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应属于一种自然现象,但是不加以控制和预防,它同样算是一种自然灾害,可以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故。虽然它属无法抗拒的自然因素,所造成的危害和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但是加强预防和控制也是可以避免的。因此在夏季雷雨季节前加强学习雷电相关安全知识,以便做出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工作。
一、雷电的产生
空中的尘埃、冰晶等物质在云层中翻滚运动的时候,经过一些复杂过程,使这些物质分别带上了正电荷与负电荷。地面的凸出物、金属等会被感应出正电荷,随着电场的逐步增强,雷云向下形成下行先导,地面的物体形成向上回流,二者相遇即形成对地放电。这就容易造成雷电灾害。
二、雷电的主要特点
冲击电流大、时间短、雷电流变化梯度大、冲击电压高:强大的电流产生的交变磁场,其感应电压可高达上亿伏。
三、雷电造成的破坏
当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上,强大的雷电流使建(构)筑物水份受热汽化膨胀,从而产生很大的机械力,导致建筑物燃烧或爆炸。另外,当雷电击中接闪器,电流沿引下线向大地泻放时,这时对地电位升高,有可能向临近的物体跳击,称为雷电“反击”,从而造成火灾或人身伤亡。而感应到正在联机的导线上就会对设备产生强烈的破坏性。当雷电接近架空管线时,高压冲击波会沿架空管线侵入室内,造成高电流引入,这样可能引起设备损坏或人身伤亡事故。如果附近有可燃物,容易酿成火灾。
四、雷电发生时如何注意人身安全
1、雷电时,要关闭电视、音响、影碟机、电脑等室内的用电设备,并断开电源及信号线路。
2、雷电时,不要触摸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类似金属装置。紧闭门窗,防止雷电侵入。
3、雷电时,不要带金属物体在露天行走,不要使用金属雨伞,不要骑马、骑自行车等。
4、雷电时,在野外要立即寻找躲蔽场所。装有避雷针的混凝土建筑物是避雷的好场所。
5、雷电时,在野外不要挤在一起,可躲避在较大的山洞里。
6、雷电时,不能停留在高树林子的边缘,电线、旗杆的周围和干草堆、帐篷、铁轨、长金属栏杆、庞大金属物体旁,山顶、制高点等场所。
7、雷电时,不宜在室外游泳。
8、雷电时,如果躲蔽条件不允许,应该立即双膝下蹲,向前弯曲,双手抱膝。
9、尽快进入有完好避雷装置的建筑物内,关闭门窗,切不可停留在楼的顶面上。
10、不倚靠建筑物的外墙、柱,不靠近更不可触摸金属水管或金属门窗和其它带电设备。
11、在电源和电话.及电视等室外引入的信号纹没装避雷器的情况下,尽量不要看电视、打电话,也不要用其它电器,最好拔掉插头。
12、不要在家洗淋浴,特别是太阳能热水器装在屋顶,又处在直击雷保护范围之外的更要特别注意。
13、坐在车厢里是安全的,千万不要在雷电发生时下车,那是十分危险的。
14、不要进没有防雷措施的孤立棚舍或岗亭躲雨。
15、离开大树或电线杆三米以上。
16、尽量不要打手机电话。
17、避开一切容易导电的物体,如金属、炭、潮湿的动物和植物等,也不要穿湿衣服。
18、不要在树下避雨,特别是空旷环境中的树木,因其极可能成为雷电放电的通路;不要在高大建筑物(如塔等)旁边避雨;也不要在倒塌的阴湿的老建筑物(如古庙等)旁避雨;不要在铁轨上行走;
要远离建筑物的避雷针及其接地引下线。
19、如果处在野外无处躲避,雷雨交加时要立即蹲下,双脚并拢,双臂抱膝,头部下俯,尽量缩小身体体积和接地面积。手中如果有金属物品(如金属杆的雨伞、铁器皿、铁锹等),要迅速放到较远的地方。
20、在室内,不要靠近暖气管片和自来水管;不要继续收看、收听电视机或收音机(特别是装有室外天线的),要切断电源,并要把室外天线与电视机脱离而与地线连接。为安全起见,最好暂停使用电灯和其他电器,移开较大的容易导电的东西,也尽量不要打电话。
21、如果雷电越来越猛烈,要关闭门窗,熄灭炉火,并在屋内中央铺一张粗毯或放张长木凳,然后放家人站在上面,这较为安全。
22、如发现电气设备被雷电烧坏时,应赶快将电源切断,并找电工检查修理。在无法判断它是不是停电时,应看做时有电,在通知电工检查处理的同时,要看好现场,不要让人或牲畜接近,应保持8米以上的距离。
