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扎克伯格25岁时在facebook财富超过了24亿美元 创建社交网站Facebook的扎克伯格是哈佛大学辍学生,25岁时就已创办Facebook网站5年了。
那一年——2009年,Facebook网站第一次实现盈利且用户达3亿。那时他非常激动,但他说这仅仅是个开始。
他在Facebook上写道,“我们想要用互联网连接起每一个人,这仅仅是个开始。”第二年,他被选为《时代》杂志“年度人物”。
而这家在当时估值100亿美元的社交网络公司,扎克伯格持股24%,他也因此成为亿万富翁。2.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20多岁时艰苦跋涉去了印度,获得了改变他一生的经验,回到美国后不久,他成了一名佛教徒19岁时,乔布斯在传奇游戏公司雅达利(Atari)担任技术员。
20岁时,他成了“办公室里最聪明的人”,但也非常的难相处。21岁时,乔布斯和老朋友史蒂夫·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开办了自己的公司,售卖电路板。
乔布斯在度过一个采摘苹果的欢乐夏季后,他们将公司命名为“苹果电脑公司”。1980年苹果上市,公司市值很快达到12亿美元,这意味着乔布斯在25岁时财富达2.39亿美元。
扣除通货膨胀因素,乔布斯当时财富相当于现在的6.24亿美元。乔布斯去世时,他的财富达70亿美元。
3.从很小的时候起,迈克尔·戴尔就是一名商人了。25岁时,戴尔公司上市,财富达6300万美元 在20岁之前,戴尔已经将兼职赚来的钱投资股票和贵金属。
高中毕业后,戴尔成了奥斯汀德克萨斯州大学医学预科的学生。在这段时间,他开始了一段非正式的业务:在他的宿舍出售PC电脑的升级套件。
19岁时,戴尔从大学辍学,建立了他自己的电脑业务。27岁时,戴尔成为入选《财富》杂志500强公司中年纪最轻的首席执行官。
戴尔公司于1988年上市,25岁的戴尔持股价值达3800万美元,扣除通货膨胀因素,为6300万美元.4.比尔·盖茨(Bill Gates)开办自己的公司,为一款新电脑系统开发编程语言,但25岁时在微软赚的钱还没扎克伯格多20岁出头的时候,比尔·盖茨从哈佛大学辍学,决定和自己的好友,也就是微软联合创始人保罗?艾伦(Paul Allen)开办一家自己的软件公司。微软的官方历史称,1975年,20岁的盖茨和朋友艾伦受到MITS Altair 8800电脑一款系统的启发,决定为Altair开发BASIC语言。
一个月后,盖茨和艾伦向微软的第一位客户,新墨西哥州阿尔伯克基的MITS出售第一款个人电脑编程语言BASIC。按25岁时的财富计算,扎克伯格和乔布斯击败了世界上曾经最有钱的人比尔盖茨。
微软在1986年上市,为盖茨带来了3.5亿美元,扣除通胀因素,相当于现在的6.86亿美元。可惜那时他已经30岁了,往前推5年,他的财富少得多。
5.史蒂夫·鲍尔默(Steve Ballmer)20多岁时过着更为传统的生活20多岁时,鲍尔默在哈佛大学学习,专业是数学和经济。在哈佛时,他和微软创始人盖茨成为好友。
毕业后,鲍尔默在消费产品公司宝洁担任了两年的助理产品经理。24岁时,鲍尔默从斯坦福商学院辍学,成为微软的第30名雇员。
鲍尔默也是公司内盖茨直接雇佣的首位商业经理。6.埃隆·马斯克(Elon Musk) 在30岁生日之前已经卖掉了两家公司,让自己成了亿万富翁20多岁时,马斯克从宾夕法尼亚州大学沃顿商学院本科毕业,同时他还获得了物理第二学位。
之后他进入斯坦福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但读了两天后就辍学。马斯克与自己的兄弟开办了公司Zip2,之后以3亿美元的价格卖给康柏。
28岁时,他开办了PayPal,四年之后以15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eBay。7.谷歌的两位创始人25岁时刚开始创业,每人财富不足25万 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25岁时财富加起来没有100万美元。
