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仔细听,安全常识有本经,时时注意言和行,家长老师才放心.
过马路,眼要明,一路纵队靠右行,车辆靠近早避身,举手行礼表深情.
拐弯处,莫急跑,以防对方来撞倒,夜晚走路更小心,不碰墙壁不碰钉.
细小物,注意玩,千万别往口中含,一旦下肚有麻烦,快找医生莫拖延.
饥饿时,嘴莫谗,吃饭之前洗手脸,细嚼慢咽成习惯,这样身体才康健.
照明电,不要玩,千万不能摸电线,电线处处有危险,用电常识记心间.
遇火灾,119,火警电话记心头,速离险境求援助,生命安全是关键.
家来人,不认识,接待不可太随便,哄你出门找爹妈,他就趁机来做案.
闪电亮,雷声鸣,自然现象不虚惊,高墙大树不靠近,导体抛开地下蹲.
遇匪徒,110,匪警电话要记清,机智灵巧去周旋,歹徒被擒快人心.
接热水,要小心,壶倒瓶翻烫坏身,误时花钱且哀痛,医好皮肤不匀称.
大热天,走远程,切记莫把生水喝,肚子痛来头发昏,途中哪里找医生.
青少年,莫玩火,星星之火可燎原,烧了房子烧了山,一不小心要坐监.
冬天冷,要取暖,火区电器要检点,乱七八糟遍地摆,出了火灾后悔晚.
药醋瓶,要收好,千万不能乱了套,老人小孩分不清,误食会把命丧掉.
不打架,不骂人,文明礼貌树新人,德智体美全发展,人人争当接班人.
坏故事,莫要听,影响学习误青春,黄色书碟更莫看,不会分析会受骗.
安全事说不完,时刻小心理当然,偶出事故总难免,自觉自愿入保险.
倡保险,促平安,安全知识记心间,园丁精心勤浇灌,安全硕果分外甜.
说安全,道安全,安全工作重泰山,教师学生齐参与,校内校外享平安
首先,教师在日常生活中随机让幼儿掌握一些简单的生活技巧和方法,把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自我保护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设计安全教育活动,采用故事和课件等方法,让幼儿知道日常的危险物品,让幼儿知道哪些物品存在危险,以及如何正确使用,提高幼儿对此类物品的安全意识。
还要家长保持互动。在幼儿园实施教育的同时,也需要家长在家中全力配合,向家长宣传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让家长也能投入到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的工作中来,家园同步,共同施教。
自1996年起,中国确定每年3月份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设立这一制度是为全面深入地推动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大力降低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率,切实做好中小学生的安全保护工作,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安全事故已经成为14岁以下少年儿童的第一死因。
校园安全涉及到青少年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安全隐患有20多种:食物中毒、体育运动损伤、网络交友安全、交通事故、火灾火险、溺水、毒品危害、性侵犯、艾滋病
等。有专家指出,通过安全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80%的意外伤害将可以避免。
为全面深入地推动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大力降低各
类伤亡事故的发生率,切实做好中小学生的安全保护工作,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国家教委、劳动部、公安部、交通部、铁道部、国家体委、卫生部1996年初联合
发出通知,决定建立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制度。当年3月25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全国中小学生第一个安全教育日发表电
