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容器;首先要选择个家里有的适合种蒜的容器,容器要求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不能漏水,可以盛水的容器就可以了。
2准备蒜;家里要有可以用来种的旧的蒜骨朵。尤其是已经发芽的蒜苗,可能室内温度高的话蒜也很容易发芽。这种算就更容易种了。
3选择要用的蒜;把蒜骨朵剥成一个一个的小蒜瓣,选择比较大的蒜种。不过无论哪种蒜,它们都比较好养活的。所有你如果为了省事可以把它们都可以放水里进行养种。
4蒜瓣放容器加水;把准备好的蒜瓣一个一个放在刚找的容器里面,加入适量的水,已刚好覆盖蒜身为宜。
5放在阳台;把蒜瓣加好水,放在阳台晒太阳,进行光合作用。这些蒜苗很容易存活的,就算他们是倒在水中生长,蒜苗也是可以长大的。它们有很强的生命力。
6蒜苗长出来;每天就会看到有新的蒜苗在不断长大。每天起来去阳台看下会有新的收获,一个个新鲜的蒜苗在蹭蹭蹭往上蹿,下雨天他们也会喝的比较饱。
7采蒜苗;等蒜苗长大长高,就可以采一些比较高的做菜里了,就从上面割一点,后面下面的蒜苗还是可以继续长大,等长大了又可以采蒜苗了。
1.选地整地
独蒜栽培中应选择砂土或砂壤土,前作收获后应及早清洁田园,深翻炕晒、熟化土壤。
2.品种及种瓣的选择
云南早熟大蒜主栽品种为成都“红七星”、“二水早”,经多年的栽培和试验表明,用当年从成都调运过来的红七星、二水早品种,在特定的栽培措施下,极易产生独蒜。
3.种瓣的低温处理
将选好的种瓣置于2℃~5℃的低温冷库中处理50~60天,栽培后独蒜的比例可达50%。
低温处理过的蒜种,已解除休眠并萌动,生命活动逐步加强。
4.独蒜栽培的播种期
经过低温处理的蒜种,早播亦有相当的独蒜率,但由于播后气温高,幼苗极易早衰而提前倒苗,所形成的独蒜个头较小,蒜形差(农民称之为“草果蒜”)。
5.播前处理
播种前把经过低温处理的蒜种先进行分瓣、摘底盖(老茎盘)等处理,然后按大、中、小分级待用。
播前用清凉水浸泡6~12小时,沥干水汽,用50%多菌灵粉剂拌种处理,可杀灭种子表面可能携带的病菌。
6.播种密度及播种
点播法按4×5厘米的株行距,在畦面上用木桩点孔,放入一瓣大蒜,根部向下。
点完后畦面上盖1厘米厚的细土,约栽8~9万苗/亩。
铲播条播法用板锄铲出深4~6厘米、宽15厘米的播种沟。
然后按4×7厘米株行距排播种子于沟内,注意蒜瓣不能倒置。
再铲下一播种沟的土盖在前一沟蒜种上,这样第二播种沟同时开好,又可摆放种子,如此不断进行,直至播完整畦。
7.播种深度
独蒜栽培中,播种深度应掌握在4~6厘米为宜。一方面幼苗出土消耗一定能量,有利于减弱植株长势,提高独蒜率。
8.实行套种
大蒜播种后,在其间套种生长期较短的小型叶菜,如菠菜、芫荽、樱桃萝卜等,在大蒜生长中期及时采收套种菜。
9.肥水管理
独蒜在不同生育时期,需要不同种类的肥源,总体来说,生长前期侧重于氮肥,后期则倾向于磷、钾肥。
独蒜是大蒜在一定自然环境下的特殊产物,一般普通大蒜剥去鳞叶内有6~10片蒜瓣,轮生于花茎的周围,而有的蒜剥开后只有一个蒜瓣,这种就叫独瓣蒜或独头蒜。
独蒜的形成通常与品种选用不当、土壤贫瘠、播期不当、密度过大、管理不佳等因素有关,由于独蒜其外形圆整美观、食用方便,反而备受人喜爱,市场行情不错,但其营养、功效和普通大蒜并无区别。如果想要种植独蒜,可以巧妙的利用以上因素来种植独头蒜。
1、种蒜选用选用蒜头小、蒜瓣瘦的种蒜,播种后幼苗生长弱,吸肥能力差,严重影响鳞盘分体,易形成独头蒜。
2、土壤选择要选择土壤瘠薄或连茬种过大蒜的地块,受土质和肥料不足的影响,致使幼苗弱、鳞盘发育差不能分瓣而成独头蒜。
3、播期蒜瓣是由鳞盘上叶腋的侧芽发育形成,同时受温度、光照、养分多方面的影响,因此播期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蒜的生长发育。
4、种植密度种植密度大破坏了个体应占的面积,出现了单位面积上蒜株争夺养分的现象,造成肥料不足和空间的限制而形成独头蒜。所以若想种出独头蒜,尽可利用这点,加大种植密度,提高独蒜率。
以上是我的观点,如有不同意见,欢迎评论交流。如果喜欢,欢迎点赞并关注!谢谢!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30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