的速度:旱田以2 ~3千米/小时为宜;在已 耕翻或耙过的地里以5 ~7千米/小时为宜;在水田中耕作可 适当快些。 切记速度不可过快以防止拖拉机超负荷而损坏 动力输出轴。
旋耕机工作时拖拉机轮子应走在未耕地上,以免压实已 耕地,故需调整拖拉机轮距使其轮子位于旋耕机工作幅内。 作业时要注意行走方法,防止拖拉机另一轮子压实已耕地。
作业中,如刀轴过多地缠草应及时停车清理,以免增加 机具负荷。 旋耕时,拖拉机和悬挂部分不准乘人,以防不慎被旋耕 机伤害。
使用手扶拖拉机旋耕机组时,只有副变速杆放在慢的位 置时才能挂旋耕挡。工作中若需倒车必须将副变速杆放在 空挡处才能挂倒挡。
旋耕中尽量不使用转向离合器,应用推 拉扶手架来纠正方向。地头转弯时应先减小油门托起扶手 架,再捏转向离合器,不要拐死弯以防损坏零部件。
(1)新的旋耕机在投人使用前,应先进行磨合,即在熟地或肥 地等轻负荷工作10小时左右,使链轮、齿轮传动啮合良好,提高使 用寿命。
(2)正确选择旋耕机刀轴的旋转速度和机组的前进速度,一般 情况下,刀片端点旋转线速度与机组前进速度的比值为6左右时, 可较好地满足旋耕质量要求。 (3)正确调节旋耕机的耕深和机组水平,同时调节好旋耕机的 提升高度,以防提升高度过大而损坏万向节。
(4)旋耕作业时,先将旋耕机升起、接合动力输出轴,挂上工作 挡;然后一边起步一边缓慢降下旋耕机。不可在旋耕机先入土的 情况下接合动力起步,或在拖拉机行驶中使旋耕机突然人土,以免 损坏机件。
(5)旋耕机在与具有分置式液压悬挂系统的拖拉机配套时,应 将升降手柄置于“浮动”位置;在与具有力调节、位调节液压悬挂系 统的拖拉机配套时,则必须在位调节状态工作,不允许用力调节方 式调节耕深。 (6)地头转弯或倒车时,应降低行进速度,将旋耕机升离地面 (与手扶拖拉机配用的旋耕机,旋转尾轮调节手柄使刀片离开地 面)。
严禁转弯作业。 (7)工作中若出现异常声响或堵土、缠草现象,须及时停车检 查。
严禁在不熄火状态清除刀轴缠草或更换刀片。
1)新的旋耕机在投人使用前,应先进行磨合,即在熟地或 肥地等轻负荷工作10小时左右,使链轮、齿轮传动啮合良好, 提高使用寿命 2)使用前应检查各部件,尤其要检查旋耕刀是否装反和固 定螺栓及万向节锁销是否牢靠,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确认稳妥 后方可使用。
3)拖拉机启动前,应将旋耕机离合器手柄拨到分离位置。 4)要在提升状态下接合动力,待旋耕机达到预定转速后, 机组方可起步,并将旋耕机缓慢降下,使旋耕刀人土。
严禁在旋 耕刀人土情况下直接起步,以防旋耕刀及相关部件损坏。严禁急 速下降旋耕机,旋耕刀人土后严禁倒退和转弯。
5)地头转弯未切断动力时,旋耕机不得提升过高,万向节 两端传动角度不得超过30°,并降低发动机转速。转移地块或远 距离行走时,应切断旋耕机动力,并升到最高位置后锁定。
6)旋耕机运转时人严禁接近旋转部件,旋耕机后面也不得 有人,以防刀片甩出伤人。 7)检查旋耕机时,必须先切断动力。
更换刀片等旋转零件时, 必须将拖拉机熄火。严禁在不熄火状态清除刀轴缠草或更换刀片。
8)耕作时前进的速度,旱田以2〜3km/h为宜,已耕地以5 〜7km/h为宜,在水田中耕作可适当快些。切记速度不可过高, 以防止拖拉机超负荷而损坏动力输出轴。
9)旋耕机工作时,拖拉机轮子应走在未耕地上,以免压实 已耕地,故需调整拖拉机轮距使其轮子位于旋耕机工作幅内。作 业时要注意行走方法,防止拖拉机另一轮子压实已耕地。
10)作业中如刀轴过多地缠草应及时停车清理,以免增加机 具负荷。
机组起步时要先接合动力输出轴,再挂上工作挡,缓慢松放离合器踏板,同时操作液压升降手柄,使旋耕刀逐渐人土,随之加大油门,使刀滚达到规定耕深时为止。