1998年9月,25岁的佩奇和24岁的布林决定合伙开个公司,公司提供的惟一服务就是搜索引擎。布林从一位斯坦福校友那里顺利地拿到了第一笔投资:10万美元。
依靠这10万美元,在朋友的一个车库里,布林和佩奇开始了谷歌的征程。在他们25岁的时候,每人财富不足25万。
2011年,他们各自拥有167亿美元。(企业咨询扣扣 伍陆玖-肆零零-六零零 咨 询时请截图编号00 3送创业宝典电子书)8.Groupon创始人安德鲁·梅森在25岁时一文不名 安德鲁·梅森在2008年创办了团购网站 Groupon,在2007年创办了 ThePoint.com。
遗憾的是,他25岁的时候,这些都不存在。2006年的时候 ,安德鲁·梅森供职于 InnerWorkings。
他2006年秋天离开这家。他持有 Groupon 大约4600万股股份,如果按18美元的 IPO 价格计算,他的财富达8.26亿美元。
9.Twitter 联合创始人杰克·多西25岁还给别人在打工 杰克·多西25岁时还在一家创业公司工作。他在2010年创办了 Square,该公司当前估值为10亿美元。
他还在2006年与他人一起创办了 Twitter,现在估值为80亿美元。
专家聚首2003中国财富品质论坛 创造财富是需要某些品质的,而财富品质是可以学习的。
企业家对社会的贡献不仅仅在于物质财富,更在于宝贵的精神财富。由胡润领衔的优秀团队,花费数月时间写就的《财富品质》,深入剖析了中国财富英雄们的成功特质,总结出企业家们较多涉及的十大财富品质(详见附件“解读财富品质”)。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对话交流,让更多追求财富的中国大众分享那些优秀企业家的精神财富,从而更快奔向小康。 2003年3月31日晚《中国财富品质论坛》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开幕,以下为会议实录全文: 张维迎:欢迎大家来参加我们今天晚上的中国财富品质论坛,我首先要证明一下,我们财富本身没什么品质,今天晚上要讨论的是创造财富的这些人的品质问题。
坐在台上的嘉宾有创造财富的人,也有渴望财富的人,但是我们今天晚上的主角是两个人,我们的主角是对中国财富的创造者进行搜寻、排行的人,他就是胡润先生,他是英国人,生在卢森堡,在英国的德赫汉大学拿到学位,也在中国人民大学留过学,从93年起在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任职,他2001年从安达信辞职。不过在他辞职之后,安达信现在已经不存在了。
有关中国富人排行榜的研究,我们知道中国在改革的二十多年里面,企业家一批一批在成长,中国的富人也越来越多。到93年,我从英国牛津大学回来的时候,那时候万元户已经不算富了,但是有一句话叫“一万元不叫富,十万元才起步,过了一百万才算个体户”。
当然,现在一百万对好多中国人来讲,也可能已经不是一个问题,好多人买房子、买车,动不动就几百万。但在中国由于各种原因,我们一直没有对富人进行一个排行,重要的原因,所有中国的富人都是害怕富的,穷人是喜欢富,但是富不了,可富人又害怕富。
我想就连国家统计局都难以搞到这样一个信息,胡润先生是不畏艰难,在中国收集大量的信息,并且一个一个企业去走访,在1999年第一次列出了中国首富一百名,先是在美国财富杂志上发表,之后连续又四年为财富杂志排出中国的富人榜,但是他本人多富有,我不知道。今天坐在这里的,有几个富的人,坐我旁边的是杜厦先生,有人又叫他杜夏先生,他跟我是二十一年的老朋友,他最初在南开大学当教授,是中国最早下海的一批知识分子,而且是教授级的知识分子,他从事连锁销售,在北京、西安有好多的分店;我们还有一位创造财富的人是湖北天发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龚家龙先生。
杜厦在2002年中国富人排行榜中名列第71位,我很怀疑,因为排的很不准确。今天还有一位特别嘉宾是薛惠英女士,她是下岗再创业的明星,我们知道在国外好多人为什么当企业家创业,都是因为失去工作,没有工作要找口饭吃,只有自己雇佣自己,就变成了企业家。