23、遇到雷击事故时,应积极开展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等现场急救措施。
首页 民事诉讼 刑事诉讼 行政诉讼 仲裁文书 公证文书 律师文书 海事诉讼 其它文书 法律文书 >> 其它文书 >>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一)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1、每年以创办消防知识宣传栏、开展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提高全体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
2、定期组织员工学习消防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依法治火。 3、各部门应针对岗位特点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4、对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和使用人员应进行实地演示和培训。 5、对新员工进行岗前消防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6、因工作需要员工换岗前必须进行再教育培训。 7、消控中心等特殊岗位要进行专业培训,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二)防火巡查、检查制度 1、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巡查检查制度。 2、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每日对公司进行防火巡查。
每月对单位进行一次防火检查并复查追踪改善。 3、检查中发现火灾隐患,检查人员应填写防火检查记录,并按照规定,要求有关人员在记录上签名。
4、检查部门应将检查情况及时通知受检部门,各部门负责人应每日消防安全检查情况通知,若发现本单位存在火灾隐患,应及时整改。 5、对检查中发现的火灾隐患未按规定时间及时整改的,根据奖惩制度给予处罚。
(三)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 1、单位应保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严禁占用疏散通道,严禁在安全出口或疏散通道上安装栅栏等影响疏散的障碍物。 2、应按规范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设施。
3、应保持防火门、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机械排烟送风、火灾事故广播等设施处于正常状态,并定期组织检查、测试、维护和保养。 4、严禁在营业或工作期间将安全出口上锁。
5、严禁在营业或工作期间将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关闭、遮挡或覆盖。 (四)消防控制中心管理制度 1、熟悉并掌握各类消防设施的使用性能,保证扑救火灾过程中操作有序、准确迅速。
2、做好消防值班记录和交接班记录,处理消防报警电话。 3、按时交接班,做好值班记录、设备情况、事故处理等情况的交接手续。
无交接班手续,值班人员不得擅自离岗。 4、发现设备故障时,应及时报告,并通知有关部门及时修复。
5、非工作所需,不得使用消控中心内线电话,非消防控制中心值班人员禁止进入值班室。 6、上班时间不准在消控中心抽烟、睡觉、看书报等,离岗应做好交接班手续。
7、发现火灾时,迅速按灭火作战预案紧急处理,并拨打119电话通知公安消防部门并报告部门主管。 (五)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制度 1、消防设施日常使用管理由专职管理员负责,专职管理员每日检查消防设施的使用状况,保持设施整洁、卫生、完好。
2、消防设施及消防设备的技术性能的维修保养和定期技术检测由消防工作归口管理部门负责,设专职管理员每日按时检查了解消防设备的运行情况。查看运行记录,听取值班人员意见,发现异常及时安排维修,使设备保持完好的技术状态。