视讲话,要求全社会都要关心中小学安全工作。
历年安全教育日活动主题
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每年确定一个主题,自1996年起,“安全教育日”主题分别是:
1996年:“全社会动员起来,人人关心中小学校安全工作”
1997年:“交通安全教育”
1998年:“注重防范,自救互救,确保平安”
1999年:“消防安全教育”
2000年:“保证中小学生集体饮食安全,预防药物不良反应”
2001年:“校园安全”
2002年:“关注学生饮食卫生,保障青少年健康”
2003年:“大力提高中小学生及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2004年:“预防校园侵害,提高青少年儿童自我保护能力”
2005年:“增加交通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006年:“珍爱生命,安全第一”
2007年:“强化安全管理,共建和谐校园”
2008年:“迎人文奥运,建和谐校园”
2009年:“加强防灾减灾,创建和谐校园”
2010年:“加强疏散演练,确保学生平安”
2011年:“强化安全意识,提高避险能力”
2012年:“普及安全知识,提高避险能力”
2013年:“普及安全知识,确保生命安全”
2014年:“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
2015年:“我安全,我健康,我快乐”。
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随机教育
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自我控制力差,缺乏对危险的预测能力,容易冲动,好模仿和探索,喜欢摸摸碰碰,如果不注意极易发生危险。因此,在活动时要特别注意加强对易闯祸和易受伤幼儿的监护,如有的幼儿头向下打滑梯,或者在滑梯上拥挤推人,就及时组织幼儿现场讨论这样做可能发生的结果。为了进一步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控制幼儿的不安全行为,让幼儿记住幼儿《安全八不》:
1、不带危险物品来园;
2、不随便吃捡到的或不干净的食品;
3、不在滑梯上拥挤打闹;
4、不玩火;
5、不玩电器;
6、不跟陌生人走;
7、不在活动室内打闹;
8、不独自离开集体。
教育幼儿遇事要镇静,善于动脑,自我保护自身安全。
安全教育系列讲座
教育幼儿预防眼外伤和养成好的用眼习惯
1、家长和老师要教育幼儿不玩危险的游戏,如不用木棍打着玩,不放鞭炮等。让幼儿懂得从小要爱惜眼睛、保护眼睛。孩子好的用眼习惯要从小养成,如不躺着看书,看电视的时间不宜过久等。
2、掌握几种视力异常的种种表现
在日常生活护理中,如果发现孩子有以下表现,应考虑他是否有视力缺陷,并去眼科做进一步的检查:
1、眼位不正。
2、孩子看电视时喜欢凑得很近看。
3、活动受限。
软饮料对儿童的危害
所谓软饮料,就是碳酸、果汁类加糖饮料的总称。软饮料因其香味浓,口感好 ,味道甜美,而深受儿童青睐。特别是现代都市儿童,差不多都养成了以饮料解渴,以饮料佐餐的习惯。
实际上,从健康角度看,加糖饮料远不如凉开水对人有益。凉开水不仅卫生,而且水分子结构与人体细胞内液体最为接近,最具有生命活性,易于为人体吸收。含糖饮料则只能从感官上带给我们“享受”不仅没有营养价值,反而有许多负面作用。
一是软饮料在生产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添加糖精、色素和防腐剂。虽然大部分厂家添加的这些成分在国家规定许可的范围内,但这些物质毕竟对人体没有好处,对儿童尤其有害。
二是饮用果汁后影响食欲,对儿童尤其明显。许多孩子习惯于用饮料解渴、佐餐,以致于味蕾差不多有一半时间“浸泡”在其中,对其它食物不知味,所以吃起饭来无精打采。另外,饮料中含糖多,提供的基本能量并不贫乏,饥饿感不明显,但由于进食其他东西少,所以极易导致机体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摄入不足,诱发营养不良。