这一位薛惠女士在这么艰难的情况下,开始自己的创业过程,这在全世界都很普遍。另外我们也有渴望财富的人,是党宏伟同学。
他来自陕西偏僻的地方,现在是光华管理学院的四年级大学生,我刚才讲到我们今天研究的是创造财富的人的品质,不是财富本身的品质。我不知道理解得对不对。
胡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财富观念,每个人对财富本身的看法都不一样。 张维迎:下面我们请胡润先生给我们讲一下他的财富品质榜,是他专门对此进行了一些研究。
我们表示欢迎。 胡润: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
今天晚上我会尽量用中文说,今天晚上我们首先要把财富品质名次榜揭榜。我们请张维迎教授和我们一起来。
张维迎:下面请胡润先生讲解一下他的财富品质榜。 胡润:我最早到北大来可能是13年之前,13年前我在人民大学学习,经常到北大来,主要的原因是这里的饭菜比较好,所以经常来。
今天晚上我特别高兴,因为这是第一次在全球揭榜我们的财富品质榜。我认为目前中国的企业家精神在全球是最让人兴奋的。
为什么呢?我们可以了解中国这一代对社会、对经济、对政治方面的作用,可在英国这是完完全全的两件事情,在我的国家,我们英国首富,他是做房地产的,他的一块土地是四百多年之前就在他的家族里的,我们现在没法看他的第一代企业家是怎么进入社会,美国是一样的,摩根、肯尼迪,这些有名的企业家已经去世,我们看不见他当时的影响,但是中国不一样。中国现在是第一批企业家,我们可以了解第一批企业家的价值的影响,对社会的影响,对经济的、对各个方面的影响。
所以我们财富品质榜是这样一个概念。 很多人都问我做财富榜的原因,99年的时候,就有很多人问我,中国的变化是哪里来的?比如说中关村的变化是哪里来的,谁在领导?我当时在安达信,张维迎教授说了,公司已经没了,但是没关系,人还在,所以我当时就想知道这个变化是谁在领导?谁在做?为什么?因为我是一个英国人,我相对其他很多的欧美人我应该很熟悉中国。
为什么?因为我是学中文的,我在上海工作了两年,我应该很熟悉中国,了解中国人,但是有人问怎么回事,我不知道怎么回答。所以我开始做了财富榜,做了两年以后,我改变了,我发现很多中国人也感兴趣。
我们现在,很多人谈笑的时候都问应该怎么发财。为什么这么多人对财。
比尔.盖茨、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故事、钢铁大王卡耐基的故事卡内基自小就乐观进取,能言善辩,这对他一生的影响极大。
在卡内基出生的第二年,父亲用积攒的钱添置了3台纺织机,并雇佣了几名工人。家中境况有所好转,全家 搬进了一幢有小阁楼的平房里。
卡内基从小就帮家里做事。由于没有自来水,他每天一大早就起来,挑上一副大水桶,去附近的一口井边 排队打水。
挑了几担水后,才吃早饭、上学。晚上回来总要帮正忙于缝鞋的母亲穿针引线,同时心里还需默诵 着在学校学到的诗和文章。
1843年,卡内基8岁,英国工业革命的巨浪席卷了丹弗姆林。这座古老的城镇上出现了第一架蒸汽带动的亚 麻织布机。
不久,经过改良的蒸汽机就彻底改变了小镇的面貌。丹弗姆林的手工纺织业不堪蒸汽机的冲击,日 渐衰颓,纷纷破产。
卡内基一家的生活也每况愈下,帮工被解雇,织机被变卖。母亲只有开一间小铺子,以维 持生计。
然而,致命的打击又接踵而来,那就是1846年的欧洲大饥荒和1847年的英国经济危机。卡内基一家实 在混不下去了,不得不写信给早几年移居美国匹兹堡的两位姨妈,表示也要举家前往美国。
两位姨妈回信说, 眼下正是赴美的良机,就业机会很多,希望他们快去。 卡内基的双亲变卖了家中所有的织布机和家具,去美国的旅费还差20英镑。
幸亏母亲的一位好友帮忙,借 给他们20英镑,一家人才有了足够的旅费,启程前往美国。 卡内基一家在纽约下船后辗转来到匹兹堡,在亲戚家安顿下来。
为养家糊口,父亲别无选择,又操起老本 行,织起了桌布和餐巾,并且还得自己去沿街叫卖,挨门兜售这些产品。尽管如此,赚的钱远不够一家开销的 。