3、消防设施和消防设备定期测试: (1)烟、温感报警系统的测试由消防工作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保安部参加,每个烟、温感探头至少每年轮测一次。 (2)消防水泵、喷淋水泵、水幕水泵每月试开泵一次,检查其是否完整好用。
(3)正压送风、防排烟系统每半年检测一次。 (4)室内消火栓、喷淋泄水测试每季度一次。
(5)其它消防设备的测试,根据不同情况决定测试时间。 4、消防器材管理: (1)每年在冬防、夏防期间定期两次对灭火器进行普查换药。
(2)派专人管理,定期巡查消防器材,保证处于完好状态。 (3)对消防器材应经常检查,发现丢失、损坏应立即补充并上报领导。
(4)各部门的消防器材由本部门管理,并指定专人负责。 (六)火灾隐患整改制度 1、各部门对存在的火灾隐患应当及时予以消除。
2、在防火安全检查中,应对所发现的火灾隐患进行逐项登记,并将隐患情况书面下发各部门限期整改,同时要做好隐患整改情况记录。 3、在火灾隐患未消除前,各部门应当落实防范措施,确保隐患整改期间的消防安全,对确无能力解决的重大火灾隐患应当提出解决方案,及时向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报告,并由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或当地政府报告。
4、对公安消防机构责令限期改正的火灾隐患,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改正并写出隐患整改的复函,报送公安消防机构。 (七)用火、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1、用电安全管理: (1)严禁随意拉设电线,严禁超负荷用电。
(2)电气线路、设备安装应由持证电工负责。 (3)各部门下班后,该关闭的电源应予以关闭。
(4)禁止私用电热棒、电炉等大功率电器。 2、用火安全管理: (1)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制度,确需动火作业时,作业单位应按规定向消防工作归口管理部门申请“动火许可证”。
(2)动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点附近5米区域范围内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或作适当的安全隔离,并向保卫部借取适当种类、数量的灭火器材随时备用,结束作业后应即时归还,若有动用应如实报告。 (3)如在作业点就地动火施工,应按规定向作业点所在单位经理级(含)以上主管人员申请,申请部门需派人现场监督。
雷电是雷云之间或雷云对大地的放电现象。
密集在大地上空的水雾常被人们称为云。云层在上下气流的强烈摩擦碰撞,会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这种带电荷的云被叫做雷云。
雷云放电的现象叫做雷电现象。当雷云中的电荷越积越多,并使其周围的电场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它就会击穿空气的绝缘层,从而雷云之间或雷云与大地之间进行放电,由于放电时的温度高达26000℃,空气受热急剧膨胀,发生强烈的弧光和声音,这就是闪电和雷鸣。
接地保护就是把正常情况下不带电,而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出现危险的对地电压的部分同大地紧密连接起来。接地保护由于漏电设备对地电压主要决定于保护接地电阻Rb的大小,只要适当控制Rb的大小,即可以限制漏电设备对地电压在安全范围以内。
接零保护就是把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电网的零线紧密地连接起来。接零保护适用于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系统中,当某相带电部分碰连设备外壳时,通过设备外壳形成该相线对零线的单相短路(即碰壳短路),短路电流Id能促使线路上的保护装置迅速动作,从而把故障部分断开电源,消除触电危险。
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 判断电线或用设备是否带电,必须用试电器(或测电笔等),绝不允许用手去触摸。