三是饮用酸性饮料易于诱发牙酸蚀症,特别是碳酸饮料、果汁作用更强。据英国专家报告,患牙酸蚀症和下面几种饮食因素有密切关系:每天食用柑橘类水果两次以上;每天喝软饮料;以及每周使用苹果醋或运动饮料一次以上。牙酸蚀症患者咀嚼食物的能力下降,对酸性食物往往过敏,长期如此对人的消化吸收功能将产生严重负面影响。
所以,家长应限制小孩饮用软饮料。代之以凉开水、矿泉水,这一限制措施对于儿童身心健康的影响将是十分深远的。
小朋友,仔细听,安全常识有本经,时时注意言和行,家长老师才放心. 过马路,眼要明,一路纵队靠右行,车辆靠近早避身,举手行礼表深情. 拐弯处,莫急跑,以防对方来撞倒,夜晚走路更小心,不碰墙壁不碰钉. 细小物,注意玩,千万别往口中含,一旦下肚有麻烦,快找医生莫拖延. 饥饿时,嘴莫谗,吃饭之前洗手脸,细嚼慢咽成习惯,这样身体才康健. 照明电,不要玩,千万不能摸电线,电线处处有危险,用电常识记心间. 遇火灾,119,火警电话记心头,速离险境求援助,生命安全是关键. 家来人,不认识,接待不可太随便,哄你出门找爹妈,他就趁机来做案. 闪电亮,雷声鸣,自然现象不虚惊,高墙大树不靠近,导体抛开地下蹲. 遇匪徒,110,匪警电话要记清,机智灵巧去周旋,歹徒被擒快人心. 接热水,要小心,壶倒瓶翻烫坏身,误时花钱且哀痛,医好皮肤不匀称. 大热天,走远程,切记莫把生水喝,肚子痛来头发昏,途中哪里找医生. 青少年,莫玩火,星星之火可燎原,烧了房子烧了山,一不小心要坐监. 冬天冷,要取暖,火区电器要检点,乱七八糟遍地摆,出了火灾后悔晚. 药醋瓶,要收好,千万不能乱了套,老人小孩分不清,误食会把命丧掉. 不打架,不骂人,文明礼貌树新人,德智体美全发展,人人争当接班人. 坏故事,莫要听,影响学习误青春,黄色书碟更莫看,不会分析会受骗. 安全事说不完,时刻小心理当然,偶出事故总难免,自觉自愿入保险. 倡保险,促平安,安全知识记心间,园丁精心勤浇灌,安全硕果分外甜. 说安全,道安全,安全工作重泰山,教师学生齐参与,校内校外享平安。
我知道“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发生火灾后该怎么办吗?”“发生火灾后,我们要沉着冷静,首先拨打电话'119',告诉消防叔叔发生火灾的地址……” 元月9日上午,魏都区消防大队官兵来到市区八一路幼儿园后,针对小朋友们年纪小、理解能力较低和普遍具有“好奇、好动、好学、好问”等特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小朋友讲解了如何防火、如何报火警、以及火场逃生自救的方法等方面的消防常识及应注意事项,使小朋友们收益非浅。小朋友们也一个个睁大眼睛认真听着消防官兵的讲解,你一句,我一句的向中队官兵讨教消防知识。
为切实让小朋友们正确掌握火场逃生的方法,消防官兵还组织幼儿园的师生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消防演习。演习假设幼儿园二楼突然发生大火,小朋友发现后立即向老师报告,老师接到小朋友的报告后马上拨打119报警,并迅速组织小朋友紧急疏散。演习开始前,消防官兵首先向小朋友们讲解了火场逃生的方法以及在逃生中应注意的事项,告诉他们在火灾发生过程中,要冷静应对,有秩序地进行疏散涛声,防止发生踩踏事故。演习开始后,按照制定的应急预案,小朋友们在老师的组织下,用湿毛巾捂着口鼻,弯着腰手拉手,紧张有序地逃离火场。疏散出来的小朋友立即被老师带往安全地带清点人数。经过3分钟的紧急疏散,300名小朋友全部被成功转移到安全地带。
演习结束后,消防官兵又应邀专门为幼儿园的生活老师和后勤人员举办了消防安全知识讲座。消防官兵从的火灾初发、发展、熄灭的基本规律、火灾预防、处置初期火灾方法讲起,以贴近实际、实用性强的消防常识入手,通俗易懂地向幼儿园的生活老师和后勤人员讲授了预防火灾的基本常识和灭火的最佳时机以及灭火器的操作、使用方法和逃生时应注意的事项等。
活动结束后,八一路幼儿园的领导和广大教职工对这次消防知识教育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校方领导表示,此次消防知识进幼儿园活动开展得非常及时也非常有效,不仅仅能让广大教职工和小朋友们了解到火灾给人类带来的危害,还能学到非常专业的消防知识,逼真的模拟疏散逃生演练还能很好的提高小朋友们面对火灾时的逃生能力,切实达到了教育一个孩子 带动一个家庭 影响整个社会的积极效果
幼儿过马路安全知识
一、讲解安全过马路常识