母亲只好以缝鞋为副业,经常缝到深更半夜,而卡内基和弟弟汤姆呆在一旁帮忙。就这样,一家人每周只赚5 美元,日子过得相当清苦。
为了给父母分忧,卡内基进了一家纺织厂当童工,周薪只有1美元2角。后来,他又干起了挣钱稍多一点的 工作:烧锅炉和在油池里浸纱管。
油池里的气味令人作呕,灼热的锅炉使他汗流使背,但卡内基还是咬着牙坚 持干下去。当然,他并不甘心如此潦倒一生,而是奋发图强,积极进取。
卡内基在白天劳累一天后,晚上还参加夜校学习,课程是复式记帐法会计,每周3次。这段时期他所学的复 式会计知识,成了他后来建立巨大的钢铁王国并使之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1849年冬天,一天晚上,卡内基上完课回家,得知姨父传来话,匹兹堡市的大卫电报公司需要一个送电报 的信差。他立刻意识到,机会来了。
第二天一早,卡内基穿上崭新的衣服和皮鞋,与父亲一起来到电报公司门前。他突然停下脚步,对父亲说 :“我想一个人单独进去面试,爸爸你就在外面等我吧。”
原来,他担心自己与父亲并排面谈时,会显得个子 矮小,同时,他也怕父亲讲话不得体,会冲撞了大卫先生,从而失去这个难得的机会。 于是,他单独一人上到二楼面试。
大卫先生打量了一番这个矮个头、高鼻梁的苏格兰少年,问道:“匹兹 堡市区的街道,你熟悉吗?” 卡内基语气坚定地回答:“不熟,但我保证在一个星期内熟悉匹兹堡的全部街道。”他顿了顿,又补充道 :“我个子虽小,但比别人跑得快,这一点请您放心。”
大卫先生满意地笑了:“周薪2.5美元,从现在起就开始上班吧!” 就这样,卡内基谋得这个差事,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这时,他年仅14岁。
在短短一星期内,身着绿色制服的卡内基实现了面试时许下的诺言,熟悉了匹兹堡的大街小巷。两星期之 后,他连郊区路径也了如指掌。
他个头小,但腿很勤,很快在公司上下获得一致好评。一年后,他已升为管理 信差的负责人。
卡内基每天都提早一小时到达公司,打扫完房间后,他就悄悄跑到电报房学习打电报。他非常珍惜这个秘 密学习机会,日复一日地坚持着,很快就熟练掌握了收发电报的技术。
后来他被提升,成了电报公司里首屈一 指的优秀电报员。 当年的匹兹堡不仅是美国的交通枢纽,而且是物资集散中心和工业中心。
电报作为先进的通讯工具,在这 座实业家云集的城市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每天走街串巷送电报、嘀嘀嗒嗒拍电报的生活,卡内基就像进了一 所“商业学校”。
他熟悉每一家公司的名称和特点,了解各公司间的经济关系及业务往来。日积月累之中,他 熟读了这无形的“商业百科全书”,这使他在日后的事业中获益匪浅。
因此,卡内基在回顾这段时期时,称之 为“爬上人生阶梯的第一步”。 由于卡内基工作勤快,颇得大卫总经理的赏识。
一个月末的一天下午,卡内基被单独留了下来。当他跨进 总经理办公室时,心里七上八下,忐忑不安,生怕自己工作中有什么疏忽,做错了事。
但大卫总经理却拍拍他 的肩膀说:“小伙子,你比其他人更努力、更勤勉,所以从这个月开始给你单独加薪。”卡内基高兴得差点晕 倒。
他领了13.5美元,比上个月多出2.25美元。对年仅15岁贫苦少年来说,这是笔巨款。
回到家,卡内基只是像往常一样,将11.25美元薪水交给母亲,而将增加的2.25美元暂时留了下来,因为这 笔钱对他来说实在太珍贵了。晚上临睡前,他把加薪的秘密告诉了弟弟,7岁的小汤姆也感到吃惊。
于是,弟兄 。
创业之路---精华所在,学会这些你就可能会成功。
想要成就一个人的财富梦想,光有钱投资是远远不够的,你必须得学会:
守则1要顺利开创事业,你需要有某种程度的偏执。
守则2开创事业并追求成长,是世界上最孤独的工作,所以你必须心甘情愿。
守则3创业者都是乐观的。他们一如既往,在失败中寻找机会。
守则4困难出现时,创业者必须“冷酷无情”。
守则5深知互联网营销和黄页营销的力量
守则6别忽略少有魅力的市场中可靠的、有利可图的机会。因为你在迎接更兴奋、更有挑战的事情。
守则7别浪费时间开发对自己完全无益的构想。
守则8据常理,多数一夜成功的事业都要花上20年的努力。