② 在检修电气设备或更换熔体时,应切断电源,并在开关处挂上“严禁合闸”的牌子。 ③ 安装照明线路时,开关和插座离地一般不低于1.3m。
有必要时,插座可以装低,但离地不应低于15cm。不要用湿手摸开关、插座、灯头等,也不要用湿布去擦灯泡。
屋内配线时禁止使用裸导线和绝缘破损的导线,若发现电线、插头插座有损坏,必须及时更换。塑料护套线连接处应加接线盒。
严禁将塑料护套线或其他导线直接埋设在水泥或石灰粉刷层内。 ④ 在电力线路附近,不要安装收音机、电视机的天线,不放风筝。
不在带电设备周围使用钢板尺。严禁用铜丝代替熔丝。
⑤ 发现电线或电气设备起火,应迅速切断电源,在带电状态下,绝不能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 ⑥ 雷电天尽量不外出;遇雨时不要在大树下躲雨或站在高处,而应就地蹲在低洼处,并尽量将双脚并拢。
① 自救。当自己触电而又清醒时,首先保持冷静,设法脱离电源,向安全的地方转移,如遇跨步电压电击时要防止摔倒、跌伤等二次伤害事故。
② 互救。对于他人触电,第一步也是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如拉闸、断电或将触电者拖离电源等。
具体方法如下。 迅速拉闸或拔掉电源插头,如一时找不到电源开关或距离较远,可用绝缘工具剪断、切断或砸断电源线。
迅速用绝缘工具,如干燥的竹竿、木棍挑开触电者身上的导线或电气用具。 站在干燥的木板、衣物等绝缘体上,戴绝缘手套或裹着干燥衣物拉开导线、电气用具或触电者。
人体触电的原因分析:人体也是导体,人体触及带电体时,人体两端有电压,人体中就有电流通过,所谓触电,就是人体触及电源,人体中电流超过一定值,电流对人体的危险性跟电流的大小,通电时间的长短等因素有关系。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人体的电流决定于外加电压和人体的电阻,经验证明,只有不高于36V的电压对人体才是安全的。
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是220V,动力电路的电压是380V,高压输电线的电压可达几万伏甚至几十万伏,都远远超出了安全电压,人体触及都是十分危险的。 对于人体,每个人的电阻不是都一样大,同一个人的电阻也不是固定不变的,皮肤干燥时电阻比较大,潮湿的时候电阻就小一些,如果皮肤潮湿的情况下接触带电体,在电压—定时,通过人体的电流会很大,造成危险,所以千万不要用湿手触摸电器。
雷电是大气中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云层和大地之间的电压很高,可达几百万至几亿伏,放电时电流很大,可达几万安至十几万安。通过人体会致人死亡,通过树木、建筑物会使它们受到严重破坏。
所以,要加深对雷电的认识,注意防雷,发生雷电时严禁在大树和高大建筑下避雨,应在高大的建筑物上加装避雷针。..。
一、坚定不移地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电力工业企业生产和建设的基本方针,是电力工业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和保证。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必须继续坚持这一方针。电力企业在各项工作中都要处理好安全与效益,安全、质量与速度以及安全与多种经营的关系,当发生矛盾时,首先要服从于安全。要正确处理好安全与改革、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做到改革促进安全,发展必须安全,安全保证改革和发展的顺利进行。
电力企、事业单位要杜绝人身死亡和对社会造成重大影响的恶性事故,消灭重大设备损坏事故,大幅度减少一般事故。
二、全面落实以行政正职是安全第一责任者为核心的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
电力企、事业单位各级行政正职即法定代表人是本单位、本部门的安全第一责任者,对安全工作全面负责,统筹协调并亲自过问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问题。各级行政副职必须抓好各自分管范围内的安全工作,并承担相应的安全责任。要建立各级各类人员的安全责任制,使每个领导、每个职能部门、每个专业岗位都有明确的安全职责,做到各负其责。要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各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安全工作。
