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牧养鹅时注意事项(1)防中暑雨淋热天放牧应早晚多放,中午在树阴下休息,或者赶回鹅棚,不可在烈日暴晒下长久放牧,同时要多饮水,防止中暑。
雷雨、大雨时不能放鹅(毛毛细雨时可放牧)。牧地离鹅舍要近,在雨下大时能及时赶回。
(2)防止惊群鹅对环境比较敏感,放牧时将竹竿举起或者雨天打伞(能穿雨衣),都易使鹅群不敢接近,甚至骚动逃离。 不要让狗及其他兽类突然接近鹅群,以防惊吓。
鹅群经过公路时,要注意防止汽车高音喇叭的干扰而引起惊群。(3)防跑伤放牧需要逐步锻炼,距离由近渐远,慢慢增加,将鹅群赶往放牧地时,速度要慢,切不可强驱蛮赶,以致聚集成堆,前后践踏受伤,特别是吃饱时更要赶得慢些。
每天放牧的距离大致相等,以免累伤鹅群。尽量选平坦的路线赶。
在上、下水时,坡度大,雨道窄,或有乱石树桩,如赶得过快,鹅群争先恐后,飞跃冲撞,很容易受伤。切切注意。
收牧时要点清鹅数,并注意观察鹅的采食和健康状况。如发现体弱或有病的鹅掉队,捉回后应立即隔离词喂或治疗。
防中毒对于施过农药的地方,管理人员应详细了解,不能作为放牧地,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施过农药后至少要经过一次大雨淋透,并经过一定时间后才能安全放牧。
对于放牧不慎已造成农药中毒时,要及时问清农药名称,采取相应的解毒措施。
1、防止中毒。喷过农药、施过化肥的草地、果园、农田,要在15天以后才能放牧。不到有工业污水的沟渠及有毒草地去放牧。
2、防止潮湿。鹅虽然喜欢戏水,但放牧中途休息的场地要求干燥凉爽,尤其是50日龄以内的雏鹅,更要注意防潮湿。
3、防止雨淋。40~50日龄的中雏鹅,羽毛尚未长全,抗病力较差,一旦被雨水淋湿,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和其它疾病。
4、防止追赶鹅群。鹅行走较缓慢,尤其是雏鹅最怕追赶,故在放牧过程中,切勿猛追猛赶。
鹅是草食水禽,一般采取放牧为主、适当补喂精料的饲养法。
在鹅群放牧中,应注意以下十点。 1.严禁到疫区放牧,如发现牧地有疫情,应及时转移到安全地带。
2.喷过农药、施过化肥的草地、果园、农田,要在15天以后才能放牧。不到有工业污水的沟渠及有毒草地去放牧。
3.鹅虽然喜欢戏水,但放牧中途休息的场地需要乾燥凉爽,尤其是50日龄以内的雏鹅,更要注意防潮湿。 4.4050日龄的中雏鹅,羽毛尚未长全,抗病力较差,一旦被雨水淋湿,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和其它疾病。
5.鹅行走较缓慢,尤其是雏鹅最怕追赶,故在放牧过程中,切勿猛赶乱追。 6.鹅是胆小、怕惊的家禽,放牧时要远离公路、铁路,以防汽车、火车等鸣笛声使鹅惊群。
7.夏季天气炎热,放牧途中,应在通风良好、有阴凉的地方休息,切勿在烈日下放牧,若近处有水面,中午可将鹅群放入水面休息,以防中暑。 8。
防兽害:雏鹅和中鹅缺乏自卫能力,放牧或休息时,应注意防止野兽侵害鹅群。 9.放牧前、放牧过程和返回场合时,都要注意清点,若发现丢失,应及时查找。
10.勿让鹅群多跑路:从场舍到饮水处和牧地,放牧里程应控制在0.5公里以内。在放牧过程中,边放牧边休息,以减少体力消耗,有利于鹅的生长发育。
①放牧群一般以250~300只为宜,由2人放牧,放牧地开阔时可增至500只左右,甚至高达 1000只。
由3~4人管理。组群应该日龄相同,否则大鹅走得快,小鹅走得慢,放牧不同步。
鹅群太大时走在前面的吃得好,吃得饱,发育快,走在后面的吃的不好,吃不饱,发育慢,影响整群发育的均匀度。 ②放牧时应注意观察采食情况,待大多数鹅吃到7~8成饱时应将鹅群赶入池塘或河中,让其自由饮水、洗浴。
③防惊群,防止其他动物及有鲜艳颜色的物品、喇叭声的突然出现引起的惊群。 ④放牧时驱赶鹅群速度要慢,防止践踏致伤。
⑤避免在夏天炎热的中午、大暴雨等恶劣天气放牧。(每天放牧不少于5-6个饱,保证鹅采食到足够量的饲草)。
