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上止血的方法很多,在奶牛方面有以下几种。
1.止血带止血
该法使用于四肢出血和断尾止血,用止血带或橡胶带,如果情况紧急,可用绳子,在出血的上方扎紧来临时止血。
2.压迫止血
就是用手压住出血端,或者用止血钳夹住出血的断端,或在创口处没有找到出血的血管,则可用纱布按压创口,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3.结扎止血
先用止血钳夹住出血的血管,然后用缝合线将血管结扎,这是最有效、最常用的方法。
4.填塞止血
就是在较大的创口出血,找不到出血的血管,或无法结扎,只有用纱布或毛巾填塞创口来止血,如子宫大出血,无法找到血管,只能用毛巾填塞子宫来止血。
5.全身止血
如果出血快,或脏器出血,只能注射止血药来止血,如肌注止血敏。
六种有效止血方法: (一)一般止血法 针对小的创口出血。
需用生理盐水冲洗消毒患部,然后覆盖多层消毒纱布用绷带扎紧包扎。注意:如果患部有较多毛发,在处理时应剪、剃去毛发。
(二) 指压止血法 只适用于头面颈部及四肢的动脉出血急救,注意压迫时间不能过长。 ①头顶部出血:在伤侧耳前,对准下颌耳屏上前方1.5厘米处,用拇指压迫颞浅动脉。
②头颈部出血:四个手指并拢对准颈部胸锁乳突肌中段内侧,将颈总动脉压向颈椎。注意不能同时压迫两侧颈总动脉。
以免造成脑缺血坏死。压迫时间也不能太久,以免造成危险。
③上臂出血:一手抬高患肢,另一手四个手指对准上臂中段?侧压迫肱动脉。 ④手掌出血:将患肢抬高,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手腕部的尺、桡动脉。
⑤大腿出血:在腹股沟中稍下方,用双手拇指向后用力压股动脉。 ⑥足部出血: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足背动脉和内踝与跟腱之间的胫后动脉。
(三)屈肢加垫止血法 当前臂或小腿出血时,可在肘窝、膝窝?放以纱布垫、棉花团或毛巾、衣服等物品,屈曲关节,用三角巾作8字型固定。但骨折或关节脱位者不能使用。
(四)橡皮止血带止血 常用的止血带是1米左右长的橡皮管。绑止血带的部位要在创口上方(近心端),尽量靠近创口;绑止血带紧松要适应,只要摸不到远端脉搏或出血停止就行;使用止血带要加垫,不要直接扎在皮肤上;绑止血带的时间要认真记载,每隔45分钟放松止血带二三分钟,松时慢慢用指压法代替。
(五)绞紧止血法 把三角巾折成带形,打一个活结,取一根小棒穿在带子外侧绞紧,将绞紧后的小棒插在活结小圈内固定。 (六)填塞止血法 将消毒纱布、棉垫、急救包填塞、压迫在创口内,外用绷带三角巾包扎,松紧度以达到止血为宜。
六种有效止血方法:A、一般止血法:针对小的创口出血。
需用生理盐水冲洗消毒患部,然后覆盖多层消毒纱布用绷带扎紧包扎。注意:如果患部有较多毛发,在处理时应剪、剃去毛发。
B、指压止血法:只适用于头面颈部及四肢的动脉出血急救,注意压迫时间不能过长。C、屈肢加垫止血法:当前臂或小腿出血时,可在肘窝、膝窝内放以纱布垫、棉花团或毛巾、衣服等物品,屈曲关节,用三角巾作8字型固定。
但骨折或关节脱位者不能使用。D、橡皮止血带止血:常用的止血带是三尺左右长的橡皮管。
方法是:掌心向上,止血带一端由虎口拿住,一手拉紧,绕肢体2圈,中、食两指将止血带的末端夹住,顺着肢体用力拉下,压住“余头”,以免滑脱。注意使用止血带要加垫,不要直接扎在皮肤上。
每隔45分钟放松止血带2—3分钟,松时慢慢用指压法代替。E、绞紧止血法:把三角巾折成带形,打一个活结,取一根小棒穿在带子外侧绞紧,将绞紧后的小棒插在活结小圈内固定。
F、填塞止血法:将消毒的纱布、棉垫、急救包填塞、压迫在创口内,外用绷带、三角巾包扎,松紧度以达到止血为宜。
1 )加压包扎法:小的外伤、毛细血管或小静脉出血,流出的血液易于凝结,在伤口部盖上消毒熬料,然后用三角巾或绷带加压包扎即可。
( 2 )指压止血法:一般用于动脉止血。即用手指将出血动脉的近心脏端,用力压向其相对的骨面,以阻断血液来源而达到临时止血的目的。
( 3 )止血带止血法四肢大动脉出血,不易用加压包扎或指压法止血时,可用止血带(橡皮带或其他代用品),缚扎于出血部的近心脏端。应用止血带,不能直接压在皮肤上,而先要在上止血带的部位用三角巾、毛巾等软物包垫好,将伤肢高抬,再扎上止血带,其松紧度以能压住动脉血流为原则,缚后以肢端腊色为宜;如果呈紫红色则能压住动脉血流为原则,如系上肢应每隔 20-30 分钟,如系下肢应每隔 45-60 分钟放松一次,凡上止血带后的伤者,必须记录上止血带的部位与时间,并应迅速送医疗单位。
