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学集王学集出生于浙江温州,毕业于浙江理工大学。
大学时和2位同学一起创新创业,大三时正式发布phpwind论坛程序,2004年大学毕业的王学集成立公司,公司亦命名为phpwind,中文名“杭州德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专门提供大型社区建站的解决方案。目前,phpwind已成为国内领先的社区软件与方案供应商,pw6.3.2版本的推出更在社区软件领域树立起一个极高的技术壁垒,phpwind8.0系列版本则推动了社区门户化。
phpwind于2008年5月被阿里巴巴以约5000万人民币的价格收购,现在隶属于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为阿里云计划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2、舒义舒义19岁就开始创新创业,读大一时就是国内最早的web2.0创业者之一,创办过国内第一批博客网站blogku,bolgmedia,还创建了一个高校sns和一家校园电子商务公司。
2006年舒义第三次创新创业,创办了成都力美广告有限公司,后发展为中西部最大的专业网络广告公司之一。2009年舒义成立北京力美广告有限公司,两年内发展为国内领先的移动营销解决方案公司,并于2011年获得idg资本投资。
目前舒义开始尝试天使投资,投资创办过多家移动互联网公司。3、黄一孟黄一孟除了是verycd的创始人,也是心动游戏的创始人。
2012年,心动游戏的收入达到了10亿人民币,从入不敷出的verycd到年收入10亿的网页游戏公司。黄一孟依靠自己的感觉和摸索去创新和创业。
4、戴志康康盛创想创始人戴志康是无数互联网人的偶像,他创建的“discuz!”开源模板与“wordpress”并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两个开源网站模板,被数以百万级的站长使用,深刻的改变了中国互联网,而戴志康也是一位大学生创业者。戴志康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大学教授,亲属中也有很多人是老师。
据说,因为这种家庭背景,戴志康小时候开始就一直接触电脑。在计算机性能不断升级的过程中,他的编程技术也日益提高。
戴志康从小学刚毕业后的1995 年开始初步尝试编制软件。初中、高中时期,他几乎席卷了各类计算机大赛。
戴志康2000年考上哈尔滨工程大学,2001年便在校外创业,他在外面找到一间月租300块的房子,一天差不多15个小时都泡在电脑前面,最终他创造的“discuz!”成为中国最成功的建站开源模板,“discuz!”于2010年被腾讯以6000万美金的价格收购。5、杨明平超级课堂的联合创始人杨明平是典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者,并且是一位连续创新创业者。
杨明平毕业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2005年,大三的他接手了学校边上的一家川菜馆,发展到拥有400多平方、一年200多万营业额规模的火锅店,大学的创业经历为他赢得第一桶金。
而后杨明平决定朝着更大的方向发展,进入在线教育领域,创建超级课堂。超级课堂成立于2010年10月,由杨明平创立的超级课堂将线下教育搬到线上,为中小学学生提供好莱坞大片式的网络互动学习课程。
在由团中央、教育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浙江省政府共主办的2014年“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首届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中,我省报送的15件作品有12件分获一、二、三等奖。