家长要教育幼儿:过马路时要紧紧地牵着大人的手,走斑马线,注意观察左右来往的车辆,红灯停步绿灯行,也可以过地下通道与天桥。
二、说情境引导判断正误
家长可以举例幼儿过马路时的情景,分别描述正面(文明)与反面(不文明)的事例,鼓励孩子判断哪些小朋友做得对,哪些小朋友做得错,并讲明判断对错的理由。通过判断对错,让孩子明辨是非,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理解深刻、记忆长久才能指导今后的行为,知错不犯错。
三、诵读安全过马路儿歌
如果孩子不知道安全过马路,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诵读安全过马路的儿歌,让孩子记忆深刻。儿歌语言简洁,意思明了,便于理解,易于记忆。比如:过马路时不乱跑,斑马线上要看清。十字路口指示灯,红灯停步绿灯行。黄灯请你等一等,交通安全记心中。
孩子过马路的陋习
过马路要仔细观察后从斑马线通过
“过马路时一定要提起精神,仔细观察,然后从斑马线通过。通过时,首先要向左看,然后向右看,确定没有车辆通过,或者通行的车辆停下来之后,再向前走,走到道路中间的分界线时要停下来,这时要先向右看,再向左看,确认安全后再通过。”孟垣瑾说。孟垣瑾告诉同学们,过马路尽量结伴同行,过马路的时候禁止打骂嬉闹。
同学们认真听完讲解后,3名小学生按照交警的讲解,手拉着手从斑马线过马路,他们先向左看,再向右看,确认安全后,顺利走到了道路分界线,接着又先向右看,再向左看,而后顺利抵达马路对面。
交警又组织其他学生实践,大家都能按指示顺利通过。
学校措施
错时放学 班主任带学生集体过马路
西安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教育局对学生上放学的交通安全非常重视,全市中小学每年的安全课不少于12节,均是通过主题班会、知识竞赛、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交通安全教育。
想让孩子安全通过马路,学校采取相应措施至关重要。大雁塔小学保卫处主任朱隆说,学校在学生交通安全方面采取的措施很全面,学校共有3000多名学生,放学后要过马路的有1000多人。为避免拥挤,学校实行错时放学,一、二年级学生比高年级的放学早20分钟,每天放学时间固定,且告知每个学生家长。
学校将每班过马路的学生和不过马路的分为两队,过马路的学生由班主任带着集体过马路。其次,学校在校门外设有4名专门的安全员,同时还有4名值周人员外加一名领导,一共9人在每天上下学高峰期保证学生安全过马路。
加强幼儿园安全工作 确保孩子健康成长 通过参加本次学校安全工作培训学习,使我理深地感受到“安全重于泰山”这几个字的重大意义。
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的第一位。校园安全事关全体师生的生命和财产,事关幼儿园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确保幼儿安全、保护幼儿的生命”理所当然地成为幼儿园的首要任务。在日工作中,我园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突出位置。
从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强化学校安全管理入手,通过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努力营造一个安全、文明、健康、和谐的育人环境,取得了较显著的成绩。在此,谈谈本人几年来对幼儿园安全工作的体会: 我园地处县城闹市区,幼儿人数达400多,在园长的高度重视、在全体教职工严格执行安全制度下,近几年来,我园在安全工作开展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积累了一点经验,我们主要是从以下五方面来开展实施的: (一)完善安全制度,落实安全措施。
幼儿园的管理者在安全检查中起着宏观管理的作用,在实施安全管理过程中,我们根据本园的实际情况把幼儿可能出现的大小事故列进安全措施的条款里,将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凡幼儿接触的所有外界因素都包含在安全范围之中,建立保健人员、炊管人员、保教人员、门卫等一系列岗位责任制度,使幼儿园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有自己的安全工作范围。