守则9永远不要试图让市场迎合你的事业计划。
守则10在淘金热中,卖铲子的家伙最后赚钱最多。
守则11每一项事业都是从一个伟大的点子开始,但并非每个点子都能成功。
守则12成功与失败的差别通常在于能否将次要活动授权其他人代理。
守则13绝不要把伙伴关系和朋友关系混淆了。
守则14绝不要和自己不想为伍的人合伙做生意。
守则15绝不找一个和自己特质完全相同的伙伴。
守则16有大公司的经验不一定就能成为成功的创业家。
守则17学会小心提防事业伙伴隐藏的真实意图。
守则18对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没有热情,就不要创业。
守则19别因为某个投资人看起来不符合期望,就断然拒绝他。
守则20只有一个投资人时,很难提高自己的筹码。
守则21潜在投资人拒绝你时,要问清原因,如此你将受益良多。
守则22一旦闹上法庭必定两败俱伤。
守则23多数情况,书面契约和人们真正的作为是两回事。
守则24签署任何文件前务必仔细了解内容。
守则25早晚你会发现,保存完整的公司纪录会在财务上救你一命,千万别忽视这一点。
守则26绝不能失去客观性,毕竟这只是你创建的一项生意,如此而已。
守则27确保创业的报酬与担负的风险相当。
守则28绝不因为自己还没准备好而放弃机会,你必须把握当下,因为没人知道明天会是怎样。
史蒂夫·乔布斯(1955-2011),发明家、企业家、美国苹果公司联合创办人、前行政总裁。
1976年乔布斯和朋友成立苹果电脑公司,他陪伴了苹果公司数十年的起落与复兴,先后领导和推出了麦金塔计算机、iMac、iPod、iPhone等风靡全球亿万人的电子产品,深刻地改变了现代通讯、娱乐乃至生活的方式。2011年10月5日他因病逝世,享年56岁。
乔布斯是改变世界的天才,他凭敏锐的触觉和过人的智慧,勇于变革,不断创新,引领全球资讯科技和电子产品的潮流,把电脑和电子产品变得简约化、平民化,让曾经是昂贵稀罕的电子产品变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 教育程度:1972年毕业于加利福尼亚州洛斯阿图斯的Homestead高中,后入读俄勒冈州波特兰的里德学院,六个月后退学。
家庭:与妻子劳伦·鲍威尔(Laurene Powell)相逢于哈佛大学,1991年结婚,同为素食主义者。 乔布斯23岁时育有一女,名为莉萨·乔布斯(Lisa Jobs),但并未与其生母结婚,此后与劳伦育有三名子女。
1997年,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同年被评为最成功的管理者,是声名显赫的“计算机狂人”。 乔布斯的生涯极大地影响了硅谷风险创业的传奇,他将美学至上的设计理念在全世界推广开来。
他对简约及便利设计的推崇为他赢得了许多忠实追随者。乔布斯与沃兹尼亚克共同使个人计算机在70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流行开来,他也是第一个看到鼠标的商业潜力的人。
1985年,乔布斯在苹果高层权力斗争中离开苹果并成立了NeXT公司,瞄准专业市场。 1997年,苹果收购NeXT,乔布斯回到苹果接任行政总裁(CEO)。
2011年8月24日,乔布斯辞去苹果公司行政总裁职位。 2011年10月5日逝世,终年56岁。
乔布斯是改变世界的天才,他凭敏锐的触觉和过人的智慧,勇于变革,不断创新,引领全球资讯科技和电子产品的潮流,把电脑和电子产品不断变得简约化、平民化,让曾经是昂贵稀罕的电子产品变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 乔布斯被认为是计算机业界与娱乐业界的标志性人物,同时人们也把他视作麦金塔计算机、iPod、iTunes、iPad、iPhone等知名数字产品的缔造者,这些风靡全球亿万人的电子产品,深刻地改变了现代通讯、娱乐乃至生活的方式。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11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