作业时,不准急转弯、不准倒退。转弯或倒退时严禁工作,以免损坏机件。
地头升降,须减慢转速,不准提升过高。万向节传动角度不得超过30度。
清除旋耕机上的缠草、杂物或紧固、更换犁刀时,须先切断旋耕机动力,在发动机熄火后进行。手扶拖拉机在地头转弯时,先托起手扶架,旋耕犁刀出土后,再分离转向离合器。
田间转移或过埂时须切断动力,将旋耕机提升到最高位置;远距离转移时,应将万向节从动力输出轴上拆下,用锁紧装置将旋耕机固定在某一位置上。不准在旋耕机上放置重物,更不可以在旋耕机上坐人。
一、按说明书中的要求安装调试 1.首先必须向变速箱内加足洁净润滑油至溢油口处。
如加入的是别人用过的旧机油,或加油量很少,都会为旋耕机今后的使用埋下隐患。 2.旋耕机作业前要进行空载磨合,然后将磨合机油放出,加入新机油。
磨合后要对锥形啮合齿轮进行啮合间隙调整,若啮合间隙不当,会加速齿轮的磨损和损坏,缩短使用寿命。 3.旋耕机刀片要正确安装。
如将旋耕机刀片装反,作业时,对刀片突加负载易使刀片损坏、折断,也使主机突遇负载而受损,同时也不能正常作业。 4.用加油枪对旋耕机上有黄油嘴的部位,加注足量的润滑油脂,并使黑油挤出。
二、按说明书进行作业操作 1.作业时,在旋耕机提升情况下先结合动力,然后向下放机进入工作状态,如不照此程序做易使刀片损坏,加重主机负载。 2.旋耕机作业每一个班次都要对相关部位加注润滑油脂,特别是万向节的十字架,要经常加注油脂。
3.旋耕机在工作状态时,不允许机车后退,须后退时,要将旋耕机提升后再倒车。 4.作业时严禁带小孩上车,且严禁一切与作业无关的人员进入作业现场。
不知道是哪种农作物。 哪小麦来说吧
小麦免耕播种就是用专用免耕播种机,在有秸秆覆盖的未耕地上,一次完成带状开沟、种肥深施、播种、覆土、镇压、扶垄等作业。它与目前大量使用的常规小麦播种机作业功能不同,作业后地表效果也不同,为充分发挥小麦免耕播种机高效节能优势,确保小麦高产丰收,在小麦免耕播种时注意以下事项。
1、要选好种,做好种子处理。机械免耕播种的小麦应选择适合当地的分蘖能力强的小麦品种,选种后要进行防病、虫害的药物处理,如种子包衣、药剂拌种等,以防残茬、秸秆引发的病虫害。
2、播种量要适当。为确保小麦一播全苗,实现壮苗越冬,播种时应做到“足墒、适时、精量、匀播”。确定播种量要根据所选择品种的分蘖成穗率高低及种子发芽率等特性而定,一般来讲,采用免耕播种机播种小麦的播量较常规播种应高10%。大穗型品种分蘖能力较弱,播种量宜在10~12公斤;小穗型品种分蘖能力较强,播种量宜在6~7公斤;晚播小麦还可适当加大播量。冬性品种在10月上旬播种,半冬性品种在10月中旬播种。
3、种肥要选择颗粒状肥料。因为化肥要机械播施,所以要求用颗粒状化肥,并且,化肥中的不能有大于0.5厘米的结块。一般亩施30~40公斤的颗粒状复合肥或复混肥。夜间停止作业时,要用塑料布将种肥箱盖好,以免露水打湿残留的化肥,产生结块。雾天或空气湿度大的天气播种,要勤查看排肥情况,以防化肥吸湿结块堵塞。
4、播前要检验墒情,做到适墒播种。墒情是否合适,可以用下述方法判断:将欲播地土壤用手攥成团,离地1m高自然落下,掉到地面时,土团能散碎,表明土壤中含水量适宜。如攥不成团,表明土壤含水少,墒情差;土团掉落地上摔不碎,说明含水量多。播种时壤土适宜的含水率是18%~22%,沙土适宜的含水率为19%~20%。过湿或太干的底墒都不能播种,否则,不仅影响出苗率而且还会影响培育壮苗。小麦播后严禁浇蒙头水。底墒不足播种后,浇蒙头水,既影响出苗率,还容易形成弱苗。 5、小麦免耕播种开沟深度一般保证沟底与原平面10厘米,播种深度3cm左右,过深、过浅都将直接影响小麦出苗率和培育壮苗,造成减产。