其中,西宁市湟中职业技术学校《唐卡“四臂观音”》获大赛一等奖;格尔木市职业技术学校《高原茶面》等3件作品获二等奖;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花儿中老年保健俱乐部》等8件作品获三等奖。 西宁市湟中职业技术学校荣获校级优秀组织奖;西宁市湟中职业技术学校董有生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据了解,此次竞赛自今年3月启动以来,吸引了全国600余所职业学校组织4万余名学生参赛。 竞赛在我省启动以来,团省委、省学联联合省教育厅、省科协专题安排部署,全省20余所高职、中职院校300余名青少年学生参与了作品申报及竞赛活动,作品内容涵盖创业计划竞赛、社会调研论文竞赛、创意设计竞赛和生产工艺革新与工作流程优化竞赛四大类,为全省职校青少年学生成长成才、展示自我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作品选(二) (论文类) 物理学科论文 对自行车前后轮受摩擦力方向的研究 湖北省黄石市第七中学徐晶晶 辅导教师 徐艳红 (全国一等奖) 摘要: 在研究性学习课中,我在徐艳红老师指导下进行了对自行车前后轮受地面摩擦力方向的实验研究,经过反复的实验探索和思考,我总结出六种有趣有效的判断方法,并充分认识到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自行车能前进靠的是地面的摩擦力。我们要了解自行车的运动原理,首先就要了解当我们骑自行车沿直线正常前进时,地面对车轮的摩擦力情况。
用怎样的方法,能够判断出地面对车前后轮的摩擦力方向呢?在研究性学习课中,我们以此为课题进行了多次实验研究。以下是我们总结出的几种实验判断方法,非常有趣和有效。
一、打滑判断法 寒冷的冬天,让自行车行驶在冰面上,由于冰的表面很光滑,车难以向前运动,而只是在原地打滑,我们发现车倾倒之前,只有后轮在原地打滑,而前轮并不旋转打滑。可见,后轮是主动向后“蹭”地面,所以地面对后轮的摩擦力方向是向前;而前轮,除非当自行车向前运动时地面会“主动”去“蹭”前轮。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作品选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作品选(二) (论文类) 物理学科论文 对自行车前后轮受摩擦力方向的研究 湖北省黄石市第七中学徐晶晶 辅导教师 徐艳红 (全国一等奖) 摘要: 在研究性学习课中,我在徐艳红老师指导下进行了对自行车前后轮受地面摩擦力方向的实验研究,经过反复的实验探索和思考,我总结出六种有趣有效的判断方法,并充分认识到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自行车能前进靠的是地面的摩擦力。
我们要了解自行车的运动原理,首先就要了解当我们骑自行车沿直线正常前进时,地面对车轮的摩擦力情况。用怎样的方法,能够判断出地面对车前后轮的摩擦力方向呢?在研究性学习课中,我们以此为课题进行了多次实验研究。
以下是我们总结出的几种实验判断方法,非常有趣和有效。 一、打滑判断法 寒冷的冬天,让自行车行驶在冰面上,由于冰的表面很光滑,车难以向前运动,而只是在原地打滑,我们发现车倾倒之前,只有后轮在原地打滑,而前轮并不旋转打滑。
可见,后轮是主动向后“蹭”地面,所以地面对后轮的摩擦力方向是向前;而前轮,除非当自行车向前运动时地面会“主动”去“蹭”前轮,才能使它转动,可以看出地面对前轮的摩擦力向后。 二、“沙中受阻”判断法 让一个同学骑自行车在操场上的跳远沙坑中行驶,由于沙较深(约15cm),车轮会陷入沙中使行车困难,当车停止向前运动以后,由于骑车人继续奋力蹬车,旋转的后轮使它底下的沙子不断向后甩出,可见后轮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是向后的,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当然地面对后轮的摩擦力方向是向前的。
我们还观察到,车受阻后,前轮并不转动,可见它的情况与后轮不一样:自行车行驶时,前轮受到地面给它的摩擦力方向是向后。 三、“胶布卷边”判断法 在车的前、后橡胶轮胎外侧(轮胎上能够反复接触到地面的部位)各牢牢贴上一块医用胶布,在自行车向前行驶一段路程后,我们检察胶布,发现后轮所贴胶布是先挨地的一端起了卷边,而前轮所贴胶布是后挨地的一端起了卷边。
可以想到,因为地面对后轮具有方向向前的摩擦力,对前轮具有方向向后的摩擦力,所以才有这样的结果。 四、“杂技联想”判断法 杂技高手可以使前轮腾空,只靠后轮着地向前行驶,只要他一直踩踏板,车就会一直向前,甚至可以加速,可见地面对后轮的摩擦力是向前。
但是如果换成后轮腾空、前轮着地行驶,即使他一直踩踏板,自行车也会慢慢地停下,可见地面对前轮的摩擦力是向后。 在这里要注意,因为踏板轴链条是与后轮轴连接的,所以有这两种不同情况。
五、车轮“长”毛设想法 如果将软毛的刷子有毛的一面朝下,在桌面上拖动,那么软毛伏倒的方向,就能表明毛刷受摩擦力的方向。设想自行车前、后轮表面“长”满一圈短短的绒毛,那么这些绒毛在地面摩擦力作用下会倒向哪个方向呢?可想而知,前轮上一圈毛倒伏方向与后轮上一圈毛倒伏方向相反,如图1所示。