2 、包扎包扎有保护伤口、减少感染机会、压迫止血、固定骨折和减少伤痛的作用,是损伤急救的主要技术之一。包扎常用的材料有绷带、三角巾等。
现场如果没有这些材料,亦可用毛巾、衣物等代替。包扎动作应力求熟练、软柔,松紧应适宜。
这里介绍以绷带为材料或类似绷带的材料的几种包扎法: ( 1 )环形包扎法常用于肢体较小部位的包扎,或用于其他包扎法的开始和终结。包扎时打开绷带卷,把绷带斜放伤肢上,用手压住,将绷带绕肢体包扎一周后,再将带头和一个小角反折过来,然后继续绕圈包扎,第二圈盖住第一圈,包扎 3-4 圈即可。
( 2 )螺旋包扎法绷带卷斜行缠绕,每卷压着前面的一半或三分之一。此法多用于肢体粗细差别不大的部位。
( 3 )反折螺旋包扎法做螺旋包扎时,用一拇指压住绷带上方,将其反折向下,压住前一圈的一半或三分之一,多用于肢体粗细相关较大的部位。( 4 ) “8” 字包扎法多用于关节部位的包扎。
在关节上方开始做环形包扎数圈,然后将绷带斜行缠绕,一圈在关节下缠绕,两圈在关节凹面交*,反复进行,每圈压过前一圈一半或三分之一。
、止血带止血法、加压 包扎止血法和加垫屈肢止血法等。
(1)压迫止血法:这是一种最常用、最有效的止血方法, 该法适用于头、颈、四肢动脉大血管出血的临时止血。一个人 负伤以后,只要立刻用手指或手掌用力压紧靠近心脏一端的动脉跳动处,并把血管压紧在骨头上,就能很快收到临时止血的 效果。
(1)止血带止血法:该法适用于四肢大血管出血,尤其是 动脉出血。常用止血带(一般用橡皮管,也可以用纱布、毛巾、布带或绳子等代替)绕肢体绑扎打结固定,或在结内(或结下) 穿根短木棍,转动此棍,绞紧止血带,直到不流血为止,然后 把根固定在肢体上。
在绑扎和绞止血带时,不要过紧或过松, 过紧会造成皮肤和神经损伤,过松则起不到止血的作用。(2)加压包扎止血法:该法用于小血管和毛细血管的止血。
先用消毒纱布(如果没有消毒纱布,也可用干净的毛巾)敷在 伤口上,再加上棉花团或纱布卷,然后用绷带紧紧包扎,以达 到止血的目的。 假如伤肢有骨折,还要另加夹板固定。
(3)加垫屈肢止血法:该法多用于小臂和小腿的止血。主 要是利用肘关节或膝关节的弯曲功能压迫血管达到止血目的。
在肘窝或眉窝内放人棉垫或布垫,然后使关节弯曲到最大限度, 再用绷带把前臂与上臂(或小腿与大腿)固定。 在进行止血时,如果创伤部位有异物但不在重要器官附近, 可以拔出异物,处理好伤口。
如无把握就不要将异物拔掉,应 立即送医院,经医生检查,确定未伤及内脏及较大血管时,再 拔出异物,以免发生大出血,以致措手不及。
外伤止血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皮肤表面的毛细血管出血。毛细血管出血表现为慢慢渗出,出血量小,会自动停止,没有危险性。可用“创可贴”,一贴就好;
2、小静脉出血。有的小伤口出血,比毛细血管出血快,只见暗红色的血液不断从伤口流出,出血量较多。止血方法是用干净的厚纱布、毛巾等放在伤口上,然后加压包扎,一般就会停止流血。常见的头部受伤,因头皮的毛细血管很丰富,常是血流满面,显得很可怕,事实上只要在伤口上加压包扎,很快就能止住血;
3、小动脉出血。像小喷泉一样喷射而出,出血速度快,出血量多。这种出血如不及时止血,短时间内人体会失去大量的血,就会发生“休克”。这时,加压包扎是止不住血的。只有在伤口上方扎止血带,也可用毛巾、布条代替止血带包扎住,才能止住血。
特别要提出的是:伤口大、比较深时出血,只有请医生来处理、缝合,才能既止血,又能使伤口长得很整齐;小动脉出血,一定要请人帮助止血,并尽快送到 医院进一步处理。
手指压迫止血法
用于动脉出血,将伤口附近的动脉压闭临时止血。一般均先试做局部压迫止血,如出血不止,则需要相应的动脉近端加压,如止血带止血。 (1)头部出血:一手扶住伤员额部以固定大部:另一手压迫外耳前上方的颈浅动脉。 (2)颜面部出血:一手固定伤员头部,另手的拇指压迫位于下颌用前下方的面动脉。 (3)头颈部出血:站在伤员面前。一手放于颈根部.拇指在前,2~5指在后。拇指触到颈总动脉搏动后即将颈总动脉压在第六颈椎横究上。但要注意,紧急时才能采用颈总动脉压迫法,只能压迫一侧,绝对禁止同时压迫两侧,以免引起脑缺血。 (4)肩部出血:用拇指摸到锁骨下动脉,用力向后向下将动脉压向第一肋骨。 (5)前臂出血:在肘窝尺侧(通常测血压处)摸到防动脉搏动,用拇指压迫。 (6)手掌、手背出血:摸到挠动脉、尺动脉的搏动处,用双手拇指压迫。 (7)下肢出血:大腿根部腹股沟不沿摸到股动脉搏动处,用双手拇指重叠将股动脉往深处压迫。 (8)足部出血:摸到足背动脉或内外踝动脉搏动处,用拇指压迫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37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