注意事项指的就是: 第一:冬季防寒、夏季防署要避开寒冷阴雨天,防止烈日暴 晒,中午在树荫下休息,或者赶回鹅棚,以免中暑,避免大风和 下冰雹等恶劣气候下放牧,以防鹅群受害发病,病弱鹅暂时不 要放牧。
第二:防惊群鹅对外界比较敏感,放牧时将竹竿举起或者 雨天打伞(可以穿雨衣),都易使鹅群不敢接近,甚至骚动逃 离,平常可以向鹅群发出不同的信号,让其建立条件反射,以 方便管理。 不要让狗及其他兽类突然接近鹅群,以防惊吓。
第三:防中毒施过农药后草地至少要经过一次大雨淋透, 并经过一定时间后,才能安全放牧。如不慎造成农药中毒时, 要及时问清农药名称,采取相应的解毒措施。
第四:防受伤放牧需要逐步锻炼,距离由近渐远,慢慢增 加。 将鹅群赶往放牧地时,速度要慢,切不可强驱蛮赶,以致 聚集成堆,前后践踏受伤,特别是吃饱时更要赶得慢些。
每天 放牧的距离大致相等,以免累伤鹅群。尽量选平坦的路线赶。
在上、下水时,坡度大、道路窄,或有乱石树桩时,如赶得过快, 鹅群争先恐后,飞跃冲撞,容易受伤,要多加注意。 第五:防疫驱虫适时做好疫苗接种和定期驱虫工作,不到 疫区放牧。
第六:合理补饲鹅群全天放牧时要适当补饲,补料应在鹅 群晚间归牧后进行,补料量视鹅群放牧时采食青草的情况灵 活掌握。补饲词料配方参见前文。
鹅是草食水禽,一般采取放牧为主、适当补喂精料的伺养方 法。
在鹅群放牧管理中,应注意以下事项:①严禁到疫区放牧, 如发现放牧地有疫情,应及时转移到安全地带,并对鹅群进行强 制消毒,针对疫情强制注射疫苗。②防止农药中毒。
喷过农药、施过化肥的草地、果园、农田,要在10-15天以后才能放牧。 由于所有的农药、化肥都溶解于水,雨后天晴放牧比较安全。
不 到有工业污水的沟渠去放牧。放牧区内的有毒、有害的杂草要铲 除。
③让鹅群在干燥凉爽的地方休息。鹅虽然喜欢戏水,但放牧 中途休息的场地需要干燥凉爽,尤其是50日龄以内的雏鹅,更 要注意防潮湿。
④防雨淋和中暑。40-50日龄的中雏鹅,羽毛 尚未长全,抗病力较差,一旦被雨水淋湿,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 和其他疾病。
夏季天气炎热,放牧途中应在通风良好、有阴凉的 地方休息,切勿在烈日下长时间放牧,若近处有水面,中午可将 鹅群放入水面休息,以防中暑。 ⑤不追赶鹅群,防鹅惊群。
鹅行 走较缓慢,尤其是雏鹅最怕追赶,故在放牧过程中,切勿猛赶乱 追。尤其在放牧时要远离公路、铁路,以防汽车、火车等鸣笛声 使鹅惊群。
⑥防侵害和丢失、偷盗。雏鹅和中鹅缺乏自卫能力, 放牧或休息时,应注意防止其他动物侵害鹅群。
注意看守,防偷 盗,放牧前、放牧过程和返回场地时都要注意清点,若发现丢 失,应及时查找。⑦尽量减少鹅群运动。
从场舍到饮水处和牧 地,放牧里程应控制在0。5千米以内。
在放牧过程中,边放牧边 休息,以减少体力消耗,有利于鹅的生长发育。⑧如果放牧地没 有人工牧草,只有天然的野草,而且质量不好,在这样的牧区放 牧鹅群生长缓慢。
可采用白天放牧吃野草,不补饲,夜间补饲配 合饲料的饲养法。这样,白天鹅群处于饥饿状态,会尽量采食野 草,而晚上补饲的配合饲料又可满足鹅快速生长的营养需要。
补 伺配合饲料的同时补给饮水。
苗鹅在3日龄后就可以开始放牧了,将其带到野外 后,让其自由采食野外的青草。
鹅的草食食谱是非常广泛 的,放牧的时候应该注意放牧时间要由短到长,地点要由 近及远。如果条件限制或者遇到天气状况等原因,采取短 时放牧的话,那么放牧后回棚马上饲喂鸭舌草给它们。
因 为雏鹅的生命力很脆弱,需要细心呵护,所以初期育雏棚 舍应该注意气温变化。在棚舍内放置一个精确的温度计,转凉了,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要防止雏鹅受凉,派专人 值班采取适时的保温措施,以免使雏鹅受到伤害。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92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