三、健全和完善安全监察体系
电力企、事业单位要健全和完善安全监察机构,充实安全监察人员,企业内部要形成完善的自上而下的安全监察网。安全监察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电力工业部对电力行业实行安全监察;各网、省局(公司)对所属企业,行使安全监察职能。企业的安全监察人员属生产人员,又承担安全监察的责任,对电力生产建设实行全过程安全监察,各级行政领导要积极支持,不得任意干预,使安监人员真正有职有权。
雷电天气时要注意防护,除提前采取避雷措施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尽量不要呆在户外。
如果从事户外工作应立即停止,尤其不要到河流湖泊边钓鱼、游泳、划船,要尽可能撤离到安全地带,且不要奔跑或快速骑行。 二是雷电时在室外,应保持情绪稳定,冷静地观察周围环境并迅速采取应对措施。
如正在空旷地带一时无处躲避,应尽量降低自身高度并减少人体与地面的接触面,或者双脚并拢蹲下,头伏在膝盖上,但不要跪下或卧倒;雷电发生时不要把铁器扛在肩上高于身体;远离铁栏铁桥等金属物体及电线杆;不要呆在山顶、楼顶等制高点上;躲避雷雨不要选择大树下及高楼旁,一般可适当选择一处建筑物或者就近到洞穴、沟渠、峡谷等处暂时栖身。 三是雷雨到来之前要拔掉所有电器插头,关闭室外天线,关好门窗。
雷雨中不要看电视,不要使用电脑、电话、电吹风机、电动剃须刀和淋浴器;不要去开自来水或摸暖气管;不要收晒衣绳(尤其是铁丝)上的衣物。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节约用电、安全用电。
2、教育幼儿学会如何防雷电。
3、锻炼幼儿对事情的判断能力和想像力,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课件《如何防雷电》;躲雷雨闪电的情景场地布置(即游戏场地):大树一棵、电线杆一条,房子一座,雨的形成:用银色的包装纸剪成一条条细小的长带,挂在场地的房顶上面飘落下来;情景演习的准备:电烫斗一个,一件破了一个洞的衣服;小兔子头饰、木篮子各40个;音乐《下雨了》。
活动过程:
一、活动的导入:今天,黄可芳小朋友邀请我们到她家去做客,现在,我们出发吧。
二、躲雷雨闪电的情景:
1、刚走到半路上,突然传来一阵雷雨闪电的声音(用录音机播放音乐),“孩子们,下雨了,打雷啦,赶快躲”。仔细观察孩子们躲在哪里。
2、雨停了,继续走,来到了黄可芳的家里坐下,她妈妈热情招待我们。
三、围绕刚才躲雷雨闪电的情景进行提问:
1、刚才我们在半路上遇到什么事情啦?
2、你们是怎样避雷雨闪电的?躲在哪里?
3、今天小可爱也遇到了像我们同样的事情,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她是怎样做的?
四、观看课件《如何防雷电》。
五、围绕课件内容与幼儿展开讨论:
1、故事里的小可爱她是躲在哪里避雷雨闪电的?
2、小帅哥又是躲在哪里避雷雨闪电的?
3、小可爱、小帅哥谁做得对呢?请幼儿自由讨论,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事情的判断能力。
4、老师小结应该怎样防雷电。
(1) 不可以跑到大树下躲雷雨闪电。
(2) 不可以躲在电线杆下。
(3) 不可以躲在高危的地方。
(4) 不可以躲在潮湿的地方。
六、情景演习:突然在黄可芳家里的一个角落里冒出一阵阵烟和闻到一股烧焦的味道。
七、与幼儿一起讨论应该如何安全用电。
1、寻找出冒烟的苗头(原来是黄可芳贪玩,用电烫斗烫衣服忘了关掉电源,把衣服烧焦了)。
2、与幼儿一起讨论在家该如何安全用电?请幼儿各抒已见,这时候,要运用灵巧的引导语言来开发幼儿的想像力和对事情的判断力。3、老师小结该如何安全用电:
(1)、不玩弄电器的插头,需要时请大家帮忙插和拔。
(2)、不用湿手触摸电源开关。
(3)、在没有学会操作前不能随便按动电器上的旋钮及各种键,有的家电只有大人才能操作,不能随便乱动。
(4)、注意节约用电,要随手关灯,没人时不开灯,电视看完要及时关掉。
雷电应属于一种自然现象,但是不加以控制和预防,它同样算是一种自然灾害,可以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故。