对于每一个教学环节,要建立操作规程性强的、责任明确的《交接班制度》、《外出活动管理制度》、《幼儿接送制度》等,保证幼儿在每一处、每一时间、每一环节都受到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照顾,保证幼儿在安全环境中健康成长。不但要建立完善的制度,还要切实履行。
要求管理者做到“执章必严”,工作人员“有章必依”、“违章必究”。将制度落实到实处,才能发挥它应有的功效。
(二)全体保教人员都是幼儿健康的“护卫使者”。 (1)教师在一日活动中与孩子接触时间最长,教师应了解孩子生理机能的特点,应对自己班的每个孩子的情况做到了如指掌,尤其要多加注意那些体弱儿及性格内向的孩子。
所以幼儿教师的责任感要很强,时时处处要留心幼儿的变化,教师的视线始终不能离开幼儿,要做到每一位幼儿都在你的“眼皮底”下,对一些有“反常”行为的幼儿要善于“察言观色”,多加关心。在一日各个活动中,教师都要做一个“有心人”。
(2)保育员照顾幼儿的吃、喝、拉、屎,营养员为幼儿烹调可口的饭菜,都直接关系着幼儿的健康。保育员一天都有跟随在幼儿左右,要注意各个活动场所是否安全;每日幼儿来园前都要检查室内设备的完整,如(吊扇、栏杆、门窗、桌椅、玩具等)是否安全,发现损坏迹象,即刻停止使用;清扫时注意脱落在地上的回形针或大头针等小物品;物品(如消毒粉、洁厕粉)要摆放在幼儿看不到、摸不着的地方等等。
营养员要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认真做好采购、验收、烹调、留样等工作,杜绝食物中毒的发生。(3)保健教师要对全园幼儿的健康负责,要认真把好“晨检关”。
晨间检查不仅可以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把传染病的苗子杜绝在外,也可以通过检查及时发现幼儿有无携带不安全的物品,如“图钉、小刀、豆”等,发现后可以及时告知家长,把物品交还给家长,解除了“隐患”。在晨检时要认真做到一摸二看三问四查,思想集中,并做到不漏检,发现漏检应及时提醒教师、家长别忘了幼儿晨检。
(三)坚持使用接送卡,严格把好接送关。 如今人与人的效范围不断扩大,幼儿接触的人也越来越多。
被认为“干爹、干妈、干爷爷、干奶奶”的人很多。短时间内让教师难以分辨,容易被居心叵测之人利用,因此 ,教师在幼儿离园这段时间内要格外小心,对陌生的接送人员,坚持“一问、二看、三放行”的原则。
所谓“一问”就是分别询问来者与孩子的关系、单位及姓名,反过来再与孩子对证,看陌生人是否讲得与孩子一致。“二看”就是仔细查看孩子的接送卡,是否是真的。
没有接送卡的陌生人,一律亮“红灯”。“三放行”就是对“一问二看”均合格者才给予放行。
作为家长应积极支持配合,坚持使用接送卡,这样才能有效地堵住漏洞,切实保障孩子的安全。 (四) 做好家长工作,形成家园教育合力 由于家长的疏忽与无知,孩子困意外事故遭受伤害的屡见不鲜,充分了解孩子身边种种潜在的危险,注意安全,防患于未然,掌握急救的方法,是合格父母应该具备的重要条件。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就幼儿安全生命教育而言,取得家庭的积极配合更为重要,否则来自任何一方的消极影响都将抵消幼儿园安全生命教育的积极作用。为此,我们开设了家长讲座,利用幼儿园自办的“育苗小报”、“幼儿保健报”、橱窗、家长园地、板报等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向家长宣传安全教育,如“烫伤的紧急处理”、“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家庭生活中的安全”等等,使年轻的父母懂得一些科学育儿知识,了解一些安全小常识,真正履行起孩子监护人的责任。
同时,教师与家长之间架设了沟通的桥梁,更有效地防止了事故的发生。 (五)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3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