实验结果是否与图1相符呢?(本文为叙述方便,将后轮的毛倒伏方向称为顺时针方向,前轮的毛倒伏方向称为逆时针方向。) 1.我们用万能胶将两小块毛皮都按顺时针的毛方向分别粘牢在自行车前、后轮上。
经过骑一段路程后发现,后轮顺时针的毛依然服帖,而前轮上原来顺时针的毛显出不那么服帖。 2.我们用万能胶将两小块毛皮都按逆时针的毛方向分别粘牢在自行车前、后轮上。
经过骑一段路程后发现,这次是前轮逆时针的毛依然服帖,而后轮上原来逆时针的毛显出不那么服帖。 两次实验结果印证了设想的图1的结果,说明了自行车前、后轮受到地面摩擦力方向分别是向后和向前。
六、“主动、从动轮”直接判断法 观察普通的自行车,后轮胎是主动轮(它与踏板轴的链条连接),是能“主动”旋转的轮子,是使得自行车前进的“动力之源”:而前轮是从动轮,是“被迫”旋转的,起辅助行驶和辅助平衡的作用。
中国其实有很多创新创业大赛,知名的创新创业大赛也是不少的。
创新创业大赛有很多,但是行业不同,比赛的形式,规则等都是有所不同的。最近在准备的互联网的创新大赛,这是一个面向全国范围内的,面向全社会的赛事,无论是初创公司还是团队,个人都可以参赛,还有相当大的可能会获得融资。
我这边是出于为自己的项目融资的目的参赛的,你这边如果参赛的话,还是要明确自己的需求点。“汇新杯”新兴科技+互联网创新大赛由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与汇新云平台联合筹办本次大赛,大力发展新兴科技,用科技创新和产业模式的革新来促进行业领域的业升级;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科技文化艺术、科技公益慈善等前沿新兴科技与互联 网+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同时,通过大赛激发大学生、社会进步 青年、科技人员、科研团体和中小微企业的创新创业热情,提升 社会创业就业质量,构建公共文化新格局,传递社会公益力量, 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此次大赛还将设立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公益体系,利用大赛所融合的社会资源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
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奖作品特等奖: 南开大学 渤海产业投资基金与中国转型期金融创新 西安交通大学 毛乌素沙地南缘风沙滩区生态调查与研究 东南大学 基于六县市调研的我国农户融资现状比较与改革研究 同济大学 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村民掌中宝”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煤矿工人心理安全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华东师范大学 让生命不再留守——自尊和心理控制源对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性影响的研究 北京大学 诉讼之外的选择——大学生权利救济的进路分析 东北大学 辽宁省高等教育顾客(学生)满意度指数模型研究及调查报告 广州大学 城市治安综合治理的路径选择——广州火车站地区治安综合治理的经验及其启示 香港中文大学 具有滚齿功能的卫星精密加工中心 香港中文大学 瑶学行——红邓小学新校舍援建计划。
创业大赛作品在全国五花八门, 各行各业都有此方面的作品,包括生活、食品、家具、五金、文化等等。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与商品产业化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科技进步和创新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决定性因素。这些都给处于改革攻坚阶段的中国带来巨大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
同时,加入世贸组织,使中国在更高层次和更广领域直接面对全球技术、信息和资本市场的竞争。因此,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努力培养广大青年的创新、创业意识,造就一代符合未来挑战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052秒