虽然它属无法抗拒的自然因素,所造成的危害和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但是加强预防和控制也是可以避免的。因此在夏季雷雨季节前加强学习雷电相关安全知识,以便做出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工作。
一、雷电的产生空中的尘埃、冰晶等物质在云层中翻滚运动的时候,经过一些复杂过程,使这些物质分别带上了正电荷与负电荷。地面的凸出物、金属等会被感应出正电荷,随着电场的逐步增强,雷云向下形成下行先导,地面的物体形成向上回流,二者相遇即形成对地放电。
这就容易造成雷电灾害。二、雷电的主要特点冲击电流大、时间短、雷电流变化梯度大、冲击电压高:强大的电流产生的交变磁场,其感应电压可高达上亿伏。
三、雷电造成的破坏当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上,强大的雷电流使建(构)筑物水份受热汽化膨胀,从而产生很大的机械力,导致建筑物燃烧或爆炸。另外,当雷电击中接闪器,电流沿引下线向大地泻放时,这时对地电位升高,有可能向临近的物体跳击,称为雷电“反击”,从而造成火灾或人身伤亡。
而感应到正在联机的导线上就会对设备产生强烈的破坏性。当雷电接近架空管线时,高压冲击波会沿架空管线侵入室内,造成高电流引入,这样可能引起设备损坏或人身伤亡事故。
如果附近有可燃物,容易酿成火灾。四、雷电发生时如何注意人身安全1、雷电时,要关闭电视、音响、影碟机、电脑等室内的用电设备,并断开电源及信号线路。
2、雷电时,不要触摸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类似金属装置。紧闭门窗,防止雷电侵入。
3、雷电时,不要带金属物体在露天行走,不要使用金属雨伞,不要骑马、骑自行车等。4、雷电时,在野外要立即寻找躲蔽场所。
装有避雷针的混凝土建筑物是避雷的好场所。5、雷电时,在野外不要挤在一起,可躲避在较大的山洞里。
6、雷电时,不能停留在高树林子的边缘,电线、旗杆的周围和干草堆、帐篷、铁轨、长金属栏杆、庞大金属物体旁,山顶、制高点等场所。7、雷电时,不宜在室外游泳。
8、雷电时,如果躲蔽条件不允许,应该立即双膝下蹲,向前弯曲,双手抱膝。9、尽快进入有完好避雷装置的建筑物内,关闭门窗,切不可停留在楼的顶面上。
10、不倚靠建筑物的外墙、柱,不靠近更不可触摸金属水管或金属门窗和其它带电设备。11、在电源和电话.及电视等室外引入的信号纹没装避雷器的情况下,尽量不要看电视、打电话,也不要用其它电器,最好拔掉插头。
12、不要在家洗淋浴,特别是太阳能热水器装在屋顶,又处在直击雷保护范围之外的更要特别注意。13、坐在车厢里是安全的,千万不要在雷电发生时下车,那是十分危险的。
14、不要进没有防雷措施的孤立棚舍或岗亭躲雨。15、离开大树或电线杆三米以上。
16、尽量不要打手机电话。17、避开一切容易导电的物体,如金属、炭、潮湿的动物和植物等,也不要穿湿衣服。
18、不要在树下避雨,特别是空旷环境中的树木,因其极可能成为雷电放电的通路;不要在高大建筑物(如塔等)旁边避雨;也不要在倒塌的阴湿的老建筑物(如古庙等)旁避雨;不要在铁轨上行走;要远离建筑物的避雷针及其接地引下线。19、如果处在野外无处躲避,雷雨交加时要立即蹲下,双脚并拢,双臂抱膝,头部下俯,尽量缩小身体体积和接地面积。
手中如果有金属物品(如金属杆的雨伞、铁器皿、铁锹等),要迅速放到较远的地方。20、在室内,不要靠近暖气管片和自来水管;不要继续收看、收听电视机或收音机(特别是装有室外天线的),要切断电源,并要把室外天线与电视机脱离而与地线连接。
为安全起见,最好暂停使用电灯和其他电器,移开较大的容易导电的东西,也尽量不要打电话。21、如果雷电越来越猛烈,要关闭门窗,熄灭炉火,并在屋内中央铺一张粗毯或放张长木凳,然后放家人站在上面,这较为安全。
22、如发现电气设备被雷电烧坏时,应赶快将电源切断,并找电工检查修理。在无法判断它是不是停电时,应看做时有电,在通知电工检查处理的同时,要看好现场,不要让人或牲畜接近,应保持8米以上的距离。
23、遇到雷击事故时,应积极开展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等现场急救措施。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04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