6、使用中拖拉机的轮距要和播种机的播幅相适应,并调整好拖拉机左右悬挂点的高度,使免耕播种机保持前后左右水平。更换开沟器、旋耕刀等零件时,要注意左、右对称,以免破坏机器的平衡,导致工作中左右偏摆,影响作业质量。
近期,南京林业大学杨树研究专家对我县的杨树进行了全面考察,通过考察专家们发现了我县在杨树种植以及目前正处于生长期杨树林的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技术性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几点有效管理的建议。
杨树种植也同粮食种植一样“三分栽七分养”,尤其是在种后的第三、四年,对杨树的科学管理,是日后成材的重要保证。 考察中发现,我县的杨树林目前基本上都处于自由生长的状态,没有任何的维护和管理,而这片树林大部分都是三、四年树龄,今年正是加强管理的关键时期,对此,专家提出如下几点迫切需要执行的管理措施: 修剪。
我县杨树林目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修剪。 夏季是杨树修剪最佳季节。
第一,夏季修剪可抑制杨树侧枝的生长发育,减少侧枝萌发。第二,夏季有利于修剪伤口处的极早愈合。
为保证杨树树形通直向上,必须去除竞争枝、侧枝和清干,在修剪的同时,必须保证树冠的最低分枝点(根据树的生长年限,分枝点应在2—2。 5米之间),不宜过量修剪,否则会影响杨树的生长。
对新造林的杨树应及时抹芽,除去基部萌芽和影响顶部至稍生长的竞争枝和副干,保证树干通直圆满、无侧枝。对幼龄树,修枝不宜在雨季进行,以免伤口不易愈合而感染病害。
松土。据对我县目前的杨树林的考察发现,大部分杨林地土壤板结。
对生长季节的杨树来说,松土、除草非常重要。为了有效防止杂草与幼树争夺土壤水分和养分,并提高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促进微生物的繁殖和土壤有机物的分化,改善杨树根系的呼吸作用,所以改善土壤的理性化是很有必要的,即松土、除草,松土深度一般为20—30cm,但不宜伤根。
水肥管理。夏季是杨树生长的高峰期,有充足的水分和养分是非常必要的。
杨树施肥一般以氮肥和复合肥为主,常规年施肥2次。第一施肥时间在4月中旬与5月上旬,第二次在7月下旬到8月上旬为宜。
2至4年幼树第株施0。5—1公斤尿素或复合肥,施肥地点在以每株树树冠外缘投影处,向外开放射状小沟2—3条深度在50cm左右,施肥期间,如干旱、高温、少雨,施肥后应及时灌溉,每次浇水应浇足。
病虫防治。部分林地的蛀干害虫比较严重,如果不能及时处理,会在杨树树芯造成空洞、腐烂,成熟后很难成为人工板材所需的原材料,这样树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夏季应是各类杨树危害高峰期,对蛀干类害虫(主要是天牛类较多),可选择敌敌畏、氧化乐果200倍液,注射进虫孔后用泥封住洞口,对危害严重或已死去的杨树应及时清除,以免感染其他健康生长的杨树。 另外,秋季最好用石灰混合剧毒农药、粘合剂对树干进行粉刷,高度1米,这样可以很好地预防各类病虫害的发生。
加强管理。在夏季应注意防火,以及牛羊对杨树的损坏,严禁在杨树林周围焚烧秸秆等杂物,夏季暴风雨较多,对倒伏的杨树应做到及时扶正、培土、踩实,确保灾后杨树正常生长。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96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